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32|回复: 3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11-9 19: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穎太世澤 于 2015-12-26 23:11 编辑
0 {$ @) A" y; s/ V/ i3 c' B- {  {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2 _( F' B6 ], C9 l( O- c
2015-10-30 06:15
% W' p: O" s3 c
编者按 今年元月中旬,《旺报》连载厦门文博副研究员胡汉辉〈从军记者成侵华铁证〉一文,618日,日本记者坂本信博读后辗转找到作者,指出文中193712月在「支那事变」遭日军误杀的从军记者比山国雄,是他现今服务的《西日本新闻》前身《福冈日日新闻》的前辈,但官方死因与内文大相径庭而求证,作者特还以此文还原历史真相。

4 n' m& Z' n# P# n7 N
坂本信博说,战争期间日本国内报导,比山国雄是在日军进攻南京中华门采访时,被中国守军蓄意枪杀死亡,日本民众不了解比山国雄死亡真相,是当时日本陆军部故意隐瞒事实,这种骗局应该被揭穿,并且作为一种教训,向日本后代交代清楚。「我想到厦门拜访胡先生。不过难的是,如何传达给在和平中成长的下一代,了解这一幕悲惨战争的真相,怎么着拜托您我合作了。」
0 ]# ~: C. {9 k

& [% p# E0 M5 g: E
响应日本记者要求
* d  W* A- v; i, V5 D1 c
坂本信博语提出3点要求:提供文中提到事件原始数据源的「桥本老师」数据拷贝、或桥本学生伊藤的联系方法、或者提供东京战略厅的数据名称,让他自己去史料库寻找。

( z, Q' k1 g4 u+ m3 R
感谢坂本的要求及对我的信任,然而他所不知的是,〈日本从军记者成侵华铁证〉一文,是我新作《日本记者镜头中的侵华战争》,精选500多张桥本老师提供的侵华战争历史照片,用图说形式,全面有系统地详实阐述70多年前,日本军队侵略、杀戮中国人民的罪行。

3 Z7 }5 N+ ^; Q+ v+ b2 o
为了让坂本深刻感悟、理解70多年前的历史真相,特别摘录若干章节,以飨所有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日朋友们。
# T& V9 K) H( ]/ p% [, m; a3 ~
日本从军记者比山国雄,在193712月随军攻打南京中华门战争中,由于立功心切,在拍摄第二波冲向中华门的日本士兵「英勇善战」形象时,被攻击的日本士兵误杀。日本陆军部将错就错地把比山国雄的死,嫁祸于中国守军,这是侵华日军决策层惯用的卑鄙手段。比山国雄案和侵华战争中隐瞒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惨案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x: N" q' Y) A$ |
最具体的是毒气杀戮与欺骗:19379月中国守军在河北保定古城,严阵以待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日本华北派遣军航空队、柴田部队从空中、地面围将过来。中国守军为保护古城,向城外推出10公里布防。

; }9 m' J9 D: y# F3 _& N$ v% h+ K
922日,日本航空队轰炸保定古城。没想到守军早有防备,在古城四周制高点上,派备了5挺德国3.7毫米机枪,用交叉火力,在不到半小时里,击落日军3架战机,日机狼狈逃遁。
第二天清晨,日军柴田部队骑兵大队,在重火力和装甲车掩护下,正面向保定古城10公里外守军发起强大攻击,奇怪的是没遭到太多抵抗,守军不知去向。
7 e. C' F$ G6 ]" C
日军认为中国守军丢盔弃甲,不战而溃,长驱直入保定古城。哪想到守军狙击手一排10人,在城垛上扣动扳机,骑兵先后10人应声摔马,紧跟在装甲车后面的海军陆战队战斗队形大乱,柴田部队装甲车连续爆炸,原来是古城外10公里处的守军瞬间集结,在背后袭击,日本海军陆战队溃不成军,死亡累累。

4 a, E& Q0 ]6 K4 D
日军恼羞成怒,于1937923日,派出生化大队用毒气和毒气弹攻击保定守军,900多名官兵在不到10分钟内,死于毒气攻击。
英国战地记者莫里循,实时拍摄日军生化部队丧失人性施放毒气的惨烈场景,和中国守军惨绝人寰惨死现场。
出于正义、人道和义愤,莫里循向日本军部抗议:战争期间使用毒气杀人,严重违反国际法,是危害人类战争罪行。但是华北派遣军部长官,却用非常惊异的口吻响应说:「我们可以向天皇保证,在河北古城,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扣下莫里循的所有照相器材和设备,销毁一切罪证。
& n; L6 S( S; R: ?
但是他早有心理准备,把一架小照相机丢到城外草丛中,才能有今天的历史照片资料。

