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5|回复: 3

叩问历史的追梦人:记著名陵寝专家徐广源[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2-9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5 T# i8 b" n3 Z

    

叩问历史的追梦人:记著名陵寝专家徐广源

叩问历史的追梦人:记著名陵寝专家徐广源

- d, y& q1 y; A4 g$ ?, T; M, o

 

1 u% \$ t$ c' K! ^

《唐山广播电视报 今日遵化》记者 杨健

! N% O5 r3 l2 R3 s9 o

 

6 G0 w% h% U: G) I8 N

     他亲手整理过慈禧的遗体,亲自找到了“香妃”头骨,参与过乾隆裕陵地宫、慈禧定东陵地宫、乾隆香妃地宫和纯惠皇贵妃地宫的清理发掘,探查过乾隆诚嫔地宫、康熙保姆地宫、果亲王允礼地宫和果郡王弘瞻园寝地宫……他是一位出版十数部专著、发表文章数百篇的学者,也是在研究之余躬耕于田间的农民。徐广源,这位从农民中脱颖而出的陵寝专家,用自己的亲历亲闻,见证和还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 o9 H* L' k" d$ `2 Y5 T

     迷上迷团重重的皇陵

) r9 H# C5 g( W9 Q- T4 ^4 v

     在徐广源干净整洁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位已过花甲之年仍躬耕不辍的老人。他的身量不高,衣着很简朴,穿者着一件普通T恤,腕上是一块有30来年的老款“上海牌”手表,口音带着点儿京腔京韵,待人十分和气。但一提到皇陵,他的表情便神采奕奕、声音也高了几度,透着一股子兴奋劲。最近他正在写一本关于清朝后妃的书,很多资料和内容是当年他住在妃园寝时整理记录的。

# ^9 u; w6 L( @/ C% i

     徐广源是遵化马兰峪当地人,满族镶黄旗,母亲是清朝护陵人的后人,父亲则是一位读书识字的外乡人,喜欢中医,熟读历史,对古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

5 X5 k* `0 D- }

     家中兄弟四人,都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导,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徐广源得到了格外的疼爱。从他记事起,父亲无论是带他去田间还是赶集上店,都要特意拐到皇陵那儿走一走,一边数着陵寝里的宝顶一边告诉他地宫里埋的是谁、随葬了多少稀世珍宝,以及宝华峪道光地宫出水后搬迁西陵、同治惠陵和惠陵惨案那些帝王后妃们湮没在历史尘烟中鲜活的故事……

3 b2 Y! a, k/ T2 U6 v9 [) _. P

      记得一次路过仓房,那里的一座佐圣夫人园寝引起了徐广源的兴趣。据说墓主人是皇帝乳母,陵寝坐北朝南,正对着一个很大的水坑,两统墓碑就在水坑边上,中间是人们为行路方便走出来的一条羊肠小路,视觉上看宝顶和墓碑被分开很远的距离。就是这样一座陵寝被父亲演绎成一个传奇的故事:原来,两只驮载石碑的赑屃离宝顶很近,后来夜里口渴爬到水坑边喝水,结果水喝干了,天亮了,它们却回不去了……每每至此,徐广源都听得津津有味,神秘的殿堂、静谧的墓园、还有当地野趣传说,让那座巍峨壮丽的皇陵在他幼小的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开启了他与清东陵几十年痴缠相伴。

4 p; F2 }% f4 V p6 `

     长大后,徐广源脑子里关于清东陵的故事越积越多,越讲越有趣,他对皇陵的热诚感染了所有和他接触过的人。在遵化读高中时常常有同学跟他回家,逛皇陵听他讲故事。

! @4 \# \4 U8 I* [' b

 

* r% g A% O7 G. p$ c

 

