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1 v; r; ]2 y8 w' ^7 [* W- t' D5 u
& d$ C7 H) c0 N; A N) }; [
如果没官司顶着,清早打开屋门,七件事撞过来,柴米油盐酱醋茶。 $ `, Q) v7 ?7 k
这七兄弟中,茶最小,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之属。家里孩子多,以填饱肚子为第一准则,其他的便可先不顾。所以茶的处境很尴尬,可有可无。
5 Q }+ M0 g5 L9 T r+ i 借您用一下打个比方。假比您乐意,停了手里的活儿,站直了腰身当了原点,沿地平线平伸随便一条手臂,代表生活;剩下的一条,朝上伸直,甭管太阳晃不晃眼,您就闭着,闭了眼想象两只手的手指头都在无限远处。茶来了,锡罐儿装的,在您两个手臂之间,您乐意给它放在什么位置呢? 3 w3 i4 {0 e: w6 }: M
生活、理想与茶之间一定有一个等量公式。茶,恒定的,永远在那儿,看着人笑,看着生活和理想在墙角儿挤老米,生活大点儿,理想就必然要小;理想大呢,生活就得缩缩。最好的状态是二者等大,茶平分了您的世界,这样的事情不能说没有,可不长久,希特勒的党卫军比您更渴望,要不然,他们敬礼时手臂上扬的角度就不会定规成四十五度。 4 B7 s) K8 z/ G; m
我说茶在旧京人的生活中不十分重要,现实中可以找出很多例子,并且有文献支持。
7 O t8 e0 B+ `1 }# p/ K 人,一条线段,好人坏人,两个端点对谁都很重要。人一落生按俗套要有个洗三的仪式(老舍先生详细描绘过),装那些洗三用品(大葱、秤砣、梳子、生姜片、艾叶球)的是茶盘子,咱就掐头儿从晋算(陆羽说茶始于神农氏),茶与人滚搅的时间可谓不短吧,最少比我儿子跟我耍赖的时间长,我儿子跟了我十三年,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专属床位可以坦腹,茶,混了那么多年,连个盘子还得跟别人分享。另一头,人死,也没好到哪儿去,没入殓之前停在吉祥板上的亡人嘴里要含个茶叶包,据说是为了抵抗异味儿。好人死了也就罢了,坏人死了同样如此,噢,您生前吃香喝辣作威作福,俩眼儿一闭算是功德圆满了,独留下茶叶包搪嘴给您顶账,这世道还有个说理的地方没有? ) X0 L# i1 M- H3 \' x
头儿尾咱就略去不说了,中间最长,这人该对茶好着点儿吧,嘿嘿,虎撑儿(注1)里塞棉花——甭想。 : D3 K+ M6 ]' ?6 k" P6 z
洗完三的孩子眼瞧着洗三姥姥包袱皮儿一卷赅搂走家里那么多东西,着急了,一天一样打着挺儿地长,没几年上街跑了,知道要东西吃了。茶汤、油茶、杏仁茶换着样儿的吃,挂着个茶的名号,哪个跟茶有关?合着但凡面儿状能直接用开水冲熟入口的东西都可以以茶唤之,撒青丝红丝还是瓜子、核桃仁都不管,恒摆一个龙嘴儿大壶装门面,最可气的,炸白薯片不叫炸白薯片儿,愣唤作个茶菜起哄,您说这是不是叫欺负人?别说,剩一个面茶还算不错,熬的,糜子面粥盖一层糊嘴的麻酱再撒芝麻盐,它怎么就能叫面茶?谁的章程?哪家的法律?您给我说说。
f# j, H, G: b3 S4 F 好容易盼着大小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多喜庆的日子啊,该着茶露露脸了吧?女方的陪嫁里倒是有茶瓶茶叶罐,可跟掸瓶摆在一块儿,隔一层板,桌子底下还搁着个夜壶。新社会,有婚庆公司为茶打抱不平,按着对老礼儿的想象自作主张夸大了奉茶认亲的过程(注2),公公婆婆喝不喝的新人不真计较,茶钱不给可说不过去,少则几千,多以万计,司仪还说呐,这叫改口钱。乖乖,改口倘真这么值钱,旭日阳刚还在地下通道卖唱干嘛?