- C$ M" N4 ^. h& a8 Z4 s
3个月之后,193712月。日本陆军部发布「支那事变」战场信息,披露从军记者比山国雄在南京中华门,被中国守军枪杀,如此骗局,让比山国雄的父母肝肠寸断,深深地仇恨中国人。

$ I! k' ^  a; {3 Z6 q6 K' i* w2 Q

. l. ?3 v! O! j% j; r" s$ m! ^
渗透思想舆论骗局

3 h) D* M2 l- T9 c! P6 \
但是比山国雄遇害之骗局,远远比不上日军在河北用毒气杀害中国守军骗局的深度和广度。纳粹戈培尔说:「谎言讲100遍以后,就成为真理。」谎言与欺骗,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专利。
9 F* t' E* v8 r7 N3 [* F) l, I$ ~+ D
中国人民在抗战8年中,有《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等激励人民抗击日军斗志的无数抗日宣传──《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送儿打东洋》、《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等等抗日歌曲。当时日本国内,更大量宣传「支那战争是日本国民的命运共同体」,完全是渗透思想流、意识流的舆论骗局。

9 \- [! B* g" P
日本从军记者村上芳树的作品《铳后》,是村上芳树1937年和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攻击上海外围期间,一些日本士兵厌战、想家思潮在军中漫延时刻,他在战地的即兴创作。这幅《铳后》从上海战场传发日本东京,被日本当局列为大日本美术院参展作品。在日本国内引起很大回响。(待续)

0 Z' d/ n. X' C9 V8 u5 Q1 j
- j9 C' u3 b; ?5 _! b! S
" `& L7 k# Y# r& a3 m* l; S/ h
                              
日本随军记者镜头下的八一三淞沪会战。(摘自网络)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6 B5 N/ @0 R8 j4 C
1937927日日本报纸报导日军占领保定城。(胡汉辉提供)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 Y2 t% C' c! E! o6 x; U! L+ p
1937923日日军生化部队用毒气残杀保定守军。(胡汉辉提供)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不容侵华史成灰  历史为坂本君证明(之一)

' N; n) H( `, f& K: W1 C) K
8 o$ V9 Q; U* C3 `. W8 z
! H. D+ v2 H8 J# Z; u

- B- z( y1 w0 x- u$ e
3 J( o: H- Y+ m; e1 y
8 D& l+ ~% {: u2 ]: E1 J: D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0 10: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良知未泯灭。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18: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滃 发表于 2015-11-10 10:26# X! N/ A, L5 @) y
良知未泯灭。
3 ]2 ]" Q! D- v% L6 [! j
真的,除了良知未泯灭!还需“知耻近乎勇”,敢于认错也是勇的表现,德国与日本同为战败国,但他们对于自己国家所犯错误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德国一直致力于检讨纳粹犯下的罪行,德国总理在华沙的惊人一跪让世人原谅了德国;日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其战争罪行,美化其侵略行径,右翼教科书窜改历史、参拜靖国神社无一不使亚洲国家的人民难以接受。犯错的两个国家,一个知耻而赢得别国的尊敬,另一个却不知耻为人所唾弃。我们尊敬有良知与勇于改过的人!
发表于 2015-11-10 1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穎太世澤 发表于 2015-11-10 18:20. v& h0 B4 s# H4 a2 q: z+ y( ?/ K0 `
真的,除了良知未泯灭!还需“知耻近乎勇”,敢于认错也是勇的表现,德国与日本同为战败国,但他们对于自 ...

7 j4 c- N2 N+ \! r) v- h, M7 b.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大行径庭,东方的伏笔文化和留后路显而易见的存在日本的表现中。8 N. n4 ]3 f  ~; t5 h7 O, A4 z
* m! \, ?& T* c/ o' u- u
无论大事或小情,能够认错并道歉都是需要足够的修养和胸怀的。道歉,是把标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27 , Processed in 1.11153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