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侯宝林先生的《七十七号》到佟有为先生的的《奥运梦》,从马季先生的《登山英雄赞》到姜昆先生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似乎相声总是主动地为国家体育做着宣传——当然这没什么不好——可有时过于注重宣传而忽视了相声本身的艺术性,就显得不伦不类,显得相声低体育一头。不过,相声在23号的广茗阁却有幸“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我刚走进广茗阁,就看见观众席后面的摄像机身赫然写着“CCTV”。“今天央视来录像?”我问翟先生。“这是张艺谋的人来拍奥运宣传片。”原来如此,难得张导演把相声列为“中国元素”,还这样重视。 詹先生的《连升三级》是第一个节目,这是人家央视点的,原定的《绍兴师爷》不得不让位。这有点干涉经营自主权的意思,可能央视习惯了。由于临场点节目,詹先生明显准备不充分,二十三分钟终于刻画完了一群明朝的混蛋。为了现场效果,里面夹了一些“速效包袱”,有情可原。尤其要说明的不足是在捡场,话筒的位置低,而且两个间隔很大,演员为了就合话筒显得有些驼背。 第二个节目是宋伯朝和赵硕的《对春联》,“文人”入活,基本是马派的。赵先生把“上天言好事”的头一字说成“天”了,宋先生也只能将错就错地对“地”,结果绕了很久,发现没办法绕过来,直接将“下地醋逮炮”抛出。好在下面的“萝卜”把之前的错误给挽回来了。 第三个是马星野先生的《数唱玲珑塔》,可以说是全场最精彩的节目。节目里面有不少古人典故,相信很多观众没有完全听懂,但演员的表演已经很好地诠释了这门艺术。马先生的返场王派《小寡妇上坟》同样精彩。不过马先生在打马蹄点时候,大板的两个音是用外侧三个手指的开合控制的,台下看得比较明显,如果能改成用内侧的拇指控制,就更精彩了。 接下来的《拴娃娃》由高晓攀和尤宪超表演。前面垫话依照惯例要拿后台的人和前面节目开心,节目总体还可以。但是外插的东西很多,“下三路”的包袱也不少。 《聘文书》是赵伟洲的节目,由翟国强先生和王碧辉先生演绎。表演后翟先生表示很不满意。我分析原因如下:《文坛赝品》、《聘文书》这类的作品难在出场就是以剧中人出现的,需要在最初的短时间内给观众一个明确性格印象,而安排在第六个出场有些问题。观众对前一节目的印象还很清晰,而这个段子的开头仅是通过最直白的语言表现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这样难得就很大。还有一处很难就是在写信的时候表现那个文盲因为一肚子草包而憋得胡说八道,这里很难把握节奏,快了,不符合人物,慢了,观众会猜出下面台词。 最后是张伯鑫先生、刘喆先生的《学双簧》。其中关于双簧来自于清末黄辅臣父子似乎是转引央视10台《百科探秘》中杨奇志的说法。《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曲艺卷中也有类似说法,但是黄辅臣私带幼子进宫、慈禧赐名的真实性不足。虽然张伯鑫意外扭了腰,但是舞台上仍然十分卖力,并且自告奋勇地担任了舞美烟幕的工作(刘喆化妆后被张伯鑫一扇,舞台立刻一片祥云)。
最后我谈两点看法。 一、现在一些人重传统而轻视现代相声,传统相声的确是演员的必修课,但是当传统相声表演穷尽以后呢?有人说传统相声我会几百段,能表演几个月不重样,并且发帖子公布名单以示真实,即使重样了,每次的观众也不会重样。怎么会穷尽呢?实际上不存在这种假设,每次演出都会既有老观众也有新观众的,对于票友们来说,很多演出都是重样的。更需说明的是,这种人完全是“吃老本”观念,相声就是挣钱工具,而对相声发展来说,这种人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 其实并不是重样就不好,话剧《茶馆》、《雷雨》复排“重样”的次数不比某段相声少,照样反响强烈。确定是否复排的因素在于作品本身,而不是为了应付演出、保证收入。 二、演员表演风格形成的过程中,要学习别人,但要批判地学习。从前不少人学马三立,学刘宝瑞,最近有人学郭德纲。有些人被公认学得像,我倒觉得不是件好事情。学得再像也是人家的东西,观众看到节目时首先想起的不是演员而是原形,演员没有自己的风格就很危险,因为在大师的光环下你更显得微不足道。至于学郭德纲就更不明智了,他的风格尚未形成,尤其是无关主题的外插太多,结构显得混乱。重现场效果,轻社会效果,一些笑料粗暴残忍,颠倒伦理。所以没有批判的学习,倒是风格形成的绊脚石。
连珠白 2006年9月24日 8 |! C( D# u3 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5 16:02: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