|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27|回复: 2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含47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11-24 00: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粉房烟云
2 K" ]! j3 ^& t2 @! x. S: r
$ v7 ?8 e' R8 P; z7 a2 q4 r1959年2月23日,正月初六,粉房琉璃街82号院的东屋。
& e/ {% I4 c' K; i* n. W
- o4 Z; d' @" a! V. f这一天,20岁的王荣琴结婚嫁来这里。但是,新婚当天晚上她被丈夫“欺负”了。9 |( {6 i9 Z( L' F) X
- V0 y3 L3 X+ R8 b7 x  @0 W
丈夫大她两岁,是她发小儿。白天同事朋友们来家里吃饭、闹腾了一天,家里摆满了人们送的礼物,搪瓷盘子、铁皮暖壶、梁祝的挂画、玻璃的糖罐等等。
: `1 e" ^" H& q6 g* K4 ~: G
* T4 T& T! m2 z: p& h但是丈夫不高兴,因为王荣琴的嫁妆。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挺苦的,丈夫当然不会嫌弃嫁妆少或者不值钱。王荣琴带来的嫁妆是一个一尺多的、仿皮的箱子,按照咱北京当时的老理儿,婆家要有一位全乎人“翻箱”,也就是把箱子扣过来,大概的意思是告诉夫妻二人,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 s  I, t6 r- E+ l& w& g' V5 W* J4 R( ^2 K, J2 h1 ^
王荣琴的箱子里装的,除了几件衣服之类的普通嫁妆,还有两盒“青鸟”的香烟。2 h8 a$ I! L. r0 D5 p

# L3 a! m/ ~) u5 _8 O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g6 b! i1 C! ]4 A! j, D8 `! f
' S* w6 d  N, _
因为王荣琴会抽烟,按理说,这嫁妆应该配上一条香烟,意在告诉婆家,新媳妇有抽烟的习惯。但由于当时生活都挺困难的,王荣琴的母亲只给她装上了两盒。那位婆家的全乎人翻箱的时候,看到了这两盒香烟,大概是告诉了婆婆。婆婆也是个烟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把这个情况跟儿子,也就是新郎说了。/ ^( {  E* j4 M, |7 P( H
* F, H( L4 d+ G7 j* K+ t4 h
新郎不高兴了,他不抽烟,而且认为抽烟不是什么好习惯。于是,就在结婚这天晚上,亲朋好友已经离去,小屋子里只剩下小两口的时候,当着媳妇的面,拿起那两盒“青鸟”,如同拧毛巾一般,将两盒烟扭断了。1 h$ @* z/ A4 Q
5 K- M+ E$ ^+ u+ S* i  H
王荣琴默默看着这一幕,落下了眼泪。嫁来之前说,家里没有女儿,来这里不会受小姑子气。这倒好,刚嫁进你家门,就要受委屈了。5 }+ ?! X8 _  ?& Y
: H& v( P( F- R
至今,56年过去了,已经76岁王荣琴,还是生活在粉房琉璃街82号的东屋里,而丈夫已经于4年前过世。想起那个新婚之夜受到的委屈,她咯咯笑着,“即便这样,那两盒烟也没糟践,我都半根儿半根儿地抽了。”
% _0 [) m, W0 k* Z, Q, i1 U+ E+ W3 I% @* x) w

! b% ~  {7 x: q+ f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r3 V1 t" B# j: y* l8 I老两口后来的生活挺幸福,并且在她的“培养”下,丈夫也成为了一个烟民。今天咱们故事的主人就是这位抽烟的奇女子。" N' V0 h# C3 h- K' X4 l* y! j- y( b

* ]$ |8 q! W6 K( i) U2 S. h1闹日本
& j9 F2 j# n; P$ u: q6 R0 l% D4 {1 n- \
本段内容与抽烟无关。
+ {! {, C" ]; _: l2 g% P$ A/ U: O: {+ b# a) ]! o5 z  x
王荣琴生于1939年,父亲是通州宋庄人,母亲家就在广渠门内。刚刚有记忆的时候,她在宋庄遇到了日本鬼子“抢花姑娘”。% j( [( D; r1 d# D/ U

; d$ R  j7 A' [# F当时王荣琴不过是四五岁。街坊有个十来岁的大姐姐,小名叫“大卓头”,带着王荣琴在家里玩。突然间,门被踹开了,几个日本兵突然闯了进来,笑呵呵地上前,要抓大卓头。王荣琴清楚地记得,几个日本兵一脸淫笑,就跟现在电视里的臭流氓没什么两样。有一个上前一把抓住了大卓头的衣襟,猛然间将衣襟撕开。他们嘴里喊着的话并不是太清楚,但王荣琴记得,能听出“花姑娘”这几个字。
8 z( s/ s" I; k3 [; _/ K9 h. s1 ]; ^  U+ l( j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p) I: [1 i* D1 S
这图片是前两年安徽黄山某地,办的“抢花姑娘”的旅游项目。配个图大家看个意思,这种揭自己伤疤的缺心眼活动还是少参加为好。& P2 B7 k. E1 \) B# L" p6 Y5 F
  T" N  m- M5 }8 ]/ s
大卓头吓得哇哇大哭,小小的王荣琴更是吓尿了裤子。好在大卓头并没有被抓走,因为闹出的动静,不知惊动了附近的什么军队或是组织,日本兵很快就撤走了。- f% O+ C7 U( q9 j5 I

