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0
帖子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04-2-27
最后登录1970-1-1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6 k2 M- g; D% n9 \% S
第一次看到吴平,是在南锣鼓巷附近的小胡同里。直到第n次看到他之前,都没太在意。+ f1 X1 d1 T$ g
8 o0 {+ ^4 E# ^8 D# t: Q" x) } a9 a第n次看到他的时候,他坐在南锣鼓巷西边福祥胡同,半躺在装修中的商铺门口台阶上,手里在画画。逛胡同,看到的画者多了,但是他的画有一种另类的吸引力。
% b- `. G, |$ Q2 P M; ?
' ~- B3 `) b8 O: _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3 M$ B, [; J9 x& {
这是今年夏天,遇到吴平时拍摄的。印象里他当时告诉我这画上是什刹海。
" ]# m' b) a+ C6 `$ }. q) `
3 Y$ j4 ?1 x, t那就是,你根本看不出他画的是什么。这个特点,在我这不懂绘画艺术的人看来,很多著名画家都有。再仔细一看,更纳闷了,他身边有辆小车,那是一辆如同买菜用的两轮手推车,但是,那辆车是木头的,破破烂烂,估计是他自己做的。小车上面,摆着几个小盒子,里面是乱七八糟的颜料、画笔。4 z; Z" v/ o% T1 m& p. x
: Q1 [, i Z9 e/ S0 {$ h他画的究竟是什么呢?我问了问他,我能回忆起来的是,他拿着一张黑白两色的画,说是某某胡同。实在回忆不起来他究竟画的是哪里,因为,那张画上,只有一个屋顶,和一个烟囱。颇是写意,天空甚至还有层次感。
. y2 T" ]$ D6 X# {) I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P/ A* d; W/ v/ N" S6 M
, F, f: H6 p% |8 Q9 d6 G9 Z2 V5 ]他手中下半张画,就是那个屋顶。* z& U& h" X0 J9 ?7 |
* t! G2 [( k8 C. J/ h
而他身穿满是窟窿的破旧衣服,指甲盖子里满是黑泥。胡子、头发都已黑白相间。旁边的胡同游三轮车夫说,这老头子,是个精神病,每天就在这附近转来转去,偶尔停下来开始画画。
Q0 ~9 }1 \3 W0 Y I- Q
# d" i" W5 X1 `( F4 R9 P3 G2 c精神病?这根本不是判断一个画家成就的标准。
. f# S4 u* m# i; L4 M&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9 L% P- Y8 O, q
% J9 m5 ?' G) @8 ]# T; `
7 y5 s- m1 k! K# i) b, l" U( R他的家就在南锣鼓巷附近的一条小胡同里,去年还安装了新的防盗门,门口摆着流浪猫的食盆和水盆。屋子里的景象,如同他的外貌一样凌乱。
! l9 u: `( u" E! S# X
! M/ C9 s; R$ N& w6 |问了一些邻居,邻居们说,他是在80年代后期搬来这里的,当时精神已经不太正常,听说与文革的经历有关。
$ W# I$ \) j: S' T2 g/ ^& z+ X" H" N, D1 I8 P" C1 R
他的家,大概十二平方米的小屋子,应该属于那种早年加盖的小平房,并非正经的四合院房屋。除了门口的防盗门,屋子没有门。旁边的窗户上没了玻璃,他说因为通风不好都拆掉了。
, s7 ^" _! z$ f) w. A. M# |0 O8 p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 }, b) y* J+ a- v这是屋子旁的小院子。堆放着他的杂物。
! D- [: h4 U" ?+ `( |9 H/ A, O
2 f8 n6 U7 H9 {. f" W- D, ?7 Z9 H屋门口的地面上,两块砖头垒着一个灶台,灶台上面一口小锅。7 R0 h+ R; F: W# U6 ~
S' p( i5 P4 y' u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8 g! `* ~' N; \8 m- R6 D' d8 t" I6 X
屋子里面,半间屋堆满了旧衣服、旧被褥,中间竖着一柄盒子裂掉的马头琴。另外一端是他的床铺。除了电灯以外,没有看到任何其他的电器。他的床底下放着一个电饭锅,但明显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用过。) g/ d. H, U" Y G/ o9 |1 I; U8 d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K/ g) T* l0 B3 n9 {" K3 l
~% C( P- g: t
e' E5 T$ q' ?4 p3 t9 _+ a/ z* ]
