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4|回复: 7

同为“故宫” 为何北京和台北两地景致两重天?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8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这个十一黄金周,不少市民对这些著名景点敬而远之,原因就是人太多。“十一”黄金周期间仅故宫一地,5天便接待游客46万余人次,远远超过其最大容量。其中,10月3日,故宫日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前一天,这个数据是12.5万……

     日接待量10多万人次,达最大容量的两倍,不难想像,故宫都拥挤成什么样子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光此起彼伏的吵闹声就足以让人大脑“爆炸”。不是吗?你听,导游讲解声,游客呼朋引伴声,家长叮嘱小孩声,磕碰声,咳嗽声,脚步声……千百种声音混成一起,响成一片,怎不令人烦闷。更何况,这是在“人贴人”的情况下。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旅游已毫无享受可言,有的只是受罪。

     可与北京故宫这种人声鼎沸、喧闹无比截然相反的是,台北故宫却在游客的穿梭中显得非常安静。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游客一进台北故宫,便会看见工作人员举着一块不大的牌子慢慢走动,上面写着四个字“轻声细语”,以此告诫人们不要大声喧哗。与此同时,参观者在进去前,还会被排成行,每人领到一副耳机,与导游的小话筒对上信号后,导游便轻声细语地为游客讲解。这样,虽然台北故宫内旅游团一个接着一个,游客来来往往,但游客从耳机里听到的只是导游的轻声细语,自然安然一片了。

     两相一比较,两地在管理理念和游客品位等方面的差距显露无遗。

     不难看出,北京故宫等内地旅游景点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尽力为游客创设幽静、高雅的旅游氛围,是多么紧迫。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仅仅去学台北故宫的管理手段,却不在控制游客数量上痛下决心,极端超载的景区再怎么精细化管理,都难以让游客满意。不仅不能让游客满意,还会毁了宝贵的文物资源。

     譬如北京故宫,过去须穿软底鞋才准游玩,且人数非常有限,现在1天要承受10多万双硬质鞋底的反复踩踏,故宫还吃得消吗?这方面的教训很惨痛,像山西平遥古城墙,面对游人的纷至沓来,或坍塌,或风雨飘摇,或惨遭破坏的例子,已多次上演。痛定思痛,怎能再无动于衷?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1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和制度的问题。
发表于 2010-10-9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金周游客量大大超过故宫承受力,如何永久缓解压力。

3 V% K% m5 t" m* b6 l

 

0 M! A; S: S; w& `% z4 ~

最重要的我感觉:故宫建筑文物部分与宫藏文物展示应该从地域上完全分开了!既完全的分离又有机的联系一起:

' w* H: o8 N. {) H, {$ {3 Q

      在天安门广场(或端门广场)与午门广场之间的地下,应该及早规划建设紫禁城地下博物馆。把故宫珍藏的150万件文物集中存放和展出,新建的地宫为文物提供一个科学、安全、现代的保存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一个设施优良、视觉舒适的参观环境。
     

) O& h0 f, F- m- q. p) j; C

      而故宫宫墙内的所有宫室、展厅、庭院全部恢复历史原貌,再现明清时期宫廷生活和政治活动的真是场景。大量的陈设类文物(非重要类、非代表性)可以更换成复制品,也有条件可以让游客近身接触,无疑将大大拓宽游客的活动空间。

* \/ z; S, U4 L% W0 I

把紫禁城宫廷建筑观光与文物、艺术品展示区完全剥离开来。使得游客尽可能的分流。解决了故宫古建无法很好的保护和文物无法很好的展示的矛盾。
    

' \0 m9 O9 L2 a3 ] s0 M

      天安门广场(或端门广场)至午门广场的地下空间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地利用,大量游客可以由设在天安门广场(或端门广场)的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博物馆,一边参观文物,一边通过地下空间疏散了人流。游客不经意间,及到达故宫午门广场故宫的入口,可以大大缓解地上的人流压力!
      出地下博物馆的大门就可以选择性购买继续游览故宫的门票,有力的将参观游客分流,并延长了游览时间,为疏散游客提供了时间。

8 @5 D( O, w) `0 {

      建筑与文物的分离,同样也给紫禁城内部腾退出更多的容纳空间,单纯的的建筑、厅室的观光将使游客参观和滞留时间大大缩短。而地下幽静安宁的参观环境也使得游客能有更好的心情欣赏文物和艺术品。

8 q' K; f* G- |( x

     

2 k: m9 X: ]9 y8 r7 L5 |: l

      参观完文物展的有旅客出了地下博物馆,可以在午门广场继续购买故宫门票。同样参观完故宫的游客,也可以在午门外买票继续参观地下博物馆。

, t4 u, ^8 u7 E u4 O* \6 ]

      在缓解人流压力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作为一家的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接待能力!

