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87|回复: 19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1-17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内城九门城楼门洞旧照辨析

( a' A' U$ C1 s

 

+ ]+ M Z; \1 u* V$ e: C

接受zhaohq先生交给的任务,协助做了文字、图片的编辑。
请同道门深入探讨。

7 y# i& n3 {3 l8 X

 

! q9 P; F4 `( ^! N5 P; z7 G N1 Z! N

一、城门门洞外立面
    内城九门的门洞外立面(城门正面)可分作两类:
1、平面型    

( [5 ]6 ~1 ?9 w2 q

     见于正阳、崇文、宣武、西直等4门。
     对此4门的门洞外立面(城门正面)的辨析方法:
1)前三门城楼门洞左右两侧有石条砌就的基座。
     西直门城楼门洞左右两侧未见到石条砌就的基座。
2)崇文、宣武、西直三门城楼门洞上方均有石制门额,正阳门门额则在箭楼门洞上方。
3)正阳门城楼门洞前方有笔直石御路通向箭楼门洞。
   崇文门城楼门洞前道路通向右面(西侧)闸楼。
   宣武门城楼门洞前道路通向左面(东侧)闸楼。
4)观察城楼廊柱。西直为6-8,崇文和宣武为8-8,前门则10-10。

! O, O. M0 ~0 r) i+ W+ A, Z0 P

 (文内图片均可点击看大图)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 @0 Y$ o& t4 k' N2 {* O% k* y(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7 23:11:52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2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voc.com.cn/topic-3683429-1-1.html

9 o! p/ v8 d: u' v k. C

这里有几幅大图 德胜门箭楼 安定门的箭楼和朝阳门城楼内景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宣武门城楼顶部东面的鸱吻有豁口”,这是一新发现,

/ p7 i8 R* [, F5 J

且南北立面照片对比,应该无误。再与一张1950年照片比较,

/ |+ F. D5 q l; C9 ^" Y* H( R

残破的鸱吻脱落了。

4 [. ~ Z# H9 G/ S9 U

 


8 M0 Z# N$ Z; } O; F4 \6 a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4 16:57:5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东直门城楼东侧面,与门洞那张对比,正是东直门。

5 L7 Q# i' L6 K) U& X

 

& C. a( K0 t: j( F1 `

感谢zhaohq先生的观察对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发表于 2012-1-24 0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am58588在2012-1-17 23:04:00的发言:
7 B5 q6 ^. h2 {

二、城门门洞内立面

* l# H6 `0 f, y. ]1 k/ E

......

- s( f: O! L b% t+ ^4 F# K

3)尚无清晰可辨的宣武门城楼门洞内立面(城门背面)老照片。

' t2 u5 K& I* {% d$ N

 

* P" ?" [7 _1 q- e# h$ N. v4 e

 

5 o5 M0 X: y9 b8 H0 |$ H# h

 

% ^ H7 N% u1 A1 ?! [

近日查到一张“宣武门城楼门洞内立面(城门背面)”老照片。

+ w* S* u3 m% ^( L. u

 

# j" z E) c/ B9 X; y, Y1 J

 

S* T c" I: u- v+ @! j

lBmqVlYr.jpg

# N+ m6 `; e( Y d/ M* T

 

; b& T2 K* V* K, l


 

* a$ w0 X% O/ O! ?4 Q" Q2 m

 

$ X4 B+ }% X; _& z5 Y) z

[辨析]:

5 e, v) ]; k; H+ R% r! t( L4 ?

 

: h2 ~' M+ \, u4 i3 j

1)“  平面型。同外立面一样,见于前三门加西直门。”

3 x8 Z3 F$ b8 I. G+ s2 U

 

3 q6 j) v$ T3 c" H0 G" E' I

 

; o+ C; u. m- g- J) [

2)城楼廊柱是8-8型,排除图161是正阳门(10-10型)和西直门(8-6型)。

5 T+ W3 V! l# q& f- m$ N) c. c; F/ z

 

# d- \& M# w8 [2 F$ s$ p

oTJBRH7G.jpg

6 A& _ s+ P% ~7 _9 d: y5 p, T

 

. L$ q$ C3 T7 @

 

8 a, @% ^0 p* }9 x" s

 

3 J9 W! z) Y& G- M7 a# }" Y" V9 f

3)图161里,透过城楼门洞看不到箭楼下的券型门洞。

3 y7 Y8 [, y# u

    排除图161是1901年之后拍的崇文门。

' r2 t4 J& Q( I8 l( g

    同样理由(透过城楼门洞看不到箭楼下的券型门洞),排除廊柱也是8-8型的外城的永定门。

, C4 ~) i7 N' E, q

 

2 a/ [ N x4 w, c" |6 F) V

 

6 s2 L9 b7 O( e# Q2 o% h- ?

