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巍,29岁的北京小伙子,做过厨师、杂志发行人员、编辑……2000年,“一念之差”让他创办了老北京网站,成为诸多网友的“掌柜”,是老北京网拍记队的召集者之一。他因呼吁保护老北京胡同、四合院而出名,现已拥有一大群追随者。 一扇窗棂 2006年10月26日,冬日的北京阳光普照。 下午1点30分,在法律出版社的会议室内,记者见到了老北京网的站长张巍。 今天,张巍脱去了他那身标志性的唐装,换上了黑色夹克和深蓝色裤子,惟一不变的是他的头型,长长了的板寸,头发一根根支棱着,透着一股子倔强。 小伙子见到记者显露出一丝腼腆,但当谈到他所钟情的胡同、四合院,他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滔滔不绝地跟记者侃上了大山。 自小在北京长大的张巍,儿时的大多数回忆已然模糊,但他印象最清晰的就是家门口的那一块青砖石,呼上几个玩伴,趴在那块石头上,玩着男孩子们喜欢的洋画儿,你拍一下,我来一下,童年的快乐与幸福融入其中。 现在回忆起儿时的片断,张巍的脸上会闪现出一丝童真,从他微微上扬的嘴角中,记者仿佛也被带回到了青砖碧瓦、槐花飘飞的“那年”夏天。 对于北京的胡同,张巍并不是自小喜爱,“起初,我对于胡同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感觉,可能是生活在那里的缘故吧,对于天天出入的房子早已司空见惯了。”张巍告诉记者,“人有时很奇怪,拥有的时候,不大懂得珍惜,越是失去的东西,越是能够唤起自己的回忆。” 2000年,伴随着北京市的整体城市规划,张巍所居住的老房子——北京市崇文区东半壁街83号院被卷入到了规划的方格子内,成为了规划的一部分。 随着推土机的一声巨响,只剩下一棵老槐树的四合院成为了历史,东半壁街胡同也走入了历史。 “院子拆掉了,我内心有些惆怅,或许是怀旧的情绪滋扰吧,我悄悄地将自家的一扇窗棂拿了回来。”张巍的语速明显变缓,好像在回味着什么。“那是一扇红松窗棂,有着120多年的历史了。我拿回家后,发觉窗棂完好无缺,木头依旧结实,这不禁让我有些感慨,多么好的东西啊,就这么拆掉了,太可惜了。” 窗棂让张巍感怀,看着窗棂上历史所留下的斑斑印记,看着胡同在推土机行进中一点点消失,他伤心了。 张巍将窗棂刷上了纯正的中国红,保存在他家最显眼的位置上。窗棂成为了张巍对儿时记忆的惟一念想。但他却不知,正是这小小的窗棂给他今后的人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年,张巍23岁。 网站雏形 2000年,网络悄然兴起,在张巍的脑海中闪现一个念头,“做个网页来追悼自己对于老房子的哀思”。 2000年11月1日,经过张巍短暂的筹备,老北京网诞生了。 他将自家的照片挂在主页上。一有空闲,他就会坐在电脑前,在网络上到处搜索素材,所有涉及到老北京的素材他统统会将其摘录下来,存放在电脑中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内,并且将编辑后的材料挂在网页上。有时,张巍也会去胡同、四合院等地方拍摄图片。 “那几年,我的业余时间全部搭在这上面了。”张巍对记者说,白天在写字楼里上班,到了晚上,利用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经营着这份爱好。 一来二去,时光荏苒,渐渐地,光顾老北京网的人越来越多,知晓老北京网的人越来越多,点击老北京网的人越来越多……而张巍对于网站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多,内心的那份牵挂与日俱增。 2003年,张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 当记者问及他为何辞职时,他的话简洁而耐人寻味:“为什么?就是因为北京当时拆得太快了,我的业余时间不够用了。” 当时,北京正在进行城市化的改造,旧城换新颜。“北京变化太快了,当你停下一两天后,你就会发现某一处的胡同或者四合院可能就已经消失了。”张巍心疼地告诉记者。 有一次,张巍自己挎着相机,去北京某处四合院拍摄,结果,当他赶到之时,迷人的四合院在刹那间变成了一片废墟。他还没有来得及拍一张照片,这一四合院就永久地消失了,从此,在北京的历史上,“又少了一笔留给后世子孙的遗产”。 他独自一人面对废墟,久久不愿离开,他心痛得哭了。 那一年,张巍26岁。 论坛阵营 辞职后的张巍,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老北京网的建设中,他有了更多充裕的时间来跟“拆迁”赛跑。 每天早晨10点张巍准时起床,扒拉几口饭后,就和几位同道中人挎着相机奔赴北京的胡同、庙宇、四合院……开始了繁忙的拍记工作。晚上回到家中,将这一天的收获整理、编辑,将素材贴到网站上,直到凌晨2点左右才睡觉。第二天继续着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 “我一天至少要拍300~400张照片,最多的时候一天拍过1000多张。回家后看着那么美的四合院,整个人都特兴奋。”当记者问到他会不会感觉到疲惫和乏味时,张巍一口否认,并从眼中放射出异彩。 逐渐张巍不再满足于网站“剪刀、浆糊”的模式,他想要寻找互动,“想要知道自己的这些付出在大家心目中的反馈,是好还是不好”。 2004年3、4月间,老北京网开设了论坛板块,在这里,热衷于此的网友们开始有了畅所欲言的领地。