% G" R* p1 P% Q j0 e) }

     情归陵寝用一生守候

. L1 S2 P3 d8 `( Y

     “文革”开始后,徐广源离开校园回乡务农,但他对清东陵的兴趣丝毫未减。虽然当时身兼村里的文书、司药、会计、团支部书记等等数职,但只要有时间,他就背着书包四处找石碑抄录碑文,无畏严寒酷暑, “慧、惠、勤、平、密、成、宣……”对于清东陵陵寝主人的封号和宝顶位置,徐广源顺手拈来,甚至倒背如流,附近十里八乡的乡亲都知道这儿有一个对皇陵着了魔的年轻人。不仅誊抄碑文,相关的书籍他也照本全录。在徐广源的书桌上摆着牛皮纸封面整整三大册宣统皇帝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526页微微泛黄的纸张上是整整齐齐43万字的钢笔小楷,没有一点墨垢一个划痕。

4 B2 N$ c: I! V# t; T3 y

     后来,清东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后改名为“清东陵文物管理处”)成立。做了十来年农活的徐广源,因其对清东陵丰厚的知识积淀被选拔到东陵工作,真正从一个皇陵历史的痴迷爱好者到成为它的研究者。终于有机会可以碰触到那些历史的印记,可以亲自一探究竟,这让徐广源欢欣鼓舞。他清楚记得1977年2月5日第一次走进清东陵裕地宫的那个日子。腊月的天气十分寒冷,积存着有三四寸深泥浆的地宫却特别温暖,不过气味十分难闻。炸碎的石门后一口巨大的棺木里面胡乱堆放着人骨,里面还有几口横七竖八的棺木胡乱堆放着。初次探查20分钟就结束了,但留给他难言的兴奋和激动。

. h& h6 r7 n5 R; S s

 

( L) W8 s2 C1 m7 K3 h

     进入乾隆裕陵的地宫让徐广源肯定了自己多年来的坚守,对于慈禧陵地宫的探查、整理和研究则让他在这一领域名满天下。

+ ?2 N/ _$ j0 k/ ~9 R: Z

    据说,当年慈禧陵内随葬品件件都价值连城,最珍贵的几件是入殓时慈禧头戴的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冠上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还有她口内含的一粒夜明珠,传说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以及异常精妙的用白玉雕成、号称可以“烟云流动”的九座玲珑宝塔和4个翡翠西瓜,可是丰厚的财富给慈禧陵带来的是多舛的命运。1928年7月初,军阀孙殿英盗掘清陵。慈禧陵中无数珍宝被掠夺一空,生前一世风光的“老佛爷”被抛尸棺外。

/ x! F# h! N6 o; K, \# ~, D

    1979年,在对乾隆裕陵地宫进行清理后,学术界内对勘探慈禧地宫的呼声越来越高。1979年2月17日、1983年12月6日和1984年年初,徐广源参与了慈禧地宫的三次清理工作。在最后一次探查中,他亲自负责慈禧遗体的整理。

2 p6 k% ~) h. P4 _ d/ \* I. B5 r: f

    “在还很柔软的黄缎袍和坎肩后面,有一幅黄缎被和一个装有牙、指甲的小包,再取走一层黄绸,慈禧的真面目才完全展现出来。头向左微偏,两眼深陷成洞,胸部袒露,身上有许多裂口,轻轻一碰,肋骨就扑哧扑哧地响,已然成了一具干尸!用尺子量一下慈禧,身长有153厘米。”徐广源说照依此推算,慈禧生前身高应该不低于160厘米。

3 }/ h2 t3 U; h) Z1 T9 m6 M

     在清理地宫时,徐广源和他的同伴发现了原本穿在慈禧遗体最外面的一件五彩五福佛字龙袍,那件绣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楷体“佛”字的衣服上,原本每个字上都缀有一颗珍珠,还有檀香木所制的慈禧宝印,上面刻着的是她的谥号。

