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照片! 您看的是承泽园东所北端的观音院吧, 如果绕到房子北面的胡同, 也能看到彩画痕迹, 还有一块白底黑字的小牌子"吴家花园". 我曾从那路过, 也感到惊奇, 回来后曾查过一些资料, 看到您的照片和标注, 才知道这些彩画的名称. " w) S) N e- m" b% r: P5 s
! Q+ r& F+ k1 _
"承泽园位于挂甲屯以南,南临畅春园遗址,东部隔万泉河与蔚秀园相望。...承泽园的面积也不甚大,...但论历史,承泽园也已经有了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园林。历经劫难,承泽园的主体建筑一直保存至今,实在是不容易的。而且,要论园主的地位和身份,也都是不同寻常的。 " w" D; z% G: P% h5 Y+ ^5 R# t
承泽园大约始建于雍正三年(1725),为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最初赐予果亲王允礼为邸园。后至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把京西王公的园林进行了重新分赐。道光二十五年(1845),他把承泽园赐给了寿恩固伦公主。寿恩公主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女,所以当时的承泽园又俗称六公主园。寿恩公主在咸丰九年(1859)去世,按照清朝惯例,不久承泽园就收归内务府。到了光绪二十年(1894),承泽园又赐给了庆亲王奕劻。
5 n% q" {( o3 M+ | 辛亥革命以后,承泽园仍为奕劻所有,袁世凯失势以后,奕劻搬至天津居住,估计那时承泽园已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奕劻去世以后,承泽园为一代文化名人张伯驹先生购得,具体时间已经无从可考。在北京大学购入该园以前,张先生是承泽园的最后一位主人。"
8 n2 v( M% {$ r5 w 5 C! G7 a1 q7 Y, Z! c$ H0 h/ h' V4 X
跟两张老照片中的彩画.
奇怪的和玺彩画
奇怪的和玺彩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