“我没有想到,论坛的开设,让我又一次感到温暖,我并不孤独!”张巍又一次向记者转达了他当时的心情,当他看到他所发的帖子后边,“跟着N多热情洋溢的点评”;当他看到“帖子的点击率日渐攀升”;当他看到那些令他倍感温暖的字句……“我知道,我的选择没有错,我肯定了自己的付出值得!” 有了互动的平台,老北京网的网友们更加酣畅淋漓地诉说着各自对于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的感情,他们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发生在胡同、四合院里面的故事,他们用照片来回味、纪念自己曾经的胡同生活片断…… 在如同雪片般繁多的帖子内,网友们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令张巍难忘,“令我感动,令我难忘,令我汗颜。”张巍一连用了三个“令我”来表达他对于网友们的感情。 这份感动与感激成为了一股力量,激励着张巍一步步坚定而执着地走下去。 “这几年,让我突然有了一个意识,我觉得热爱老北京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很多,而我就如同是海洋中的一个小水滴,并不孤独。”张巍因偶然的机缘涉足保护老北京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经过时间的洗涤,他正逐渐蜕变成为一名真正的保护者、维护者。 “拍记队”诞生 2005年5月底,老北京网在集聚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后,首次举办了网聚。 齐聚一堂的网友们在推杯问盏之际,有人提议:“咱们应该整合力量,组建一支拍记队,周末的时候,一起去寻访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用照片来唤醒大家的保护意识。” 这一想法立即赢得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我当时一听,也赞成这个提议,在那次聚会上,大家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使我感动。当时,我们就决定了,组建老北京网的拍记队。”回忆起聚会的场景,张巍依然滔滔不绝。 每个周末,网友们会自发地聚集起来,自备干粮,自带照相器材,前往北京的各个胡同、四合院拍摄。 “拍记队”每周都会选择一条胡同来拍摄,风雨无阻,假日不休。依旧还生活在胡同中的人们,渐渐习惯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一边拍摄,一边探访居住在此地的老人,让他们诉说这些历经上百年沧桑的建筑背后的故事。 至今,几乎北京所有的胡同,都留下“拍记队”的足迹。这支特殊的队伍穿梭在北京现存已不多的老胡同里,用镜头留住岁月和记忆,让我们的后代将来在网上就可以逛胡同,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图象感受老北京的胡同风情。 无奈地“啃老” 张巍的名片与众不同,是用相纸打印出来的。老北京网独有的毛笔字被放在了名片的最上端,最下面是一所北京四合院的立体图。张巍素以掌柜自称,名片上的称谓也如此。 这样一张自制的名片背后,具有另一层深意——为了省钱。 现如今,尽管老北京网成为了“老北京胡同保护的一面大旗”,但作为纯公益性质的网站,张巍却感到囊中羞涩。 张巍每个月最为节俭的花销也要在2000元左右。为了接听网友们向他通报“胡同情报”,每月的电话费就达500元左右。 尽管谈到张巍的“事业”时,他的眼睛放光,但当记者问及他的父母时,他的表情开始凝重,他停顿了一下,眼神黯淡地告诉记者:“唉,我现在就是'啃老'.” “自从我辞掉工作以后,我就几乎没有收入,早年工作时积攒下来的钱,早就被我花光了。”张巍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现在,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父母!快三十的人了,还伸手管父母要钱……” 张巍的父母亲都已经退休了,父亲的退休金基本都花在了他身上,年迈的父亲在小区做电工,每月多挣800元贴补家用。 面对家人的斥责,张巍总是默不作声,或者说句“你们这也是在为老北京的文物保护事业做贡献”的玩笑话,可心底的歉疚总是萦绕不去。 在一位名叫蒲洁的网友心中,“他义务做了好几年没钱的'掌柜',我最清楚这位傻朋友的每一笔收入都来之不易。” 可在张巍的心里,对父母心存愧疚,另外还让他担忧的是,“现在网站中有很多人愿意跟着我干,但我不能亏了他们,就像'虫子'(”虫子“是网站负责人之一),他大学毕业后,无偿地跟着我做网站,他也没有收入,我不能叫他们也跟着我喝西北风啊!” 尽管资金的瓶颈时时刻刻困扰着张巍,但在“成就感、满足感、快乐感”的综合作用下,张巍依旧会“继续撑着这面大旗”。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句话成为了张巍的人生格言,从这句话中,记者感受到了一份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11月下半月刊
>>>感觉怎么样,进老北京网论坛侃会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