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war4073 于 2013-6-10 13:04 编辑 % Q7 x) R: U; w6 D2 H% \
P; ^- E F4 T& w) m" E3 D, ^
節錄「華夏酒文化尋根」中有關中國現代名酒第八篇,供網友參考:
6 V" N) p- `9 n( R1 C- c- `2 Z
2 b. l' w+ z" j+ W3 m全興大麯
8 A U# h: |. F' ]. n, u8 d4 y/ ^ 產於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古為蜀國、益州、蜀州,是為歷代釀酒之鄉。早在周代,就釀有「旨酒」,在古辭《蠶叢國詩》中就有「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穀,可以養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穀旨酒,可以養母」的記載。春秋戰國時期,釀有「清酒」。漢代,從成都近郊出土的漢代畫像磚中,所畫的《釀酒圖》、《宴飲圖》、《酤酒圖》和《酒肆圖》可以看出,成都那時的釀酒業已很興旺。蜀漢時期,劉備為足食強兵,曾下過禁酒令,甚至家有釀酒器具者都要受到處罰,釀酒業受到節制,但到後蜀,卻釀有「五雲漿」酒。北魏釀有酴酒,唐代釀有「生春酒」,被列為貢品。在唐代詩人的詩裡,對成都酒品多有讚譽。杜甫讚道,「蜀酒濃無敵」;李商隱誇道,「美酒成都堪送老,當壚乃是卓文君」、「酒是蜀城燒」;雍陶念道,「自到成都燒酒熟」。宋代釀有「忠臣堂」、「五髓」、「錦江春」、「浣花堂」等酒品。當時成都的釀酒業已居全國第二位,元代釀有「刺麻酒」;明代釀有白酒、黃酒、「萬里春」等酒品;清代釀有「薛濤酒」,被列為全國五十餘種名酒之中。 全興大麯釀造用水引用的是古井的泉水。其古井鑿於明代,水井常翻水花,似有泉水湧出,故其所處的街巷,就叫做「水花街」。井水晶瑩透徹,呈中性,為名酒的生產提供了水源保障。  全興酒廠建於明末清初,有一姓王客商,在成都市東門外的水井街建「福升全」酒坊,引「薛濤井」的水釀製「薛濤酒」,非常成功,名聞遐邇,文學家李汝珍在《鏡花緣》一書中都有記載,並且還有很多詩人為其謳歌。福升全酒坊於道光四年(1824)在城內水花街覓得新址,別闢分號,取名為「全興成」。新作坊繼承老字號的傳統工藝,並以水佳為先。凡遇重大時節需要特製佳釀時,不辭路遠,總要去薛濤井汲取釀造用水,以示不忘記老字號薛濤井在創業時所做的貢獻。曾有飲者為之賦詩,讚道:「佛光神靈欲何求,借來才女釀美酒。招魂已歎黃鶴遠,引得全興冠芙蓉。」 當時全興成酒坊所釀的酒品名為「全興大麯」,色澤呈晶瑩清澈,窖香濃郁,醇和協調,綿甜甘洌,落口淨爽,餘味悠長,評酒專家和飲酒愛好者認為,此酒的醇和、味淨尤為突出,屬濃香型大麯酒,以「濃而不豔,雅而不淡,醇甜尾淨」的風格,榮獲國家名酒稱號,得金質獎。+ C+ e# N7 W% n9 I+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