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路上奔波的农民工可能还无暇顾及,几个也许将中断他们数年在北京打工生涯的政策正在出炉。受这些政策影响和波及的,也包括居住在北京内城区的数十万老北京居民,以及数百万在北京有长期固定工作但没有北京户口的常住人口。 0 L* I% b/ {' ?, Q( [- \ k$ f
据《经济观察报》1月21日报道,在北京“两会”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人口调控”方案。方案提出,今后5年,北京要“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将试行户籍指标调控人口规模”。尽管人口调控不设总的人口控制目标,但草案提出“实行人口总量调控的属地责任”。
2 _5 I9 Q- [- ?6 M: ^% P 这意味着,旧城区将有70万世代居住在胡同巷落中的北京户籍居民被迁往顺义、通州、昌平等郊县;外地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北京的难度将大幅提高;户籍指标将倾向于高科技产业、金融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的高层次人才,而对“不需要的人才”和“低层次人才”则要严格控制;对于外来流动人口,则实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的政策,租住地下室和群租都将进行清理,外来务工人员的租房成本进一步提高。
3 G9 F* r9 J6 J) D/ x/ r 即将在北京推广的“顺义模式”,其对“低端产业”的调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举例来说,顺义区就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约合759万美元)统一设置8个再生资源临时收购点,提高废旧物回收率,使得从事回收的外地流动人口数从3,000多人缩减到832人。同时“顺义模式”还鼓励企业雇佣本地人。如今在顺义,二、三产业岗位中已有一多半都是雇佣的本地劳动力。 4 C" m {% S, k5 {3 a) @) D' K1 D
对于那些所谓“低端产业”的从业者(大多数是外来流动人口)来说,北京可能要把他们“挤”出去了。在未来,有相当一部分产业转移出来的“低层次人才”将被河北将建的京东、京南、京北三座卫星城承接。规划到2015年,三座新城能容纳280万人。
2 g. [; U6 x9 R3 @2 s% ~) d 按照方案,北京将实施居住证制度,也有一些外地户籍人口将因此受益,享受子女上学、社会保障、医疗、购车、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等市民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说,北京居住证制度制定难度最大,原因是须在人口控制与市民待遇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证城市的吸引力又能控制人口规模。 9 g4 Q1 L9 M+ n2 E& h0 z! ` n
有消息称,这些市民待遇的前提可能是已在北京买房常住。如果这一消息果真成为现实,那么房子无疑将成为外地人在京生活幸福指数的分水岭,有房子的还能享受更多的福利,没房子的连买房都要受到限制。再加上针对外地户籍人口的购房和购车限制政策,北京的人口政策引发了巨大争议:这些政策是否体现了真正的民意?
% J+ A7 I6 [' F2 T “这两天讨论最多的是,北京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好几位代表都说,外地人抢占了北京的资源,公交、医疗、教育、土地、水等等。有些外地人靠违法在北京生存,如小广告、办证、倒票等等。”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北京“两会”期间说。 & X% M% d) N3 P5 j6 w5 u- U+ v- n
研究机构称,人口爆棚的北京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目前北京年人均水资源仅210立方米,是中国年人均水资源的1/10。 2 p2 D$ g2 w; V
“人口疏解主要是为了保护修缮老城区的历史风貌以及建筑,从而留住北京的根,同样要留住北京的记忆。”西城区文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疏解人口,尽量做到只是生活区域发生了变化,但习惯和文化还是原貌。
( q g" F9 A9 |- H$ m& u 互联网从业者骆磊在微博上说,“控制人口只会调高房价,一些北京户籍不缺房子。真正缺的是为北京户籍贡献GDP和衣食住行的非北京户籍人,为其淘粪、为其扫垃圾、为其提供早点、为其建筑房子……方方面面无法享受北京户籍待遇的中国籍公民。”
5 o9 u F* U( t- e$ @8 {9 e7 ? 一位人口研究人士称,只看到人口疏散,而忽略城市功能和产业的疏散,将给北京市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如果只疏散人口,而不注重医疗、教育、产业等城市功能的跟进,新城就会沦为“睡城”,交通日益拥堵,城市病恶化,城市就逐步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
6 e) `0 t6 v2 g9 ^' g. h, D% d( L2 r 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表示,解决人口问题,基本途径就是通过产业转移,把过多的人口通过市场化方式转移出去,“除此之外的其他种种办法,如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些人建议实行的人员引进、限制或禁入制度,对城中村实行封闭式管理等,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有些还因涉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而在实践中难以真正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