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人口迁入最多 北京宽容度和容纳力闻名全球 2007年04月18日 00: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七日电 题:北京包容和同化的力量 中新社记者 于立霄 和所有的国际大都市一样,北京是一个移民不断补充的大城市,也是外来人口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北京的宽容度和容纳能力闻名全球。一位居京四年的河南籍王姓白领说:“北京人不欺生,能容人,能给所有人一个平等的发展平台。” 北京党政机关云集,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林立,以较多的工作岗位宽厚地吸纳各类人才,也使大批外省籍精英人物有了难得的立身之地。在一家外资企业任部门主管的福建籍陈女士说:“在北京上大学四年,后来留在此工作,并结识了我的先生。我们的梦想就是在京安家立业,认为有了家,便就有了一切。” 陈女士与先生的月收入不到两万,他们在城东靠近CBD的地区买了一套九十平米的公寓,陈女士用地道的京腔说道:“不玩命工作就没有好的经济来源,我们用一个人的收入供房贷,另一人的工资来生活,每个月都紧巴巴的。” 她笑称,北京同化的力量很大,自己从语言到生活习性渐渐地变成一个地道的北京人,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与这个原本陌生的城市完全融化。 “在残酷的竞争中,或许稍一放松就会被对手打败,每天都忙忙碌碌,仿佛没有了刹车的机动车,停不下来。”在北京,像陈女士的外省青年很多,他们自称是青年实力派,推崇自我奋斗,这给北京出生、生活较优越的年轻人不小的压力。 在北京公交车上,在旅游景点,甚至在自家的楼房中,都可听到苏北话、安徽话、四川话、闽南话的声音。但在高级写字楼、时尚俱乐部、高尔夫球场、酒吧一条街等高档场所,就很难听到异地语言,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却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一位社会学者称,在白领圈中,外地人在北京呆上一二年就愿意学上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被京城特有的语言气息同化了,而在上海、广州的外地人即便是生活十几年,对学习当地方言仍存抵触。 北京的包容也表现在饮食上,川菜之辣,沪菜之甜,潮菜之淡,北菜之咸,北京食客都可笑纳。在餐馆里很少听到:“这个菜少放点甜,那个菜多放点辣”之类话语,似乎北京向所有菜系都表明开放的态度。 最走红的乐队、最先锋的艺术、第一流的话剧和音乐会是京城的文化标签,其中最优秀的表演者不少是外地淘金者,他们以前都有一个统一的简称“北漂”。他们在北京扎堆奋斗不易,成功后大都“乐不思蜀”,对京城有很强的依赖感。 北京人这种的包容性备受人们赞誉,作家苏叔阳曾说,黄城根下的老百姓宽容、豁达,很少排外观念,相反地却可以把别人“同化”,不是用武力,是用精神,用文化,用饮食起居的习惯,用善眉笑脸,使你高高兴兴地认同你自己就是个北京人。 【编辑:李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