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56191
帖子
阅读权限80
在线时间 小时
精华
威望
日志
相册
注册时间2012-9-23
最后登录1970-1-1
|
发表于 2013-4-16 01: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围绕着这张老照片,大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质疑,我从中长进不少,这可能就是老照片的魅力之一吧!
# c" g! }9 d* E2 d# b. z, b4 E* D
2 k# j' { f, g- F; r/ m下面,我在从另外一个视角:就是城楼的戗脊的走向,阐述一下我对这张存疑的老照片的看法。
- y1 B: d+ A1 ]' Y2 A8 [7 ]2 j. H8 Q
先看两张宣武门的照片:
2 j0 q3 D/ j9 m7 p6 [1 f
9 B D3 r3 |' v; K" P- Z9 n
Q0 {5 B/ E. W, U
( U/ o' R1 z; u! ~! R7 _0 w% ^7 A5 y! P
不难看出对着拍摄者的城楼最高一层檐西南的戗脊,相对于下面两条,偏向摄影者的右手。
. ?+ }6 ?% I* R* V同时还可以看出拍摄者位于戗脊延长线的右侧,也就是远离城楼一侧。, a, z% W, y, `) T/ N$ f. V; N' g( Z
. p0 E2 _# c' x再看下面存疑的照片,对着拍摄者的城楼最高一层檐西南的戗脊,相对于下面两条,明显是偏向左手,
4 u6 u* a9 |/ @. f6 z6 H1 r0 ^与以上两张宣武门照片不同。% i. j' _& L. Z9 k, U
同时可以看出拍摄者位于戗脊延长线的左侧,也就是靠近城楼一侧(如下示意图)5 P# @* [9 h* n! a# L' K
4 [5 j4 ?3 X; Z/ W- Z0 B2 }5 `
& B/ ]: l8 S2 \1 {# \* S E' [& }6 f* ]! Z
+ U; ?# g, Q( ]' X. e( s0 ?, [( a$ n L6 `+ q' v0 s" C+ n
通常在拍45度的长方物体时,一般,只是一般从取景的上,会选在45度或偏向长边一侧,4 m6 ?( u& `4 l* j) X8 ?
效果更好些,但这张照片没有这样,而是偏向短边,也就是靠近城楼处。也许这也说明,向远离
2 P7 b! M1 W+ W+ l0 n城楼方向,因为存在障碍物--闸楼。8 u5 |2 t8 }3 L6 X
9 Z4 H2 W. N$ m1 V0 G
而通过以下两张崇文门的照片,可以不难看出,闸楼在城楼西南戗脊延长线的右手侧,所以存疑照片是崇文门的话,# W3 I1 b( N$ z1 K e
闸楼的存在对于此角度的照片拍摄没有问题。5 w% y/ y2 f' W2 K I% w
- q( Q$ K2 T6 B
( `5 }9 I, c$ V) b- [9 `2 c
1 d0 q& l! e4 C ^; z8 C) h
: d$ I9 m, p7 M9 x0 x+ Y
) t, q1 r0 U! c; ?) v' W
下面,我希望就是北京中轴线先生说的那只黑天鹅的出现。1918年出版的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 Bird 1831-1904)女士的 《Chinese Pictures 》画册,收录了两张应该是1896-1898年拍摄的北京城楼的照片,其中说明是前门,但我认为应该是崇文门(考证略),如果是崇文门的话,似乎应该可以验证存疑的照片就是崇文门了。因为,这两张照片不但有那根瓮城西北角的幡杆,还有和存疑照片几乎同等角度的城楼,以及城楼旁类似的阴影,还有我看上面谈到的戗脊的问题。
4 `& k+ k* J: q) W' C6 S3 C2 ?+ ~3 [
% u z1 |5 Y1 H( s9 z2 X
* g' F' w, a& A+ v h+ y8 n# G
4 q+ ^$ M. ^+ y# X- ~7 ^' |4 F( I( x
1 v& H; X5 H; i0 @% A# m, M
1 d7 ~; p7 ]$ Z; J3 S& f' o, u/ i! y$ F ], Y% T# N* g( D%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