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65|回复: 24

天津相声节将开幕 寻根津派艺术传播相声文化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3-8-9 15: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08月09日09:55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作者: 陈宝辉5 c% M3 b" q& j1 S" ?2 e) n0 x
! B) d7 ]4 |/ G/ J: M

0 Z, A. e, z0 U! }7 t天津这座戏曲大码头是公认的相声艺术发祥地,众多为相声艺术做出贡献的表演艺术家都出自天津。下月14日开始,由红桥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天津文艺广播、北方网、谦祥益文苑、相声界网站等联合主办的“曾经的繁星——追寻那些渐行渐远的相声先贤”——天津第四届相声节,将以纪念这些大师和大家为主题,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老店谦祥益文苑拉开帷幕。& M+ @( r" E; k  A7 d3 f
; Z9 x- E% |+ y% R" O( W/ k: S& I1 g
) B& M& c! G: X5 k9 _. F( @

! J' e6 I$ N5 X5 |* M' a+ z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天津逐渐成长起了一大批具有本土特色的相声演员,这批相声演员以相声界第四、五两代演员为主(即寿、宝字辈)。这些演员在天津舞台上推陈出新,继往开来,表演了很多流传至今的传统相声,从而形成了天津相声所独有的炽热火爆、主题鲜明的艺术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曲艺界活跃着以“红桥”、“和平”、“南开”为代表的区相声队,他们的成员中包括很多艺术功底深厚、广受观众喜爱的第四、五两代相声演员。但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资料、记录少之又少。如当时属红桥队的刘奎珍先生,他的艺术被马三立、侯宝林大师等称赞,但因为在区团工作,只留下两段录音。南开队的武魁海先生更是只留下几张像片,连一段录音都没传下来。红桥队的王本林先生后来为了支持我国西北地区的艺术发展,将相声艺术带到了西安,所留下的艺术资料也非常少。. {2 A# x$ ~1 n' `: E& o" A* y
! D& D9 [/ Q0 Y8 |/ D

- O! b' _6 a8 h6 x6 ^如今,这些艺术家纷纷故去,又鲜有资料记载,致使这些曾经在津门献艺的相声繁星渐行渐远,不被广大曲艺爱好者所熟知。此次相声节的主题就是追寻那些渐行渐远的相声先贤,弘扬日渐兴旺的津味相声艺术。谦祥益文苑的史清元经理告诉记者:“出于对相声历史的尊重和对于传统艺术的有力继承,我们决定在这次相声节上纪念这些为相声艺术做出贡献的先贤们。我们选了十位资料相对更稀少、更需要抢救性保护的‘相声大将’进行怀念,他们分别是刘奎珍、杨少奎、冯立铎、尹寿山、穆祥林、王本林、张宝茹、武魁海、耿宝林、阎笑儒。当然,我们也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还能够对更多的老艺术家,如刘广文、高桂清、班德贵、张振圻等进行抢救性纪念活动。”
5 w+ C! a& ^) H! a2 q# T& Y& o/ A9 C

8 ^8 W4 d; S8 C) ^; i据悉,为了让这些相声先贤的艺术能够更好地保留、流传下来,谦祥益文苑及天津相声界全体同仁,花费尽一年时间,从全国各地寻访这十位艺术家的后人、传人,包括向曲艺研究者和当年的老观众咨询、记录,希望能够将他们当年的风采保存下来。史清元表示,这届相声节就是要通过对传统相声的继承、复原和发展,力图将百年历史的天津相声传承下去。在为期一周的第四届相声节中,通过这些老前辈的后人、传人的舞台表演,能让观众感受到这些艺术家的独特魅力,把关于这些艺术家的录音和文字,转变为立体的舞台演出,让不熟悉他们的观众有更直接的感受。坐落于谦祥益文苑二楼的天津相声博物馆还会对这十位名家的生平艺术举办主题展览,让广大相声爱好者能对天津相声艺术有更全面的了解。
3 S, U! `3 w; p9 o
, D' r4 M2 \2 I1 M3 L% B- ?. L
7 v9 }8 V: O( W/ H! Qhttp://yule.sohu.com/20130809/n383767837.shtml- [3 r% x- _( u* l  P1 y* }
& l' |# r5 |& l2 y1 d9 s3 V7 i+ ~
2 [" T* e& M( i7 _

