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提示
因会员注册模块问题,想注册(老北京网)论坛的网友,请拨打电话18510256323,论坛将手工注册,谢谢合作。
查看: 10621|回复: 14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12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翻阅北京古籍出版社的<宸垣识略>一书,该书成书于乾隆年间.该书有地图十八幅,乾隆戊申本把地图分插于各卷,光绪丙子本则总之余卷首之前,北京古籍出版社是采用的光绪版.

2 L4 s7 ]8 \% t" R9 }# ]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但是看这些图,却发现,总图和外城图都是和现在一样,上北下南,而内城分区域图,则是上南下北,着是为什么?求解.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北京城总图,内外城总图,内城总图,都是上北下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皇城图及宫城图也是上北下南,但是皇城图的神武门却写倒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西山图,也是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外城分区域图,也是上北下南,但部分城门写倒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内城七幅分区域图,则是上南下北,这是为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幅图发完,欢迎探讨.
发表于 2010-11-12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几年前侯仁之教授身体还好的时候去他家拜访,他就拿出这张图来和我探讨,他对这张图很欣赏,因为只有这张图标明了大名濠北到横桥后的去向,为此后来侯仁之教授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

# E) R6 a1 b" I) Z

 

: s% j" H" L$ F1 g3 \3 e& Z5 s! o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讨论][分享]宸垣识略中的地图方向

发表于 2010-11-12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纸可够黄的
发表于 2010-11-15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rt

  ! p$ B& H2 K9 r8 d4 y

一直未见有人解释,咱猜测一下:


4 ]% h# u, m. Y" g5 y8 E7 ^7 Y, H8 Y

1、我国早期地图没有一个所谓“上北下南”的规范,所以怎么画的都有。

" j( Y" }; c$ e+ J! i* R( E

一般座北朝南为上,明清以后,皇上座北朝南治理天下,所以把山西叫“山右”,山东称作“山左”。现在,我接触的有的老人画地图时,还习惯于“上南下北”。

; l6 R4 ]' O$ J* g5 l1 L

2、成图这个时期正处于西方文化和我们旧文化相互交融,正像文言文向白话文交替过程中出现的文白相杂情况。

发表于 2010-11-16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非常不好说,只能凭猜测;不过即便古图,正南北的还是居多的。

+ \% s. o2 t. V: q

1.有意而为  

. G+ k; w& c$ Q% W, R- F

             怀疑因此图为什刹海和后海,有水的部分较多,成图时因某种特殊需要故上南下北

6 d* V: P& \% I) z

             怀疑此图在皇城西部,描述都又是正黄旗区域,不知道这些会不会有些什么特殊说法

/ a! O0 i" q5 q( t# ]3 b0 K3 c

2.无意造成

4 u' J% N% A; _" o0 h- X/ p3 t/ m8 `

            可能是刻地图的工匠图刻的没有问题,但添加文字时的工匠不熟悉地图,不小心把文字添反;重新刻版工期过长,所以没有更改直接印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0-11-16 11:17:00的发言:
+ K, w' u* R t+ j8 r: E( O: J

这个非常不好说,只能凭猜测;不过即便古图,正南北的还是居多的。

6 \3 ]0 ~5 H- k1 v0 {

1.有意而为  

8 \+ o- L/ v0 z1 e

             怀疑因此图为什刹海和后海,有水的部分较多,成图时因某种特殊需要故上南下北

% x' B. U% @ B V4 z& T4 M" a

             怀疑此图在皇城西部,描述都又是正黄旗区域,不知道这些会不会有些什么特殊说法

! @* I: e8 b( J/ E5 ^) i6 A: x [

2.无意造成

1 J% T9 P2 a- ]4 @/ G' |

            可能是刻地图的工匠图刻的没有问题,但添加文字时的工匠不熟悉地图,不小心把文字添反;重新刻版工期过长,所以没有更改直接印出来了。

/ H3 C. d3 @" k2 V- k7 P: \# F5 ]

多谢黑龙,但是不光是什刹海那一幅,是整个内城的数张图,都是如此.第二种到是有可能.

发表于 2010-11-15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一幅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二锅头1在2010-11-15 8:35:00的发言:
  + o0 g+ M. W5 P7 D

一直未见有人解释,咱猜测一下:


) O/ x8 L8 g$ Q% ?8 D) u$ x

1、我国早期地图没有一个所谓“上北下南”的规范,所以怎么画的都有。

$ c( q9 D) p- E: N4 s

一般座北朝南为上,明清以后,皇上座北朝南治理天下,所以把山西叫“山右”,山东称作“山左”。现在,我接触的有的老人画地图时,还习惯于“上南下北”。

) u; r$ j a4 W6 F* t, l/ N% W

2、成图这个时期正处于西方文化和我们旧文化相互交融,正像文言文向白话文交替过程中出现的文白相杂情况。

+ |8 i# P# L( Y

多谢,那为什么不统一,内城总图和分图也有坐北朝南和坐南朝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j在2010-11-15 17:15:00的发言:
少一幅呀?
% P/ ^- _9 Q6 L \' a8 R

哪一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8974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28 18:37 , Processed in 1.16333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