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70|回复: 16

重温故宫——三大殿[含5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5 14: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大殿者,太和、中和、保和也,它们是紫禁城前朝部分最重要的一组建筑。

2 X* f. h5 _4 S4 q6 E0 r, h

 

; L' T- h8 N5 H) v* @

穿过太和门,眼前出现了一个比太和门广场更大的空间,这就是紫禁城里第二进、也是最重要的一座院落——太和殿广场。广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15层海墁青砖铺地,200块各1尺见方的白石仪仗墩,导引我们的视线沿着广场中间的御路,一直延伸向北,投向三层汉白玉台平台上宏伟威严的大殿——太和殿。

5 ]4 {3 m1 I, O9 v0 N$ u

 

" @) G9 b. j9 d, Y. Y% f* E

太和殿广场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太和殿东西两侧建中左门、中右门,殿与两门间依台阶由三段高低错落琉璃瓦顶红宫墙连接,与太和殿相接的一段宫墙,各开一穿墙门,通往太和殿后中和、保和殿(此穿墙门旧无,为游人方便游览后开)。太和殿广场东西两庑各有房32间,东庑中间建体仁阁,阁之北为左翼门;西庑中间建弘义阁,阁之北为右翼门。广场北侧即太和门。

) A) j1 t; Q9 W6 P

 

# ^" ~ v0 p) Q

广场及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三维鸟瞰图(北京三维地图网截图)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太和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太和”二字,出自《周易.乾.彖辞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太”即大、“和”即和谐,意思是在天道的主宰下,阴阳合和,太和元气常运不息,万物和谐共存。

# B/ M* r, v8 }- E. y3 D

 

4 F# O& X4 m7 |, L0 y' \3 g0 E0 |) {

太和殿连同三层平台,通高35.05米,面阔11间(63.96米)、进深5间(37.20米),总面积达2377平方米。前出廊,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米、重约4.3吨ɡ的大吻,岔脊上装饰除骑凤仙人外十个垂脊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的行什,为中国古建筑所仅有。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部由七十二根立柱支撑,明间设髹金漆云龙纹宝座,后摆设着七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宝座两侧6根直径1米的柱子由沥粉贴金云龙图案装饰。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宝座上方天花,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殿中悬挂清乾隆御笔“建极绥猷”匾,地面满铺金砖。

9 @( b; D# _: L

 

, X2 z. n: l0 c* @0 x6 V

太和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6 n9 q5 s8 ?7 |3 e& y& M# r4 v2 r


太和殿重檐庑殿顶及匾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b4 P3 n+ N1 _5 `* ^! [* p


太和殿前丹陛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D) B% Z4 k& v( ~( Y# u$ j6 E8 W


太和殿檐柱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6 c g7 i5 e, M+ a9 s0 k$ H


太和殿挑檐细部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1 a$ j$ W& Y _


太和殿门窗装饰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a; o8 z9 S4 N" V


太和殿内立柱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Y# d$ U# |/ q0 r' E


太和殿藻井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m& v/ H; b7 j/ D


太和殿藻井、宝座及“建极绥猷”匾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太和殿及其后的中和、保和殿,共同坐落三层面积达25000平方米、总高8.12米的“土”字型汉白玉石台上,平台四周是雕刻精美的汉白玉护栏,上有雕龙望柱,基座的边缘装饰1142个“螭”首泄水孔,大雨时节“千龙吐水”,蔚为壮观。太和殿外东西两侧,各陈设重约2吨鎏金青铜太平缸两口,注水以备不时之需。前丹陛东西两侧,各有一只龙头龟和一只铜鹤,龟鹤都是祥瑞长寿的动物,内可放置置香料以为燃香之用。前三层台阶间,列鼎式香炉18只,其中丹陛上6只,以下3层,每层4只。丹陛西南角建汉白玉石座,上设嘉量,对应的丹陛东南角,设日晷。

4 v/ E; X. } g

 

8 Z- O- l0 t2 U( \: ^/ j4 Q$ D8 ]' `

太和殿汉白玉石台及螭首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3 D/ F( ]+ |, I0 h w( {8 f


太和殿汉白玉石台及鼎式香炉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G! L8 ]" ~1 f* n


太和殿鎏金青铜太平缸细部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 k6 K4 y7 C: ]# b* X: V. s

 

6 A6 E! b9 t- q" j5 O" K4 K! Z

明清时,太和殿只有在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时,以及皇帝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时使用。清初,曾在太和殿举行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殿试改在保和殿举行。至于我们从影视作品里熟悉的所谓上朝,明清时叫“御门听政”,明朝皇帝“御门听政”于太和门,清朝改在乾清门。清雍正以后,皇帝办理政务、接见大臣,改在养心殿进行,且一直延续到清室逊位。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点,也在养心殿。

. d5 M3 b' J6 q5 C. S. T% ~

 

2 V) ^: F' X! O

太和殿西中右门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A+ F7 N" n+ V) ?% y* N4 z


