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居住”,就是寻找一处具有归宿感的栖息之地。当人类创造出一座建筑物,并且决定给予其 “家”的概念之时,这座建筑就已经被注入了灵魂,赋予了生命。它的意义将不只是一道挡风遮雨的屏障,而成为一处适宜人们居住生活的园地。这便是“居住文化”—一座住宅建筑居住中所体现出的综合品质。 4 Y* P6 M) \& D* p6 o& d4 d
2 I" q% D& x3 K. R
- O( C$ S$ l" Y; _9 g% z1 `2 k8 u0 p, C
I6 Q; E0 V9 J4 l0 O' T1 M
“四合院儿”在高楼林立的时代之前,是北方城市中主要的民宅建筑形式。它以四面为房,中间为庭院为大体的建筑格局。向上追溯到3100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四合院儿样式是的建筑组合。陕西岐山凤西村的西周四合院儿,被称为“中国第一四合院儿”。同时,这种“四面房,围成院”的格局,也成了为中国传统建筑格局的总根源。 + v$ s" f/ Q4 o1 O
& S3 H: z/ d$ q: {
% p r; M" f, I) F+ ~! p5 K! ^/ z
. Q9 I, q* v0 R+ s( u" v 提起四合院儿的居住文化,就不能不提一提北京的四合院儿。 ( } M( k3 k, ?0 Z1 Q: o
, |; o3 v6 v j# q, m( K9 [! Y4 k5 q, w
; d' P) Z! O* h1 f. ~& U 在北方各地的四合院儿建筑组合当中,北京四合院儿有其独特的魅力。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显露出其浓郁的封建帝都的文化色彩。而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条件,使北京城变成一个凝聚各种文化的胜地,这亦使得北京四合院儿吸纳了四合院儿建筑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融为一体,从而成为四合院儿这种传统建筑格局的代表形象。
6 N3 N" S" p% ^" Y/ Z4 s
8 ]1 d3 B& Q: h. U( N) D- l! k, g# ?3 i0 N4 n/ O
6 n! S# _% d: o9 b5 [
可见,欲探寻和感受四合院儿的居住文化,从北京四合院儿来入手,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 x) [" R. q8 g% k' G, p7 q
- ?8 Q, s/ T4 D5 u, b; F
! y* U1 }4 [( g+ D# q7 Y( h) w
) M b! N+ ~2 [8 [) a1 J
其实北京四合院的居住文化,融会了中国古代的各种传统文化于一身,体现了古代建筑工匠巧夺天工的手艺,也反应出老北京人的处世哲学。无论从建筑学、美学、堪舆学、神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都可以对四合院中的居住文化做出描述和解释。但要探求其根本,使各个科目融为一体,形成其精髓,却仿佛不容易找到一个切合点。 ' w- Z9 P; l% `; ]" K
* k$ }5 X/ }$ W/ s4 Q) j
! E+ T1 I) M2 Y/ I8 c
5 T* C% Y: t8 I9 T1 V 人们常说,最隐蔽的地方,往往就在其表面,但常常使人视而不见。其实四合院儿居住文化的精髓亦如此,它就藏在四合院儿的名字里。这便是“四合”二字。 4 e# R" d7 @# N" U/ ]8 @5 J: X' o4 g
* f5 f1 H6 Q3 |8 Z. N( j3 ?- p
( s- r+ z2 w' G6 ?. ^) o0 ? , S5 d0 D1 Z7 q# R
我们随便做个调查,就不难发现,大部分人对“四合院儿”的解释,就是四面房屋围成的院子。这个答案无疑是千真万确的答案。只不过仅仅是从建筑的角度来解释罢了。
# [, n! u( N: k& @6 D8 N
J! Q5 z* G" ~6 F5 C
6 _, M6 {, F* M: g: A/ g5 B 3 w* U0 K4 F) K: Y. D6 M0 r
其实“四合”二字,所体现的正是“天合,地合、人合、己合”。此“四合”蕴含了四合院儿在人们在生活中,人与“天地人己”四者的关系。反映了人们生活中的传统思想哲学。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宜居工程”,一组协调了此四者与人的关系,从而适合人们居住的建筑, % }& M! c% N& b! ]9 \, _
$ \. ^# X$ o0 u
6 e6 m/ Z' E/ P! [9 H3 ^ # [5 B5 Z- i, m; Z. v0 q
首先为合天时,最鲜明的例子,北京的气候特点属于很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冬天刮西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则刮东南风,是一座多风的城市。四合院儿中正房高高在上,将冬天的寒风挡住,是院子里不至于狂风大作。而对外封闭的院落,又将门外的尘土,使院子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内,可以休息,娱乐,中秋赏月,寒冬赏雪,孩子们玩耍嬉戏,大人们读书看报。
% ?9 J' H9 ]7 L8 B% \ r. Z6 u
8 v# A2 @( Z! S1 Y$ Z
. N3 J8 m8 V, L V, @. W: l 7 H' y6 x& M2 ?+ F