( k' h4 `% j8 R- U8 l( O: E从此以后,这位大卓头姐姐出门的时候,一定要用锅灰抹脸,并且将长长的辫子盘起来,假装自己并不是待嫁的姑娘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时候,王荣琴所见的通州一带的居民、村民,无一不敲锣打鼓庆祝,连刚刚懂事,并不懂得日本兵干过多少坏事儿的小孩子们都跟着高兴。王荣琴是小孩子里的例外,她至今清楚记得抢花姑娘的情景。
( ]7 a) k5 O7 Q/ L6 L! V
+ {$ I2 ]. N( H, g- |3 Q2学抽烟
! |& O. J& Y& \0 T( E
& K6 w' a9 ^& P. u. {  n王荣琴的童年,更多时间是在广渠门内的姥姥家度过。当时的广渠门,老百姓习惯称呼它“沙窝门”,据说这是因为广渠门外有大量的坟地,一些负责丧葬的人,会提前在地上挖坑,因此那一带的地上有很多的“沙窝”。5 w; c  h  c8 U/ w1 v% E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7 i) g6 l- m' t1 g. g# g9 z, r
1 V* `4 W7 Z- c, v
当时的护城河。后来广渠门那边变成都市,没有沙窝了,却因为下雨积水淹死了开车的人。好吧说远了。
$ {- M/ P; b( M9 ?$ `, J$ L" k7 R! Q" d$ d0 U
广渠门内其实也有很多坟地,之前咱们说到过红桥东北边的南北岗子便是。住在这里的老百姓,大都也是城市贫民,王荣琴听母亲聊过,姥爷曾经拉过洋车,姥姥则给人家当过奶妈。姥爷爱抽烟,随身带着一尺长的烟袋锅子,下面拴着装“叶子烟”的荷包。7 H$ I/ D6 l2 C& _" z
: A( c& O8 j6 L
当时姥爷去化工厂当了工人,不拉洋车了,但为了生活,两只手还是停不下来。小时候,王荣琴便常见姥爷在院子里撕碎布,街坊们一起将碎布粘在一起做成“嘎巴”,也就是做布鞋鞋底的材料。于是,年幼的王荣琴经常在姥爷干活的时候,将烟袋锅子伸进荷包,揉进去一袋烟,划着了洋火,给姥爷点上。点着点着,王荣琴就学着自己叼着烟袋锅子,点着了再给姥爷。9 z2 Q, E! X+ q" P: c* S$ {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  {% l) H' z% R9 ?$ @/ }' u& H* s* w( d# O2 B  ?
这张是八国联军在广渠门外跑马场。& T# J) D- e. G4 j4 G% `, w- [  D& t

2 _' x% N# e+ V$ H0 O4 J“那烟袋锅子挺沉的呢,一开始我咬不住。点着了烟我学着嘬,又辣又呛。后来嘛,慢慢就能咬住了,也不觉得呛了。”不知是不是受姥爷的影响,母亲也会抽烟,并且王荣琴记得,父亲和母亲偶尔还会为抽烟闹点儿小矛盾,因为父亲并不抽烟,他会把母亲的烟袋锅子藏起来。“当年这穷人们,都是抽烟袋锅子的。”
( X" K& [( ]+ k7 R4 H% K% d& n
9 W3 _1 o/ K, F5 b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c9 q" J( a( o- n9 e7 z这是前两年拍到的抽烟袋锅子的老爷子。
) @8 v' f8 p) _& X  X# O+ z
2 Z/ L; q2 i9 ^) t- W  o父亲上过多年学,别看解放前的生活挺苦,却愿意掏钱让王荣琴上私塾,并且上学前就已经背下了三字经。“我们当时学的就是课本,一个人有两只手,左手五个手指,右手五个手指。到现在我还记得那课文。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大家都在同一个教室里,有的孩子自习,有的孩子听讲。”王荣琴因为做错算术题挨过先生的板子。: [; B. p3 X$ _7 F$ y
; {; M* {3 D$ V" J& P; b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U  A* C" r% F) P1 Z( P; O0 ]7 s
广渠门老照片。% r( u+ h3 H( g1 L6 J3 P- }! T$ G
( y1 X  k& s  C
大约是在1949年解放前后,王荣琴来到了宋庄小学。由于基础不错,识字不少,还跳了一级。小学毕业,她考到了当时的40中学读初中。上了一段时间,她决定退学。她觉得离以前宋庄的小伙伴们太远了,到了新的学校,谁都不认识,生活很别扭。她软磨硬泡,让姥爷给她办了退学。第二年,重新考了宋庄中学。/ X+ W9 C5 l& u/ P- l* H5 L  @

$ O% _; r- f" \( K( q9 l就在这段时间里,约摸是13岁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有了烟瘾。“哎?我自己怎么就琢磨上了?上学这么累,这要是能嘬上两口,多舒服啊。”
& y# `. @1 b; j# b
" q: P1 _8 L" G' c. ?0 A. J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9 v0 \8 m& K! C2 o2 `: V
老烟袋锅子。2 [3 P. ]" j9 {. o' |
* Z. D8 ^7 h9 F- x$ I
其实当时,北京的女性吸烟者并不是那么少。据北京地方志的《人民生活志》记载,解放初年,农村的老年妇女抽烟并不算罕见,可能只是在城市里没那么多。当时的居民主要抽的,便是“关东叶”。而烟卷,无论是否国产,老百姓还习惯称呼为“洋烟”,就像火柴虽然国产了,仍然被老人叫做“洋火”一样。" y  C% _- {6 ^) _7 U8 {

& b4 A! A$ u$ ~. ^: c, Z4 q在家的时候她偶尔会躲在屋子里抽姥爷的大烟袋,为了方便,她也开始找叶子烟,自己学着“卷大炮”。搞来的那点儿烟叶,一开始用纸包着。纸包不结实,换成了布包,却不经意间被姐姐发现了。好家伙,年纪轻轻学抽烟?
$ P0 H) B# b( W9 }. F$ O; y0 E( S6 j- P, ?0 z; z$ }
于是姐姐批评了她,“你别叠来叠去那么包了,缝个口袋多好。”6 w# ^6 Q2 N2 B

% x. n* r  o3 K2 S% w) \# E3去上班( |2 d6 J3 {0 }* A2 A$ X; ~9 B+ ^+ H
; w9 L) E# s7 b- O* @0 ^
18岁的时候,王荣琴初中毕业,此时姥爷已经过世。她本来考了个位于颐和园附近的“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中专,但是,上了21天学,又退学了。
0 v6 G+ V. O3 l: L" z7 S7 t5 z1 k' G6 l' x9 q$ K. ~& w, ?
“我想上班挣钱啦。女孩子好漂亮嘛,挣钱能买漂亮衣服穿。”年轻人对于早年北京人穿着的印象,大都是一身蓝、一身绿,其实在解放初到文革前,社会并不是这样的。9 `7 x" J) B) n1 V* t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 R3 l. U' ~9 X1 }4 W# g
" w! ^6 r- v) E4 \$ M/ p( X9 [这应该是张50年代的照片。应该说,人们的脑子还没有被“政治”洗涤,保留着很多过去的生活习惯。9 U0 G4 o5 j, b; @
3 K  R+ [* O" }' L# T* @: J
当时社会上有一些小报,她从上面看到了各个行业都在发展生产、招工的消息。很快她报名了崇文机械厂,当上了电工。但是,干了一个多月,又不干了,因为“当时我1米6高,78斤。每天背着那么多工具,实在是累得受不了。”
* S6 }* s( I4 z+ E# {& N% P2 r8 i% W5 p
她又报名“国棉四厂”的招工。当时国棉四厂还在筹备中,本来计划的选址大概是在今天的南菜园附近。1958年的8月20日,她来到这里报到,接着被安排到东郊的国棉三厂进行培训。
: I! k+ q' D+ H: j2 l6 q
( \" W6 c- h# M, @5 z就在她报到之前3天,1958年8月17日,北戴河开了一个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奋斗》的决议通过。这是大跃进最核心的时代,工作之余,工人们一起捡废铁、砌土窑。
- i  h5 p6 S7 r
6 i  R# U; B$ q: O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n3 ]( {8 N( `3 [9 `0 B: @  G
大炼钢铁时代的老照片。- |3 c* Y; L0 \, ^4 i3 K