 

/ i! V$ ~! p0 ?; f K

4)图161是崇文门(仅限于1901年之前拍摄的)或宣武门之一。

8 h( Q3 X$ K( O% R) j& C

 

0 \6 J" `/ \: {! l

 

8 b6 I) F* U9 O# V2 J

5)请注意,图161里,左面(城楼东面)的鸱吻有残缺(豁口)。

" J) I$ t1 x E: R2 m Z

    将图161里红圈处的残缺的鸱吻与可确认的宣武门正面照进行比对,

n: }9 V! \. y4 C% n

    我以为可以确认图161是宣武门城楼门洞内立面(城门背面)的照片。

% h/ @/ m! h$ @! H" }1 k

 

& i: K |' l3 g

 

" \- ?3 Z. t! K

owtT34yO.jpg
EeM20jZV.jpg

0 u& q, z& C7 s8 D5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4 8:37:41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24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

# j8 E; }4 E) x2 s% n

 

4 W+ ]* K5 [4 b

这张会是难觅的东直门城楼的正面(东面)照片吗?

6 t" r2 M) l6 ?9 L2 r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2-1-18 0:28:00的发言:
学习之.
, t) J0 U. [7 D9 A

感谢浏览,欢迎深入探讨。

( _! w1 d- C R" K4 k, o

祝春节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眼底云烟在2012-1-18 11:34:00的发言:
, G9 N5 {5 I+ Y

楼主和各位老师细心啊,好贴,学习了

$ t' w- l4 D% G/ l3 `& X/ A! b

给各位老师拜个早年

8 G3 }/ F# ^: G' \

感谢浏览,欢迎深入探讨。

4 o! ^4 Y/ \8 v4 g

祝各位网友春节快乐!

发表于 2012-1-18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和各位老师细心啊,好贴,学习了

; ]$ Q4 a2 X# [# V, v

给各位老师拜个早年

发表于 2012-1-18 0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

; ]% f( q' X X- U: O

 

& H+ T5 ]2 w1 F( F/ E! M9 m

谢谢  adam58588  先生的赏析老城门的系列工具帖。

& b% f* d: M" B+ @, }. ~2 {% l

 

I8 Y$ _3 _2 a0 a

 

# }, l1 U3 i+ P3 D& d

老照片考证区 → 关于老城门瓮城与箭楼衔接点的分析

8 G- ~6 J5 B4 ?" f/ k, ~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72_75502_4.html

/ c8 a: K- {* u; L: G+ V, U

 

! }" f: f* Y0 a- l, i% e

 

0 @; u; W7 o8 r8 k

老照片考证区 → [讨论]老城门——城楼老照片辨析的一些方法

) F8 E) Z3 [5 I! N! i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72_75539_2.html

. G, e- X: s7 e, M( M! ?4 z0 \; E: P7 Q

 

4 Z5 P M# j; d4 w6 f0 Y4 Z

 

' G( e1 Z0 e5 |% Q7 d, C

老照片考证区 → [讨论]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三)

) b) ?9 M' [7 t. m8 J8 Z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72_80614_2.html

; j6 ~/ ^ A5 n/ m; m

 

2 z9 M% i) z* w9 x( Q

 

! @+ s: h9 o0 j

老照片考证区 → [讨论]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四)

& f3 D3 L! A i/ D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72_80780.html

+ |- k5 g5 r- h/ d6 R

 

3 G/ G: a: Q0 n5 C! D2 c7 R) _

 

; ^! p% W. e% r8 @8 |

老照片考证区 →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 ~ k8 M% G8 m8 b/ i* j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72_81730.html

+ h B# O' K( B5 H6 c1 T

 

5 z& N7 R' j% w' d" p

 

; [4 p" U- A: q% L

 

; J) l4 U, n! o; l: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8 7:33:34编辑过]
发表于 2012-1-18 0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发东直门的门洞正面照片(图东直门-券门)我是第一次看到。

, B& o/ Q P5 x$ m0 I- p8 X

近距离地看东直门的门洞很养眼呐。

J8 Y. s8 Y7 M, Z. Z" y

嘿嘿!

. J$ y5 {6 V. k# S0 `1 Y, z

 

3 H9 g |5 z& A! |8 m5 L( {0 f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8 i- b/ u# o- ^9 G9 s$ w$ _ Y: D

 

3 k8 l2 y: j) @; F8 E& A

 

0 f# D* b" F+ U, H. I; v. I

仔细看图,在北京的夏季,阳光可以这样从西面(稍偏北)方向斜射过来的。

3 E0 d" S$ w$ i2 r" k1 A+ s1 q

 

9 |, p& _+ j6 u$ T$ W9 r" Z. p" F

 

+ B- Q/ P3 ^' c; A F

 

( r( h" E5 r7 ?9 J: ^! p1 Z

 

5 p1 z: G5 p6 [

转到题外:

' f) K3 u6 Q8 K% }$ S& Y4 {

 

5 e& C+ K- U0 q% t5 W+ y: ^+ r

有一张民国时期复建的东安门(非东安里门)的图片,

! m6 R; \: v* k v

图(北京事变时,在东安门驻防的军队和普通百姓)内远景是东华门。

x; N( a) k1 E% @; X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 R2 r3 M" K' k( H. |% B8 ^. v

 

