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65|回复: 60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5-15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先睹为快系列的最后一篇。看到这些文物的照片,包括所有还没有发出来的照片,就像当初在博物馆中看到那些文物时一样,还激动地不能自已。无论是何家村的金器,还是三星堆的青铜器,每一样都令我动容,让我赞叹!!~

7 `' W0 |/ P3 ^3 U- I# \- [4 g

 

\2 ~" l1 T! ^& u: Q2 h0 h

陕西历史博物馆

C4 x( p0 Y H; r- D/ F

何家村窖藏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

5 o/ v7 b" G! |6 O3 h/ w* @5 ~! \( g2 T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5 i3 o5 {! V$ \( _) d)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5 11:06:47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韩雪晨在2011-5-16 16:34:00的发言:
您太客气了,很羡慕您有时间能去各地看古赏古,我因时间不允许,至今还是 井底之蛙,说的这些只供您参考,藏记需要您这样的超级爱好者支持,多交流多探讨。握手~~~~
5 L, E" Y v3 w4 o( _; g$ S

握手!许多问题,都要向本网众多资深大人请教!~~~~

发表于 2011-5-16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太客气了,很羡慕您有时间能去各地看古赏古,我因时间不允许,至今还是 井底之蛙,说的这些只供您参考,藏记需要您这样的超级爱好者支持,多交流多探讨。握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韩雪晨在2011-5-16 14:25:00的发言:
, M& j1 p4 w0 K: Z) Z! y4 n" a

目前为止这种可能性不大,唐代同类墓葬,窖藏中,此器可谓独品,如果唐代本土工匠掌握了制作技术,这么美丽的东西,恐怕会在当时的王室中产生流行,所以不该只此一件哦。

+ S3 \4 _# v! `, p' v# G

 

3 A, [% M3 B4 t! O H% d5 F

另外在当时的其他种类的工艺品中也有类似现象,我们看到的法门寺、何家村、丁卯桥等等金银器有很多并非出自中原大唐工匠之手,他们或来自粟特,萨珊,甚至罗马等古代政权中,或许是定居在中土的西亚手工业者制作出来的,当然有一部分金银器是中国工匠通过学习这种技术,加入中原统治者的喜好所制作出来的,不过有些纹饰,外形却依然保持着西亚等国的风格(如狮子,鹦鹉,鹿,狩猎等等)。比如何家村出土<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人物的服饰等已变成中原样式,但外形依然是粟特八棱杯的形式。到了辽代的耶律羽之墓出土的折肩錾花壶的样式和某些突厥墓葬出土的金银器样式吻合,只不过壶身的图案内容变成了传统24孝图案。这种来自西亚的艺术风格不仅影响了大唐,也影响了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等民族,他们加入了自己的风格后再进行互相影响传承。并且这种互通绵延至今。举几个例子,可能更直观。

, V" O, G T- h, E" O# m

韩大人说的有道理。

发表于 2011-5-16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之荣耀在2011-5-16 11:32:00的发言:
( _! }% E3 i$ h2 ]# S6 ?' q

也许也是唐代工匠模仿制作的。

. ` g2 Y, M9 a7 u0 k6 r) J

目前为止这种可能性不大,唐代同类墓葬,窖藏中,此器可谓独品,如果唐代本土工匠掌握了制作技术,这么美丽的东西,恐怕会在当时的王室中产生流行,所以不该只此一件哦。

1 e: ~2 _5 \" K5 ^! I" p- e9 I

 

' E5 l9 }% Q C" B& }, a

另外在当时的其他种类的工艺品中也有类似现象,我们看到的法门寺、何家村、丁卯桥等等金银器有很多并非出自中原大唐工匠之手,他们或来自粟特,萨珊,甚至罗马等古代政权中,或许是定居在中土的西亚手工业者制作出来的,当然有一部分金银器是中国工匠通过学习这种技术,加入中原统治者的喜好所制作出来的,不过有些纹饰,外形却依然保持着西亚等国的风格(如狮子,鹦鹉,鹿,狩猎等等)。比如何家村出土<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人物的服饰等已变成中原样式,但外形依然是粟特八棱杯的形式。到了辽代的耶律羽之墓出土的折肩錾花壶的样式和某些突厥墓葬出土的金银器样式吻合,只不过壶身的图案内容变成了传统24孝图案。这种来自西亚的艺术风格不仅影响了大唐,也影响了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等民族,他们加入了自己的风格后再进行互相影响传承。并且这种互通绵延至今。举几个例子,可能更直观。

发表于 2011-5-16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沙克粟特银器

2 ]" H( Y; _# e! w* I J

* ]: w& T! o+ G/ D" x9 e

 

% R. _5 L- L8 ]

 

5 g$ O) z% w! Z+ [

唐代狮纹银盘

2 r+ X c4 g0 I+ H0 X


发表于 2011-5-16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亚述鹰首人身浮雕

6 {. T0 N6 N) k

/ o. T. H8 t( M5 i

 

# U8 O- z( g; u; C, p; _

 

- e6 N' a# m. v3 x

陕西出土凤首

5 Y: z' M5 S k) T


发表于 2011-5-16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亚述带翅人马

7 ^" [, p" [0 \$ ]& [! X1 N7 z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 Z& Z. l! i) s p+ ^9 F

 

- I: y$ X- Q `: M9 P

 

4 R& M9 D7 H) R

唐陵有翼马

6 Q, n- _6 K% ?8 e$ D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此照片为老北京网友提供)

5 F( S) ?% U9 I&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6 14:32:13编辑过]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发表于 2011-5-16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角兽