( e. Q9 X8 C7 Z“没人给多发工资,每天大家都干12个小时。但最后还是什么都没炼出来。”王荣琴说。
1 v1 \9 U! r" l
/ B: F  V& `( H! Q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7 _/ W0 [) \  T$ @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8 i% V) @- B3 [( e

" Q4 d6 C4 C4 D) T; C+ a1 n6 x3 Z! L& z* `9 D+ s' S+ B
两张老照片。哎,你能说上面的人不是“人民”吗?
( M# |/ D7 m- T( z6 d$ M; u, a* Y0 Y% z3 ~9 ^( R! U! p; a
在这里培训结束后,按照安排,王荣琴又来到了崇文织布厂学习。半年后,回到国棉四厂开始工作。过去人们所谓“挑选”工作,很大程度上会要求“离家近”。没想到,国棉四厂却最终选址选到了昌平区,也就是后来的昌平第二毛纺厂。
8 C$ L+ }: i' Y# z9 D: k, j4 n6 K! S9 ^$ P4 c( c
上了班之后,王荣琴基本上都是买烟卷抽,因为解放后几年经济建设搞得不错,抽烟卷的人也多了起来。据记载,195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卷烟16.2盒,烟丝、烟叶0.13公斤。到了195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卷烟就上涨到了29.4盒,烟丝烟叶下降到0.07公斤。" S- Z* f% z% B: \7 D7 }
( `3 R0 J5 H$ I3 t- q& h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J! X+ b- a: B" E2 O/ ~2 l- A6 l# \7 [9 Q
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数字,一般来说,一条香烟20盒,基本上相当于0.1公斤烟叶。 笼统地说,1955年,老百姓抽烟叶子比烟卷多;而4年之后的1959年,烟卷的消耗量已经高于烟叶的两倍以上。
+ [8 J) {, \8 d7 z+ N5 \  x) c& W, i0 u
4结婚
2 W  u/ m" s/ e+ _
# |1 V* \- G$ ~! }! X0 k" b7 p1959年2月23日,正月初六,王荣琴结婚了,就是咱文章开头那一幕。3 z7 g0 a* }* P+ A. q

5 C/ P! a* C# O1 |  U按老北京的习俗,“腊月不订,正月不娶”,结果婆家就订了这么个日子,让她有点儿别扭。为什么呢?是想借着过春节的时候大家吃饱喝足了,就不用准备太好的饭菜,省点儿钱吗?
" ^5 H8 X9 F4 A" K% C" a! A1 `
. ]9 k, N8 g. u6 r# Y" B丈夫比自己大两岁,丈夫的姥姥家与王荣琴的姥姥家同在广渠门内的那个小院子里。两个人是发小,但是,丈夫并不知道王荣琴抽烟。“年轻的女孩子抽烟,当时确实不算什么好事儿。无论到哪,我都是偷着抽的,尽量不让人家看见。”( C/ z* b  A2 I: o9 C4 F  d

7 I* K! S2 B1 x) M) }$ c( y婆家位于粉房琉璃街82号,自己家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平房院儿。办喜事儿那天,同事朋友到来,前面都已经写过。到了晚上,便是丈夫拧碎自己那两盒“青鸟”嫁妆的一幕。2 [3 w! B3 j2 V/ v8 H* c/ u: s

' P3 u# _& n. Y  g+ \
1 r: J3 F$ \5 p' |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5 O* T" O  Z, \$ x王荣琴大婶怕我不明白,给我比划了一下丈夫的手势,两手如同拧毛巾。哎,难为老太太您还记得这么清楚。“俩人躺床上了,我大叔道歉没有?”我问。5 J* `) |3 }7 p5 h3 R- v6 G
: e, D! ]) h3 A8 C
大婶说,没有。“但我这人也不记仇,当天哭了一鼻子,也就过去了。哈哈。”4 o7 U& Y3 D: f" ]: X* t4 C
% P1 T; Y) d4 F4 ?4 H& L0 p
婚后的生活也挺特殊的,因为昌平太远,她只能在周末回到婆家,往返必须途径德胜门的长途汽车站,不必细表。6 k4 ]) {  b: @

" G- \$ ]" n. E+ j9 T% _当做嫁妆这“青鸟”香烟,当时大概算是比较普通的香烟——不是最差的,也不是什么好烟。因为王荣琴的户口并不在昌平,因此当学徒工的时候,别人挣16块钱,她挣15块钱。她抽的最多的,是1毛5一盒的“绿叶”,偶尔也会抽8分钱一盒、印着拖拉机的香烟(大婶忘了这叫什么烟)。再好一点儿的烟,大前门、香山、恒大,基本上不抽。严格来说不是抽不起,还是那句话——有点儿钱,买漂亮衣服去,不想在抽烟上面花太多钱。
, L# C) R+ o: v4 x9 [
  w( g6 ]: O: _0 R9 k来一组图,都是拖拉机图案的香烟。各位欣赏之余,也许能从包装图案上,看出那个时代生活的蛛丝马迹。, _4 r+ K) \. J! R- b