5 H2 z/ f6 q: `9 a/ W0 {& I

有些朋友对图(北京事变时,在东安门驻防的军队和普通百姓)里的光影存在疑问,

* Z5 n1 B! Z0 U+ K3 Y! E3 X5 H

比对图(东直门-券门),看来光影存在的疑问可以解释通了。

% t, ^9 L$ _8 ~) I

 

! u. {& D% b# }% Y) D% o1 Z2 j {7 J

 

. F3 R7 I# R4 S6 X7 q, W

题外的图片源自:

- g( M8 `- }( X3 H, {$ m

图说-老北京 (非原创区) → 民国时期复建的东安门

4 p+ H8 d3 m; }( {- i! W) q* ^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6_74979_1_pre.html

发表于 2012-1-18 0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之.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3、两次凹进型
   见于朝阳、德胜二门。
   对此2门城楼门洞内立面(城门背面)的辨析方法:
1) 朝阳门常见城门内侧正面照,而德胜门(因门内是斜街)几乎没有城门内侧正面照片。
2)朝阳门城楼透过门洞看见环城铁路东面的铁路用房。
   德胜门城楼尚无透过门洞的照片。
3)观察城楼廊柱。德胜为6-8,朝阳为8-8。

$ h; B8 H+ j1 {8 V7 z$ l5 o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讨论] 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照片赏析方法(五)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凹进型
   见于朝阳、阜成、东直、安定、德胜五门。
   此5座门的门洞外立面的辨析方法:
1)5座城门石额均位于门洞外周凹进的方框内。
2)安定、德胜二门石额上沿紧贴外周方框上沿,而朝阳、阜成、东直三门石额上沿距外周方框上沿有距离。
3)观察城楼廊柱。安定、德胜、东直三门为6-8,朝阳、阜成为8-8。

+ D" V8 O. J1 b- M, E5 B& W* s6 |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城门门洞内立面
    内城九门城门门洞内立面(城门背面)大致分作三类:

& S7 q( l; ~) X: _$ z


1、平面型
    同外立面一样,见于前三门加西直门。
    对此4门的门洞内立面(城门背面)的辨析方法。
1)正阳门:透过城楼门洞可见到南侧宽阔且笔直的石御路及箭楼(大前门)下的券型门洞。
2)崇文门:早于1901年的照片,透过城楼门洞可看到瓮城南墙。晚于1901年的照片,透过城楼门洞可看到瓮城南侧箭楼城台新开的券型门洞。
3)尚无清晰可辨的宣武门城楼门洞内立面(城门背面)老照片。
4)西直门透过城楼门洞可看到瓮城西墙及有轨电车轨道(后期为无轨电车)穿过门洞通进瓮城。
5)观察城楼廊柱。西直为6-8,崇文和宣武为8-8,前门则10-10。

& c3 {9 } F# w8 u: h1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一次凹进型
   见于阜成、东直、安定三门。
   对此3门城楼门洞内立面(城门背面)的辨析方法:
1) 安定门城楼透过门洞可见真武庙小影壁。
   阜成门城楼透过门洞可见瓮城南墙及瓮城内小平房。
   东直门城楼尚无清晰透过门洞照片,较后期照片门内道路两旁电线杆子成排,树木成行。
2)观察城楼廊柱。安定、东直为6-8,阜成为8-8。

% m/ D8 W, s1 Z0 ]2 I% \1 }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发表于 2012-1-25 0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adam58588在2012-1-24 16:52:00的发言:
$ ~ C5 M# E+ E* p, U' u: E

再与一张1950年照片比较,

6 b, K5 c% d4 t# N0 u! }0 u( C

残破的鸱吻脱落了。

3 U- y2 S; k$ \) a5 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宣武门城楼东南侧 豁口桥 1950年.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l8 p; {' _
 
/ M4 x: B& @! E( Z+ r5 `

 

d/ u& u1 z& |% K% @" A

又找到一张:

& H0 r& s( k" e$ S, e0 H Y

 

7 @) @! X, m3 x5 Z3 x' {9 p- [4 O

 

" n: P' D1 r5 Z4 D

xZlViYWS.jpg

0 M6 F- D. ^; a- R

 

8 ~% `6 Q9 c- ]* Y; x: t, F9 T

 

; S! K6 o$ _* H2 d- H

图片源自:

2 X9 i5 h4 L8 n8 s

中华鉴宝网 >  图像 >  杂项 >  老照片 >  宣武门城楼北侧

3 K* M1 @# ]+ |3 {. c% z0 @

http://sth.cchicc.com/photo.php?id=116709

) L; d0 |8 k" r2 ^, Y0 O' M

 

T% [" b; v% v


 

8 d$ U! f7 n) p0 i" A4 f,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5 7:54:17编辑过]
发表于 2012-2-11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收藏了
发表于 2013-8-4 10: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刚集中看完zhaohq老师《我爱老北京——城门楼系列》,今又集中翻看adam58588老师“城门辨别工具贴系列”,实在是佩服两位老师的洞察力,深刻领略他们研究分析的“细致入微”了;也感受到两位老师将自己的知识倾囊而出,与广大网友分享的无私的人格魅力。敬佩+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26 20:48 , Processed in 1.19068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