5 n$ p1 X, d) G5 Q! x9 j0 a; G, r3 o( K! a) B+ s+ m# Y
6 D( v! W% H2 j3 J
$ |0 h% w. }3 o+ i- X! t
$ w( E5 ?3 A/ _5 v) h& z0 H& K; m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8-11 1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太好了,正想去天津听相声呢,想详细了解相声节的情况,比如演出时间和怎么买票?!请指教!{:soso_e142:}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08: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谁家小谁 发表于 2013-8-11 10:38  h0 A" Y( m7 F, m
真是太好了,正想去天津听相声呢,想详细了解相声节的情况,比如演出时间和怎么买票?!请指教!{:soso_e14 ...

' q$ R2 r* K2 Z; a. T" [, Z; ]请百度谦详益文苑及天津第四届相声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4: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谁家小谁 发表于 2013-8-11 10:380 Y. n: f1 ~: y; w9 @7 k0 U& u& ~
真是太好了,正想去天津听相声呢,想详细了解相声节的情况,比如演出时间和怎么买票?!请指教!{:soso_e14 ...
+ V9 n+ [, L8 ]/ A/ e9 E
谦祥益文苑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yijieqxy
# H+ p; n$ t( A5 A, @您可以看下这个博客和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5: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第四届相声节开幕式,演出时间为9月14日从13:00至22:00点,开幕式【计时收费专场】,时间长达9个小时。这场演出观众可以有选择的观看,(规则:每30分钟收费10元,不足30分钟按30分钟计,以此类推)。如果您不想错过精彩,我们也为您准备了部分通票供您选择。总之,这场演出,观众说了算!
! z8 `3 u3 @; h4 G
: T  M6 O2 {* _) O1 t$ o  C" N% C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483&from=portal( C& _6 o) l) f% K' k& B" `# w$ K

  A8 e, ~' y9 @& c! o8 N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5: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演出安排请查询谦详益文苑博客及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7: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8-20 11:11 编辑
1 s8 o, u. M3 t1 v; @6 X
, x. c% a# J# @8 ?2 r/ ?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刘奎珍先生专场,9月15日晚七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 l1 W! j8 O% t

* T& `/ }0 G5 F* K8 j1 V【刘奎珍先生简介】         
8 R! N- y+ C  ?* v      刘奎珍:(1911-1993)天津人。从艺时演唱太平歌词,后改说相声。30年代拜师焦少海,曾和杨少奎、刘广文、佟浩如等在天津河北鸟市演出相声大会。期间为马三立捧哏,后二人赴南京等地演出,受到南方群众好评。因其表演艺术精巧,深得马三立赞誉。解放初期,为配合时事,创作相声《打老虎》、《卖对联》。1956年加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是主要演员之一。其表演有着浓郁的天津风味,说、学、逗、唱,样样优秀,活路宽,包袱脆;其风格沉稳,效果炽烈。他的表演具有浓郁的天津特色,包袱奇巧,俗不伤雅,效果出人意料,包袱的组织别出心裁,自成一格。他曾一度因患喉疾而失声,但依靠自己顽强的毅力,日夜苦练,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演出,深得同行敬服。他思维敏捷,善于把生活中的幽默加工成相声的包袱,他表演的传统相声大多经过自己加工整理,注入新的内容和包袱。其创作表演的《新旧婚姻》、《补袜子》、《画扇面》、《吃包子》、《看病》等,深得业界同仁赞誉。传统相声《飞笔点太原》、《家庭论》、《大保镖》、《倒叫门》等,均是其代表作。他尤其在单口上独具特色,拿手曲目有《古董王》、《解学士》、《君臣斗》、《抡弦子》、《贼鬼夺刀》等。
! Z/ M. h" |( r2 v1 o  k- e2 G, |+ O. F+ F: s/ y7 }3 n