发表于 2010-10-9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旭日春天在2010-10-8 18:23:00的发言:
我觉得门票价格太低了。
! R9 ]9 c. r7 @- I, U- ~0 x1 Q

门票的价格不是贵贱的事,因为来京城的游人,只要是初次来,可能不去吃烤鸭,但都会去故宫看看,就是120元一位,也是趋之如骛,关键是在于管理与疏导,记得1998年来北京,没有那么多人,现在人真的太多,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跃马扬鞭,广博的紫禁城,像个集市。

发表于 2010-10-10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楼不对,门票再贵,外地游客也要看看皇上住的地界儿
发表于 2010-10-8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门票价格太低了。
发表于 2010-10-8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对于游客来说台北故宫主要是看物件儿,北京故宫主要是看建筑,二者参观主体不同,方式自然也就不同。当然,人员素质仍是第一位的。

发表于 2010-11-6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文物展陈:一个是遗址类博物馆,一个是现代化博物馆。故宫的建筑存在了快600年了,而台北故宫的建筑才45年。故宫学中的第一条研究对象,也是故宫学的核心就是紫禁城的建筑。对于北京故宫来说,所有的文物、档案、古籍展览都是与建筑息息相关的。大部分人来这儿看的都是其建筑,都关心“皇帝在哪儿上朝”,“皇帝在哪儿睡觉”之类的,对于文物的重视程度,北京故宫的游客说实话很低。台北故宫,由于其历史渊源,文物非常出名。一个看建筑历史,一个主要看文物,侧重点不一样。

6 B$ w' d# U+ x3 Z: t" x0 [$ D

 

2 ~" \6 ?3 q4 R! B3 e2 K" e

二、博物馆规模问题。北京故宫是博物院,是露天的,承载量必定要更大一些。而由于露天这种环境,使得游客显得更“自由,随放”,容纳的游客数量必定多;台北故宫毕竟是现代化博物馆,室内建筑,容纳量小,其环境使得游客必须保持安静的气氛,同时观众在这种气氛下,也自然而然的沉浸于参观之中。

, g2 m4 A9 l+ j, r# `7 W6 [1 N6 j

 

& h# q }# x; y

三、管理问题。其实这与博物馆性质还是有关的,北京故宫毕竟需要维护,这笔经费除国家拨款,另一个来源就是门票收入。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是故宫博物院古建筑、文物修复与保护能够顺利施行的保障。所以人多并非不正常。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人确实太多了,光十一一天就来十几万人,这样的承载量根本无法让故宫承受。国家文物局单局说故宫大修之后要开放70%以分散人流,其实根本不是好办法。开放70%之后,大部分人还是都集中在主要建筑区——三大殿,后三宫,西六宫;而那些新开放的建筑,不在主区域,不受关注,或许只有一直好奇很想去的人,或是从前不知道、到了故宫误打误撞到了的人才会去。而且再开放,应该想想是以什么形式的展陈为目的来开放。是继续像三大殿似的原状陈列,还是文华殿那样的进行文物展陈?

# ]5 T$ {! \ {1 [0 g6 x

 

3 T4 e- o/ D( x# X. y2 k) |

四、国民素质。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毫无疑问的说,台湾人比咱大陆人的素质要高多了,当然人家那儿人口基数小,面积小,管理起来比咱大陆容易多了,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借口。不少大陆游客从台湾回来都反应台湾那边确实不一样,无论是去台北故宫,还是“国立”历史博物馆,都感觉当地游客素质很高,这确实不是吹的。人家那儿80年代开始就是“宪政”了,跟咱这儿没法比,而咱们这儿现在民风不仅没好转,还在极度恶劣。90后一代尤甚。

$ `3 u9 i' ^4 S& L8 A

 

7 w& {: k7 \/ \: V2 S% t

一个故宫,反映了极多社会问题。解决办法:起根应该抓教育,尤其是对于幼儿的教育,挑选真正合格的老师。具体到故宫说来:有的很简单,比如限流,听说明年就要这么做了,希望吧;太和殿参观排队西上东下,禁止“逆行”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0 19:39 , Processed in 1.15497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