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04|回复: 20

从倒垃圾想到的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4-27 0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们小时候,家里人经常要我们小孩子帮忙做的家务事就是倒垃圾。

9 ]( G0 \. o. e4 T; J+ P7 N( @

那时候的习惯说法是“倒脏土”“倒炉灰”。现在的孩子们可能不太知道了。

# u: V! d9 F( v+ ]* a7 u) m

 

; d. w2 ]$ k2 n0 A2 Y

那时候的居民,很少有住楼房的。普通的平方屋子里,一般是铺的青砖,很少有铺瓷砖的。青砖地面,因为人的走动,会“起面儿”,所以扫地的时候,要先向地面喷水,以免起土;每次扫地都会扫出不少的灰,这样,“土箱子”里,就有了“脏土”。

7 Q9 h6 U6 g2 u- r3 }5 @* \5 D

至于炉灰,是因为那时候做饭取暖的煤炉造成的。

$ w: E. H* c" F u0 l

 

& Q& K% A+ U$ z5 I6 c) b

那时候有个规定,也算是原始的“垃圾分类”,一三五倒脏土,二四六倒炉灰。

9 K9 y' ^6 c: n# U3 y2 H, S

 

" x& w9 N$ ~2 r3 w/ R

现在居民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老北京人口中的“倒脏土”已经变成了“倒垃圾”,内容也是以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为主,难见“脏土”“炉灰”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0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慨!值得回味!

发表于 2011-4-27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原本不产生垃圾,所谓垃圾就是脏土,过去有脏土车,拉车的工人摇一下手中的铜铃铛,胡同里街坊四邻就出来倒些炉灰菜叶子伍的,然后送到郊区粪场积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抓紧拍摄简易楼

那时候的垃圾车也很有意思。

B% F3 p r% q5 i; H

垃圾车就是普通的四面有槽帮的大货车,垃圾工都站在车后面的踏板上。到了一个垃圾堆,板锹大扫帚一通乱舞,刹那间灰尘冲天;灰尘尚未落定,已经撮干净,大扫帚和板锹往车上一扔,跳上踏板,呼啸而去,留下漫天的灰尘。

发表于 2011-4-28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鸵鸟在2011-4-28 8:10:00的发言:
. L- O& F* [5 e" v

那时候的垃圾车也很有意思。

$ {! y. H& T k

垃圾车就是普通的四面有槽帮的大货车,垃圾工都站在车后面的踏板上。到了一个垃圾堆,板锹大扫帚一通乱舞,刹那间灰尘冲天;灰尘尚未落定,已经撮干净,大扫帚和板锹往车上一扔,跳上踏板,呼啸而去,留下漫天的灰尘。

" i* r: D B! {: @" }

那时的清洁工人戴的是披肩帽,很象小人书里日本兵的样子,常常疑惑两者为何一样装束。哈哈,人小,不懂事啊。

发表于 2011-4-28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鸵鸟在2011-4-28 8:10:00的发言:
f( ]5 B, @, d, J( O9 X

那时候的垃圾车也很有意思。

& Y8 K8 y. M* X7 \- @. y

垃圾车就是普通的四面有槽帮的大货车,垃圾工都站在车后面的踏板上。到了一个垃圾堆,板锹大扫帚一通乱舞,刹那间灰尘冲天;灰尘尚未落定,已经撮干净,大扫帚和板锹往车上一扔,跳上踏板,呼啸而去,留下漫天的灰尘。

/ f% N% I3 ]/ i# v }7 ?9 D1 z

这种收垃圾的卡车,发生在脏土车之后的年代.

发表于 2011-4-27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有时候也说成:倒土箱,如:小二,去把土箱到了去。

8 q6 ^$ ~6 X. V# p; Z

土箱是两尺长一尺宽,上大下小方的倒梯形,长的方向对角只有两个把,十岁以下的孩子一个人端起来有点费劲。一般人家大多是用旧搪瓷盆之类的容器代替了。

2 _$ k- A' i: 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9:51:4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抓紧拍摄简易楼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11-4-29 8:29:00的发言:
- J9 B5 h$ V# o! c( ^

其实最早是管这种清洁工人叫“板爷”的,因为他们是玩板锹的,后来就演化成蹬三轮的叫板爷了。

# p1 | w* C4 E$ n2 ~# i" A! b

没错!

