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4|回复: 10

[中国大陆]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完[含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5-10-13 10: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积雪庐 于 2015-10-13 10:20 编辑 - b0 s, i$ [5 ^9 ~+ q1 W6 n2 ?
" I  x) V. r" M8 c6 l! w- B! F
5盐山旧城:沿着现在的县城一路往北,进入黄骅市界后,路东即是原盐山旧城。我们进了镇子正赶上收老玉米,满街都是金黄色的,有一种满地黄金的感觉。
这里原为高城县城所在地,,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隋文帝杨坚将这里改为盐山县,其间,唐朝初期还曾一度设过东盐州,旧城则为州治所在。因此,旧城准确的称谓应为旧高城镇或旧盐山城。由于旧城早在一千四百五十一年前就是高城县城所在地,从南北朝北齐始,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元到明朝止,前后历时820年之久,远比今盐山县城的历史长的多,因为盐山现在的县城所在地仅有630年的历史,因此,可以说盐山县的历史是从旧城开始的。
我们实地查看后,发现仅南边还残存着一段城墙遗址,南门处只剩一个豁子,在当地一位张老先生的指点下,还能辨认出有一座炮台遗址。幸运的是,我们还在张老先生家的院子里看到了一口唐代的古井,我告诉张老先生,一定要保护好这口古井,这口井是这座古城的一个重要证据。南门东边的城墙上,还有一棵古槐,据当地老人讲已经有一千七百年的树龄了,半拉树干已经中空,可奇怪的是依然长得很茂盛,树冠长得酷似中国版图。
从旧城往北,还有两座古城,郛堤城和丱兮城,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考察,路过黄骅市,顺便参观了一下黄骅市博物馆就顺道回京了。
积雪庐写于2015104日星期日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7 m6 v. O8 i2 h4 M7 r
  h& L9 i2 y+ p) `6 W" {4 W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 |6 `- Q1 w+ U) t7 g' i% J; Q& K
/ T, c2 h5 o  t. L% c1 X4 |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 }" r, B; X* R0 d" [" L1 S# l; g% _# ~  d3 H1 t" J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 p- q9 d: e2 |3 R/ f
( E- k# p4 r. \8 L4 L8 F# Y8 K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V" H3 m! s3 k1 b

: y+ {6 q) x- N" h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 D2 W- Y. V& p; H* b8 p1 B- y( V1 }2 a  v4 f& @. ?7 x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 ~& c% @* c! z1 g! `& {* W

* f; D' K4 D$ U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盐山县访古游骖记(五)
3 _( D' u4 J9 o$ q

# w5 \5 t: e: I+ ^8 s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3 11: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12: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片 发表于 2015-10-13 11:18
6 B0 w) F. p% ~8 F谁赢了?
% _6 l, o/ v" m3 c& I
没敢和老爷子下,只是拍了张照片,沾了沾老爷子的寿气,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3 12: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村子里这位八十多岁的老爷子指着这棵槐树说:我爷爷的爷爷的时候,这棵树就这样子,到现在这棵树依然还是这样,还愈来愈茂盛了
发表于 2015-10-13 17: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2号兵站 于 2015-10-13 17:05 编辑 : ?, D, P+ B- _& S

& k9 M: q2 a! |% H+ f2 d5 k  树大好荫凉,这树真喜人!{:soso_e124:}
发表于 2015-10-13 18: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槐古井{: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6: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52号兵站 发表于 2015-10-13 17:03
- Z' K) V: D& B; `3 O6 X树大好荫凉,这树真喜人!
* N: @7 w5 }4 F0 z" w4 p* ~* ?5 \" Z9 M
那咱们就一起坐在树下满酒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06: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程-山里人家 发表于 2015-10-13 18:33' {6 m% x  k& n) M
古槐古井
) K7 d& B4 V! b; c4 h9 |6 f
考古考古,连蒙带唬~~~~
发表于 2015-10-14 06: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积雪庐 发表于 2015-10-14 06:55
  p% T. u1 V  p# A* ~# G6 |$ M考古考古,连蒙带唬~~~~
; F. k# K6 h/ a7 p4 ^/ D' k
没点知识还真不好唬
发表于 2015-10-19 21: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篇帖子全部拜读,郭老师一路走访丰富详实,所到之处皆有据可考有图为证,欣赏学习了~~
7 c. z) {/ J, a" I8 j* G( O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08: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挂楣子 发表于 2015-10-19 21:47" ~5 s( q  K' B3 K
五篇帖子全部拜读,郭老师一路走访丰富详实,所到之处皆有据可考有图为证,欣赏学习了~~
! w! q7 r! A" i! }
谢谢老朋友,满酒一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5 18:18 , Processed in 1.21430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