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D+ D. M5 v% f
再来一段网上找来的文字: . h+ k' {/ f: T$ j7 D
! s+ s1 I0 E X6 r. T7 z
7 `$ T% `" V& W) T8 F/ R; r
+ M2 E; z" f* j* t" \5 s2 g4 b2 O6 r- `7 B
0 P3 J M1 r. I
记忆中的朝外鸭子房 | 3 O, i6 L, W4 b. D
+ r0 {9 c* d5 F* N% a/ P" e | ' C5 E Z3 \9 y$ |) W5 M
# ?8 n: x8 w& d# _& k
/ i V9 {1 n# m, e4 C & X, m/ w* L& O2 e5 |0 n4 x
: h) U s" o4 o. [/ i3 c+ B8 R3 j
[转帖] 47年北京填鸭养殖者
[转帖] 47年北京填鸭养殖者
; w8 E* d! Y+ ~5 \
3 j. \6 q! Y/ W$ H, [■ 胡之刚 马仲清
+ l0 O. D0 ?, k2 p8 w0 N# u 五十多年前,在朝阳门外南河沿、南中街、秀水河、南下坡地区,有不少专门从事养鸭子的专业户,他们凭借多年养鸭子的经历,辛勤地经营鸭子房生意。当时,比较有名的鸭子房是:蒋玉林大伯家,来宝起的父亲、伯伯家,蔡大妈家,丁记、白记等各家,各家养的鸭子规模都不小。今年六十八岁的蒋振生四哥说,朝外养鸭子最多的是来宝起的父亲、伯伯家,有二三千只,我们蒋家少一些,有一千多只。 蒋玉林大伯家专门养北京填鸭,笔者儿时看过他们填鸭,填鸭是喂鸭子饲料,将饲料用水活好,搓成拇指大小的长条状,然后掰开鸭子嘴,用手直接填入鸭子的口中。填鸭是技术活,填不好鸭子就死了,填过的鸭子要圈养,还要少喂水,少活动,鸭子才能多长肉。这种填鸭是专门供应北京老字号制作烤鸭用的。蒋振生四哥说,那时候养鸭子是自产自销,在东便门蟠桃宫南有个鸭子市,每月各养鸭户挑选一些鸭子在市上出售,便宜坊、全聚德等北京老字号的采购员(过去叫“买头”),从各养鸭户挑选鸭子,各家辛辛苦苦挣点钱不容易。 解放初,蒋玉林大伯为了支持政府工作,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服务,克服自己家用房紧张的困难,腾出一间房让街道防火组(居委会前身)使用,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 来家是大户人家,人口多,院子大,养的鸭子也多,因为住处离护城河(现在的二环路)很近,经常把鸭群赶到护城河里放养,每到夏天雨季,护城河的水很多,养鸭户们都把鸭子赶到护城河里,鸭子一边洗澡,一边吃食,有时几千只一起在水中漫游,白花花一大片,十分壮观。到了该回家的时候,各家的主人大声喊:开,开!鸭子就会自动分开,找自家的主人,摇摆着身躯回自己家。蒋振生四哥风趣地告诉笔者:那时在朝外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护城河的鸭子,各抱一团”。 来家养的鸭子很多,刚孵出的小鸭子毛绒绒的特别好看。他们家养了几只猫,猫从不吃小鸭子。小鸭子也不怕猫,大花猫和鸭子还睡在一起呢!胡之刚儿时喜欢小鸭子,让母亲从蔡记要来几只小鸭子,父亲在院内砌了一个水泥池子,把小鸭子放在水池内,小鸭在水中嬉戏。小鸭吃的水草、浮萍和蝌蚪(儿时叫哈蟆骨朵),都是在护城河边的水坑里捞的。 五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鸭子房早不在了,许多老人也都作古了。但往事是难忘的,有幸的是画家王大观的一幅画,画的是从通州八里桥到朝阳门路两旁的民情、风俗以及护城河里放鸭子的场面,令人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