5 R9 Y; L3 Y3 s g% s

以前拉板车的都是运输社、起重队的。

发表于 2011-4-30 0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鸵鸟在2011-4-28 8:10:00的发言:
( I- l/ N9 B @! |1 i

那时候的垃圾车也很有意思。

: J5 c$ a$ m! n* s# J3 U

垃圾车就是普通的四面有槽帮的大货车,垃圾工都站在车后面的踏板上。到了一个垃圾堆,板锹大扫帚一通乱舞,刹那间灰尘冲天;灰尘尚未落定,已经撮干净,大扫帚和板锹往车上一扔,跳上踏板,呼啸而去,留下漫天的灰尘。

6 _) w& c8 @7 ]0 d; c1 q

由于这种清垃圾的工作总在夜间进行,把这种垃圾工戏称为“夜撮儿”。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抓紧拍摄简易楼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在胡同在2011-4-28 12:42:00的发言:
( j' }4 y* G. p8 e

这种收垃圾的卡车,发生在脏土车之后的年代.

0 j5 Z% j# r# r$ ~; B

我印象最深的,是大跃进前后,街上有一种仿日本的三轮汽车“上海581”,这个名字有很强烈的时代气息。垃圾车也用过这个“581”。那就是副驾座位坐一位工人,随车工作了。

发表于 2011-4-29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最早是管这种清洁工人叫“板爷”的,因为他们是玩板锹的,后来就演化成蹬三轮的叫板爷了。

发表于 2011-4-28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一个区别 现在的垃圾是毒素越来越多 比如塑料袋

发表于 2011-5-3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叫夜袭队。

1 P1 F$ z4 m/ j6 j9 D: i% K( o6 t4 Q

起初分配去做那工作觉得丢人现眼,后来可是好工作了,您看,当初那些夜撮儿都当槐卫部门领导了,干活的差不多都是外地人了。

发表于 2011-5-4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墙外就是垃圾站,一到夏天蚊子苍蝇成群。夜袭队开个破车四处带响,清洁工真的不清洁,带个日本兵式的帽子,帽檐压得低低的,浑身衣服已看不出颜色。他们站在车的后挡板下的铁杠上,车没停稳他们就急忙跳下车抄起板锹一通乱抡,暴土扬烟,刹时间车又开动,清洁工连着跑几步,蹭地一下蹿上铁杠,扬长而去。& y. r" C3 o9 g  s
白天也有捡破烂的来翻垃圾,最有意思的是每天来翻垃圾的老太太,总是穿着邋遢,风雨无阻。一天她正翻垃圾,一辆汽车嘎地一声停在她身边,(那年月有车的极少啊,看样子还挺阔)跳下一个男人气哼哼地说:"跟您讲了多少遍,别捡了别捡了,丢死人了!您怎么就不听啊"老太太不紧不慢地说"我就好这样!"正如我们别墅里来看家的乡下老太太照样捡垃圾拾荒一样,您说真是啥人都有啥爱好都有啊!
发表于 2011-5-5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孟端在2011-4-27 21:39:00的发言:
; l" \ {- I: m( Q6 b. D) @

那时有时候也说成:倒土箱,如:小二,去把土箱到了去。

# u# I- w- j+ {& {' q3 _9 P' B

土箱是两尺长一尺宽,上大下小方的倒梯形,长的方向对角只有两个把,十岁以下的孩子一个人端起来有点费劲。一般人家大多是用旧搪瓷盆之类的容器代替了。

1 t. m% A7 ^; r* t3 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9:51:44编辑过]
4 A, e* }* z* R% ?3 ?4 \0 n* r/ L

没错,那些搪瓷盆都是用漏的,所以底下常常垫张报纸。我一街坊不识字,垫了张废报纸,被人发现上面有领袖的照片,结果成了现行反革命,时不常拉出去斗一下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卖后悔药的在2011-5-19 15:40:00的发言:
( l1 ?- ^& R1 D5 Z8 E& ^- O& a1 W: i9 R

路灯亮了之后

' x& f( e& x# I0 ~

传来轰鸣的卡车声

" ?/ p! X: G; e$ t$ m7 q

我跑出去看,收脏土的来了.

0 |" A1 _5 b; P8 F Z! ~9 N

 

. h6 ]7 c: n5 [/ q, X' _; a

....车都装的冒尖了,大板儿锹撮底向前一冲,拉回来,扭身用力扬锹,齐力喀嚓...

