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破天的年代
) ^% b) g/ b' M7 \ ( g. ~( Z4 k6 e" ?. v" {
[转帖]: 照片中国(国内最大老照片.社区) - C: J! j8 L Z3 M5 b" ~
1 \/ M! g% r2 {
http://www.picturechina.com.cn/bbs/viewthread.php/
5 \& E. n/ E& H5 \ 8 y e6 f4 |8 q
+ z' H6 \* M6 l" v# x& ~“天下第一田”的高产“卫星”,是怎么造出来的? 高产, 卫星, 天下第一田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的高产“卫星”故事 “大跃进”的1958年是一个“敢想敢干”的年代。原中共麻城县白果区委宣传委员王乾成,受组织重托,下派建国第一高级社任社主任。各地接连不断出现亩产几千斤,上万斤高产田的浮夸风中,县委领导直接点了王乾成的名,鼓动他“拿出点硬东西来” 时间不等人,早稻已成熟就要收割了,县委也在等着他们的“硬东西”。王乾成在形势和巨大压力的逼迫下,才下定了决心,迅速组织4个生产队的劳力,夜里突击挪稻禾。他们用手扯,用门板抬,硬是将七八亩稻田已熟的稻谷全部连蔸扯起,移到第二生产队的一块1.016亩的水田里,密匝匝地排列起来。又浇灌一遍水,掩盖了挪移痕迹。 8月4日一早,王乾成急忙用电话向县委领导作了早稻亩产15,000斤的汇报。县委那位书记处书记听了汇报后,8月5日亲自赶到建国一社田头检查,这位书记满意地笑了, 省、地、县三级领导同志组成的早稻高产验收团亲自到场参加丈田,过秤验收。电影制片厂拍摄记录片,者进行了现场报道。夜里点上马灯过秤时,共用了十几杆秤。社员偷偷将别的稻场上的谷调了一部分过来;并打马呼眼,一箩筐谷过三四次秤。这样一夜下来,就造出了亩产36,956斤的高产“卫星” 在那种环境,那种时代,参观的人一部分根本不相信但不敢异议,一部分人将信将疑。当时,有一前来参观的一位青年干部提出质疑,当地干部被问得无以答对,被激怒。将他拖到垸子边的竹园里狠狠地开了一通现场批斗会。 建国一社乃至整个麻城县一夜之间名扬全国,名扬世界,出尽风头。王乾成更出了名,当年8月,他就被提拔为白果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 J/ y# l( g- R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报道,其他报刊,广播电台连篇报导。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来过。来自省内外、国内外的参观者蜂拥而至。先后接待了各地的参观访问者10多万人次,其中还有朝鲜政府代表团,苏联、东德、波兰、捷克、越南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也来考察这个大“卫星”。 8月15日,省委书记王任重率领大批省里党、政重要领导干部,来到建国一社贺喜,并亲手奖给高产创造者一面“高举红旗,争取更大面积平衡增产”的大红锦旗。王任重在省、地、县领导人簇拥下,去高产试验田。一到田头,他就乐乐得笑哈哈地合不拢嘴。 原来,麻城县委奉省委通知,在地头上树起了一块大牌子,上书六个书法非常漂亮的大字:“王任重试验田”。赵金良赶紧上前汇报,说是这块试验田,是在省委领导下获得了高产。王任重哈哈大笑:“党的领导好嘛。” 当时,麻城县委指示:对参观者一律实行“吃饭不要钱”,好吃好喝好招待。一时间路上人不断,灶里火不停。社员们不得不放下手中农活,敲锣打鼓前去迎接参观的客人。河北垸的粮食吃完了,鸡鸭猪羊杀完了,要求四乡八社发扬“共产主义风格”,选好的往河北垸送。 “自豪”没有维持多久,建国一社人开始尝到了亩产三万六的苦头。不到一年时间,饥荒来临。建国一社先是按谎报的产量超卖了大量的粮食,接着是吃公社食堂,再接着是饿肚皮。人们开始吃糠、吃树皮。一年后出现大量饿死人。 主要创造者—王乾成的日子也不好过,反浮夸风时受到党组织的严厉批评,写检讨,受到了降职处分。同时,“三万六”成了他的诨名,走到哪里别人喊到哪里,“三万六”的阴影始终罩在他的头上。 {. X2 J6 {! d) y% X
! m+ \+ e% O. E. O0 u; [/ b/ D. H
吹破天的年代
1 i6 g' G0 y, K* o' i3 M. w
, D) |# V- R% Y8 h! \$ C
D- T+ H/ S. |1 [/ B, V & v; ^3 D9 o! N$ T" a7 n
风起而云涌: * @0 L, {0 I$ {. d( r6 V
大跃进时期黑白照片(广门农中小麦卫星田高产六万斤) N3 x" r d5 S
0 h( k# [# ?# @3 F! ~+ h( e
吹破天的年代
吹破天的年代
. Q: L5 j) S* l' j[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0 5:45:3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