太和殿西中右门及右翼门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太和殿与中右门间红宫墙及穿墙门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体仁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内东侧,面向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文楼,嘉靖时改称文昭阁,清初改称体仁阁。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毁于火,当年重建。体仁阁设重楼9间,进深3间,高25米,坐落于崇基之上,上下两层,黄色琉璃瓦庑殿顶。明间为双扇板门,左右各3间安装一码三箭式直棂窗,两梢间、山墙及后檐用砖墙封护,檐下施以单昂三踩斗栱。一层屋檐上四周是平座,平座周围廊装有24根方形擎檐柱,用以支承顶层屋檐。柱间设寻杖栏杆连接,站在平座上可凭栏远眺。上层楼7间,四面出廊,前檐装修斜格棂花槅扇28扇,梢间与山墙及后檐墙用木板做封护墙,减少了下层的承重力。檐下为重昂五踩斗栱。檐角安放脊兽7个。康熙年间,曾诏内外大臣举荐博学之士在体仁阁试诗比赋,清代各朝御容也曾收藏于此。乾隆年重建后,此处作为清代内务府缎库,内设收贮缎绣木架143座。

; R# e# _/ X- q h

 

( W8 f l2 W5 h

体仁阁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弘义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西侧,面向东,与体仁阁规制相同、相对而立。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武楼,嘉靖时称武成阁,清初改称弘义阁。清代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皇帝皇后筵宴所用金银器皿由银库预备,用毕交该库收存。

, e" S. E( S3 H( o

 

/ B$ \$ Q+ E, E+ P' K5 p

弘义阁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穿过太和殿两边穿墙门往北,进入了故宫第三进院落,这里的建筑有中和、保和两殿,保和殿东西两侧以红墙连后左门、后右门两门,制如太和殿。两门东西尽头各建崇楼一座,制如太和门崇楼,连接分别向南伸展的东西廊庑。

$ v! H4 L+ v( Y

 

% ~) I4 E: H h: i' n' g! X9 {

太和殿西远眺中和、保和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正处于“土”字形须弥座的中部。“中和”二字出于《札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殿为方形,四角攒尖、宝顶鎏金。四面各三开间,南北三出陛,东西一出陛。中和殿在明朝初年称为华盖殿,嘉靖年间改称中极殿,顺治年间改为中和殿。在明清两代,凡遇到三大节举行庆典前,皇帝在赶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内阁、内大臣、都察院、翰林院官员及侍卫人员的朝贺。如果遇到皇帝亲自参加方泽、太庙、社稷及历代帝王庙、先师孔子、朝日、夕月等重大祭典的时候,皇帝还要提前一天在中和殿阅览祝文以表示恭敬谨慎。每年仲春时节皇帝在去先农坛行耕礼时,也会亲自到中和殿阅览祝文,检查种子和农具。

% w2 u$ q9 a( l2 h8 o4 I9 |( [

 

# N0 L, B/ C7 ~: i: L! _

中和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x1 S$ ~; ]/ |. _


中和殿及匾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0 E7 S$ Q: D5 S; \/ _8 H% p


中和殿丹陛石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T- m5 K5 R$ W6 X0 s* K! B


中和殿内景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a* p1 v' d' u( |+ X: b


中和殿门窗装饰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保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保和”二字出典与太和殿相同,意为人君应该保持天人和谐,维护万物的平衡。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米,高29.50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垂脊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保和殿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舒适。保和殿匾额“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 Y n1 A0 g' f' N

 

1 a8 S5 Y( f4 N* f2 ^# t

保和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2 a$ l- [5 u9 T; g8 ^7 N8 h7 l4 n- @


保和殿台阶及丹陛石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g2 e, k4 i* h% d* \" D7 O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保和殿内景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中和殿门饰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7 U; {2 j% j" p! G


保和殿西崇楼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B. Q/ M/ i9 c( x0 d% q8 t


保和殿西望隆宗门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 u. f# Y1 {2 A, W" n


保和殿东望景运门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6 }) |. v0 G' F' g


保和殿后的台阶上,有一块整体由艾叶青石雕刻而成的丹陛,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达200多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块石雕丹陛。丹陛石雕四周都是卷草纹,下端是海水江牙纹,中央是飞云簇拥的九条蛟龙。制作精美,是难得的石雕珍品。

; P1 A5 ?0 @6 w: Q

 

7 h+ P# k8 M1 F a* N2 N( R4 ]2 X, {

保和殿后丹陛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5 j( \1 \0 ^8 c' z


下了保和殿后的台阶,对面便是乾清门,面前狭长的广场就是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线——乾清门广场,紫禁城里的内廷,到了!

, i9 `. ]( ~ a3 K+ `+ G

站在保和殿后台阶上望乾清门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重温故宫——三大殿

3 }) i _. d2 u" G



下集预告:文华武英

. S, b# k5 T+ k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1-5 1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街客在2010-11-5 14:58:00的发言: 8 ~% N9 M3 Q. \5 Q2 B& X& B2 n$ K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9.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8 N6 J8 ~' _$ H. G# s

  保和殿前的这块对龙丹陛几乎涵盖了中国文化中把龙作为帝王威仪象征

8 m8 z4 E* @: a7 T V! ^

  的全部含义。北京石雕精品中的精品。太和殿前的那块磨损太厉害。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兄弟捧场!