6 M  }* }* A$ \- I5 g8 g7 p
- Q% s8 O4 Q' V6 K9 h) G. b6 H9 G; w9 j: t% b+ a
转中华相声网http://www.xiangsheng.org/thread-38778-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8-19 17: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8-20 11:12 编辑
* V* H1 ]7 O' H! S$ ?! f6 V3 B* q# s  D! m1 a; m
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杨少奎先生相声专场,9月16日晚七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7 i) m+ {: A$ y7 A8 a. X, p  g
【杨少奎先生简介】
3 g* P1 L* A& @0 O' j2 R      杨少奎:(1906~1972),相声表演艺术家,天津人,回族。少时随父亲在南运河上做水路运输,后学唱太平歌词。他演唱的太平歌词,音色优美,吐字清楚,声情并茂,很受观众欢迎。代表曲目有《单刀会》、《秦琼观阵》、《韩信算卦》、《火烧绵山》等。20年代拜焦少海为师,学习相声。曾组织佟浩如、刘广文、刘奎珍等在天津河北鸟市演出相声大会。他说学逗唱样样在行,活路宽绰,捧逗皆能,捧哏时严谨有度,衬托得当,逗哏时稳而不温,暴而不燥,代表曲目有《怯洗澡》、《批三国》、《福寿全》、《朱夫子》、《文章会》等。表演单口相声时既注重包袱,又有评书扣子,很吸引观众,主要曲目有《君臣斗》、《三近视》、《山东斗法》等。还自己创作了单口相声《枪毙刘汉臣》、《白宗卫跳楼》等。50年代初,曾和田立禾合作,二人交替捧逗演出。1956年加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担任相声队队长,为王本林捧哏。他善于管理相声团队,对青年演员的台风和表演要求非常严格,经常主动向他们传授技艺。他活路宽,技能全面,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其弟子艺名上冠以“文”字,下按元、亨、利、贞、学、习、进、步等排列。3 V5 ^9 k) z) r: v7 L8 F
8 u, }5 D' t$ m& e

; D6 l3 g, W# _% D6 ]3 g( I9 S2 r- ?
" x0 K( A2 K- |) k

1 b: a! L1 X, V& O% s% G6 l4 N* E" v* j! c
( {; i0 Q2 ?$ E7 J; P
转中华相声网http://www.xiangsheng.org/thread-38778-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3: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冯立铎先生专场,9月17日晚七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
9 ^. l6 e( e5 ^+ n. e* {
. Y9 e8 t% v; z$ m5 A9 s【冯立铎先生简介】冯立铎:(1917~1981)天津人。乳名“大黑儿”,与其弟冯立樟被誉为“冯氏双侠”,出生于相声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冯子玉学习相声,并与父亲、弟弟演出于天津三不管、河北鸟市等明地,后拜相声名家高桂清为师,曾得到德字辈老艺人马德禄的传授,师兄弟有史文翰、关立铨、张立森等,在行内有“大冯先生”、“冯大侠”之誉。在天津做艺时,曾深得同行敬重。如果说其弟是用北京口说相声,那么冯立铎则是天津、北京口俱佳。他的活路宽泛,台风潇洒,说学逗唱无一不精;尤其是用天津话表演的相声,生活气息浓厚,包袱响脆。1962年加入南开区曲艺团,曾与李洁尘合作多年,主工逗哏。代表作有《女招待》、《论捧逗》、《王宝钏洗澡》、《批生意》、《造厨》、《拴娃娃》《生意经》、《当行论》等很多曲目,单口相声《君臣斗》也独具一格。艺术上从不保守,今天的很多相声演员,如李伯祥、佟守本等当时均曾获益匪浅。
. l- n* S0 `0 d8 L4 G
) D( \- |' `$ e& r+ J  H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505&from=portal0 m+ j) Q. B% b  @& S" ?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3: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8-21 13:39 编辑
7 f, X5 d6 c7 z4 u! j( I' ]5 d) A- d/ D) S  A+ q
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尹寿山先生专场,9月18日晚七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
* r5 F% J$ u( I; ?5 u  s( T8 q6 p6 X0 D8 N3 k
【尹寿山先生简介】尹寿山:(1908-1968)天津人,原名尹福增,艺名尹傻子。 自幼喜欢相声,常到相声明地听活,未曾拜师便学会了多段相声,年轻时撂地演出,受到“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的钟爱,在1938年收他为弟子,进入连兴茶社演出。1945年携子尹笑声赴南京演出,受到当地观众欢迎。在南市连兴茶社“掌穴”期间,先后与马三立、郭荣启、马四立及晚辈阎笑儒、高笑临、赵佩茹、孙少林、耿宝林、史文翰、连笑昆等同台。他的嗓音条件极佳,说、学、逗、唱无所不能,捧、逗俱佳,而且善使双簧。代表节目有《四郎探母》、《学梆子》、《大上寿》、《文昭关》、《卖挂票》、《空城计》、《批捉放》、《斩经堂》、《戏迷游街》、《五红图》等。2 [/ I5 w2 B0 x: W