- ~! N$ @5 V# E, E

车根本没熄火.轰就跑了.拿锹的紧追,留下一个大扫菽扫地,

! R8 i+ z9 S6 F: ^4 J/ A" {) ^' z

 

) K% Q: u$ T7 i- ~+ p

一会儿,骑三轮的来收摊儿了.

: t L$ p$ N* V( f5 ]; _

 

% o; C0 u5 n% t$ a

就是这场面,干得非常麻利。

% w4 w: B4 ?( @

 

O7 s% Y8 H5 y8 j) \0 O# a

40年过去了.

/ X$ h P" ^7 ]/ b9 r- p

 

7 w7 R6 R6 v" ^" {; v# l, o% i

忘不了

7 @2 Z. ~9 g- s, f. S1 {3 t% l8 Z6 r

 

5 [1 g* i% e- w# x7 \8 U6 ^# i2 v) s

 

3 x/ [/ z9 t$ ~ q8 B; W, |, N: ^2 k

 

1 c: Q6 b3 x9 w; \; `, \6 t5 M N

发表于 2011-5-19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灯亮了之后

- _1 W9 @5 K8 P

传来轰鸣的卡车声

3 }6 @4 W7 }) S( t. s! X

我跑出去看,收脏土的来了.

3 d( F' H$ `9 k2 j4 c/ F0 U2 o

 

; N- W' H8 b7 ?' B% {

....车都装的冒尖了,大板儿锹撮底向前一冲,拉回来,扭身用力扬锹,齐力喀嚓...

: v5 m. @) b+ i0 ?4 E9 K

车根本没熄火.轰就跑了.拿锹的紧追,留下一个大扫菽扫地,

' G, E" v- b; l1 Q6 a; q# p

 

+ G2 S1 I; O0 d

一会儿,骑三轮的来收摊儿了.

8 L/ Z0 F0 R% D( k0 V, W, T

 

- k4 S' O4 ~# B- U: l7 B* P! P

40年过去了.

* f8 F; r1 W: B, r+ b: Y) M) x4 j4 e0 b2 f

 

& v' W$ Z- O" X/ K& r% j) a8 h

忘不了

r6 Z% \* f, o9 R

 

$ M1 h( q x( ?# ]

 

5 M- U8 U5 E; B. V

 

发表于 2011-5-28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yumin1959在2011-5-5 8:44:00的发言:
F7 Q) C' K5 Y' d% F: F& i

没错,那些搪瓷盆都是用漏的,所以底下常常垫张报纸。我一街坊不识字,垫了张废报纸,被人发现上面有领袖的照片,结果成了现行反革命,时不常拉出去斗一下子。

" V5 x8 c7 r/ ^; [

唉,那个荒唐的年代。

发表于 2011-5-28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猪871在2011-4-29 8:29:00的发言:
: F9 {% M) c: b/ F3 T5 B7 L n

其实最早是管这种清洁工人叫“板爷”的,因为他们是玩板锹的,后来就演化成蹬三轮的叫板爷了。

: G3 K. C5 O" w; Q: j/ }' }# }

板儿爷这一叫法,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学生里,是指光着“板脊梁”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从老北京话里学来的。

发表于 2011-5-25 1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文革的时候家里有点儿问题的,把把垃圾一倒,立马就有街道积极分子去翻腾,想从中找出点儿什么。
发表于 2011-6-30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N, V& ?# i$ {& {+ |# i

旧京胡同小景

/ b9 Q# |9 m6 j9 r% F

《倒脏土》

# g' y1 Y# `4 U& W8 Z# B4 S

披肩风帽似东洋,

% P8 T9 e, u5 O/ p

挥扫抡锹暴土攘。

3 F: s) t4 Q6 \. j3 e! i: E3 y3 t

捣蛋追逐踏板乐,

& B0 W, N) ^7 r, `/ _$ {

猫头鼠脸不知脏。


: V; V0 u! k+ @& a/ z% F j3 g, M

踏板---五、六十年代收脏土的汽车尾部设一块三尺多长一尺宽的踏脚板,工人随时踏上跟车前行,胡同里的孩子们总是跃跃欲试。

0 U+ V5 n$ d6 ~2 |7 ]- R$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1 6:52:16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9-27 20:27 , Processed in 1.16141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