2 f6 v6 T7 G4 G

 

' o8 X. T/ E5 v, j% T& S! }, J

编辑一个原创帖真的很不容易啊,连图带文字,但欣赏的人不多,感觉很郁闷!

发表于 2010-11-5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辛苦了!!!
发表于 2010-11-5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顶一个
发表于 2010-11-5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期待文华武英
发表于 2010-11-5 1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片子, 明天我也打算去故宫转一圈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诸位!

" V% U8 }& q: T; o2 m

 

. J6 ]$ q2 H! [' d; \

有时间我把明初三大殿的原貌写一写,和现在有天壤之别——奉天殿比现在太和殿大一倍、两边接斜廊(非现在的红墙)——永乐帝真是有气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篇请见:

' w( @7 n- ?4 `

 

" ?8 P1 Q, Y, _( U7 z# l! [6 u5 j

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533_1_1.html

. t2 p( U8 R3 e. C

 

发表于 2010-11-8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为何要移地续帖?

: o- o2 b( K/ A9 G" F9 d4 g

 

9 Z7 P& c# u( @( t; g

 

- @5 X' y5 `6 z* F0 Y9 H' J

近半年多来,论坛的热度是低了一些。

- o2 D$ q$ |5 Q& L4 }

 

( x8 e8 [5 P- v8 v

这不应影响兄发帖的热情!

/ Z4 Q7 t$ C$ |2 v

 

6 R/ \6 B! G5 P4 J1 ]

 

# q& Z: W( S, J& D" x# u2 ~

只要是精品,回得到朋友们认同的!

$ c4 G3 Y# w2 ^/ w& r

 

& Q% { g, K0 r% S+ K) g

 

0 w* t" D! D) ?7 t4 T- E& ?

等着看您的续篇......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0-11-8 14:03:00的发言:
4 w0 R6 _# w3 \, n7 c' \) [/ H- d

老兄为何要移地续帖?

+ n7 c @$ R- t. E( s- v" X$ P

 

0 h( ?. y5 o- |' g$ x& q0 ?' y; j

 

: W- v) l9 v( C9 J8 @

近半年多来,论坛的热度是低了一些。

4 k1 z+ {: s# @- ]# q& j8 `$ s

 

" D2 t+ d9 k' R3 v( U$ |9 B

这不应影响兄发帖的热情!

- V0 f, b; P# Z) m- U% E

 

6 l6 ^; @; t1 H8 D( c) p" E0 z

 

1 Y* O ` `" A

只要是精品,回得到朋友们认同的!

3 F# y2 }/ e' c1 ?, P& J* L+ R

 

0 P: I8 f$ F2 C: v

 

. L3 ?- Z- R( T# j* H

等着看您的续篇......

" m8 v# o. J4 Z* ?" R% E! A; }8 z

 

, s* h; {8 Z3 V$ l! C

 

% |2 h5 u1 {0 I5 ?2 P

 

8 r. D: C, t. ~: k" N2 s1 W7 p

 

6 G. Z4 a$ S: Y* I, Q8 H4 d

我想看看老北京哪个版块热情最高!

! }5 A8 P0 Z f

发表于 2010-11-9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好就行,发哪儿无所谓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0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弘德皇帝在2010-11-9 21:39:00的发言:
内容好就行,发哪儿无所谓
* ^+ q, f1 }% b# c% J3 G

 

' e0 I' [8 Z7 U5 q2 n5 _) K7 d' L

多谢皇兄在各贴给小弟捧场,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的博大精深,来自建筑、历史、藏品三个部分,街客愿意就此话题,与网友们互相探讨、互相学习。

" u8 o C1 f3 U; R/ l* u


已发表帖子链接:

9 y) ~ P# e& J. j9 c% t+ E


写在前面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149.html

W# B" Z" |8 X/ Z: H6 x


走进紫禁城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200.html

! f* \) ]3 R# ~3 T6 s& ^


太和门及太和门广场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294.html

! j+ Y1 A' B& b. P% [$ W% R8 k


三大殿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12_68398.html

% o9 }9 w! W! \/ `, c, C


文华殿及内阁大堂
http://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533_1_1.html

* m6 y `/ f0 t+ z) Y


重温故宫——武英殿及南熏阁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626.html

8 ?) T: _* H& h* e8 P% n: i% e


重温故宫——断虹桥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_52_68689.html

9 N9 D" v P5 A$ f* S( m

 

发表于 2010-12-11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捧场!" u3 N1 T' k6 @. [* v  k5 n; p* ]
[BR]周日我也去
发表于 2010-12-11 1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楼主的帖子很好,成了故宫的系列,不要气馁,好酒不怕巷子深嘛。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12-11 17:56:00的发言:
      其实楼主的帖子很好,成了故宫的系列,不要气馁,好酒不怕巷子深嘛。
, K8 ^1 Q+ a$ g% ^( P4 c; d

 

4 M: ?2 |. C# C @& q: I

感谢吴老鼓励,故宫系列已全部完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9-9 13:11 , Processed in 1.187492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