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N M# t# X; X: b7 ?9 A! @
北京西单石虎胡同,从表面上看,毫无出奇之处。
% ]: n8 E2 I6 B8 O但有心人只要走进细看,就会发现石虎胡同7号是个不可思议的地方:在西单这么一处繁华场所,竟然还有一座年岁久远的老宅子,其架势有如一座王府。
1 R$ Y- y* e3 ]
如果再细究下去,就会发现这里曾有过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它曾是明末宰相周延儒府邸、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驸马府、专收八旗子弟的右翼宗学所在地,曹雪芹就曾在右翼宗学供职十年,并在此构思了《红楼梦》;200年后,中国无人不知的徐志摩从英国回来后,滞留北京,也寓居在石虎胡同7号的好春轩。
1 D- V B8 M3 d1 ^, N" S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座名贯京城的府邸与江西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8月31日,清代名臣、水利家、诗人裘曰修的后人裘有崇老人说,自从乾隆将石虎胡同7号赐予裘曰修后,裘家在此居住时间最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大,毫无疑问应被认定为裘曰修府。
& V2 U& `0 h X3 G
穿过数百年的光阴故事,这座旧宅更应成为江西在北京的一个文化宣传窗口。
W# t" O' }/ w
石虎胡同7号,几任宅主遭凶,纪晓岚笔下这是一处凶宅
! ?1 U2 M% T! f @) x5 m
隐匿在商贸市场外表下的北京西单石虎胡同7号,以静止的姿势,坚守自己的荣耀传说。
# [/ |/ j6 f8 @
自从1996年,曾就读“西南联大”的著名老教授方龄贵先生在学报上著文,考证和红学有关材料,进而涉及石虎胡同右翼宗学,以及江西名人裘曰修,从而引起全国对此广泛关注。
$ v: S" h) G9 T+ y2 i石虎胡同7号这座宅子究竟有过怎样显赫的过去?裘有崇老人因追寻先人裘曰修的足迹,四处寻访学者,几度赶赴实地,对7号宅子的来龙去脉有了详尽的了解。他查阅到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上面说:“裘文达公赐第在宣武门内石虎胡同,文达之前为右翼宗学,宗学之前为吴额驸府,吴额驸之前为前明大学士周延儒第”。
3 y2 t% ~/ G# p2 o* I也就是说,此宅在明代先是常州或武进会馆,明末为大学士周延儒的府第;明史将周延儒列入《奸臣传》,其人贪鄙,假传捷报蒙上,终致明亡,明崇祯勒令其自尽。到清初,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招为驸马住此,故称吴额驸府;但有说,吴额驸在京另有南府花园,此宅为吴三桂反叛,吴应熊和其子吴世霖被诛之后,皇太极第十四个女儿建宁公主,从南府搬出,度过凄凉余生的地方。
& K0 _5 d- f6 K2 z在这之后,7号宅成为右翼宗学所在,主要就是清宗室读书之地。雍正三年(1725)右翼宗学开始设于石虎胡同,乾隆十九年(1754)搬迁新址,移到绒线胡同。在右翼宗学未搬迁之前,《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曾在此供职,与宗室子弟敦敏、敦诚兄弟等结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据吴恩裕《曹雪芹丛考》,曹雪芹与敦氏兄弟接触的时间,大约在乾隆九年到十六年间(1744—1751),敦诚在《寄怀曹雪芹》中写道,“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离倒着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虎门即指石虎胡同。同时,诗中还有,“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此“书”当即指《红楼梦》,可以认为,曹雪芹在石虎胡同右翼宗学工作时,便开始《红楼梦》创作。
- P% s# \; p6 P: b+ @
尽管宅主来头都不小,但因为几任宅主遭凶,纪晓岚笔记中又记述有裘曰修讲鬼的故事,直到民国时期,还有客人在此猝死,宅主人被刺身亡,好事者沸沸扬扬,传为北京几大凶宅之一。
a4 m" I% D$ h K& Y i" F5 l
不过,唯有裘曰修祖孙三代,在此宅住八十余载,却成就辉煌,平安顺利。
* c! l4 ?/ N7 z8 I清代名臣裘曰修,纪晓岚是他的学生
" k- S1 C( O% H9 B% x: G) Z- }
那么,裘曰修是何许人也?
