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1 U% ^" [: ?" N
竹梅双喜ffice ffice" /> 9 l# m0 x& \% t& S1 W
竹、梅,比喻「青梅竹马」。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只喜鹊喻「双喜」。「竹梅双喜」,即两小无猜,结为伴侣,夫妻恩爱,婚姻美满幸福。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 N, ^9 n8 b& T& f) |) {/ g, Z+ U# W$ k
举家欢乐 t1 l8 |+ E1 e
黄雀,亦叫芦花黄雀。鸣声清脆,可饲养作观赏鸟。黄与「欢」谐音。「举家欢乐」,亦叫「全家福」,寓意家庭和美幸福。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 {8 e4 K/ I9 d: ~% y4 ~6 b
连中三元 ' A$ X, m" U \$ z% D v2 ]7 F3 |
连中三元:荔枝、桂圆及核桃。荔枝、桂圆、核桃、果实都是圆形。圆与「元」同音,画三样东西,喻「连中三元。」即夺得旧时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 @% B( `' P+ O+ F) T天中辟邪
Y" }8 p, n6 H7 A天中辟邪: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也作端五。ffice:smarttags" />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皆驱灾去邪之意。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 @! I' @6 W) O: M: b
万事大吉
# i4 [) V9 E7 M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呈球形,白色或浅红色。花程漏斗形,可观赏也可食用。这里取一个“百”字。柿,落叶乔木,果实叫柿子,扁圆形,果实成熟后呈橙黄色,味甜。“柿”与“事”同音,“橘”与“吉”谐音,谓“大吉”。民俗元旦用柏树枝扎上柿饼插在瓶内,橘子、百合放入盘中,称“百事大吉”,寓意大吉大利,事事如意。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 u- [# q& z, T$ \. x; ~3 o# {
聪明伶俐 0 L% u0 Y0 r8 }4 X4 B4 n
葱,多年生草本,有辛辣味,常做调味品。这里取“葱”、“聪”同音。菱,俗称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可食。“菱”与“伶”同音。荔,荔枝。常绿乔木,南方特产,果皮有瘤状突起,暗红色,果实多汁,味甜,是美味佳果。“荔”与“俐”同音。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6 A1 \$ Z* i+ [% |4 {3 N+ C" z) [ 华封三祝 ' i- t% R, M) t3 w3 U+ b
通常是以竹或天竹谐“祝”字,配上其它两种吉祥花卉,凑成“三”数来表达“三祝”寓意。或者因“竹”与“祝”谐音。画三棵竹,也可寓意“三祝”。此外,还有一种用佛手、桃和石榴组合的《福寿三多》吉祥纹图,也含“三祝”之颂,以“佛”寓多福,以“桃”寓多寿,以“石榴”寓多子孙,亦称《三多图》,清代时最为盛行。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x$ w A+ R6 `- S
兰芝玉树
; J v/ d; E1 Y3 c8 z+ a4 N' `% p4 t兰即兰草,古人常以它与芷草并称为芷兰,比喻才质之美。史载,东晋名将谢玄早在少年时,就称聪明颖悟,与堂兄谢朗俱为叔父谢安所器重。有一日,谢安和子侄们谈话,先谆谆告诫他们要努力学习,修身自爱,而后又提问:“按说你们都还未成人,品学如何,也不会影响父辈,何以我这般望你们有出息呢?”众兄弟大眼瞪小眼,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谢玄道:“这就好比芝(为“芷”的借字)兰玉树,是人人喜见的瑞草佳木,但谁都更希望看见它们生在自家的庭前阶下”。后人遂以“芝兰玉树”比喻子弟有出息。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1 j( V; `5 O3 A! F5 u c( U* z太师太保
# f' D5 b( t" B; m( h, X解题: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的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球」图案,来源于此。舞狮子为民俗喜庆活动,且寓意祛灾祈福。由绣球组成的图案又叫「绣球锦」、「绣球纹」等。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 r' v7 B# ]2 P* Q4 d; B 太平有象 ! a1 V$ r0 M) P6 T! ^& C$ `
解题: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温庭筠《长安春晚》诗:「四方无事太平年。」又指连年丰收。《汉书·食货志上》:「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象,哺乳动物。体高约三米,鼻长筒形,能蜷曲。门齿发达。象寿命极长,可达二百余年,被人看作瑞兽。象也喻好景象。宝瓶,传说观世音的净水瓶,亦叫观音瓶,内盛圣水,滴洒能得祥瑞。「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4 y! I# v) `1 F- p5 y
三阳开泰 4 H" p5 c& L( h1 x _
解题:羊、古同祥字,寓吉祥。三羊喻「三阳」。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开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开泰即启开的意思,预示要交好运。「三阳开泰」图案,寓意祛尽邪佞,吉祥好运接踵来。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 G: X- X. p( V, W% x- H1 j* R, R
和气生福
+ u2 `& l1 x; l5 q) _解题:和仙、合仙,是指高僧寒山和拾得。寒山,一称寒山子,唐代僧人,相传他居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喜吟诗饮酒,与天台国清寺僧人拾得为好友。清雍正十一年,寒山,拾得被封为和圣与合圣,世人称「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盒」与「合」、「和」同音,喻「和合」。旧时民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之意,以图婚姻美满。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 _" g# \1 w' f4 c2 @8 @
喜从天降
" w7 v2 R5 m0 i9 C解题:喜蛛即「囍子」。一种长脚的小蜘蛛。《初学记》卷四引《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子网於瓜上,则以为得。」陆玑《诗疏》载,「〔喜子〕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人们把喜蛛喻吉光。喜蛛落下象徵「喜从天降」。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 \! b3 w( I1 ~& q/ r1 Z# l
金玉满堂 / P, k8 S0 N& h& k
解题:金鱼,亦称「金鲫鱼」。鲤科。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种类甚多。鱼的形象作装饰纹样,早已见于原始社会的彩陶盆上。商周时的玉佩、青铜器上亦多有鱼形。鱼与「余」同音,隐喻富裕、有余。年画多喜这个题材。「金玉满堂」,言财富极多。《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亦用以称誉才学过人。《世说新语·赏誉》:「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3 ?6 R; g1 k" W$ G九重春色 0 Y( Q/ y/ J/ L. H
碧桃花,凤雏,麦穗等。碧桃花,桃的变种。春季开花,色粉红至深红,盛开时,花红似火,触目皆是,春意盎然。九重,多层也,又指天或宫禁。杜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九」,数之极也,古代常以「九」喻众多,如「九鼎」、「九州」、「九陔」、「九章」、「九门」者然。「九重春色」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寓无限美好的春光长留人间。
谐音文化——中国传统纹样寓意解析(图文)(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