中间还有一个破书架,里面也都是各种很旧的生活用品,让人怀疑那些东西更像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他的画就摞在书架顶上。
3 P8 p5 G; h# o! C0 D
1 W; w5 o: {, {+ p7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r% w4 A* v+ ^% m9 f, n8 b& ]) ^5 { W5 [# i
我说想看看画,他很高兴,亲手给我搬来了一把椅子。这把椅子大概我一辈子也忘不掉,那也是一辆卖菜的手推车改成的。靠背看上去是一根扫帚把。4 E% M0 f+ p9 n
. |, B W. ]$ U/ E4 R5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4 t9 q4 B: f$ g
& d& T* W. B7 @
直到此时,他还颇像是一个普通人。看画之前,我和吴平聊了聊他的经历。
+ W3 z- w# r' o K! H7 Y4 b
$ S/ m7 X+ q1 J$ ]) q' D) k他说自己生于1940年的鬼节,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出生地是湖北。本名叫“吴游生”,很可能是当时父亲正在打游击。
% j0 E9 J& Q Z
7 h! i+ F1 |" f+ D/ T" ?. h他的父亲名叫吴皓,曾经担任河南省委副书记,吴皓这个名字对应的河南省委工作,在网上能够找到。吴平说,父亲在文革的时候,确实被打倒了,因为开了一个玩笑:“皓”字有半部分的牛没有尾巴,不知怎的,就被上纲上线了。他说他记得在郑州街头,看到大卡车上拉着脖子上挂着牌子的人游街。2 G5 R; S F/ N% [
5 k: T5 I- O1 l, w* P( _但更多的经历,他说来说去,我也没太听明白。大致意思是,后来他结婚,生有一儿一女,但是又离婚了,儿子跟他,女儿跟了妻子。至今,所有的家人都不理他,他很想念自己的儿子。
# s. i _* K: g9 S% X/ ~5 s b. N) V- @ r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9 g" Q0 c1 S( t4 v8 c7 w' U, [( }
这两张画都是吴平的作品,左边是他的母亲,右边是他的自画像。
3 u2 l* j* h8 A# p# `
8 H$ p1 a8 }+ f3 F他耳不聋,说话很清楚,但是很多问题所答非所问,无论问他什么,他都是从五六十年代一些零散的记忆说起。他曾跟着安徽的姥爷念书,还有很多弟弟。他似乎很想念那些弟弟,聊天过程中他说过不下七八个姓吴的名字。
- R5 h9 b$ C5 {/ a
! R6 p' ?7 A. v"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B% e. V* \' ]5 C+ L/ o
4 m r: O5 q/ d. b. z
也问了他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但他还是从老远老远、与画画毫无关系的事情说起,几句话之后,就忘了要说画画的事情。而他的画中,能找到落款写有1984年的作品。0 w1 w- O; a$ d n: i
+ b" H( r# Y0 Q Z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3 P; v |9 z+ D& H, E
就是这张,像是静物作品。. {( w- O& K0 H9 u. W
5 B1 F# @$ v" h7 |如今,他每天都在南锣鼓巷、什刹海、鼓楼东大街等地方画画。来看看他的画作吧。' T) Y# `* r( |2 z, f- H
. m. x- r0 u; o4 Q7 b) L' b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J, y# H& }. w5 a, h/ Y i
这张应该是鼓楼吧。
% M. F l0 I4 j# M, |2 U& D* k+ v. W/ @2 H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 _/ |& t/ S0 L4 V' p这张颇是“普通”,旁边写着“吴平画于什刹海前海”。. T8 {+ G) _" S" |" c$ W! u8 ]6 w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K% k1 d. k7 {3 L
& Q8 q+ [5 Q/ y$ u6 d, t8 P
这张也是什刹海。似乎是湖边的石头、杂草和几棵小树的树干。- N( s1 q% _( |/ R
' y5 ]* |' L) B4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k( h ~; }. p1 x1 O" S这张下面写着,画的是“宽街”。可以生硬地理解成“这是在宽街看到这一幕,画出来的”。他的作品似乎用上了所有可以使用的画笔,能看出水彩笔、水彩、签字笔、铅笔、圆珠笔等各种痕迹。7 t, S, _' I* ~% @# v( p