% V! Z, c% w! _) v) R" r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6 q! W/ f( M7 D0 A
* `" R: ?( p% f" f, [3 j/ W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 o. |3 V1 U7 @6 M! @  W
% ^7 W$ Y& {: L4 _# N+ y) U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k; [. L# W
4 G9 u9 D4 S6 r( R5 n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0 g- f2 }; c; ?+ u! q
2 v. q- K$ ]  e. d" w% L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K2 D) W/ ^2 u. v& g& D5 H8 @
  S$ n& Y6 ?% q0 i1 W& l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 F# i/ b! Z5 N0 P8 }! X  z; G. o1 n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Z7 h3 G# {# p/ W8 r
) N  @1 K# r/ h' s/ c( w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I% l! @' G5 Q2 i
' |' i# w* N: C' j
4 a, `0 V# z7 e嗯。。。当年拖拉机也许得算高科技产品吧。呵呵。
' Y" H7 E4 m4 |3 B$ n4 U9 F* @2 X9 a" z4 k
+ @" o  \0 O$ u5 W: e那么,“你这抽烟有什么好处啊?有什么滋味儿啊?”丈夫问。
) c' ^6 h7 u8 ^' ]. x" ~8 q1 u
5 n6 i* E4 I, ?' d0 B* b“反正就是抽完挺舒服的。你试试呗。”$ }& _) d. H8 X  y+ A# [5 @3 m7 |
3 W8 t, n* d' I5 ~
试试就试试呗。结婚一年多的时候,丈夫已经学会了抽烟,只是一直都没有王荣琴那么大瘾。
+ z- a' I' M( {8 w+ F2 b1 b
& Y8 w6 l3 f2 j( E$ S! O5困难时期公开抽烟身份
! T: d4 u" R3 x+ r$ ]9 ]- V& e# L
+ H9 X' w: L% x- q, i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王荣琴迫不得已,公开了自己“女烟民”的身份。
/ @# B2 a3 t5 |) E; a2 }; c9 Z$ I& S& r! Z
这是因为全社会的各种资源,都开始“配给”制度。香烟也不例外,必须凭票购买。“烟票”从哪来?单位发,但只给登记的人发。既然如此,就登记吧。
+ ^# z* u5 b5 e  ?2 E/ P0 a/ D, X6 C% Y- ~. o7 O9 y: r" z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N8 m' [0 G6 l5 w0 R
- [* W& D) G9 D/ T$ e$ Z
当时她所在的生产班组共有20多人,其中少量维修工种为男性,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纺织女工,其中有三个女工抽烟,只有王荣琴一个人登记了。可见:其一,当时女性抽烟确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其二,她烟瘾不算小。( X) Z; f6 N' h) W- J: A+ T

. \9 `8 I0 f! i" J) s& H烟票和粮票之类的生活必须的东西不同,你登记了,就有你的,你不登记,也不会多给你钱或是粮票。每个登记的人每月一张烟票,到副食店里,可以买“一捆”香烟,这一捆,一开始是8盒,后来是10盒,再后来宽裕一些了,可以是12盒。除了烟票当然还要给钱。# \5 E% x1 U7 c% Q& ]) i, E: b/ Q

& Y. _+ Z! {. C+ i0 [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0 `5 a: ?9 J" Y% U# X

; O3 d7 A' K) b8 Q虽然公开了烟民身份,但抽烟大都还是背着人的。因此,王荣琴的香烟消耗量不算太大,至少每个月这些烟足够抽。工厂里的男性烟民可就苦了,烟瘾大的,那根本不够抽。于是,厂里的什么主任之类的,都会来找王荣琴。“他们当官的,能搞到好烟,于是拿着一根香山烟跟我换五根咱自己的破烟。我当然不答应啦,后来他们没辙,一根换三根,好歹剩下的够我抽的,我才答应了。没抽过那好烟,倒是尝尝什么味道。”
* f! p; J. v9 B! O: O3 Z' C5 z$ r3 J- k) B- I! S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t1 c9 }6 f  W9 M9 M香山的烟标。不过这个好像也是后期产品的样子了。
  c7 ^$ p' ?; C, w5 `% y" I5 `5 k- F( o% D0 H
那香山、牡丹之类的好烟,“不干,不呛,确实好抽一些。”" M: ^. @8 V. s' c4 R8 _. f( i  d# _0 D  i

% E0 ~' b* v" A( r' f; {. |三年困难时期,除了工厂的工作,工人们还要到朝阳区的三间房一带种大白菜。昌平的工厂,为什么要到朝阳区种大白菜呢?王荣琴说,不知道,反正那个时候工厂会开着车拉着人们一起去。大家还曾一起到山上采“野生纤维”,也就是一些植物的树皮、茎皮,回来加工之后,掺在棒子面里蒸窝头。“说是采野生纤维,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山上帮助村民们摘杏儿。”1 c& N  S( d+ K; B
9 ~6 G: V, F+ J$ u, c& x  r
前面说过,王荣琴很瘦,所以自然灾害那些年,“30斤粮票,我自己吃不完,算是没怎么挨饿。”当时食堂里的菜分甲乙丙,“基本上没吃过甲菜、乙菜,每顿都是吃半份丙菜。这丙菜就是最简单的菜,大锅熬出来的,大白菜、小白菜之类的。”
1 Y, |% {& l8 L+ I6 C( H5 k! J
6 t  Q) C6 I" f* h- T& X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m  e" I; l. u( }' g. q) ?; C, a聊天中的王荣琴大婶。直到现在都很苗条啊。
& p9 [+ Y" r8 G" H& b' g# o! Y
( O7 {8 X% C, H1 _王荣琴当上生产小组的班长,困难时期还没结束,当时争当厂里的“红旗小组”,有一条标准便是“计划用粮”。于是王荣琴省下来的一些粮票,送给了同班组饭量大的男职工。# l  h, t9 {" h; q
5 R0 t# j9 J. J% L7 t9 G' l
别看她在单位这么大方,却并没给家人贡献太多的粮票。“每个星期回婆家一天,所以每个月要给婆婆四斤粮票。我丈夫算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一个月28斤粮食,不够吃,管我要粮票,我还真没给过他。”她记得丈夫偶尔会到“城外”的地方摘柳树芽,摘回来之后,婆婆用滚水煮、凉水拔,包成包子。让她尝尝,她没吃,“我看见他在厨房那儿数个儿来着。”& ?5 ?! d9 t/ ~+ n7 {
$ x) U' s) F" K5 x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L8 P$ g3 X; {柳树芽做菜,来自一位网友的博客。看来现在还保留着这个做法。  j% Q9 D2 V4 v% t! Z6 U" L
3 x9 E( ?) A/ y3 J2 |4 f' _$ L8 Y
为了争当厂里的红旗小组,把粮票给了同事,却亏了自己家人。我问王荣琴大婶,您后悔不?大婶说,没什么后悔的,当年工厂里争当先进的氛围很浓,换谁都会这样做。
$ x& b  l2 ]  ]5 I( ?4 I6 N" E! `" J! F9 k0 S8 F
6抽烟没入党; z' K+ m& z( ]& E" X5 @! a
5 ]! j% N) N- G7 F
都当上小班长了,算是不大不小的先进人物。于是,厂里的干部就来了,入党吧。
9 B* M5 ^" B; [* q0 s8 \, x- o' z: Q$ r! R) I
这在当时自然是大好事儿。找她谈的厂里干部,据说早年间还是个地下党,思想先进。“你各方面都挺好的,就是生活上嘛,有点儿小资思想。”
1 Y# g8 P* S4 O' ?' X6 o' r8 I, Y, ?7 s; p, X! H4 W
哪有嘛。算起来,只有抽烟可能与这位干部说的“小资”沾点边儿。王荣琴写了入党申请书。" p3 x8 I# A3 i, U( O* f) D0 }( Y$ Z