0 P2 z& m% I) f. F5 b6 p0 W+ z1956年加入和平区曲艺团,与阎笑儒搭档,专事捧哏,“阎麻子、尹傻子搭档”在当时相声界无人不晓。有传统相声《武坠子》、《卖布头》等录音传世。此外,他与阎笑儒表演的双簧也为天津双簧表演之翘楚。收徒烟袋锅(绰号)、边振新,其子尹笑声也是天津著名相声演员。
! v0 s6 L0 w& L' z( O/ D% \1 P, n- |1 E# v  G8 V7 T( M8 i) M
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id=5506&from=portal- w+ A2 F! V- z" S" O9 @0 e
" G  H% e# r$ c% L8 s
尹寿山拜师马德禄( R" W  z' g3 [0 [
* A0 k: V5 ~8 ]! {) p
尹笑声拜师马三立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3: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穆祥林先生专场,9月19日下午两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1 C: d, d  |) c

+ D, a: }2 F5 I【穆祥林先生简介】穆祥林:(1921.9.10—1986.11.29)艺名穆立枢,回族,天津市人。曾任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委员。自幼子承父业入勤业(餐饮业),与曲艺演员交往频繁,对什样杂耍挚爱,并自学表演,经常“撂地”票演。1945年,拜相声名家张寿臣为师。在得到师父传授的同时,他勤奋学习,广采博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相声名家马桂元亲授他《赌论》;马三立将自己创编的《西江月》交于他先演。他除了在天津出演,还经常赴张家口、秦皇岛、唐山等地演出,其搭档有王宝童、姜宝林、于宝林等。建国后,进入天津市南开区曲艺团相声队,负责业务派场工作。他统筹全盘,根据剧场的上座率和火爆程度,为每一场演员参谋演出段子。即使相声队分三处或四处同时开场,他都能安排得顺畅有序,都不会空场误场。他曾向同门师弟田立禾传授《哭笑论》、《抡弦子》等段子。他能创作,如他创作的《挂尸》(后更名《借火》)在他首演后,有多位演员演出,现存有郭全宝的录音,电台经常播放。他擅于双簧演出,以扮演“前脸儿”最佳,哭笑变换,入戏逼真,视觉音声,发情卖相,貌似一人。他功底深厚,单双不档,表演技艺非常全面,捧逗皆能,抖包袱干净、响脆。代表曲目对口相声有《万人迷》、《卖布头》、《福寿全》、《哭笑论》、《空城计》、《八年苦》、《对春联》、《八扇屏》等;单口相声有《借火》、《三近视》、《小神仙》、《斗法》等。他收有徒弟李文山(与德云社老演员同名)、陈君、谢惠仁、郭嘉强、尚振江、刘继斌、耿伯春、王济忱。
- {, I4 V" z* `/ }' |& d
& s( q+ i  U& s: U9 T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507&from=portal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3: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掏黄牌 于 2013-8-21 13:45 编辑
1 x! j9 _/ k$ R  f. Z$ f/ ]! ]" w. f: T, r' `
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王本林先生专场,9月19日晚七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
, \" ^4 h  z& f
- o- B/ {; M, b【王本林先生简介】王本林:(1919-1983)河北沧州人,回族。出身贫苦,13岁拜连秀泉为师,学说相声,兼演太平歌词。15岁与于佑福、马四立、赵心敏等撂地演出。23入岁入班社与京韵大鼓名家白云鹏、林红玉等名家同台演出。1951年在西安创建红星曲艺社,并带领相声社在西北各地巡回演出,扩大了相声艺术在西北地区的影响。翌年创办回民文化馆相声班,培养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他为支援抗美援朝积极募捐义演,被政府盛赞为“爱国艺人”。1953年参加西北五省赴朝慰问团,创作演出了《飞虎山大战》、《贫农儿子》等相声和太平歌词。他嗓音洪亮,吐字清楚,台风潇洒,表演生动,以学唱戏剧、曲艺及模仿方言见长。其保留传统曲目有相声《五兴楼》、《八大改行》、《学评戏》、《酸梅西瓜》、《第一针》,以及太平歌词《单刀赴会》、《火烧绵山》、《白猿偷桃》等。除此以外,莲花落、双簧也是他的绝活。他还擅长把当地的民俗民情用于所表演的节目中,此举深得张寿臣、马三立等名家的称赞。张寿臣曾将其收为义子,他后来也向马三立学艺。