9 S `3 u" T# U$ k q' t, W
前几年,七旬老人裘有崇返回南昌市昌北白水湖开发区双港村扫墓时,偶然从族人处听闻裘曰修,从这之后开始仔细了解这位了不起的先人,一发不可收拾。
) W- D4 ]; O2 H裘有崇认为,裘曰修是一位在江西成长的清代乾隆盛世名人。他的祖籍地就是今天的白水湖开发区双港村,裘曰修一生历领六部,任兵部、吏部、户部侍郎,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在军机处行走;纂修西清古鉴、钱录、石渠宝笈、热河志诸书,并充任四库全书馆总裁;还统军出使边疆平乱,特别是对黄淮等大江治理,抗灾赈灾,功绩卓著,清时传为“水神”。在政治、经济、军务、文化和人才举荐等方面,都有历史贡献,成为清代乾隆盛世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人物。
& x5 [' R6 |! w8 T) @2 c$ A6 h“在江西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清代名人裘曰修,对家乡故土怀有深厚情感。”裘有崇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裘曰修南旋回乡,写下许多江西沿途所见景色及亲情感受诗篇,如《临川道中》、《过峡江县》、《抵于都寄家兄盛修》、《南昌道中》等。他故地重游南昌“百花洲”,写下“湖上清风敛早霞,湖边芳树思无涯”的诗句,那里曾是他青少年时读书之处;身在京城,依然思念故乡,“秋声来几日,客枕最先闻,乡思浓于酒,诗情冷似云”。
" A5 U# `8 M0 y" P n; V% B0 |
裘曰修不仅官位显赫,且成就卓越,生前身后影响巨大,成为江西在清代乾隆盛世文化历史领军人物。他与著名诗人袁枚同年交深,《四库全书》总其成者纪晓岚,是他的学生。《续修四库全书》曾载有清人为裘曰修孙裘元淦撰墓志铭,赞称,“江右言门第者,必首推裘氏”。
) _$ }% v' h0 M- Q
裘曰修世居在南昌德胜门,裘有崇说,今仍有裘家厂、大士院地名,宅院经数百年变故,已难觅踪迹。据考查,该宅乾隆二十八年(1763)御赐“爱日堂”堂匾;乾隆二十四年(1759),曾赐立裘曰修生母“七秩连祺”、继母“八旬衍庆”额匾,裘曰修曾有大量藏书此宅,其中元明清初人诗文集1000多种,多是抄本、孤本,极为罕见,到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战乱散失到外人,剩余800余种,在光绪年间被转让到外地,民国时被盗卖,有说已流落到日本。
1 c3 d0 A" G2 t z6 r9 }, A8 S; h
乾隆三十八年(1773),裘曰修因患噎症,在任去世,终年六十二岁。次年,归葬故里。嘉庆六年(1801),原配夫人熊氏终于里第,合葬于今梅岭风景区太平岭上,俗称“皇姑墓”,至今墓道两侧石翁仲、石兽等仍存,并有出土墓砖可证。梅岭“皇姑墓”为江西省最大的地表清室墓,1986年南昌市人民政府立碑,列为文物保护。
- m) S( o5 ~& _6 [6 e) N
乾隆下旨,裘家人在这里一住就是84年
7 R' y& D. g4 t, |2 R' N o7 S
1756年,裘曰修45岁。这一年的二月,他充经筵讲官。四月,军机处行走。
[3 }3 Q: T( `3 t
石虎胡同7号,并非寻常人家府邸。裘曰修是如何成为这里的主人的呢?
1 c4 o( A6 Q; c- q根据裘有崇的调查,裘曰修初入仕途在京时,住皇城里地安门内大街东侧的“履道坊”,此处曾是明代尚衣监的作坊,屋室简陋;后由于深受器重,乾隆赐石虎胡同大宅。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有《题裘漫士少宰苑东寓直图》七首,写道,“趯台西畔有新庐,履道坊南宅不如。”“新庐”即石虎胡同七号,它在中南海趯台\(今称瀛台\)之西,故称西畔。
/ l, z! T1 F$ }% \* J3 s4 V5 F$ \& s
在裘曰修被授予军机处行走后仅两个月,乾隆下旨,裘曰修成7号宅主人。
. g6 r' c3 o7 [: @% C% i清《内务府奏案》记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六月廿四日,内阁奉旨:“交内务府于内城官房中,查一所赏给裘曰修居住……”奉旨:“着将石虎胡同房间赏给,钦此。”
* l4 ~! o- M ]$ t2 l此事,裘曰修子裘行简辑录在《裘文达公文集》中的《行述》有记载,“赐第于宣武门内石虎胡同”,“宣武门内”即今西单。当时,汉臣能入住内城,是莫大的恩荣。此后,裘曰修住此宅18年,直到过世。
2 D/ y# e( C) M4 f" z0 \- n1 ^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史述略》中,列出乾隆《内务府奏案》,其清单中有记录:“……赏给裘曰修石虎胡同房86间,现系伊孙国子监学正裘元复居住。”直到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裘氏后人将此宅院出售给安徽潘氏。裘家人在这里一住就是84年。
& L* X6 r. r1 F9 h数百年后,它能否成为江西在北京的一个文化窗口
6 I# P1 m. f" z9 N( x+ q
时光就这样划过去。石虎胡同7号在闹市中,保持着一份历史沉淀下来的宁静。
$ f* A8 Z1 v, ~! }近年有媒体认为,石虎胡同7号应该是贝子府,曾是乾隆的长孙贝子绵德的府邸。民国初年,绵德的五世孙从老宅迁出,后贝子府改为蒙藏学校。裘有崇经过实地多番调查,终于弄清楚,西单裘曰修府与贝子绵德府邸,是石虎胡同中两座不同的宅子。1931年3月24日,蒙藏学校与松坡图书馆正式立契,以现洋9000元买下这个宅院,扩充校舍。为了扩大操场,将中间的院墙拆除,以致不了解情况的人,把这两个院子混为一谈。
$ h( _" O+ U* x. d$ _% D' X5 J
1840年,在此居住84年的裘氏后人将宅院售予安徽潘氏。在之后,民国初年这里成为议长汤化龙宅邸,为财政部官产。
% }: O2 ?7 c5 w/ b" c民国时期,梁启超等人于1922年在此筹建了松坡图书馆第二馆,以纪念蔡锷将军。
& j9 n$ K) g) Z, Y3 W
之后,著名诗人徐志摩也曾暂居“好春轩”,在此成立“新月沙龙”,并写下了长诗——《石虎胡同七号》,展现了这里田园般的景致,以及他们在馆中快乐、温馨的生活情趣。
+ p3 t) [/ I8 D& S1 \- S( c: r5 I
裘有崇说,据此可以结论,裘曰修及其后人在此宅住时最久,其积极影响也最大,毫无疑义,西单石虎胡同7号,当之无愧应称为“裘曰修府”。他告诉记者,也有不少网友建议,北京西单原裘曰修府,是北京仅存的没有被拆除的古建筑之一,现被作为小商品市场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