/ ~+ b8 v, [: U" @) @ Z 夏天,日高人渴漫思茶,没跑出去解渴的俗套,冬天就一准儿好?或套了保温棉套的直筒铁丝提梁的大瓷茶壶,或直接大搪瓷缸子炉台儿上蹲着,里面装着茶卤,想喝,浅浅倒一杯,兑水。旧京人喝茶叫沏——离茶叶挺老远注一股子开水,放一边闷着,嘴急的主儿,揭开壶盖瞅瞅,倾一杯出来再从壶口倒进去,曰:砸砸。浓酽,涩苦,煞口方可称之为好。大碗儿茶一度被当作北京市井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与前门楼子组合在一起形成标配,您要是真瞅见,恐怕要大大失望一回。普通的蓝边儿瓷碗七八个置于矮桌上,茶水颜色浅白得仿佛失血过多的人脸——甭打算瞧见茶叶,碗上盖块儿玻璃防土,二分一碗,边上有保温桶,茶叶全在桶里,一天一换或者个把星期一换——全凭良心,水呢,随卖随添,那是真没好“汽”儿,温吞,腥。旧京人大多都喝香片,就是花茶,名字好听,曰双薰,曰高碎,曰高末儿。所谓双熏,就是从南方运过薰好的茶,到了售卖地用茉莉花儿再薰一次,讲究些的茶叶铺子每天还要进些新鲜茉莉,售卖时候,捏两三朵包茶叶包里,表示不欺诈。高末儿、高碎都是碎茶叶,比茶叶土强。旧京茶叶铺子包茶叶真是好看,一斤能给您分装成多少小包再统一包装,一小包够您沏一回。大包茶叶包成下宽上窄的梯形包,梯形的大截面两两相对,一扎,任您怎么抡着走,不散。 : q. K5 L! L. X+ F: e3 k
深究老北京人为何爱喝花茶而置其它于不顾呢,水不好之故。老北京有好水,玉泉山山泉,那归皇上家独享,王士祯都门竹枝词抱怨得明白。(注3)明朝书法家兼大太监刘若愚同志也毫无保留地谈过自己的看法。(注4)
* n7 D" e% f) z0 \ 所以不但刀郎伤悲,旧京人也伤悲。所以在没解放的旧北京打井是个苦差事。(注5)
: i+ Y% V, k& ]. A/ c( m 真实的生活中,茶,这雅事被糟践得体无完肤,精神领域可能更是不堪。 3 K, L; K o- }7 ?) `% Y
茶馆应当是个雅集之所吧,您真那么想,大概偏离不少。甭管大茶馆、清茶馆还是书茶馆,单为喝茶去的人恐怕还真不多,喝茶是幌子,要么是去显摆自己养鸟的手艺,要么想着卖卖力气找饭辙,要么续着头天断了顿儿的评书继续——非得弄明白黄天霸在水龙窝如何拿得住费德功……
# m/ G% X, ?% \' g+ { 那年月没歌厅,没歌厅也不能断了大爷们追求爱情的念想儿。都是有头有脸儿的人物,谁肯进屋就硬上弓?感情嘛,跟栽蒜一样,要培养,不泡水单等着发芽儿绝无可能,于是男女主角初识的酒宴被称之为打茶围。沾茶按说应该离高尚不大远是不是,也不尽然,二等妓院才轮得上茶出来露脸,曰茶室,那些忙里忙外、打杂老服务生们的名字也忒粗俗,统一都叫大茶壶。
5 V8 ~' w/ X& l1 Y0 ` z% a9 f8 N 敬神该是严肃些了吧,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时候,给灶王爷的马恒供凉水,一丁点儿茶叶味甭打算闻。四月初一妙峰山上香,出德胜门还是西直门,道儿两边全是芦席搭的茶棚,舍粥舍茶,不要钱,可也不白喝,进棚先得给席墙上粘着的碧霞元君奶奶磕头行礼。参加个民间组织戒烟戒酒挺好的吧?(注6)他可就爱上了喝茶,喝茶就喝呗,他可就不爱刷茶壶,比壶里的茶垢谁积得多,叫养茶山。多少年后,虽取消了封建会道门儿,还是引起个小回旋——养红茶菌。
