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70|回复: 15

[讨论]北京的“九坛”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7 0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点:老北京有“五坛八庙”的说法,不确,应为“九坛八庙”。这里的“坛”专指明清两朝皇帝和皇后在北京定期祭祀一些自然神的地方,简称天、地、日、月、社稷、先农、先蚕等坛。其中天坛和先农两坛又各包括两坛。 + ?8 O) c j& b$ j; X0 _. }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位于当时北京南郊,后围入外城。初名天地坛,合祭天、地。嘉靖十三年、1543年起皇帝专门在此祭天,包括南部的圜丘坛和北部的祈谷坛(祈年殿)。因古代以天为圆、地为方、色为蓝,故两坛平面均为圆形、围墙方形、殿顶蓝色。皇帝于每年正月上辛日在祈谷坛祈祷五谷丰登,于每年四月吉日在圜丘坛祈雨,于每年冬至日在圜丘坛告祀丰年。

) h+ D9 v: P" ]! I

    地坛,正名方泽坛,始建于1530年,位于当时北京北郊。1543年起在此专门祭地。因古代以地为方,故坛平面为方形。皇帝于每年夏至日在此祭地神和地皇。

7 W i4 F8 e4 b( [8 N

    日坛,正名朝日坛,始建于1530年,位于当时北京东郊。坛平面圆形,原坛面为象征太阳的红色。每年春分日皇帝在此祭大明神(太阳神)。因为要向东祭祀,故坛正门向西。

3 ]4 r3 f1 |- |) H

    月坛,正名夕月坛,始建于1530年,位于当时北京西郊。坛平面方形,殿、墙顶瓦黑或绿色。每年秋分日皇帝在此祭夜明之神(月亮神)和诸星宿。因为要向西祭祀,故坛正门向东。

/ o: G& Z: } ?; [

    社稷坛,明社稷坛建于永乐八年、1410年,位于天安门以西。坛平面方形。按照五行之说,坛上东为青色土、南为赤色土、西为白色土、北为黑色土、中为黄色土,合称五色土,象征全国的国土。每年冬至和夏至,皇帝在此祭祀社神和稷神,祈求丰收。

9 L+ @/ L5 E1 s, ]& x" }/ R

    先农坛,包括先农坛和太岁坛。先农坛,始建于1420年,位于当时北京南郊,后围入外城。初名山川坛。嘉靖时改为神祗坛,分为天神和地祗两坛,另建太岁坛(1532年)。万历时改神祗坛为先农坛。皇帝每年在先农坛祭祀先农、五岳、五镇、四海、四渎、风云雷雨、四季月将诸神,并举行耕藉典礼,每年正月上旬和腊月末在太岁坛祭祀太岁神(值年之神)。

6 z2 o3 y3 {5 A, ?6 a2 S& j. h9 \

    先蚕坛,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位于西苑东北角(现在北海公园东北角)。坛平面方形,殿顶绿色,还有桑园。每年三月吉日皇后在此祭祀先蚕神和採桑。

/ @. B( M) c6 R% T( T9 O

    现在九坛遗址均保护完好,有些已属世界文化遗产。只是每年春节期间的皇帝祭祀表演,纯属娱乐,因为日期完全不对。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蒙指教。徐志长所著《天坛广记》对天坛有详细记述。关于先蚕坛沿革盼详示。感谢!
发表于 2009-12-7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农坛在地坛未建时,曾一度祭过地.
发表于 2009-12-7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年天坛里还有一崇雩坛,位于天坛东南角,明嘉靖年间建,乾隆年间拆除.不过此坛仅在嘉靖十七年(1538)举行过一次典,便改在圜丘了.2002年它的旧址被清理挖掘.
发表于 2009-12-7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蚕坛最早明朝在安定门外,就是现在柳荫公园的位置.
发表于 2009-12-8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蚕坛

