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5楼原图拍摄于1905年:
7 l* o1 C% x* r/ k
/ p+ p4 H& {. W5 K; Y8 z
这是哪儿?
: d" {' `7 o' N. [0 B* W3 X: S
% V1 u1 s" v1 j% X) a5 `
6 u% z- j" t4 [6 p; ?$ M. U8 S水平上调一下:
: e" A# o, I) |
这是哪儿?
2 f5 ?5 _, g- G1 r$ `: X/ G1 ?3 i将图702.和图703.甘博(1917-1919年)拍的一张先农坛作坛墙比对:
6 W+ A+ E% V9 a5 a+ w* _
这是哪儿?
5 H. |! H- Y* q7 y0 k
- J/ L: |; g$ e+ c& A
3 d8 L) l; a7 |, u1 t$ @
$ Y9 h2 O5 A6 H) p- ~. ?6 g
$ F4 q; G- Y" E0 _/ [3 W3 ]" v7 Z[辩析]:
$ k6 Y# L# P# T ^4 }" h , y6 e; n" o. y
由5楼原图看,图里左侧非城墙;疑似坛墙。
) z, a% D; l5 m6 Z0 F ' ~# X% C' I) v7 ~( v
如此多的趴活者。疑似一处车站外。 3 P; ~% ], N- i/ }$ Z+ L
5 Q- f4 ^! K& {
在1901-1907年间,在天坛西门外曾存在过一座车站。 * O5 H3 M+ L& M2 N$ J; l3 u
; k6 t J5 O* g' g5 W
[转贴]“ 马家堡火车站诞生于大清王朝日渐衰落即将灭亡之际,注定要经历无数狂暴的历史风雨。
1900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曾打算利用铁路运输部队进京,但由于沿途受到义和团的顽强抗击而未能得逞。义和团与当地民众拆毁铁路、焚烧道木,马家堡车站也遭到破坏,但这些行动最终并未能够阻止住侵略者的进攻。不久后,八国联军集结数万兵力沿运河两岸进犯,慈禧与光绪率宫眷狼狈出逃,京城终于陷入外寇之手。
由于侵略军将天坛作为兵营,为了军事运输和劫掠物资方便,先是将铁路由马家堡车站延伸到永定门,后来又索性在城墙上扒开豁口,把铁路筑到了天坛,并在天坛修建了火车站。据1932年出版的《铁道年鉴》所载,“英人将马家堡站移至天坛”,由此推断,那车站可能暂时也被称为“马家堡”。不过,另有人说,当时在天坛有两个车站,一个叫“天坛内站”,一个叫“天坛外站”。到底哪种说法属实,还有待查考。但马家堡车站经历了第一次移位,应当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即使这样,外寇仍不过瘾。先是法国军队强行将卢汉铁路从卢沟桥延长到正阳门,建立了前门西站,接着英国军队也将铁路自天坛继续北拓,修成前门东站。天坛是皇帝祭天的神圣之地,却被洋人用来驻军队、修铁路,实在丢人。第二年,经清廷恳求,外寇才将天坛的铁路拆除......” + q2 `: {7 \6 g1 m/ |
6 v2 S/ o" q, a. r9 W+ e9 [4 A' p(略) 6 m% z/ m' }, Z2 k* {
( B6 i! f; R& k; t
这是哪儿?
, F, d* n: _$ W9 W0 n3 {5 V; ] ! i1 M; D" B) X; b5 r. X
这是哪儿?
% v( Q. ~% z4 Q' s
0 j) g( \# e3 \7 C$ B
: d. u$ e+ l+ q' ]
1901年在永定门西侧扒开豁口:
这是哪儿?
这是哪儿?
$ P( Z# [; N+ ]& y: R! O- L/ L
* ]" w& a, d* B- a- x" x! A1 N! i
4 T5 @8 o; F& V; u2 e0 A在圜丘坛西墙南门(圜丘坛门)外拍的已经投入使用的天坛车站:
这是哪儿?
. u$ N( k2 ^* g- c) ^' d- a
8 A1 {5 K- S! [7 i5 d# J1 a
& p; A+ k7 U I* }' y0 e0 f 3 `( B! i7 F5 B, U6 f
我以为5楼原图在下图(红点处)拍的。
, Q* E5 G+ d+ n$ p2 ~
这是哪儿?
( p) i: W, l4 Y+ m6 X1 b
$ h! U3 U0 ]* { 8 s" j R4 e1 E$ R2 V- h
* c6 ?4 }/ }) F: d. }我以为5楼原图里,中部远处就是天桥。
, y* w3 _. g4 W; ]5 E* V/ s) E
& e% `* N `& a; u/ d) q $ S* M' F) K1 \7 q# {7 [3 J
只是有些奇怪,5楼原图为何看不到圜丘坛的外坛墙呢?
' B3 L1 D( n$ x3 ?4 u& S
这是哪儿?
, E; D3 x9 Z* t2 Z3 A# 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0 6:41:5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