) K% H7 Q+ z a7 ^: Z+ D& \6 o; R5 \+ J( w& i7 r
这是鼓楼附近的大街。有树木,电线,小轿车,公交车。我问吴平老先生,您为什么不画车轮呢?他回答,“我抬头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 W: _( G- K6 e7 n6 S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4 u7 B B5 U% _9 {2 s
" {" s: J: Y& y. j" i/ u* j6 `平安大街。5 r) P- O$ P( A( r9 M
& U, a3 R+ z0 C5 v! i- O! R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1 ?, _% c. [- s' K9 W: b
这张也是什刹海。
) _/ ?5 r$ ~) r; t/ E2 W; T
& Q. b& f! A. I3 N9 s& K! r4 F1 v, g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7 s2 H; t( L: P9 C: H) p" f银锭桥。他管银锭桥叫“沟锭桥”,不知为啥。
/ O$ p, o2 ^( X. m8 L' o; J1 J2 q# S: {* b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U- R9 a! [+ D- R% r
东直门内大街。
4 K1 z3 j. C b z* o# a8 A. O* D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g4 M1 A* p: f* |+ x6 ], U4 |
这张我彻底想不起来是哪里了。
: g3 B K. O/ m& |- }, M4 _* I6 m) U; Z1 v) @ s- Z/ K0 W! b/ C$ |+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F) V, n% V& k, \5 Z7 v2 j* w
平安大街。画于2000年。1 ~/ q$ J/ s6 d4 U; U" c2 c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8 K) x" ?- b# E1 v+ s; d
4 Q3 a/ g2 R' R4 D z0 V' M
两条鱼。他说,他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画鱼。
% y+ e/ B& g. C/ Y3 @# g
; Q( U# k9 X8 Q. Y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w0 X! M$ `$ @6 U) P这张应该就是附近的胡同景色。& W& V1 s9 p% n, k( w7 k
8 o/ K8 u6 g&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z, v& d* \3 W+ p: \8 }" L: @2 J* }
这张也是平安大街。& a& S4 |; f, u5 p: u3 ^
4 i9 M: | g# |! N3 u/ K5 o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4 s, D2 f: r* G这张是熊猫。圆珠笔、水彩笔、签字笔的配合。$ n' J) \$ }- w5 \% Z3 D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5 S1 g' X% f2 p
! D' a# {7 C' | W8 l什刹海。
' n( k' L2 h* l.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s, d$ m) m( C& `5 t$ E$ T1 Q6 [4 q
前鼓楼苑胡同。8 p( U5 \) x& P/ A# E, q( X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2 G' f0 O+ k( g* a: O. c
! Y- p$ B% X" k/ z" K- g竹子。
0 `/ i8 g6 K/ _" n, p+ |
0 T+ t! x+ J d* k5 W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g! d: g# I# g! e% t% P+ R& G) Z不知大家是否能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一个75岁老人眼中的胡同乃至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 L( o! Y' u( n: A
# g* V3 _; z( ^$ T/ V8 R, t# p( S
抑或是,我们这不懂艺术的人,动不动就问“你画的是什么”本身就是对绘画作品的侮辱?