- Z9 B6 [/ K6 F1 k
" z9 L7 B6 i( x- I' H0 b9 b6 J+ x! p   先蚕坛位于北海公园的东北角,面积17000平方米,是清朝皇帝的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为北京的九坛八庙之一。先蚕坛是明朝雷霆洪应殿的旧址,原坛建于北京城北郊。明嘉靖十年(1531)迁西苑。所存先蚕坛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乾隆十三年、道光十七年(1837)及同治、宣统年间均有修缮。
# S6 q( ?9 v# `$ Y2 h- g
  现院内种有很多桑树,东面有一条小河,名为“浴蚕河”。主殿是亲蚕殿。殿内悬挂乾隆御笔的匾额:“葛覃遗意”;并有对联:“视履六宫基化本,授衣万国佐皇猷”。
) Z; A0 S6 w5 v( b& g7 i- v; f
  清朝时,每年春季第二个月的已日,由皇后或她派人来此祭祀蚕神。
+ {; ^8 ]) Y2 d! N& }. j
  1949年后,先蚕坛由北海实验托儿所(北海幼儿园)使用。托儿所对全坛进行修葺和改造,拆除先蚕坛和观桑台,填平浴蚕池,将旧式门窗改成新式玻璃门窗。坛为方形,南向,一层。东、西、北面均植护坛桑林,南面偏西处有正门三间。入门即为先蚕坛先蚕坛东南为观桑台。观桑台北为亲蚕门一间,绿琉璃瓦歇山顶,门左右连接朱红围墙,围墙北折构成一院落。院内前殿为茧馆,五开间,绿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三出阶,各5级。东西配殿各三间,绿琉璃瓦硬山顶。后殿为织室,五开间,绿琉璃瓦悬山顶,五花山墙,前后出廊,明间出阶。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前后殿间有回廊相连。观桑台东南有先蚕神殿三间。坐东朝西,硬山顶,前出廊,三出阶。殿南北分别为井亭、宰牲亭各1座,方形绿琉璃瓦攒尖顶。殿西,北有神库三间,南有神厨三间,均为绿琉璃瓦硬山顶。神殿以北有蚕署三间。蚕署以北有蚕室二十七间。先蚕坛坛门外东南有一独立院落,其中有陪祀公主福晋室及命妇室各五间,均西向,灰瓦硬山顶。
% r( j1 l, w/ L8 Z9 ~+ V! U
   北京先蚕坛曾经有多处。明嘉靖九年(1530)正月,在安定门外建坛,后“礼部上言,皇后出郊亲蚕不便”,嘉靖皇帝乃召见大学士张孚敬、尚书李时议对前先蚕坛于西苑,“曰:‘朕惟农桑重务,欲于宫前建土谷坛,宫后为蚕坛,以时省观,卿等视其可否?’”于是在次年十月,该筑先蚕坛羽西元。高士奇所著《金鳌退食笔记》中记载:“亲蚕殿,在万寿宫西南(万寿宫在原西安门内迤南。笔者注)。有斋宫,具服殿,蚕室,蚕馆,皆如古之。蚕坛方可二丈六尺,垒二级,高二尺六寸,陛四出,东西北俱树以桑柘。采桑台高一尺四寸,广一丈四尺。又有銮驾库五间,围墙八十余丈。”清时地名叫蚕池口。蔡升元有《移居蚕池养疾恭纪诗》,颔联是:“平分翠色瀛台柳,依旧清光太液池。”由此可推断其大概位置。
7 R# v$ W: `7 W* t5 {' X
  清初,并无先蚕之祭,到康熙时,才在今中南海丰泽园设立蚕舍。北海先蚕坛是明朝时遗物。
发表于 2011-5-22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2-7 11:48:00的发言:
" `5 W$ }8 s3 ?5 v' Y+ P ; V; A. d! P6 t4 Z q 先蚕坛最早明朝在安定门外,就是现在柳荫公园的位置. , w3 u N* V' e 8 S. ~/ g7 \8 q: \ ) {) c5 T( s2 O- P! b, q3 M' T! Z+ S / k* w- x- t" V7 N% V3 o* D
这个出处在哪里啊?没遗迹了吧? 9 M) Y9 h2 h) `+ U3 Z1 P( J7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2 22:04:3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2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2-7 11:46:00的发言:
早年天坛里还有一崇雩坛,位于天坛东南角,明嘉靖年间建,乾隆年间拆除.不过此坛仅在嘉靖十七年(1538)举行过一次典,便改在圜丘了.2002年它的旧址被清理挖掘.
, I7 O7 O! R8 \7 j7 j

" e* s0 l7 F% x g. x
嗯,这样的帖子少见,这才有探究历史的意义。
# F% W5 L$ l1 ?! {- \
麻烦析津志网友,既然知道崇雩的具体位置,请告知一下如何,先谢谢了
发表于 2011-5-23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明史     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四  禮二

) I! b2 l1 N8 [" ?

 

1 A+ {* d3 A! p6 }9 }

大雩

明初,凡水旱災傷及非常變異,或躬禱,或露告於宮中,或於奉天殿陛,或遣官祭告郊廟、陵寢及社稷、山川,無常儀。嘉靖八年,春祈雨,冬祈雪,皆御製祝文,躬祀南郊及山川壇。次日,祀社稷壇。冠服淺色,鹵簿不陳,馳道不除,皆不設配,不奏樂。九年,帝欲於奉天殿丹陛上行大雩禮。夏言言:「按左傳『龍見而雩』。蓋巳月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為百穀祈膏雨也。月令:『雩帝用盛樂,乃命百縣雩祀,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通典曰:『巳月雩五方上帝,其壇名雩,禜於南郊之傍。』先臣丘濬亦謂:『天子於郊天之外,別為壇以祈雨者也。後世此禮不傳,遇有旱○,輒假異端之人為祈禱之事,不務以誠意感格,而以法術劫制,誣亦甚矣。』濬意欲於郊傍擇地為雩壇,孟夏後行禮。臣以為孟春旣祈谷矣,苟自二月至四月,雨暘時若,則大雩之祭,可遣官攝行。如雨澤愆期,則陛下躬行禱祝。」乃建崇雩壇於圜丘壇外泰元門之東,為制一成,歲旱則禱,奉太祖配。

