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24|回复: 19

想请教大家是怎么来考察古迹的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11-17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请教大家在考察古迹的时候(比如考察京郊古迹、王坟等),是采用什么方法的。

一、较严谨正规的考察
考察前查阅史料,收集与考察对象有关的各种资料,制定考察大纲。到实地后进行全方位的拍照,与现有资料进行核实,按计划调查、测量、绘图,走访当地相关人员。回来后整理照片、图纸、数据及现场记录,做必要的考据,编写考察报告或备忘,成为i以后研究的基础。

二、一般性考察
考察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到实地后以相关资料为基础进行调查、拍照,简单走访和记录。回来后整理照片,编写简单的报告。

三、游玩访古性质的考察
出发前查阅相关资料,到实地后拍照,听高人讲解,回来后整理照片,保留美好的记忆。

我一般是第二种,纯属业余爱好。好几次遇到由于准备工作不足,没有看全,回来才发现有许多现场情况与资料不符或有出入,加上记忆模糊,感觉有再次调查的必要,可是往往路途遥远,难以成行,留下遗憾。

很想听听大家专业的见解,有机会参加正规的队伍,呵呵。

[em01]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7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闲云野鹤,天马行空,

即非以此安身立命,

何顾忌其形制;

但求静有所思,

老有所忆;

心神之所致;

终有所得足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等境界难遇而难求,在下心领了......
发表于 2006-11-17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属于第四种,就是带着一堆朋友找辆车到处瞎转,看见那有个什么破庙乱坟头什么的就停车看看,和大家在一起的过程比看什么更重要,呵呵~[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6-11-17 13:54:04的发言:
我属于第四种,就是带着一堆朋友找辆车到处瞎转,看见那有个什么破庙乱坟头什么的就停车看看,和大家在一起的过程比看什么更重要,呵呵~[em01]

介个多有意思呀,我喜欢,支持第四种,呵呵呵[em07]。
发表于 2006-11-17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在2006-11-17 13:54:04的发言:
我属于第四种,就是带着一堆朋友找辆车到处瞎转,看见那有个什么破庙乱坟头什么的就停车看看,和大家在一起的过程比看什么更重要,呵呵~[em01]

我虽然也选这个,但是我在意的东西不一样

我在意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和谁在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7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oujie0316在2006-11-17 15:42:38的发言:

我虽然也选这个,但是我在意的东西不一样

我在意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和谁在一起

     深了,深了......hehe......[em01]
发表于 2006-11-17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是干什么了,对吧,要是做作业呢,就得好好做,不能互弄啊……

不过我不是特别爱学习,所以瞎跑居多,就是为了见见市面,然后能碰见特强的人,受受刺激,然后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06-11-20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发表于 2006-11-23 1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是第二种,有机会希望和楼主共同走走,我较喜欢陵寝类的~~~欢迎到时候多多指教~~
发表于 2007-1-19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前总归要总结路线,但是往往到了一处,便再翻书看周遭还有何古迹可去,于是越走越多,天越来越黑……最终摸黑回家[em11]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鲁丝在2011-4-29 10:45:00的发言:
1 b4 s: T- I, [ ^( o) i" v

第一个回帖的是黑龙,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样幽幽的作风,实在难得。

+ q0 X4 D* A4 L# F1 E

 

4 \, ?- Z1 m3 Q& t+ l5 I

第二个回帖的是斑马,他提出的第四种考察方式坟协沿用至今。

* m Q) Q- ^% U/ L( a

 

8 X- U. M* S4 x0 y( B4 F+ C4 q0 x# e

第四个回帖的是油油,她在乎的人最后真成了,也算冥冥之中的缘分。

3 j& B h! F7 N* u

 

2 m# p2 Y# }9 b$ q6 i

第五个回帖的是元吉,她实话实说,即便是现在也是毫不避讳的选择性参加活动。

. N4 d3 Y, h6 V$ w

 

7 ~2 n& M) E' m+ G, }' o8 O

第六个回帖的是钙钙,呵呵两字虽然没有明确选择,但和他要好的人都能看懂他选的答案。

4 N: ?6 W% Z. W* V

 

! k3 Q8 u5 Y/ y& T2 |/ e

第七个回帖的是老五,越走越黑的考察方式至今未改。

1 P2 \4 y6 A1 L

 

; ^/ Z* U5 T9 y4 k; s ?

