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2010年6月16日A43版
, W: \9 c5 G! z3 u7 C
[转帖]前门新石坊被指“没文化”
& ^+ Z3 H. o8 ]) B4 C
( W/ E# @6 I4 \" r$ Y! P: V7 {& o; |前门新石坊被指“没文化” 石质牌坊在北京多用于墓碑 网友认为很“不吉利” 北京民俗学会:应改成木质或更名
$ d6 a- b! B: s: \! O# w. H
[转帖]前门新石坊被指“没文化”
' m1 u$ e, }' y" h" k: C ; Z" k: a& q% s0 _( o+ U8 E
- G9 x5 y( E) M% L. Y; V胡同口刚刚落成的石质牌坊摄/记者王欢
) {' R+ h$ l# M- x" K前门新石坊被指“没文化” 石质牌坊在北京多用于墓碑 网友认为很“不吉利” 北京民俗学会:应改成木质或更名 9 b1 F2 i# x# g+ ]3 C+ X3 B% E$ ?
2 X) P; a7 m& ~ F% n
9 }& A) E o/ {0 n$ P+ |5 ]: b
本报讯(记者王欢)石牌坊刚刚建成就引来众网友“炮轰”。近日,前门大江胡同东口所立的这座牌坊,被指为京城“最没文化”的翻新代表。 大江胡同位于新前门大街和前门东路之间,随着前门大街修缮工程的开始,它也被纳入了“整改”的范围。 昨天下午,记者在胡同附近发现,由于修缮工作尚未完工,目前游人还不能进入参观。胡同东口外,立着一个地标性的建筑——约两层楼高的石质牌坊,上书“大江胡同”四个大字。 就是这个石牌坊,却在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老北京网、开心网的众多网友,以及一些个人博主,均指出在北京立石质牌坊有些“不吉利”。“石质牌坊在南方比较流行,比如贞节牌坊什么的,但是北京历史上建的都是木质牌坊。”一位网友说。 老北京网主编张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石质牌坊在南方一般建在墓碑周围。现在,老北京网正在联合网友倡议拆除这个建筑,以迎合北京人的民俗习惯。 相关链接 2004年,西单大街两侧的曾安放了“竖筷插碗”的城市雕塑。由于北京民间有 “竖筷插碗”不吉利的说法,在众多市民和民俗、文保专家的联合倡议下,雕塑很快被拆除。 7 a+ z& r+ w3 v7 I) p
) E$ n0 L# B; ^6 a K) Z
3 @+ N% s, e4 E' I7 v 设计者 为重现台湾特色特意定做 “大江胡同牌坊”规划者之一的古建专家王世仁是前门大街修缮工程专家委员会成员,他解释说,大江胡同在重新修缮后定位为台湾商务街,而在这里立南方特有的牌坊是符合整体风格的。为了重现台湾特色,这座牌坊还是特意到福建惠安定做的。他不觉得不符合民俗。
! g* I. L5 Y+ M/ l E: o! |! K- V
民俗专家 将通过交涉促进修改碑体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却认为,在北京立石质牌坊并不适宜。 高秘书长告诉记者,在北京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一个石质牌坊,那就是现在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保卫和平”碑,建立之初有屈辱的含义。 因此,在北京人心中,石质牌坊只用于墓碑和祭天祭地时使用。 尽管石质牌坊已经立好,但高秘书长明确表示,如果建筑物与传统文化背离较大,还是可以通过申请进行修改的。 近期,北京民俗学会将与有关部门针对这个石质牌坊问题进行交涉,如果不能换成木质牌坊,他们建议把牌坊上的“大江胡同”改成“台湾民俗街”。 文/记者王欢 , V9 h! W; ^; ^1 p9 ^# f! U2 C3 Y' ~
( e2 k/ [1 t' Z8 T
2 k4 m. {9 F) v! m+ O: t资料图
. i/ l4 l, d8 F7 Z4 D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