5 i7 d) H7 y! {! c1 E1 e1 S. \8 E- z刚刚熬过困难三年,1963年,四清运动又开始了。这次直接就说清楚了——小资情调,当然不能入党。得,这下连申请书都不用再写了。* U* q+ I! o8 v) p2 O

: f) G3 D" b. B0 v9 _" D2 m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3 Q8 ^8 `& z" D( [1 O# L现在也有饭馆起名叫“小资情调”,几十年过去,小资情调从一个贬义词变成了一个褒义词,代表明亮而安静的小咖啡馆或餐厅。+ H, {1 W4 s) F6 `. ]
3 G& v1 I' ^! F) Z2 I9 M7 h
其实,即便是为了拿到烟票“公开”了抽烟的身份,王荣琴一般也不会在公开场合抽烟,她还是觉得“不好看”。# M6 N4 b+ F+ b$ ]" b  o& r6 n
6 I$ N, v- `5 w
7婆家
0 R1 V5 a$ ^4 Z1 x/ z2 C# Y3 w6 d  @7 V6 U; _7 g5 y
婆家的情况也挺特殊的。
' P/ D8 S" F: A6 j
$ [( P& v- c" M! D解放前,老公公曾经拿着几块钱,置办了小车,做了一个推车的小货郎。全家人省吃俭用,不久,小车变成了一家绒线铺,仍然是卖针头线脑的生活用品为主。就在南横街路北,后来那里改成了南横街第一副食商店。7 V' l3 ~7 J# v) E% ~6 G2 O
& \4 I% O* r4 \9 E, s9 Z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m! Q. O, U/ E! D8 P3 Y) s3 m这是2009年的南横街。
* u9 O- Y, ^4 ]- {1 ~9 F8 S: {) n% z* l
按说这生活算是不错吧,可是,嫁过来之后王荣琴觉得,丈夫家生活还不如自己家。“每年八月节,我姥姥家那样的穷人家,还得吃顿肉呢,可是他家这边实在是太省了。每个星期只有在我从昌平回来过周末的时候,带四毛钱肉馅来,全家礼拜天吃顿饺子。”
2 K4 x5 U5 x) h' H) ~. U) D4 B  L" E& W" M( s3 @* L5 `, L
事实不是这样滴,省,是有原因的。首先说,毕竟都是穷苦人出身,日子省着过是很正常的选择。其次,老公公攒钱,后来又跟别人合办了一个茶叶铺,别看家里生活节俭,毕竟把买卖做大了些。只是这些买卖公私合营之后就都改国家姓了。
2 {7 |& c' X6 F9 [; R/ W. M7 ?& ^& p4 z. f/ f
再次,其实值钱的东西都在家里呢。家里有正经的硬木家具、条案、琴桌,家里那两头沉写字台都是大理石面儿。还有一个红木架子的、上面有九条龙的大瓷鱼缸,明摆着不是一般人搞得起的东西,有收旧货的来家里看了看,出价500,都没卖给他。4 L' L% l9 h, e) }2 Z. p; @

9 z5 t* l1 q! t- B哎。。。呀。。。呀。。。呀。。。呀。。。, L  _: @. \" C2 @& ?3 x

8 k" k3 K/ I5 a1 v! p% S4 e, s这么多好东西,我不说,您也知道后来的事儿了吧。
  h( V; w/ q$ R+ P6 A* E( ]  }& Z$ ]) Z# O! [. n+ G  X
文哥来了。文哥是谁?哪有这么个疼人的哥啊。是文革。
; }8 v- v/ o4 T: c' e! _
# s$ {( S* V' ~8 D8 E/ b2 k& R( e8文革的工厂9 t8 Z: s: v& b

2 I% H# b) D3 h7 n“纺织厂的女工都爱美。特文气的姑娘,大都是在机关工作,她们并不是很追求漂亮;而纺织厂的女工们,就都比较爱打扮自己。”
5 y$ E# D6 y! a6 u: _6 ~* J( l3 Y/ w+ ]( j  f
正中爱漂亮的王荣琴下怀。她有两大爱好——跳舞,滑冰。跳舞就是交谊舞,下班、周末时不常找地方去跳舞。她记得1959年国庆节那次跳得很尽兴,当天白天是阅兵式,晚上大狂欢,她在天安门广场上随着大喇叭的音乐跳了半宿。
$ W) a& A; A/ m& M# F% {- q' v0 X8 M) W/ ]1 _
当年跳交谊舞是普遍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挺受人们欢迎。王荣琴又爱美——现在的王大婶,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年轻的时候,她78斤1米6高,穿上连衣裙,绝对是漂亮姑娘。她还烫头了。
' l5 a' g7 h5 f- l' q
3 r3 G. u4 F# H3 a5 C: Q( |. G然而就在烫头之后两个星期,她走到工厂附近的公交车站,发现站台上站着两排年轻人,每个人都戴着红箍,拿着棍子。“我赶紧找了个工厂里最常见的白色帽子戴上。”7 a8 }  |* z; c5 W# Y
/ S8 g& F& I; m/ U- \; ^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8 Y% ]7 ]+ u) u3 I0 v; V, t8 Y
老照片。
, ^" R% H" n8 M1 i9 ?  _) Z/ b
( t6 L" x5 ~+ b/ ]4 h这些人就在街边抓那种打扮不合时宜的。比如说烫头,当时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那要是被看见,甭管你出身好坏,肯定先打一顿再说。“你说我怎么那么倒霉,烫头俩礼拜就赶上文革了。”爱跳舞,那高跟皮鞋,都得自己先给毁烂了,再悄悄扔掉。2 i* t$ _5 m& y" t, L
- O% a  S/ ?9 x
这昌平第二毛纺厂的“武斗”是出了名的,两派之间打起来,时不时爆发打群架一样的冲突;坚决革命这一派准备柴草要点了办公楼,“保皇”的另一派赶紧披上棉被去救火。
; r/ X" p- o0 Z. E1 ^, F( }0 e; m: [! @* k
工厂里有过两口子,男的是司机,女的是挡车工,俩人天天吵架,最后闹得自己做饭自己吃。当时这不算新鲜。有个叫赵玉(音)的老纺织专家,被扣上了“军阀”的帽子,天天挨打,后来听说是从工厂围墙旁边的排水洞钻出去逃走了。这也不奇怪。1 c; r# O( x/ w% w
/ m, ]) W3 Y; A2 B% ^6 I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2 m: p3 h/ h8 l8 l
老照片。( T. k4 D( X9 D- b! b

' T) ?- e  P- x- ]在当时的人看来,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奇怪。关键是我等文革后出生的人,已经无法理解这种奇怪与不奇怪。6 h" J  C' M$ S0 \3 ?) R0 ~

