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猪871 于 2015-12-23 20:48 编辑 ; l2 @6 `' ]! O2 O- a+ E% A- t4 p3 B
1 B @* e, _( ^1 [; e 胡同风情话' t% a! G. ~6 Y# _- i, }9 u; ]
前一阵发了一些闲情逸致的片子,也算是退休之后心态的一种折射,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还是想拍胡同,那么退休之后,自己可以把握自己了,以后的胡同怎么拍,还需要认真的想一想。 和朋友们聊起这件事,很受启发,自己也细细琢磨了。 胡同到底是什么?这句话不是说我们眼里看到的现存胡同是什么表象的外在,而是想拍胡同的人,你认为你想拍的胡同内心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些话,以前也议论过,胡同是一种文化,胡同是一种生活方式,胡同是想拍胡同人的梦中情人,胡同是活在现实世界某些人的梦镜重圆。 自己把拍过的北京胡同整理为四大部分:皇家园林、胡同四合、邻里乡音、都市季风。皇家园林实际是对于整个京城格局演化历程的一种学习了解;胡同四合主要是以残留的胡同雪泥残爪的资料性搜集;邻里乡音自然就是标题的胡同风情,讲的是纯北京的人情世故;都市季风是我在拍胡同的过程中接触了方方面面的人,他们对于胡同,对于拍摄胡同,对于首都与胡同,对于传说中的胡同和现实中的胡同,等等看法使我产生了不能囿于个人的感情拍胡同,而是要以摄影作品最终能不能被社会所认同而增设的篇目。 针对自己以前拍过的胡同片子,要有伤筋动骨的重估。朋友们重点指出的就是其中两点,一是胡同四合这个篇目,搜集资料可以,但是绝不能把拍摄残砖破瓦当成留映胡同四合院的代名词;一是拍摄胡同风情,一定要把镜头对准土生土长的真正的老北京人,这不是什么地域偏见,而是胡同风情必须表现纯粹的老北京文化,如果不把镜头对准北京人,没有了艺术上的典型性,那么非纯北京人身上发生的这些事,也就不能称之为胡同风情的京味文化了! 我丝毫没有轻视不是北京土生居民的意思,而是说,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地域特点,而这种特定又滋生供养了这个地域的文化。北京固然是一个国家的首都,但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不能以在历史长河中,曾经成为了某一统治集团的国家首都,就夭折断代的。 上一篇文字中说过,中国人被教化成非白即黑的思维模式,使得中国文化停顿倒退,这绝非危言耸听,从毛四卷开章明义,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为把中国人愚昧为麾下盲从,一是把世界分为绝对的非白即黑,一是由毛说了算谁黑谁白,从而断定非友即敌,而且株连九族,这样一来什么法律、什么文化,什么道德、什么良心,要是革命你就站过来,要是不革命就滚你妈的蛋。人们为了苟延残活,只能违心的高呼万寿无疆,一来二去,换代不改朝,这种颐指黑白,信口生死的阴魂噩梦依然萦绕于人们的心头,见怪不怪熟视无睹到习惯认同醉生梦死,社会的道德标准,人们的天理良心,做事的价值观念,处世的人格信誉,都难以让人睁眼相视,难道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不到一百年,竟然道德沦丧到如此地步。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社会风气如此,人们的思维逻辑演变蜕化或是逢迎投靠助纣为虐,或是得过且过混吃等死,表现在思想文化上,甚者见风使舵信口雌黄,随众也是急功近利随波逐流。谁想塌下心来做点学问,或被人视为脑子灌水,或受人嘲笑敝帚自珍。 具体到拍摄胡同这个话题,有无数仁者志士啼血填海,到头来虽然不能说是身败名裂,毕竟胡同这个北京文化的结晶,还是终于成了权贵把玩的链轨冤魂。我们这些跟着拍胡同的摄影发烧友,由于只是跟着走学着拍,所以一旦这些老一代的摄影大家逐渐的年事已高,而现在的胡同又实在惨不忍睹,怎么把这件事做下去,的确很难。但是胡同消逝势不可挡,据说,前两天在地安门附近有人视察说,过两年这里还要有大变化,当我站在曾经童年校舍荡然无存的原址上面,看着已经初具规模盖起的豪宅大院,听到这句话时,心中只能去想,北京的胡同,也许在这个十年,就真的会成为故事了。 但是拍胡同绝不能只是对准悲壮惨烈的残砖乱瓦,表现胡同文化才是我们拍胡同的最终追求,如何拍摄这种文化,重点应该放在表现胡同的内涵精神上。这句话说来容易,可真正拍摄起来,却和寻找那些依稀可见的雪泥鸿爪艰辛熬难不是一码事了。胡同里的文化,肯定要表现于生长在胡同里的人身上,可现在胡同里又有多少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呢?胡同里现在居住的人,可能多一半都不是北京人,而那一少半北京人,又有多少人懂得老北京的规矩,墨守着老北京的礼仪习惯呢。再说摄影是以外在形象的存在为前提去摄影、去拍照,所以在衣装打扮,举止谈吐,也必须显现着老北京胡同的举止作派,这就更难上加难了。 针对这种状况,必须开动脑子,变则通。一方面坚定信心,物以稀为贵,能活在这个胡同消逝压轴退场的时代拐点之时,应当抓住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征,搜集纪实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振复兴做点善事;一是改变思路,摄影也是艺术,虽然摄影有讲求纪实的职责,但艺术又有强调表现的秉性。我们为了表现胡同文化,在不失真不臆想的前提之下,摄影是否可以借鉴兄弟艺术电影录像的策划编剧思路,在胡同的具体环境之中,我们也加入一些已经消逝的的胡同元素,使得对于胡同文化不甚了解的人们,通过我们这些艺术化表现元素在内的情景再现,了解认识胡同文化,这是否能够称之为挽救胡同文化的终极目标,能够贴近更多的观者受众的一种可行性思路呢?也许这样做,摆拍表演的成分大了一些,人为叙事的因素多了一些,甚至会出现与习惯上的摄影纪实习惯不融合的戏说成分。这个话题我们也多次议论过,其实像区志航这类的作品,如果强按现在的所谓纪实摄影、艺术摄影来对应中国现行的摄影分类来关公战秦琼,似乎有些驴唇不对马嘴,而正是这些作品,向我们提示了:摄影原来是可以这么艺术的。既然有人都下河尝草了,我们这么去试一试,也无所谓冒大不韪,所以这里也向同意这种意向的朋友同志发出邀请,愿意喜爱在胡同拍摄之中,扮演一些角色,演艺一些情节的哥们姐们,试一试,也许这也是弘扬坚守胡同文化的一个变通之举吧。 园博园开幕了,捧脚溜须甚嚣尘上,把真的毁了,把假的造出,其中奥妙,不用人说,心知肚明,谁的腰包鼓了,谁的家园没了,这是十八大之后北京献出的碰头彩,看来这个十年还真要有不少好戏等您瞧呢,但有一句,千万别真生气,别瞎伤神,谁笑的最后,谁才是笑得最好!
; e. J& p4 b0 N( o3 ^6 P# T5 P8 h5 c) u- k
本站强荐:185娱乐z城.足球z真_人.彩票齐全z手机可投z注任何游戏. 首次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信誉绝对保证185.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