十二年,夏言等言:「古者大雩之祀,命樂正習盛樂、舞皇舞。蓋假聲容之和,以宣陰陽之氣。請於三獻禮成之後,九奏樂止之時,樂奏雲門之舞。仍命儒臣括雲漢詩詞,制雲門一曲,使文武舞士竝舞而歌之。蓋雲門者,帝堯之樂,周官以祀天神,取雲出天氣,雨出地氣也。且請增鼓吹數番,敎舞童百人,青衣執羽,繞壇歌雲門之曲而舞,曲凡九成。」因上其儀,視祈穀禮。又言:「大雩乃祀天禱雨之祭。凡遇亢旱,則禮部於春末請行之。」帝從其議。十七年,躬禱於壇,青服。用一牛,熟薦。

) f, G) B& a9 W4 X6 ]' S

......

% L. M( [. P4 m G! I, ?( ?) D& o

 

s$ R% g/ {( t3 P2 C

 

! o* {( Y/ J2 X, F" H" _

“乃建崇雩壇於圜丘壇外泰元門之東,為制一成,”一语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 i. T% }9 O0 N( b& ?

 

I' f# A$ d. \6 k+ |

 

0 E/ A! A) ^; W* W1 O% {

[讨论]北京的“九坛”

[讨论]北京的“九坛”

[讨论]北京的“九坛”

[讨论]北京的“九坛”

[讨论]北京的“九坛”

[讨论]北京的“九坛”

" ~* ^0 g8 u/ T1 f

 

% W" ` t! |$ {. a

 

* E/ W8 y) Z! G) Q5 r# x/ ~' K

 

6 C: f K& H0 S2 l

 

6 |$ j2 L* u- {5 u

壇址卫星图:
 

t7QVSNua.jpg
' Z1 I6 b6 _% [- Q: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3 8:55:5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3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1-5-23 8:42:00的发言:
- O( r3 K! \) b' g" d* V

[转帖]         明史     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四  禮二

- B8 x4 }- X3 r1 x

 

) M7 v: r5 M5 Y1 r

大雩

明初,凡水旱災傷及非常變異,或躬禱,或露告於宮中,或於奉天殿陛,或遣官祭告郊廟、陵寢及社稷、山川,無常儀。嘉靖八年,春祈雨,冬祈雪,皆御製祝文,躬祀南郊及山川壇。次日,祀社稷壇。冠服淺色,鹵簿不陳,馳道不除,皆不設配,不奏樂。九年,帝欲於奉天殿丹陛上行大雩禮。夏言言:「按左傳『龍見而雩』。蓋巳月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為百穀祈膏雨也。月令:『雩帝用盛樂,乃命百縣雩祀,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通典曰:『巳月雩五方上帝,其壇名雩,禜於南郊之傍。』先臣丘濬亦謂:『天子於郊天之外,別為壇以祈雨者也。後世此禮不傳,遇有旱○,輒假異端之人為祈禱之事,不務以誠意感格,而以法術劫制,誣亦甚矣。』濬意欲於郊傍擇地為雩壇,孟夏後行禮。臣以為孟春旣祈谷矣,苟自二月至四月,雨暘時若,則大雩之祭,可遣官攝行。如雨澤愆期,則陛下躬行禱祝。」乃建崇雩壇於圜丘壇外泰元門之東,為制一成,歲旱則禱,奉太祖配。

十二年,夏言等言:「古者大雩之祀,命樂正習盛樂、舞皇舞。蓋假聲容之和,以宣陰陽之氣。請於三獻禮成之後,九奏樂止之時,樂奏雲門之舞。仍命儒臣括雲漢詩詞,制雲門一曲,使文武舞士竝舞而歌之。蓋雲門者,帝堯之樂,周官以祀天神,取雲出天氣,雨出地氣也。且請增鼓吹數番,敎舞童百人,青衣執羽,繞壇歌雲門之曲而舞,曲凡九成。」因上其儀,視祈穀禮。又言:「大雩乃祀天禱雨之祭。凡遇亢旱,則禮部於春末請行之。」帝從其議。十七年,躬禱於壇,青服。用一牛,熟薦。

6 h) e' ^+ n# \7 { B

......