/ k& \! b# F3 e0 g$ w+ H1 S& |+ G: s/ d$ m+ c" Q& W+ e
1954年加入天津红桥区曲艺团。现有他与杨少奎合说的相声《批当铺》、《批估衣》等录音传世。后来还说新唱新,演出了大量新曲目。如《向秀丽》、《雷锋》、《飞虎山》、《反浪费》、《百花齐放》等。收有徒弟王小生、郑小山、连小林、廖宾、张存善、席洪年、李新栋、杨金祥等。
, M% A7 {' a4 [/ _' `; {. O1 F# a6 q2 o4 {3 y+ N8 ^. l
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id=5508&from=portal
9 F, w1 {( _% K2 w5 C
, R. E$ c5 X0 s  `% j$ K王本林两位公子均为曲艺演员,长子王双福(王雅福)拜师连秀泉之子,马三立之徒连笑昆。现居北京。次子王连福现居张家口。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3: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张宝如先生专场,9月20日下午两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 N& |) H3 n) ^; ~/ @  U
6 a4 X  _/ u. F/ G5 P: J
【张宝如先生简介】张宝如:(1918-1980)天津人。相声演员。开始从艺搞曲艺演唱,后改相声表演,拜郭荣启为师,久在天津河北鸟市和三角地一带演出相声。1956年加入红桥区曲艺团,是该团曲艺队和相声队的攒底演员。多年与他的捧哏搭档张兴华合作,二人一庄一谐,珠联璧合,捧逗严谨,配合默契,“二张”当时在相声界颇负盛名,是一对很有艺术造诣的相声演员。20世纪60年代曾担任相声队队长,他的相声以说见长,学唱亦佳。特别是倒口,更有特点。不仅倒音,而且倒字,发音即准确又优美动听。
- m/ t, y7 C: {  Z" q* W8 O* f
; ~4 {' H# ]4 n他创编表演的《童子转轿》、《偷娃娃》等节目,津派味道浓厚,内容多是贴近平民生活,并善于运用天津方言刻画人物,语言诙谐幽默,表情丰富准确,流露出浓郁的地域民俗风情。他表演的传统相声《老老年》、《绕口令》、《交地租》、《倒扎门》、《吃元宵》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的创新和发展,节目中的包袱既密又脆,奇招跌出,让观众久看不腻。特别是他整理的《师傅经》、《吃月饼》更是结构新颖,语言生动活泼,包袱设计巧妙,大有别于他人的独到之处。他演出的现代相声《借钱》、《精打细算》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双簧》也是他的拿手节目,现在的演员刘文步表演《双簧》的“前脸儿”就得自于他的传授。
. O2 D4 }2 o# C- Y) q
( u! s3 B0 \; @: j0 v9 C收有徒弟赵宝成、李增年、郭德喜等。% a+ b) @7 p6 z- t3 W: ?) |2 s
0 e/ \- F( z: I/ L' t. R/ o9 M3 U  a; h
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509&from=portal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3: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耿宝林先生专场,9月20日晚七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 m! V7 }. S9 z: k& z+ R
- I8 m; G0 \' a. U" @0 O% _+ z3 W- D
【耿宝林先生简介】耿宝林:(1913---1973)北京人,后居天津。自幼喜爱相声,1931年经张寿臣介绍,拜相声前辈焦少海为师。他知识渊博,捧逗俱佳,单双皆行,并擅长表演双簧。他从艺后的几年中,绝大部分时间与杨少奎、史文翰、于佑福等在天津河北鸟市连记茶社、金华茶社等处演出,在观众中逐渐有了一些影响。为此得到了马三立先生的赞许,后应马三立之邀为其捧哏,声誉渐起。后又在大观楼、庆云、小梨园等处登台。与他合作的名家很多,如:赵佩茹、高德明、朱阔泉、王世臣、孙少林等。1943年到1949年,他长期在南市连兴茶社演出,合作者有:刘宝瑞、尹寿山、阎笑儒、李润杰等。1956年,他参加了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与李鸣岐合作。他们经常演出的节目有《杂学唱》、《铡美案》、《忘戏词》、《过关》等,创作的相声小段《扭嘴儿》,颇受观众欢迎。; g! ]/ r3 L7 m5 E/ @" ^

