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元亨利在2011-10-19 23:09:00的发言: aidushu兄好!读到的一些英文资料里说Khanbaligh是Turkish,应该是土耳其语吧,还真不太清楚,就直译了。在下是新手,不是北京人,只是以前在北京读了四年大学,对北京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兄说的对,今天的北京,当年的那种魅力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不管是城市建筑的角度还是人文习俗的角度都是,北京与其他大城市已然没有什么区别了。费正清夫妇1972年在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应周恩来总理之邀访华,来到他曾经生活过两年的地方(他们还是在北京结婚的),感触万千,人非而物亦不是了。他们最好的朋友梁思成,林微因都去了,而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城墙城门也几乎全没了,(他说原来的11门只剩了2个),他说,没了城墙,北京就没形了(Lost its shape)。他还说,这种拆迁,要么是文革时局势失控,要么就是当事人愚蠢(stupid),或者两者都有。这些老外对北京的热爱,不输中国人。有机会读到一些关于老北京的英文书籍,很想介绍给老北京网的朋友们。还请老北京们捧场指教! ( L3 A! R8 S: a; \5 ?- I( E: @
您对于Khanbaligh的说法是对的,的确是突厥语,此词汉译一般作“汗八里”,元代蒙古人对大都的称呼。 3 t* W4 z- r( ~
7 Q/ ~9 b0 l$ E对北京城墙的破坏,对于决策者来说,是对城市的建设,因为新朝当时急需破旧立新,且无力另建新城。但深层的心理,则是其意识形态惯有的偏执,以及面对巨大古都的不自信,要么迷恋而入住,要么因不自信而仇视,而破坏。后来胡同四合院的面目全非,则是文革及后来人口膨胀导致私搭滥建所致。再后来就是官商勾结大肆拆迁,今日则是人口疏解为名腾退给富人做安乐窝和俱乐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