, g9 q, z. z5 e7 x“明儿个我当了妇联主席,封你当我秘书。”说这句话的人叫邵福兰(音)。这句话是文革前说的,但被造反派揪了出来,不知怎么就给扣了个“现行反革命”的帽子。$ i* A+ @, g5 A5 ^

+ F' u; k8 }- D1 e  z' H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6 j9 ^  h0 p6 u( [老照片。
& V) J- s, e1 G! _2 w( G* R. r6 \& m1 B+ @* ]# t- d* I5 x
挨斗的时候,屋子里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张小凳子,邵福兰就跪在上面,摇摇欲坠,造反派一脚,她就会直接摔下来。反革命的牌子挂在她脖子上,铁丝勒破了脖子,血液就这样顺着牌子流着。她刚生完孩子,产假56天,此时孩子还不过两三个月大。每天中午,她抱着孩子站在大太阳下面给孩子喂奶。孩子招谁惹谁了?
, A! a- n& W; }+ g  o7 R9 b% _! T5 O) n
不久,邵福兰跳楼自杀了。收尸的一幕王荣琴看在眼里,“我哭了,但是赶紧跑开,怕被别人看见。”
, m2 x* u6 u- `8 l/ }7 J9 T, r$ l/ u8 I8 o& |
另一个被斗的女工叫崔桂葛(音),她也是说错了话。每周一上班的时候,工人们习惯显摆毛主席像章。崔桂葛的那个像章大概是看上去不错,一个修机工说,“我拿三个像章,换你那一个。”/ ]2 }$ I: T2 S9 M& m5 N# H7 m

4 _% P- {2 K$ j# b& x0 f崔桂葛说,“十个我也不换。扔茅房里我也不换给你。”" P: Y. g) X( D  b
6 Y0 c' c1 F$ w( S- ?. _5 `8 t
听了这句话,如果您明白了为什么崔桂葛被打成现行反革命,那说明,看官您仍要加强思想改造,赶紧摈弃文革思维。
# j/ v5 g2 q9 q( S8 }: [% F. a+ O
# S5 H4 }* \3 q3 a% a; X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6 _" x: z* w; x1 E; q/ P- W文革时期,全国各单位制作的像章,其种类多得无法统计。# C4 k0 `% z. |7 Z* E
* V, ^+ V8 Z# m9 G3 {5 S. F, J
崔桂葛站在大空场上,早班下班的人先斗。站几个小时之后,下中班的人斗。“铁锹、木棍,倒是没有枪。”这种场面,“就好像现在在电视里看到抗日时期打日本人一样狠。”
2 @5 d1 m+ ~/ U7 S8 s; q4 N9 Y( M0 @5 o! ^
而所谓“小资”的抽烟习惯,当时似乎并没有被任何人当做批斗的题材,可能是因为抽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习惯。文革前负责发放烟票的那些厂领导,很多都已经被打倒,而在王荣琴印象里,烟票或是相关的供给,还是有继任的人来负责的。这一点并不是太清楚,因为也有资料显示,烟票这一形式在1965年就停止了,文革时期“卷大炮”抽烟叶的人多了起来。直到文革后期,部分卷烟才又采取了限量供应。还希望有印象的朋友,在此留言讲讲您的印象。
9 k1 f& N) O; t% e4 Q, N
' a1 d) M! s6 m, U- C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4 t3 p/ S' ~& ^- i# x# `6 D( v) l2 u+ U$ `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K2 F5 M& `& J! Q
卷好的“大炮”。: ~& c2 W. _% i( Q+ `! }
6 ^; Q. g/ y5 S# B8 }& ^1 m7 c
9文革在家里
  i  a( b8 V0 P. G0 u  ~  d; A
, E1 j& N: N2 ^) l" `1 {+ P王荣琴的姥姥曾经当过奶妈,是给一家首饰铺。人家挺客气,送给了姥姥一些首饰。这些首饰传给了王荣琴的母亲,母亲将首饰又传给了王荣琴,附带一句话,等我去世的时候给我戴上送行。( J7 K8 H% g( Q# X& H
* G5 P. {2 c& Y* B: [- X
这当然是四旧,文革开始了,必须处理掉。“扔到哪我都害怕。我把它放在家门口的垃圾堆里,上面再盖上一层垃圾。”搓垃圾的工人一铲子搓走,估计不会被发现。1 N! g: H0 J& ^! l& P

- x1 |7 n7 P% _3 z  s7 J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N. b& Y" g+ O* m) o老照片。
1 e, p4 s2 o$ G2 R6 t1 F& }! r: s1 b  i9 i8 O  S7 A
老公公被定为了资本家。当时认定资本家,大概有个说法。王荣琴回忆,公私合营的时候,国家会给个评估,根据评估给钱,将私人的产业收归国营。评估要是在2000块钱以下,就不算资本家。丈夫家评估的结果是2000多一点儿。; N) w0 {2 }# \/ j$ y