. H$ y9 m1 x8 A( S其妻耿雅林、其子耿伯春均为相声演员。收有徒弟王大宝、王占友、左春来、吕维国、张伯涛、王惠民、方伯华、王伯林、朱贞富、王文喜等。
; Z- ^" ~6 |1 f. E+ h  H
6 Q+ B- E. U+ P3 A% I7 T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510&from=portal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4: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武魁海先生专场,9月21日下午两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8 e/ @# M/ ?6 v4 M2 Y' D
) C: u7 O& g1 }  A; _
【武魁海先生简介】武魁海:(1903—1962)相声演员。北京人,满族。 少年时家庭贫困,以炸油条为生。后拜相声名家李少卿为师,学演相声。经常演出于京津等地。他的表演,捧逗皆能,单双俱佳,且活路宽泛,说唱皆精,表演火爆,风格独特。《闹公堂》这个节目本是南方作品,传至津京后,经过他的整理改编并首演成功。后京津相声艺人争相学演。常连安、常宝堃父子还曾灌制过唱片,影响很大。他的代表曲目有《汾河湾》、《学梆子》、《学叫卖》、《捉放曹》等,其单口相声(“八大棍儿”)也不同于他人,有自己独到之处。他使活的口风是评书,但翻包袱却是用相声的手法,尤其是对评书中“拨口”的运用,更较他人胜出一筹。
1 l: p& n. {* V8 }$ F1 {  I9 Z# c% H- E7 r- d# \$ m; v: e* ?
1956年加入天津市南开区曲艺团,其传人有魏文亮、魏文华、张文霞、刘曼影等。武魁海先生被相声界公认为“活路宽泛,使活全面”的相声名家。
. ]! v) I7 L& c; ^4 [- r4 P+ g; ?  S5 J/ Q5 e
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511&from=portal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4: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阎笑儒先生专场,9月21日晚上七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
8 P2 C& E3 t/ a* F, Y0 P; v2 t  T7 w5 M; H3 O0 ~6 _
【阎笑儒先生简介】阎笑儒 (1913~1985),天津人。本名阎鸿斌,绰号“阎麻子”。早年曾拜宋玉清为师,学会 《拴娃娃》、《六口人》等几段相声,在天津北开市场“撂明地”,与武魁海、王占鳌一起演出,三人被戏称为“武阎王”,期间相声名家李少卿、耿宝林等也来此票演,后演出于天津各相声场地。- H( C1 H; k, B) o1 X- B
: R# V7 {  j  n/ K
二十五岁时曾到唐山、山海关一带演出,因原有师父宋玉清不是相声门里,所以他在山海关拜小他一岁的马三立为师,1942年回津后演出于南市连兴茶社,与尹寿山合作, “阎麻子、尹傻子”成为当时连兴茶社的一块招牌。1945年曾受刘宝瑞之邀到济南演出,1948年与朱相臣合作,参加骆玉笙组成的班社赴上海、南京演出。1958年加入和平区曲艺杂技团,与尹寿山合作,成为该团第一主演。他们常演的曲目有《八大改行》、《卖布头》、《武坠子》、《歪批三字经》、《歪批百家姓》《乌龙院》、《捉放曹》、《汾河湾》等,他说活路宽绰,技艺全面,使活的节奏把握的好,且擅长柳活儿,表演尽情尽兴,时有临场发挥,还与尹寿山兼演双簧,为“前脸儿”,善于“发托卖像”。两人配合默契,说学逗唱无一不精,能够达到“同如一人”的效果。6 U  \0 o: L' U4 O: A3 o
' ?2 M$ A, ~, m
收有徒弟宋文俊、杨世章、陈永清、陈永忠、佟文阔、潘海波、侯长喜等。# @( {( w4 K* l' Z5 D
6 B) A) e+ d4 D9 g! [# C) `, u% D
- Q$ H  h2 H+ @- l; e+ d
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512&from=portal
发表于 2013-8-21 23: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8-13 14:55
& o7 }3 x5 a" W! b! t8 r谦祥益文苑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yijieqxy0 t9 y! v  A% @
您可以看下这个博客和微博

