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7年10月4日 时间:上午10点 地点:西打磨厂胡同 广场上的喧嚣丝毫没有影响胡同里的宁静,在距离天安门广场百余米的西打磨厂胡同里仍然保持着它那特有的安静与淡定。胡同早已经被规划在了这次拆迁的范围之内,在国庆长假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逛一逛胡同,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随着拥挤的,去往广场的人群下了车,拐个弯就进入了西打磨厂胡同。别看不远的天安门广场上人头攒动,但是这里却是另外的一番景象,胡同两旁残破的山墙记录着它的历史,坐在太阳低下聊着天的老人也是这历史的见证者,由于胡同里已经有一部分居民搬走了,所以此时的这里显得有些冷清,但幸运的是这里的大部分建筑仍旧保持着老样子,在那些冰冷的挖掘机没有将这里铲平之前,仍然可以感受到昔日里那浓厚的生活气息。我一个人走在这条长长的胡同里,一边回忆着这里曾经的样子,一边用内心记录着此时我看到的一切,拆迁不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的多感受一些那熟悉的、爱着的胡同。 门脸儿开在胡同里的小铺冷冷清清的立在那里,少得可怜的商品仿佛也在告诉我们离这里拆迁的日子不远了。偶尔路过的,手里拎着菜的大妈同屋里的老街坊聊上两句,那种温馨的感觉再一次从我的心底油然而生,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或生动的图片可以记录的,只有当你真的住过胡同,住过大杂院,才能体会到这点。胡同里的生活是真实的,因为它就那么生动的摆在我们面前,这里不会有钢筋水泥的“盒子”将我们隔开,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和那些老人坐在一起,在太阳下听他们讲讲老年间的故事;这里不会有停满汽车的停车场,如果你喜欢,你完全可以停下脚步看一看身旁的那盘残局;这就是真实的胡同生活,它是那么的小,小到很不起眼,但是在这并不起眼的点滴中却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它是那么简单,简单得仿佛是用几笔粗线条勾勒出来的似的,但在这几笔粗线条中却包含着老北京人的那份情。 如今我们生活在社区,生活在楼房中,身边的人一张嘴便是一口外地口音,好多次都让我有一种身处外地的错觉,虽然搬到楼房已经六年的时间了,但这六年对于我来说仿佛比六天还要短,至今我仍然没有机会,也没有兴趣在社区里逛一逛,我讨厌听到那江浙一带的口音。只有回到胡同,回到那曾经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我才会感到舒服,一种发自内心的舒服,听着老人那纯正的、充满京味儿的话,我才会感受到原来自己依然生活在那片我熟悉的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