5 X) Y2 V6 L5 r7 \- ]0 N1 Y公公婆婆胆子都小,没等红卫兵来,就想争取个好态度。婆婆找到居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带着红卫兵就来到了家里——说胆子小还有一个证据:公公婆婆本来都不识字,婆婆只是在解放后参加过扫盲班。没文化的人胆子若是小,那就真的不是一般的小了。
" m2 H/ O& u3 u9 C; L+ E" X
7 t. W! I4 Z/ h# B0 E也是被吓的。王荣琴在昌平工作,每周回家,“前一个星期,听不远处斗人,那鞭子声是‘啪’,过一个星期,就变成了‘噗’。估计是人都被打得没模样了。再过一阵一打听,打死了。”
3 q4 D3 t- T1 T, ~
7 a# J% U0 i! I5 x1 J8 {3 a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2 i/ G2 q* M. F
老照片。: X2 k  a: R" b* G$ n' P! h
/ r% O. n  X6 _7 R# I
能不怕吗?有红卫兵来到王荣琴两口子住的东屋,“你是干什么的?”
- ?! [/ _) [0 t( ]2 p9 H- W' l4 L) S( E, X8 T# w) E
王荣琴答,我是儿媳妇。红卫兵没难为她,“要说是闺女,肯定也得挨数落。”于是红卫兵在东屋里写了一堆封条,拿到西屋。' \/ G$ D& o# S9 z
' w- _. l5 ]0 R
公公婆婆住在西屋里,东西统统摆好,贴上封条。那九条龙的大鱼缸,那搬不动的大座钟,那红木家具。就连一套餐具都没放过,婆婆老老实实去找来了抽出去使用中的几个盘子,刷干净放回了箱子里。现在想起来,这真是老实人!
% C" I; E. T8 v( J
7 q* O! D' ~( i0 ]" n3 X/ @; ~  E王荣琴说,公公婆婆在邻里之间并没有挨什么欺负,因为人头儿口碑都不差,没有街坊来找事儿。但公公是否在单位挨过斗,她就不知道了,反正丈夫在单位也享受了特殊待遇——既然公公是资本家,丈夫便是“狗崽子”。当时的人们每天要对毛主席像“早请示晚汇报”,自己出身是贫农,在毛纺厂请示的时候就是念念语录;而丈夫在单位里和几个同样出身不好的人,请示的形式是:站在毛主席像前,低着头。
9 ^+ O& m9 Y6 j+ a# K" R  d/ o' a% _$ T1 Z/ I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o, V3 V5 Y/ t. X5 r: t老照片。
4 A. k, R% p& N4 J8 |
5 ^5 ]8 U" n, O4 Q; D连家具和床都贴封条了,睡哪啊,不能老睡在地上吧。王荣琴去买了一张木头床,45块钱。这张床一直到现在还摆在王荣琴的屋子里,后来更换家具,她扔掉了自己两口子睡过的床,却始终没舍得扔掉这张木头床。, \; c9 `! G, r
1 ?0 s. O  O$ @8 s- d4 o; v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i  C8 `' E+ ~7 R
这张木头床,普通至极,却有一段抹不去的回忆。
% l3 Q# n3 f2 W: r9 U, |% A
3 s7 ~0 J; r. n4 \$ P. t1969年的一天,丈夫找来了一辆三轮车,将家里这些被封的东西,按照当时的要求,送到了不远处的红土店的一处集中地点。王荣琴帮着推了一段路程。
4 a# o0 U. S: \* {9 I) t" S$ K' Q+ l6 `( C( `
哎呀,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抽烟呢。/ M* m. l% K6 n9 H
" Q! x2 ~: Y* m' ]+ R
文革时期的抽烟,同样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什么状况呢?其一,穷,有闲工夫都闹革命了嘛。其二,确实有闲工夫。
; s+ ~% u( X- J0 g6 N
" t! N1 E2 G1 w' M穷怎么办呢?那就只能抽回烟叶儿了。这一段的历史,连地方志记载都很少,原因可想而知。《人民生活志》记载,烟票制度其实早在1965年就废止了。但是市场上烟卷的供应大概还不是特别丰富,1974年以后,部分甲级好烟限量供应,乙级敞开供应。& i; r! }. Y% Q% g) U

7 L$ Y' I' j6 v6 Z与此同时,一个时尚到来——抽烟斗。全北京的男性烟民为代表,都绞尽脑汁找麻梨疙瘩之类的材料。还是那句话,闲啊。当年那工厂之类的地方,木工设备并不难找;手艺好的也大有人在,恨不得纯手工就能抠个烟斗出来。
% P! f4 b0 V! B0 W$ V. o8 ~& E' l' r/ o1 n
不过作为一个女烟民,当然不会“同流合污”啦。王荣琴连抽烟卷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更何况叼个烟斗。7 A8 W5 r+ Z% B8 ]8 d. `+ ?

) G" h" w: H! r1 x) s$ f1 A7 ]/ E, e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F; a; l( W6 R. O$ |改革开放后,落实政策,这些东西按说都要归还。公公婆婆有两个儿子,于是,丈夫和小叔子一起去了认领地点。他们拿回了一对花盆和一个瓷瓶子,当时的通告上说,其他的东西,都已经“出口”了。5 ^+ f2 N: j2 r6 P; |

& Q; _, J8 w- f* [8 V% v2 D不知道为什么要以“出口”为理由呢?
) ]; w- |& X# {6 \7 J
: x. s6 ?5 l/ D+ i- j  J先别骂街,国家挺仁义的,不是丢东西了吗?给你们补偿,给钱。
8 p1 x8 J/ E' ?& u  ~( i" {, `' K/ j& n! D: `0 R0 G) m$ E6 ?
然后,一共给了74块钱,当然包括那个被收旧货的出价500块钱的九条龙鱼缸。文革前的500块啊。
/ \: B! b9 ~5 a! J
: C" d) S) z9 p8 B10再次公开抽烟
8 z9 f/ ?- n- w6 |
$ f4 @, f. q4 e2 ]* v* y' e* d% C2 W文革,扔掉首饰、不再烫头、家里的好东西统统给国家送去。3 F6 O! h  ?1 L/ p: ]2 O9 x- H
0 C- l5 n" z: o) K
因为所有的人都觉得,以后的日子就是这么过了,这些东西、生活习惯,不会再有出头之日。
  W" K" H4 i; X2 s/ S% ?& C2 M, _" Y: s3 x- |1 ~
“四人帮怎么就给揪出来了呢?真是没想到啊,不敢想。”居然一切都结束了。改革开放了。5 O3 H' x% k1 o' V2 x' \
/ Y2 z; q7 L, A' e" m
1977年、1980年,公公、婆婆相继过世。+ n/ v8 q5 a, V2 d& r2 H, t, u+ m+ i

# Q& F* W8 s4 p% B0 K% l$ M5 y$ U1985年,46岁的王荣琴退休了。她1962年生大女儿的时候留下了点儿病,此前在家休长假,吃了6年的劳保。工厂里的老领导找来家里,“我们也要退休了,今后没人照顾你啦。你也退了吧,现在办还能涨一级工资。”
+ G' H- B" b# N, C: A$ w) ]9 x. L7 O$ G
王荣琴抽烟一直保持着比较简朴的习惯,“大婴孩”、“工农”都是常抽的烟,改革开放后,生活好了一些,她偶尔还会抽抽“恒大”。大女儿上班,用第一个月工资给她买了两盒“八达岭”。这烟挺好抽,她后来抽了好一阵儿的八达岭。) ]! s+ f9 \# A5 _+ _9 K

  i: Y7 h& c4 E. \1 j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o  H# ^& y: J- a
" }7 s' p: c. N# `0 G- F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y; z1 Y( I4 H# q  C( Z; u( r

' B  P6 l  a/ }. i0 V  ~% M2 l. L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5 p/ \' v6 j9 |  j5 F6 p% {八达岭、大婴孩的烟标。1 j9 j- f( C8 w& X$ `! K9 ^

