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当地村民真的有效吗?北魏太和造像的经历就是证明。去年《北青报》上有篇文章,《清王坟10年少了14座》,这个论坛里的不少人恐怕都读过吧。就现实国情看来,当前对某些文物的“原址保护”和置之不理差不太多。 关键在于“异地保护”的目的是什么?把顺承郡王府从西城迁到朝阳当饭馆算是一种“异地保护”,不过人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与建设”。把北魏太和造像请进保护条件比较好的博物馆,也是一种“异地保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对文物的盗窃和进一步破坏,同时也便于向社会公众展示和进一步保护研究。 当年圆明园被毁之后,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日伪政府、人民政府对遗址均实施“原址保护”。“保护”的结果呢?就是地上的东西越来越少。当时的情况就是,留在圆明园这个“原址”的文物,后来大都没了踪影。流进了燕大校园那个“异地”的文物,大都传到了今天。只有到了当代,由国家各级政府真正投入之后,对圆明园的“原址保护”才有了实际意义。所以说,还是要回到国情谈问题,以现阶段政府对文物事业的投入,要真正覆盖到“中山寺遗址”这样的偏僻所在绝对是不可能的。相反,把观音造像这样的珍贵石刻异地保护起来,使之免遭破坏倒是可行的。 从照片上看,中山寺观音造像似乎属于可移动,也可复位的文物。因时制宜施以“异地保护”,待条件成熟再完璧归赵,也算是个法子吧? 试想,如果在1930年代,我们对故宫珍宝实行“原址保护”,而不是南迁,恐怕今天也要到东京的“枫丹白露”去欣赏了吧。
- R9 e: g1 W" w, i[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11:52: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