太有意思了。

; g$ S; \9 _& O. T

 

$ \/ f' f t: Q$ K& E, t: T7 K

哈哈,鹭鸶你也太有意思了,埋得这么深的坟都能刨饬出来,我都忘了这档子事儿了。

$ b, n% c q. w8 f

 

' \- a) N" s7 N( e) D2 @5 D1 ?

那是2006年,4年多快5年了,单骑庆王坟后有些迷茫。

7 [& e* ?& \( M) Y9 E4 c- } S# `

 

! t6 m1 e; B c! ~: k' X

那时回帖的人,回帖的话,好像穿越小说,细细看来,哪里是文字,分明是每个人的肖像,读罢会心一笑。

发表于 2011-4-29 1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回味无穷

) O) }$ H3 m }; b4 g

 

发表于 2011-4-29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回帖更觉的有意思,随便说几句。

6 @$ m: r# n" a% f5 {

 

! z6 S7 u5 [( ?- {* b& P

发帖人为风铃,从探讨如何寻访古迹到如今佳作连篇的坟协主力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过程。

( U9 |5 d" ~$ Q$ q$ r

 

) U1 C# C# I7 u) I9 C8 H/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9 10:39:2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9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回帖的是黑龙,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样幽幽的作风,实在难得。

/ X& Y/ J# k$ K# X* }6 L

 

: q m# S# v P6 Q. f2 l- x

第二个回帖的是斑马,他提出的第四种考察方式坟协沿用至今。

+ [+ q" l! A. \0 I

 

% q1 V9 q! R1 L P; l) Z

第四个回帖的是油油,她在乎的人最后真成了,也算冥冥之中的缘分。

6 w! F2 @- p6 M( J

 

1 e# \2 J! l+ n6 D# r1 Y

第五个回帖的是元吉,她实话实说,即便是现在也是毫不避讳的选择性参加活动。

/ L9 [$ |! g, `

 

- R/ i1 _$ O! \: `/ e: D- v2 _

第六个回帖的是钙钙,呵呵两字虽然没有明确选择,但和他要好的人都能看懂他选的答案。

0 h7 l1 g8 W1 P1 |, H3 X+ q- _

 

" R. J2 W/ n. q: W! j; J

第七个回帖的是老五,越走越黑的考察方式至今未改。

6 x9 s B" M/ E9 h4 t5 Z9 f. E8 L7 W

 

2 [ f6 ^, v/ ?6 j' t

太有意思了。

发表于 2011-4-29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村里山里游走时,见到老人就聊天,从种地、收入、年景等家长里短拉近感情,逐渐聊到村里的寺庙、周边古墓古迹、传说,然后按图索骥。
   再有就是注意古树(松柏、银杏、古槐等),但凡有古树的地方都会有故事。
   一般发现古迹后最重要的是找石碑,把文字拍回来,有时碑文的信息量很大,对古迹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发表于 2011-4-29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吴老的又一种方式,这帖子不该沉,应该深入讨论,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考察方式。
发表于 2011-4-29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本《京郊文物旅游词典》(大概是这个名字,我再查) ,400多页,介绍了文物古迹的年代、地点。内容挺多,要想都游完,有事干了,呵呵。
发表于 2011-4-29 1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y" W# J' ]5 V0 J

另外,我主张从身边做起。解剖身边的一两只麻雀,事半功倍,然后再走出去。

发表于 2011-4-29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6-11-17 13:25:00的发言:
' |6 y( ?* o+ a1 V9 A

闲云野鹤,天马行空,

; _+ Y6 w2 o; }+ A/ c

即非以此安身立命,

2 n) p8 D9 [8 G g. U% q

何顾忌其形制;

; ^; M4 z1 z' G0 Q( J' [

但求静有所思,

, u( Z- U" \, e; f' p% n& r! m

老有所忆;

( Y: l$ P0 x; O9 v

心神之所致;

. v1 g% S4 G% Q% `) n

终有所得足以。

Z4 s: b( a8 o, |

+ V4 S; y5 s, K3 I4 c `9 B

有这个境界!足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4 22:26 , Processed in 1.16183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