6 ?7 l& {1 D0 Q# O# O, {5 ?80年代,过滤嘴香烟兴起,王大婶抽了好一阵儿“小威龙”。洋烟很快就来了,希尔顿、万宝路,不用加引号,大家也知道这是香烟的名字啦。王荣琴说,她当时还不舍得抽洋烟,大都是偶尔有人送点儿就抽点儿。
# r3 z; O& S, N2 K3 w% K. E8 s3 _' X% u
工厂里的造反派,据说后来都挺消沉的。没听说谁为当年打人、揪斗的事情道过歉,也没听说谁为当年被打被斗报过仇。
8 s7 N9 J( d9 [* _5 T4 `0 [$ N& M7 |1 a. c: ]$ |
早早退休在家这几年,她没有接受居委会派出所的热情邀请去居委会发挥余热,而是选择在家,“我爱看电视。”  ~% Z- y8 F# S' `$ n6 |% U+ z2 N1 u
* L# B* R% N1 L9 A; H
她也不再隐瞒自己抽烟,年轻的时候想好了,“到了50岁,抽烟这事儿我就不藏着掖着了。”" B) L4 q1 ^6 U, s  p/ }6 U
# ?/ a# A. d0 l. Y/ r+ I, R
虽然卷烟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但部分好烟直到80年代其实还是限量供应,国家逢年过节还会发布消息,“敞开供应一批好烟”或者是“凭副食本,可买一条好烟”。+ O% |/ Q9 l5 E* O& A7 B

( I3 v7 o5 I: R( T! x$ j( Z% b地方志记载,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卷烟消耗量最大的,是1987年,达到40盒。注意,这是总体人均,并非仅限于抽烟者的统计。至1997年,下降至30盒。增长最快的则是从1985年到1986年,85年人均21盒,86年猛涨到39盒。
; [( q' W; Q, _  T0 Y: [) c5 C
  S+ c( }$ V5 Y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 V, G. x% c- ?1 e0 _

1 n4 @2 T6 w* T$ i是奥运会那年,王荣琴还是“出山”了,当了个治安志愿者——其实就是搬着小板凳,在马路边上跟其他大妈聊了半个多月的天儿。“奥运会这么大的事儿,能赶上不容易,还是要参加的。”' c6 b2 h1 z- Q( v% ]
8 `0 G4 a# V" |  A. {  [
老伴脑血栓,在床上躺了7年,2011年过世。
1 ?! m2 ]  u' g# k5 [9 E3 w
# u* C) i7 y6 C) _; J) X她仍然爱美。她给我看了2012年工厂化验室工人们聚会的照片,她染黑头发,戴着眼镜,看上去也就四十来岁,文文静静。5 L# T7 k5 B& Z; _! b) l

( J4 A$ J# |" h" c4 @  B# e. Q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m% Y' S- g( X' \1 G) K8 m4 m5 o6 N. G7 T: g
女儿嫁给了四川的女婿,仍然定居北京。女婿工作好,前些年听老太太念叨没见过大海、没坐过飞机,带着大婶去了青岛、陕西,还看了延安的窑洞,“那是毛主席周总理住过的地方。”她自己收藏着很多毛主席像章,经常还会戴出来。
* G) p6 K5 s( ?) z. j( M' ?9 \
. S9 i3 K2 I8 c; ?/ p儿子一家跟随自己生活,王大婶自己连饭都不做,儿媳妇伺候的好着呢。她的退休金3000多,足够花了。
8 m& l& x6 P/ |1 ~! u5 ?
& w1 l* N* b+ d3 m& @5 A- y' z* u* [还有一只老猫,毛都稀了,就像一个老街坊,我们聊着天儿,它就悄悄钻进了屋里。东屋门口摆着两个猫粮小碗——本来是两只猫,据说前些年死了一只,不知什么人给猫下了毒。
( Q2 @+ u8 n, ^& e- H
. }2 c( W8 V1 o# |+ {# M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l8 P3 G" E- u  k6 K
7 d+ L# z8 g& q( \3 L: l4 v8 K, Y我跟大婶聊了两个下午,每次来到东屋,她都开着电脑。她会炒股票,昨天一天形式低迷,她一见面就念叨,哎呀,我那股票今天没卖出去,本来都挣了3000块钱啦。我说,您真是本事,都3600了您还挣着钱呢。
, s- Q9 z' r3 s( f+ W7 G" Y/ A0 ^
额,最近这两天我没过去,好像2900了。。。。4 R1 m- I; R( w3 l, S: H. o$ J
/ e. A) g. O5 F* N8 d4 S9 q
怎么那么巧,在粉房琉璃街那个理发小摊上碰上了王大婶,怎么就一起抽了一根烟,怎么就听她唠了几句,便觉得那么有意思?在这个社会,大婶是个挺“听话”的公民;在生活里,她又不那么“听话”,直到现在,她家里的窗台上还摆着一摞烟。
7 u& O  V! W! N0 Q. O
0 n. ~6 l) M$ f$ o" G$ t2 f3 p她最喜欢中南海的“彩8”,偶尔也会抽抽红塔山等烤烟。聊着聊着,她打开柜子——里面还有十来条烟呢。“我还是喜欢中南海,一阵儿不抽它就觉得别扭。”8 z  [+ Z% `. p" }9 y

; d1 N  E' S! [* D3 G' ?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猫儿胡同·第299辑:粉房烟云64年烟龄的奇女子
, `  B0 X" m! W1 B- v, i& a
这是大婶家里一角,摆着的几盒烟。
$ G# W& `. \4 e
5 \/ `/ l: r. f3 B5 X1 n; ^# ]但是,大婶还是会尽量少在公开场合抽烟,最直接的原因嘛,还是觉得不好看——爱美嘛。国家这次闹禁烟,大婶去胡同口京天红吃饭的时候,就不会在饭桌上抽烟,“都说了有房顶的地方不让抽,我要是让人家数落,多寒碜。”! v! w- T$ ~1 Q+ f

4 F' I  `: a9 J3 A! }* D! i9 A9 Y( y最后提醒大家、提醒大婶、提醒我自己:抽烟有害健康,还是少抽、不抽为好。
; F" @/ g. Z+ X" v' ?" O! j
1 m) _+ }' ^# X& [最最后提醒抽烟者的家属们,理解万岁。  x+ a/ J/ v6 r- b- f. A, M

; t: t+ @$ ?: w0 Z6 Z5 g$ b" m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谢谢观看。' T! Y6 }# D% `: {( a

* Z9 K1 t! F2 F( A7 h1 ]猫儿胡同 lox2 j1 D; n6 s9 j; Y
原创 2015-08-26
4 r7 B& b, q! W+ }6 ~- W/ s% B: l

6 H; l8 l9 D$ o
回复 论坛版权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4 06: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写的真好
发表于 2015-11-24 06: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在北京买一盒“红牡丹”“蓝牡丹”“山茶花”等好烟要搭一盒八分钱的“双鱼”或是六分钱的“蜜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4 10:38 , Processed in 1.18234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