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天为最大,地次之。合天时,当然也要合地理。
9 |$ j4 R r X) d R+ |
) u% i, a& l% ]) l1 f) m* x; m. B- x0 E$ ~0 p, r/ s& M
% q) K* j5 p5 B 北京自古就是个地震频繁的城市,而四合院建筑基本为木架结构,减震性强,对付地震十分的有利。因为传统建筑以木料支撑,墙本身并不承重,所以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这也是俗称的北京三宝之一。 ; ^1 E. C7 O- k
/ h1 d4 E I3 Y- B' U
0 B/ X" g3 E+ @/ Q9 H9 \- L h
/ a1 U0 Y" s2 L0 N! Z# ] 北京夏天多雨水,所以一座北朝南的四和院,均是西北高、东南低。水顺势排出,院中不会存水。按照传统的方位说,东边为青龙,水一定要从此位置流出。而在北京城市的规划中,也运用此种说法,从西北积水潭而入,从东南出城,汇入通汇河。 a, f: m b) H# M3 W
/ ?4 q G! p' h5 e
+ b$ r; a# D. u. Q" _& S
, Q% o5 K2 S6 U; ?. x. Y' w 人合乃是四合中最复杂的一种关系,俗话说:和人打交道最难。中国古代素以儒道治国,治家。讲究“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等级关系。 / ]+ T+ C9 d) O1 D6 `* k( O) B
$ e; _2 m" }2 U q) w+ D) {# L; k9 f: v
0 R% r+ |6 v! d 一座四合院儿中,通常为一个大家庭。正房是一家之主得房间,好似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体现了其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东厢房是长子的房间,尽管东厢房,被谓之,冬不暖,夏不凉。但依然因为传统观念上的“左为上”,而显得尊贵。依次还有,西厢房,东西耳房,倒座房,后罩房,被赋予不同的功用,同时确立了其不同的地位。
0 R* O, s7 M& W3 `- F* s& V3 ~5 s! r/ Y- Y( |; F1 R
. Y: {: W k! M8 G- p7 Q9 f# W
3 k! }8 q; [, K2 P0 _ 一道垂花门,一道木影壁或者屏门儿,分出了里院儿、外院儿。一般的客人,都是在外院儿倒座房中接待,谁的客人谁接待,不能随便进入内宅。体现出内外有别。里面的房屋各自相对独立,不会相互打扰。而一道抄手游廊联系起来院子里的各个房屋,房屋的门窗,对内相互打开,封闭院门,就成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真是巧妙的设计。
, }1 ?/ G2 u% a W- e. g, b* t! r$ _3 f8 e* v
( G( x% Z7 Y6 Q% @, o0 c" G
* [% o. u8 ?9 X 能够正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作人至关重要的一点。不能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只能自取灭亡。这点在四合院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0 C/ O8 z" k S4 } n, a& ~+ e
' @( w" j: K. d$ g3 J/ J
/ ~, @! A3 c) c" I6 J6 X9 b 4 F2 e: y+ ~9 D9 P9 `5 J4 {% y
在封建社会,什么人住什么宅子,有着严格的规定。超越了界限,就是逾制。严重的后果会招来灭顶之灾。从四合院儿的门楼来说,无论多么富有,没有官品,就不可以用雀替,三浮云。包括门墩儿,门簪的使用都有着一定之规。即使有官品,几品官用什么颜色的门,什么材料的辅首亦有规定。越高等级的院子,规定越是严格。当年和绅被抄家时,在其宅子内发现了皇宫专用的“毗卢帽”式垂花门,而成为了一项足以杀头的罪名。 2 i" I4 Y n6 S* G6 p
U, g' z+ \) ~7 C8 c; |
8 ^! s& t* x. f& U3 [
2 w- R' r0 {. W* A1 S 四合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融合体,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一座四合院儿,便是一个文物。住在四合院儿中,就像每日在与天、与地、与人、与己在交流。随着城市建设,很多现存的老四合院儿,都在以各种原因,不断的减少中,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也许有一天,四合院建筑会随历史的发展而消失。 ; c1 _2 @% E8 f# l; m, W+ q
* [' {1 W2 o! [4 ]5 T7 J
2 M$ `; P6 E/ r / n; g2 S) R# ?: `" X5 w# n
所以,请珍惜每一座四合院儿,也请珍惜在四合院儿中生活的每一天。 5 D( p% x! E5 E
7 N8 L o7 o7 g. d/ g
2 p7 n1 j) b7 W) d+ t0 g 1 l8 N$ T6 u+ f$ F4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31 3:06:3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