: j2 @2 V5 ]: u" M, L! q! R
0 u, p5 z O1 H- l8 i2 n3 \, K0 Y他的生活看上去潦倒,那么他的生活来源呢?他说,自己每个月有800元的低保金,每天不做饭,习惯买点儿吃的。跟他聊天的时候,他手边的一个碗里放着一个白馒头。有些时候,他的画作会被逛胡同的人相中,便买下。他似乎从不开价。
& Z0 a- C$ J5 q( l! g0 E/ J# A |- ?5 m5 z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o& R, T" m# ?* K/ E
. D- `. G9 k; `) C
网络上有一段他的视频,他在视频中哭着说想念自己的孩子、亲人。加上眼前看到的,满屋子破烂的样子,很容易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曾被生活折磨、被家人抛弃的老人,老无所依,只能以艺术的追求,填补精神的空白。7 u$ J3 E, A) U$ g. l) o
; g: c/ b9 R% G [% v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邻居说,至少他的孩子,不时便会来看望他,他会找茬与孩子吵架,时不时还会与邻居吵架。即便如此,孩子还是会时常给他生活费,经常是一给就是几千块钱。前些年有两次,他被不知哪里来的小流氓欺负打伤,光是看病,儿子就给他花了几万块钱。
' P$ F I6 F; f7 N v6 h: I& j- r$ N. w9 ?- U5 P2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4 f6 x3 H+ m2 z; d; l7 G+ n! m1 l6 h9 e' ?8 e0 ]" A, x( k) Z, r
而且,他家确实是“高干”,据说在王府井附近,他的父亲留下了房产等很多遗产,都有他的份,但是他不去住,自从搬来之后,一直和母亲住在这间小平房。十多年前,他的母亲去世,他仍然留在这里生活。2 X9 `/ X6 |0 S0 E( X
1 l; E% |) G! U; \8 r+ I. A" S
他也是个让人觉得颇有血性的人,有人要买他的画,给他十块钱;但他觉得画只值五块钱,因此这边“生意”就完蛋了。他展示的画作中,有很多是彩色复印品,他说有懂得艺术的人看过他的画之后,给他做了复制品,以更好地保存原件。但是说了半天,我也没听明白究竟是什么人在做的这样的事情。他说现在一般都不会出售画作。( y! O4 T' E, G/ L
, I! |6 F( b3 T8 }) M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0 B* M$ x' P/ [: W, O1 ]0 r
有人给了他一辆小三轮,最近他不再推着破烂的手推车行动,而是骑着小三轮到处画画了。
! } ^6 k, k5 x- T0 z2 Q; Q8 g) y o2 v9 F
和他聊的时候,还有两位外地口音的男子,也在他家看他的画。我听见吴平对他们说,“可以让你们饭馆的老板自己来看看”,感觉似乎是两个男子奉老板命来采购。然而问那两个人,二人只说是随便看看,并无采购的目的。让人颇有些担心他视若珍宝的作品被骗走,尽管那些作品可能没什么人能看懂。7 a7 G J) o4 K2 m( g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M- m3 l0 t! B' u! G& R* I7 t( u3 s) q5 g* b( f
他说他会积攒一些东西,作为绘画的题材。他手里的是胡同地上捡到的,不知是什么树的树枝,上面挂着一些果子。* U, }% V: O2 s7 y, M E$ T+ m
# M5 Q; {& y5 C+ N$ {爱胡同的人很多,爱画胡同的人也不少。但只有他的画那么抽象,给了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机会在南锣鼓巷附近碰到吴平,各位可以和他聊聊,看看他随身带着的画。也许您能发现一个另类的画家,也许您能听到他坎坷经历的故事。
3 r/ P' e5 U, J2 E( ]# D
* w7 \8 c, k, ^0 S% k# `
猫儿胡同·第312辑:你的胡同 谁能聆听
( k; N! h& y+ p* u9 W+ f& t
; y; e8 m+ K/ _/ v- z: O+ E也许,他就是一个爱胡同,爱画画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但是,他有他自己能够理解的精神生活。多看看他的画,也是对他的鼓励。
3 i+ ~- F2 L1 [+ |0 J# a
+ g: z6 b3 o) q. A) Q' ^' [/ S+ f望老先生身体健康,继续创作。谢谢观看。3 I7 x0 c( p* K% t. q) H* M
# o D, S& b4 L) f& u- @4 ~1 d* W2 K% [! _3 I* \6 x
猫儿胡同 lox
3 k# O1 s) M# S0 J: ]
7 L5 ?4 v* a& }2 X0 H1 a2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