4 b8 r% [% u# }' x7 l( v' b

 

) P+ n9 J( |* J/ |- j& h

 

2 ]) V* Z7 ]2 m3 p& K

“乃建崇雩壇於圜丘壇外泰元門之東,為制一成,”一语说的已经很清楚了。

7 D% p9 G5 ^5 e3 @( c/ Z- F

 

1 _9 s# W6 S* g8 G! A

 

4 R( w! a7 z7 v+ V8 q



 

- T" S' q' f# m/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3 8:55:59编辑过]
. H: K4 c0 E( `2 N+ x% N

首先谢谢zhaohq网友的资料,挺全的。

5 v$ h4 p3 a0 I2 s ]

 

& R1 g/ L& m3 E$ c0 J, x

关于崇雩坛,我收集了众多文字、图片、口述资料,只是具体地点目前还是不清楚(我所想知道的具体地点就是崇雩坛在现在哪座建筑物之处的意思),还请哪位网友知道的话,多多帮助,先谢谢了

) K* ~8 K+ X! W+ w*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3 18:53:5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24 0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崇雩坛于乾隆朝前期拆除。

! X2 q; A" W+ f1 l" N

 

7 M0 Y7 y+ v" X$ S

在《乾隆京城全图》里已无标注。

5 F6 q" j; l {( |

 

8 B5 z4 P' W9 V6 S! n! p

 

5 A4 h4 ?9 C0 a1 s; r

在1901年的老地图中可见泰元门外有一条路(御路?)

+ b6 s( q9 |2 [1 S4 p/ y

 

+ ~& m- u+ D2 T9 ?% @! z# t

我以为,崇雩壇似应建在泰元门正东;泰元门外御路和外坛东墙的中点处(或稍偏西)。

/ R& `# o9 t5 c$ B( e

 

1 w% T( F$ t3 K% q. Q4 i9 W# s/ U+ ~

大致在蓝点标注处。

! O, H) j0 r# x& U* g5 P$ F

 

0 t" v: q% F; ~; J" C) V6 L2 f4 k7 x

泰元门外御路和外坛东墙遗址应该好确定一些。

8 z# O# S4 m* n- H/ Y) ]/ u/ X6 o

 

1 r& o$ ]5 f' e' @. T7 M" W

您在泰元门外御路和外坛东墙的中点处(或稍偏西)查查看(图202.卫星图里,红圈处)?

2 I7 a, g! Y; F0 M, W) G

 

. @9 Q" u2 E! _0 {* j) H1 b

 

7 ?' X2 g3 X1 k. F/ Y


0vzKGXiX.jpg

# ] Z; n+ n/ Z" Q5 ^7 u C7 R& S% t4 c, c

 

M0 G& \: B! _8 p, [9 f

QrM42xaq.jpg

; K, X/ P/ \/ y* 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4 4:47:58编辑过]

[讨论]北京的“九坛”

[讨论]北京的“九坛”
发表于 2011-5-24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积雨误樵在2011-5-22 22:02:00的发言:
这个出处在哪里啊?没遗迹了吧? 6 m* _# I0 j6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2 22:04:34编辑过]
7 C# |7 z+ a6 W

刚看到,明实录和明会典都有记录.早没遗迹了.清初应该就没有遗迹了.

发表于 2011-5-24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农坛内包括先农坛和太岁坛两坛好理解,天坛内两坛为何?
发表于 2011-5-24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j在2011-5-24 21:32:00的发言:
先农坛内包括先农坛和太岁坛两坛好理解,天坛内两坛为何?
+ C9 S6 q" t8 W- B( J- Q

圜丘坛和祈谷坛,圜丘冬至祭天,祈谷孟春祈祷五谷丰登.

发表于 2011-5-24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琉璃阁在2011-5-22 22:53:00的发言:
0 z* @8 Q j. v" _

' n. [7 I' s u: I' u
嗯,这样的帖子少见,这才有探究历史的意义。
/ g) x4 Q1 }* G. o" r5 f7 q
麻烦析津志网友,既然知道崇雩的具体位置,请告知一下如何,先谢谢了
& q% Y" k5 v, p+ ~' L* ]( V

多谢琉璃兄关注,崇雩坛位置,据考古挖掘得知,应该在zhaohq图中所标注的南面红房子处.天坛公园内还存有挖掘出来的柱础.

发表于 2011-5-25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坛台才能说得上是坛,先蚕坛里的坛台没有了,还能算吗?没有机会去看看。

! p' W, ^0 Z' \; n

现在地坛、日坛、月坛公园的范围都要比解放初期时的面积为大。地坛坛台位置在50年代后期搭建有房屋,是做什么用的?什么时候拆除的?

6 ^$ {9 e6 ~) ~. x) {, Q% R! Z

先农坛原来和天坛类似,北部是半圆形,后来演变成天桥区域,有有谁知道是个什么样的过程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19 04:15 , Processed in 1.14637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