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走广茗阁
(转贴请表明出处老北京网,作者)
久去广茗阁没有一篇评论,确实对不起在台上卖命的老板们。不是不想写,是玩儿美我恐有一字说差,岂不被大家耻笑,……但此时起笔,也决不是评论相声。只是我作为老北京网网友的角度,对我所喜欢的相声乃至曲艺文化的一点点记录,仅此而已。 打个比方:比如我追一姑娘,我得投其所好,爱屋及乌不是!于是,我多方打听,听说这姑娘有一最大的爱好就是——爱听相声!可是我长这么大从来就没听过相声,明天就要跟这姑娘见面了,胜败在此一举了,今晚上我得背背课,从图书馆找了N多种相声的书,什么传统相声大全,相声大百科,国家相声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书籍!我挑灯夜战攻读了一晚上,第二天我跟这姑娘一见面,一说话,就发现我还是不行,人家毕竟是相声迷!一搭拉话,我就是外行,一晚上突击俨然没用。所以说,干什么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说相声如此,听相声也是如此。在此,我为什么要说这些废话,就是要声明,我就是一棒槌,我要是有哪句话说的不斟酌的地方,哪位百年相声名家您多担待,同时我也不敢给哪家名杠房发拜匣! 还是很怀念住在胡同里的日子,不论是想起骑一辆28老驴压马路,还是想起穿着片儿鞋在胡同里转悠,都是一种莫名的感伤。前日,一位荷兰朋友问我老北京应该是什么感觉?一句平淡的话语,引来的是久久的沉思。无奈之下,是当年我戴着mp3听着藏老爷子的吆喝,走在凌乱的胡同废墟中,所营造出来的一种老北京的意境。而此刻什么都没有,只有静静的幽思。 远远飘来一声玉兰花的吆喝声,打破了似乎绝望的心灵。梦境此次出现的极为自然——在2006年的北京少有的一带老胡同区里,一座真正意义称的上是复古的茶楼——广茗阁,很协调的出现在这条给人带来无限怀旧幻梦的街道里。 “来了您呐!里边请!今儿来得不凑巧,前排让洋人给包了!” “伙计!你别逗了,洋人听得懂相声吗?” “谁说不是呢?可是我看人家可是‘溜着活’进来的!” 嘿!今儿这事可真是透着新鲜!抬头扫一眼水牌,嗬!这洋人的玩意就是厉害,他愣能算出今儿的活儿好来。开场一段马歧的单口,接着是高晓攀、赵臣的《托妻献子》,紧接着希婉英的单弦《金山寺》接着是陈金利的板子《武松赶会》,然后是张伯鑫、刘喆的《学双簧》 一段唐景辉的京韵大鼓《博望坡》,底活是赵纪文老先生的《卖估衣》。应有尽有,听完今晚上,这帮老外绝对又能出本书,蒙钱了! 挑帘儿,进来!找后排桌一坐,听的是演员的功力;沏上一壶茶,为的是叫好;来包瓜子,能刻一晚上解闷…… 僧真生我静, 水淡发茶香。 坐久东楼望, 钟声振夕阳。 马歧老师的单口自不必多说,说评书的出身,多年的功力基于一身,说的,讲的,谈的,论的,游刃有余,犹如探囊取物,翻掌观文一般。正如马歧老师自嘲的一句话,“山里红!”其实他到哪哪红。人家那个美人赞的,就跟您亲眼看见似的,就没见过那么漂亮的。一句话,我玩儿美说悬了,马老师赞的美人,不次于广茗阁的网管呀!还有马老师的身段,那叫一个绝!就是因为刚进茶馆,还没进入状态,再有马老师说的有点短,意犹未尽。“回来我一打听,明儿还一拨儿呢!”明儿底活是马老师的评书《白犬救主》,决不能错过! 说相声的不易呀!别说常年二五更的苦功夫,您还得豁的出去呀,为了这打哏,您得豁出去疼;为了伦理哏,您得豁出去父母跟媳妇。特别是这段《托妻献子》,赵臣不易呀!可是今儿晓攀更不容易,高老板媳妇在台底下坐着呢。您让高老板怎么使?不敢呀!我看人家拿着电脑主板来的——跪着用!这就更苦了量活的赵老板了,怎么给他圈呀?还得说这二位的功底深,等圆满的把这段活使完了,只见赵臣鼻凹鬓角那这个汗呀,就跟水洗的似的!苦了您了! 说起这老北京人,爷们不光好这相声,人家是曲艺都好。您听这单弦,就跟大三伏天,四合院里,您光着膀子,拿把大蒲扇,往当院这么一坐,您亲媳妇给您递过一块儿冰了一宿的西瓜。您咬着第一口,脆,沙,甜,爽——打心眼就是那么痛快!这年头,可没这场景,院子都拆了,单弦就更少之又少!此时此刻,让您在这么一座古色古香茶楼里,听上一口地道的单弦,说句北京话,反正我跟喝了蜜似的! 唐老板上台拿了个杯子,猜他今儿可能是嗓子坏了。带病坚持工作绝对是广茗阁的一贯传统。唐老板不但终规终矩,而且还以打鼓出彩来弥补嗓子的缺陷,不愧台下这帮观众的连连叫好。在现如今,我为能有这样敬业的年轻演员感到欣慰! “妹子!今天够意思!”不是像往常,晓攀一下台就起堂。为什么?因为今天高晓攀和张伯鑫这一档分开使活了!“妹子!你要特意注意这个量活的,他叫刘喆!不但量的好,而且长的特别有包袱缘——让人一看就想乐!”关键是终于看到张伯鑫使活了!兴奋的我实在忍不住在开始台下刨活,刘喆赶快砸挂,这一台上台下的互动,再加上二位老板频频使出伦理的包袱,将整个广茗阁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二位非凡的双簧技艺,更为锦上添花,这块活使得甚是完美! 来到广茗阁,您就跟进了博物馆一样,老玩意是应用尽有!而且绝对没有赝品,不信您听:“您说唱快板得会打板,您打板我听听!”我最喜欢陈金利了,打板好,唱得好,身段也好,而且还学谁像谁——这次是学一个大小眼的流氓,像就一个字!就一亮像,满堂彩!我边上坐了,一位绝对是球迷——怎么知道是球迷呀,因为人家喊了一声,“好球”!且不说人家怎么叫的,这就证明他这一声叫好,是发自内心的,说明陈老师的表演那就是真好! 吆喝讲究,九腔十八调,棕绳翘扁担!是因为,老北京大多数是平房,即使是深宅大院,也不过现在楼房的四层那么高!买卖家走街串巷,要让您坐在家里听见他所卖的东西,这是功夫!可随着,一个“拆”字,不但拆掉了四合院,还无情的带走了那深入百姓的吆喝声。赵老师的《卖估衣》虽再现了老北京的意境,却同时也带走了我的幻梦! 醒来,还在广茗阁!胡同,四合院,茶馆,相声,单弦,快板,大鼓,快板,吆喝…………一切亦如从前,似乎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南长街拆迁公告依然醒目,相信不久将是斗大的拆字!好在我们还有梦境,醒来还有广茗阁。至少真正的相声,单弦,快板,大鼓,评书……不会被拆毁。 如果有一天您忘却了哪一样,我恳请您扪心自问:“我是何时将那段祖上传下来的宝贝,划上一个圈的?” 老北京网 玩儿美
/ P }2 z' }' A- w- o-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0 8:45:4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