& [' ^7 G ]+ @0 O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 g! e; `! S4 O5 k" E, F

 

7 i: M: h. y& S! G$ q

顺陵天鹿

7 u# |( F1 R! @3 ^( }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 }$ h% [* r7 V- X0 ^1 U

 

$ [! h$ Y% ?+ O" ^

诸如此类的例证还很多,当然,中华民族本土也有很多自己的文化艺术根基,很多艺术样式至今也没有确切的答案源头到底是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东西往来,南北穿梭,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互交融影响后,各种艺术形式大放异彩,显露了自己的个性和魅力。管见斧正~~~

发表于 2011-5-16 0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期待(四).
发表于 2011-5-16 0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京东老农在2011-5-15 12:35:00的发言:
欣赏
6 X8 z0 S. F& F' V0 s( J5 M

谢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1-5-15 14:08:00的发言:
三星堆文物真是不可思议....
3 U5 Y: z( l, U% k+ w

确实是!古蜀文明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康德拉太子在2011-5-15 20:19:00的发言:
去过金沙 % G1 j$ E* E+ ~" F9 l0 |5 N9 ~
震撼啊
) R) @+ h' G- u9 I0 N. B5 J

恩,是的,太震撼了!~

发表于 2011-5-15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5-16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些令人震撼的文物就越发感到,现在的中国,忘记了美,丢失了美,失去了创造美的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业余者在2011-5-16 1:37:00的发言:
分享了
* B9 ^' b% z( D8 d9 g1 n% ?

谢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11-5-16 2:44:00的发言:
多谢分享!期待(四).
% v& H& v: q. \% ^0 u) r) F

谢谢支持!~~

+ ]$ G* q n9 @( i {. {% R

没有(四)了。

% L1 {: L0 n4 K3 y

我接下来,要把每个博物馆的文物照片整理出来,系统的发一遍。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韩雪晨在2011-5-16 10:17:00的发言:
1 ?- C: }6 R" l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Q. W6 Z* u4 M1 S1 z+ j' R0 M8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5 11:06:47编辑过]
' L4 W) v. w- T3 S1 A0 o( I8 v

亦称:来通杯,应为波斯萨珊工艺品,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土,不过也不排除来到中土的粟特或波斯工匠专门制作给唐王室。

! V/ T5 `* D% Q4 e

也许也是唐代工匠模仿制作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韩雪晨在2011-5-16 10:22:00的发言:
* J! U; M8 R9 ~2 h. t1 y; c4 x

西汉“皇后之玺”目前仅此一枚

, o0 Q. y" B! G2 u Q/ n

 

$ l# s: ]( x& g' [. Y( J* b' ~6 h

何家村窖藏的唐玉带没有展出吗?何家村窖藏,扶风法门寺所出工艺品皆为有唐一代的最高规格体现。

! h* y% s9 t/ f& f5 x) P

 

7 V8 c' g. C, [& p

滇文化风格迥异,除了青铜器,玛瑙、松石、金器、玉器都极具地方特色,期待展出的有关金沙遗址的玉器哦~~~

% q0 H- i" q. h3 F

何家村窖藏的唐玉带展出了,但光源太暗,无法拍得清晰,几经努力最后放弃了。

: n7 P; D# l, K: G

 

$ b* I, @6 }7 t6 J ?- ^: V- W2 O6 B

滇博不知是在改造,还是准备要建新馆,里面只有青铜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展览,金器和玉器都没有展出。

: ]' z6 g( }" L" ?6 e

 

/ j% t7 y7 O- o

金沙的玉器确实令人眼前一亮,而且,数量极大,品质极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块五的花茶在2011-5-16 10:34:00的发言:
看了这些令人震撼的文物就越发感到,现在的中国,忘记了美,丢失了美,失去了创造美的能力。
6 ?7 u h. i. t0 h. z9 W

是呀!古人实在是太聪明,太睿智,太有艺术创造力了!~

发表于 2011-5-16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 Z9 A/ N/ q0 e-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5 11:06:47编辑过]
1 z% Z4 x! S5 `4 P4 T5 ?* h5 S7 P

亦称:来通杯,应为波斯萨珊工艺品,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土,不过也不排除来到中土的粟特或波斯工匠专门制作给唐王室。

发表于 2011-5-16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汉“皇后之玺”目前仅此一枚

1 C4 w+ X+ r* _8 ^2 Y% r2 a

 

4 g# j' h: w: |. Y$ ^" J

何家村窖藏的唐玉带没有展出吗?何家村窖藏,扶风法门寺所出工艺品皆为有唐一代的最高规格体现。

# s! b& A( D3 y

 

' C! f$ T8 j, z

滇文化风格迥异,除了青铜器,玛瑙、松石、金器、玉器都极具地方特色,期待展出的有关金沙遗址的玉器哦~~~

发表于 2011-5-15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发表于 2011-5-15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文物真是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家村窖藏唐代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 R9 e* z1 f% X- r2 O& j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家村窖藏唐代鸳鸯莲瓣纹金碗

: e F7 ]1 w% b6 C# _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家村窖藏唐代鎏金双狮纹银碗

6 b! l) Z$ u% r- A; x0 r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寨人面鱼纹盆

( x0 [" h8 H) ~# V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代饕餮纹四足鬲

& l& h) V( a& }0 y9 U' H5 H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原创]67天8000公里之文物珍品先睹为快(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5 08:00 , Processed in 1.22946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