( E# y$ ?$ B* w; I3 O+ {1 t

      慈禧陵的探查为徐广源的之后对清东陵的研究以及著作《清皇陵地宫亲探记》积攒了第一手资料,而“香妃墓(史称容妃)”的斟探工作带给他的则是惊喜连连。1979年10月2日清东陵维修宝顶的时候,突然发现容妃宝顶的台阶塌陷了一个大洞。原来地宫曾被盗,盗贼为了掩人耳目,用木头棍塞住,时间长了盗洞就漏出来了。当徐广源等人走进地宫时发现地宫门半敞着,里面有一人多深的水。大家踩着石瓦块寻找,发现了一条长85厘米的花白发辫和其他遗物,一顶吉祥帽和名贵的猫眼石以及一部分肢骨,唯独没有发现头颅。徐广源不死心,拿铁锨在灰浆里面探找时碰到个硬物,拉到近前用手在泥浆里抄出一个头骨。

$ e( W; Q* |+ J6 p8 h8 {

      为确认尸骨主人,徐广源和同事还携带头骨进京找专家鉴定。“我们那次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香妃的头颅骨。这枚头颅骨的发现,意义非同寻常。它无可争辩地证实香妃就葬在清东陵。通过对头颅骨的鉴定,可以进一步证实她的民族、年龄……”原来香妃冢原本有3个,一个是在新疆喀什,一个在河北清东陵,还有一个在北京陶然亭,但这次确切的发现,让业内更多专家认定是“香妃”墓在清东陵。

9 q* |/ X& i7 \$ T4 T# ?

     陵寝的探索让徐广源乐此不疲,而对于陵寝的研究更是让他如痴如醉。不仅看东陵,清西陵甚至是沈阳清朝入关前的陵寝也是他常去的地方。他书中撰写的内容,都是他亲力亲为去国家图书馆、去民间探访知情人、搜轶那些收藏于各地的书籍和志记去解决的疑团。当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他找到了十几年来始终悬而不决的康熙景陵石像生是否为乾隆皇帝所补建的答案,徐广源兴奋得彻夜未眠。他前往西陵数十次,踏遍了各陵的马槽沟,就为了找到昌陵地宫龙须沟的出水口。为掌握清代王爷园寝地宫的规制,他冒着严寒先后六次只身钻进破败、倾斜危险的果郡王弘曕园寝地宫探查,甚至发现了碑文竟将墓主人的名字刻错。为了寻找宣统皇帝的万年吉地,他坐着好友的汽车四处奔波,终于找到那块永远不会成为陵寝的“吉壤”……。对于那些自己尚不能释疑的地方,徐广源也忠实地记录下来。对此,徐广源始终认为忠于历史、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是作为一个历史的研究者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原则,对那些根据道听途说便使用的“拿来主义”他深恶痛绝。

& W2 p2 \# I8 t2 C, v1 G2 f

     2005年徐广源退休了,但他从未真正离开过工作了近30年的清东陵。那里的石牌坊、神道、地宫让他魂牵梦绕,始终也看不够,写书之余常回去看看。近几年,他常忙于各种社会活动,赴澳门讲学、在中央电视台及河北电视台当嘉宾,还曾作客搜狐网与网友交流。随之而来的是他的“粉丝”越来越多,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但他仍像儿时一样,认真地探寻着、参悟着清陵那些未尽人知的秘密。

$ t" ~1 B1 O+ P( I# @

     徐广源说自己现在还记得小时去东陵,常常会见到有美丽的仙鹤落在那高高的殿顶,望向远方,后来就难觅其踪了。他总想自己可以多做一些事情,无论是著书还是在民间呼吁,他只希望能够守护好这座宏大的皇家陵寝,让那段历史能够流传下去,而不是像那鹤影一般杳然无踪。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1-2-9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东陵考察、硏究,著书第一人。
发表于 2011-2-9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逍遥游天下在2011-2-9 21:58:00的发言:
清东陵考察、硏究,著书第一人。
# G% f0 {6 y+ h: {

            第一人应当是于善溥先生,当然徐广源先生也是凤毛麟角的专家~

发表于 2011-2-10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20:38 , Processed in 1.13026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