6 @: M9 b% ^" ^2 K" h- Y 养生在北京人的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一旦没天灾人祸踏实两三年,一窝蜂,准起来。中医里有草药孩儿茶一味,纯外敷,几年前人们非得拿来泡水真当茶饮,公园里宣讲热火朝天得一塌糊涂,甚至有不求甚解的老爷爷挤不进圈儿里,回家接童便替代,祖宗,那是一回事儿嘛?什么TM科学呀,老北京人心目中,科学永远干不过小道儿消息。
6 x. s( l( v: S" J8 q; K 至于官场上端茶送客,至于买卖家奉茶递烟,至于子弟书的茶水不扰,至于后来乡镇企业家太空杯不离手,吃饭自带茶叶,都跟街边铝盆里摆着待售最古老的茶叶菜肴——茶叶蛋一样,形式大于内容,瞧着茶色甚浓挺好看,磕开入嘴,要么白不呲咧,要么齁咸咸死爹。 * G' h. l2 R* M4 Z$ Q `! V2 G
关于茶,我特欣赏周作人老先生在《北京的茶食》那篇小文中的一句话: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8 p% Q/ r$ N, l) _4 a& @6 D
茶对于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确实处于有用无用之间,好者牵着绳子把茶往神圣里拉,并且还真有了些成绩,闻香杯在鼻子周围一转,脑袋后面就有佛光般的小圈儿一层一层亮起来,光晕中还有梨、梅花瓣飞舞。
7 ^- |: x4 l" c q- c+ t 知道古时候那些卖茶的商贾是如何对待他们那个行业所供奉的祖师爷陆羽的嘛?“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注7)是说那些卖茶的买卖家都供着茶神陆羽的瓷像,生意好就恭敬祭祀,生意不好就用开水往塑像身上浇,以此出气,刺激茶神保佑他们生意兴隆。瞧瞧,人们就是这样对待那位费尽心思给大伙儿著了《茶经》的陆先生的。
- z# H; r; _! ^
; |$ R* Y8 i" l2 L3 i( J- d+ Z9 y . n8 } Z& S Z% W4 ^
3 v) `/ o4 o @% o. E# g$ ]6 j注1:虎撑儿,旧时游方郎中手中所摇响器,铜制,手镯样,拇指粗细,外鼓中空,内装铁粒,三指或一指穿中孔而摇。
" N& N4 W0 \- S, K: m/ P r注2:旧时满俗,新妇进门第二天天亮才拜翁姑以及其它亲戚。(昭梿《啸亭杂录》) 8 G& o$ o# v* d: q) I
汉民婚后三天才分大小。
5 Y3 _: {* |; J) l. N L注3:《渔洋诗集》词曰
3 G' v' b. E% D! d/ v & y8 ]0 I) Z2 i0 V, ?' O
京师土脉少甘泉
6 c/ V; S2 ~4 ?9 m5 m' y0 f1 K$ \ 顾渚春芽枉费煎 6 S2 f+ O$ Q& b% J! C1 g/ Y
只有天坛石甃好
1 t: o8 R N1 j2 W" A 清波一勺卖千钱
/ ?0 V, _% E9 e2 V+ X注4:《酌中志》:京师井水多苦,而居人率饮之。茗具三日不拭,则满积水鹻(碱)。 - t% X G* Y5 p: Q' z( E' @
注5:《水曹清暇录》:习俗掘井之法,先去浮面之土尺许,以艾作团,去火炷而炙地,视其土色,黄则水甘,白则水淡,黑则苦,凡见黑,则易其地而掘。 + z+ u0 B" W) z7 V/ e2 `
注6:理门,一个民间帮会组织,明末清初羊来如所创,加入者称为“在理儿”,理论上源于宋明理学,主张节欲,反对烟酒,禁烟禁酒是理门的主要理念。
& m1 Q0 {4 d. X5 l- M4 ~注7:宋 费衮《梁溪漫志》“陆鸿渐为茶所累”条,引《唐国史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