: {  y0 |0 W( ^( @  \9 R3 ] 得~~谢谢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9: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谁家小谁 发表于 2013-8-21 23:21
. q8 H' Q: m% I8 Z得~~谢谢您了!

: J) _! L5 @9 C$ `7 D不客气{:soso_e100:}
# z5 Q6 R0 v7 T8 c( D, W) F5 _( x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3: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多家相声剧场联动,同贺天津第四届相声节开幕
$ I& U, k) x5 D8 B
4 l2 O: m& M# q& u1 w$ u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526&from=portal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7: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场打戳计时,离场计时收费”,这种曾经的相声演出收费形式,将在即将举办的天津第四届相声节开幕式上“复活”——6 `  _* K: L6 r  f
“计时收费”逼着演员长能耐$ \, f6 |' m" n; ?' o; E
. d( h& M$ ?" S* P: p1 \1 d
        本报讯(见习记者 刘莉莉)进场打戳计时,离场计时收费——这种曾经的相声演出收费形式,将在即将举办的天津第四届相声节开幕式上“复活”。这是记者从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组委会获悉的。届时,京津两地相声演员将在谦祥益文苑轮番献艺,从演出当日下午1点持续到晚10点。3 L% I+ X& [# ]& S

' x% J7 B: O+ V2 m( Z2 t* ]      相声演出计时收费现在已十分鲜见,但在以前很普遍。著名曲艺理论家、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薛宝琨向本报记者介绍:在天津这座码头城市,旧时有很多拉车的、打短工的,这些被称为“打八叉”的人,工作很辛苦,得闲时到园子里听一小会儿相声,开怀一笑,寻得一刻放松后便继续干活去了。他们没有条件长时间坐下欣赏,所以那时候听相声大都采取计时收费的方法,这是根据观众情况与需求所创的形式。, V" B2 Y- c  u( o% y$ v1 E; d/ n4 Z
; `' x1 ~( F/ V- Q2 s
      经历过计时收费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佟守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观众进剧场时给一个长条的小票,用一个可调数字的戳子盖上进场时间,出场时拿小票算时收费。每10分钟收2分钱,进、出场时间一般以四舍五入计算。比如,8:04进场,纸条上就打8:00,8:14出场,按8:10计算,收2分钱。”
2 T% U: D4 K; s' X* X) r# V! s( E  w; u# T$ u6 j
      在计时收费的情况下,观众可以随时进场、离场,家住河北区的陈先生说:“我们小时候听相声,不马上进去听,而是先在外头听着,不喜欢这段就不进,有喜欢的‘角儿’来了才赶忙进去,钱也只带够听这一段的。”佟守本告诉记者,计时收费的前提下观众的灵活性很大,如果观众不爱听随时可以走,如果台上演员很“抓人”,里面的观众不走,外边的观众就要排队,出来一个进去一个。佟守本说:“我记得大概1962年、1963年时,在当时的天乐也就是现在的天华景,观众从剧场所在的六楼顺着螺旋形的楼梯一直排到二楼,大概近200人,这就是当时的盛况。我们演员也就得使出全部能耐。”# S/ Q* [1 d6 `. A6 C# L+ i' ]

/ L' I6 J7 r8 O. K       谦祥益文苑史经理说:“这样一来演员的压力就空前大,说得不好了,观众这走一个,那走一个,多难看。这促使演员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自己业务水准。恢复计时收费很有意义,这是逼着演员长能耐。”
9 N# d; n% L# U8 s
" ~2 v$ N) ?: ^8 C$ L+ i  B! E8 `! U
+ E: Y, p" L1 ?4 h1 ~  |; ^
(2013年8月24日刊于《天津日报》,原文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 ... content_6947171.htm) `( G6 u5 W  B2 i$ X4 }
& t7 b% _; n7 G) V
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520&from=portal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09: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掏黄牌 发表于 2013-8-19 17:18
$ Z& u0 H7 q; R: d$ y天津第四届相声节——纪念杨少奎先生相声专场,9月16日晚七点半在天津谦祥益文苑举办,敬请关注!* c; T  J, S+ k# s: c
【杨少 ...
  e. p2 o. \  l3 |, [
本场演出,因刘文步老先生出了小意外,在医院静养。所以刘老先生无法出现在这场纪念演出。祝老先生尽快康复,早些重返相声舞台!
  u. O! m7 B9 J! x5 t2 C3 d* F% i9 h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09: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北方网讯:9月13日下午,天津第四届相声节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老店谦祥益文苑隆重开幕。本届相声节由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天津文艺广播、北方网文娱频道、每日新报、相声界网站、谦祥益文苑等单位联合主办,多位相声名家倾力加盟,得到了诸多媒体的高度关注。3 e! ~: @1 a$ Q9 ?. b* V0 e

4 C9 J' a* c) n, a' ?天下午,天津市红桥区副区长马政、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秘书长王宏等莅临现场并讲话。此外,众多相声名家、知名学者、社会名流纷纷到场,共同祝贺本届相声节开幕。
: {9 ?1 u" c  e( s& u. |, {4 `: N4 o6 x  V% E0 c
        开幕式当天的演出名为“计时收费专场”——进场打戳计时,离场计时收费,这种早已消失的计费形式在本届相声节上得以“复活”。谦祥益文苑史经理说:“计时收费演员的压力就空前大,说得不好了,观众就走了。这促使演员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自己业务水准。恢复计时收费很有意义,这是逼着演员长能耐。”
( `1 W( \' ?( C; d
4 M; f- j$ G! W3 ~7 H2 p, Q7 X7 h        “计时收费专场”从下午1点一直演到晚上10点,九个小时连续不断的相声盛宴中,徐德亮、王文林、刘俊杰、王宏、田立禾、张文霞、赵津生、魏文华、佟守本、刘英琪、刘孝春、张永久、康松广、靳佩良、黄铁良、尹笑声等等来自京津两地相声界的名家新秀们轮番登台献艺,为到场观众奉上了一场高质量的相声专场演出,笑声与掌声在谦祥益文苑此起彼伏。( u7 c3 p5 Q9 e9 R7 g9 f
/ d$ P& m4 p1 _, J5 T* ^- S8 T- w
据悉,本届相声节为期8天,共计11场演出。除了开幕式“计时收费专场”之外,将通过10场精彩的演出,对10位故去的相声名家进行怀念,他们分别是刘奎珍、杨少奎、冯立铎、尹寿山、穆祥林、王本林、张宝茹、武魁海、耿宝林、阎笑儒。在这8天的演出中,黄铁良、尹笑声、佟守本、刘英琪、魏文亮、魏文华、王佩元、田立禾等相声名家将先后登台,此外,著名相声演员王玥波、著名主持人梁宏达也将友情出演。本届相声节可谓名家备至,精彩纷呈。8 V7 ^# y0 J. @) M$ c- q$ F! L3 |
% f! y' D, _, P  `) @0 \% H
4 e7 p: a5 {- Z0 K
http://www.cnquyi.com/news_detai ... 4238&version=cn
 楼主| 发表于 2013-9-16 17: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幕式相关报道(视频)转自相声界网站
* @. P, U& e! v+ P" Y$ uhttp://www.xiangshengjie.com/for ... 563&from=portal
' Q/ b: _0 I/ ?
发表于 2013-9-20 16: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相声,一九二零年左右相声从北京到了天津,日本人在那开了纱场,天津的茶馆有了人气儿,那些打工的,一天一块大洋,兜里有了钱,把天津的相声给捧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9-22 09: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电视评论人梁宏达因事缺席演出,由天津相声演员刘春山顶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4 16:57 , Processed in 1.192555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