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 v# L2 k1 {* Q; y. F 最古老的“小票车”2.5元一张的火车票 + V7 l# y0 V/ x! V
夏天爬山避暑,门头沟是个旅游宝地,您除了自驾、公交之外有没有想过坐火车前往呢?您一定会觉得我是在说笑话,其实在门头沟真的有一条火车线路至今还在运营,而且这条火车还是一条历史非常悠久的老火车,真正体验过的人没有几个,这就是全中国绝无仅有的京门小票车。 " b, K7 u+ D9 k% P7 F

, Q9 x, Z+ n# a0 Y小票车内部 ' T* x1 x9 @: n. t ]8 J4 T
中国最古老的“小票车” % F+ \. k1 J1 f0 \
103年前,詹天佑为了解决京张铁路动力问题设计并修建了一条从西直门到京西矿区的支线铁路。近些年来,由于旧铁路拆除和煤矿的相机关停,仅在门头沟区内的三家店到木城涧之间每日往返两趟(周末一趟)。该车只有车头和一节车厢,是北京乃至全国最短的客运火车,沿途只有乘降所而无车站供停靠。因而在任何售票点都无法买到车票,只能上车购买。这趟列车的火车票与我们一般使用的火车票并不同,它上车打票,使用的是一种很古老的手撕小票。这种小车票是火车迷们看家的藏品 + m! g! D* y( u5 k r1 y+ ]8 ~$ p

8 b: ?% ]5 M8 t7 x) c4 t小票真容颜
5 x* u5 @9 m6 Q |2 ^: F 2.5元一张的火车票 / _2 L+ V$ j1 G, c r4 I' ^+ n2 e
小票车的价格是一元五角钱一张,它甚至比城市公交、地铁还便宜。可能是中国最便宜的火车票了。
% C8 J$ g# i2 i& I" e4 x( u) Z小票车线路图
- U& @* F8 g# T; Z7 W 京门小票车的风光历史 % C# C3 n9 |! C/ ^ i4 t+ f3 }
京门支线,也称京门铁路,是詹天佑京张铁路的辅助铁路,同由詹天佑在1906年主持建造。原自西直门站南侧车公庄出岔,西经五路、田村等站,达门头沟的三家店、色树坟、大台各站至木城涧,共11站(含现丰沙线落坡岭站),正线53.363延长公里。其修建是为将门头沟的煤炭运抵西直门,供京张铁路蒸汽机车燃料之用。单线行驶,迄今也已百年。1971年2月1日西直门至五路段线路被拆除。 ) r2 j& @1 ~ j1 J( _, H

, l- C# h. [$ E p3 l隐匿于大山中车站的传说 ( c( x9 ^% I( ^0 K/ W$ e
隐匿于大山中车站的神秘传说:
/ R1 Z9 r8 @! F) F% p “对于火车迷来说,京门小票车,已经成为一种标志,如同外地人来北京,要看天安门,要吃烤鸭。要是没坐过,整个就不算火车迷。”
, S! _7 I4 h" }' r. X 34岁的李雪松生在北京南城,小的时候住在广安门火车站旁边。上学路上经常会被道口的栏杆挡住,目送着火车渐渐远去。十多年后,他得以在火车上工作,工作到得了火车上的常见病———胃炎。离开火车多年后,当衣食不愁喝茶抽烟腆着肚子剔牙的时候,不知道哪根筋突然活动了,他成为了火车爱好者,开始又喜欢上了火车。他的裤兜里总装着一个巴掌大小的火车时刻表,没事就掏出来翻翻,封面都皱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钥匙包里总别着个当年火车上使的三角钥匙,时不时就掏出来比划比划。
0 @ C- M2 o0 v, d
& x/ {6 ]3 G3 N- X三家店站
5 p [/ K+ K# E2 [ 李雪松第一次去坐“京门小票车”是2005年3月6日下午,那一天,这节列车上仅仅只有他一个旅客是从起点坐到终点。他手里捧了一本书———《北京铁路中间站》,细看每一个停靠的车站: # ?# m+ y. B9 e V& Q* c3 [
三家店:高、王、殷三家大车店曾在此迎接各路客人,地名由此而来。
5 T; e& D. D/ E' V6 s. ~# b' D5 ] ' w8 \' [9 E" ~1 b1 a
野溪站
/ h$ i* ~; H2 i9 t0 w. i5 [2 ~ 野溪:当地村民看见一股泉水从山涧里流向永定河。因地处荒郊野外,得名野溪。
, Z) s+ Z, L* S& i9 i) R 丁家滩:丁姓人家在此耕种,由此得名。 * T6 d; d+ g8 @$ k& J2 z# D

% ^0 z/ j/ R# J N' Z% o/ ]# g( L色树坟站 & |# Q! ?! w9 z" T+ n- P7 y
色树坟:当地人念“色”为“甩”。因原来有座王家坟,坟地里长了一棵色树而得名。
; ~' Q P. n( l8 w( l# u 大台:原名定福庄,村里住着牛老汉,辛苦劳作却生活贫穷,请来算 命先生卜一卦,被告“要想吉利改村名”。村外有块平地,像一个大台子。算 命先生说:“金牛卧大台,代代会发财”,于是,就命名为大台了。
B& s" J0 ]" B/ F0 Z& \ ( [6 p2 C, }0 n4 H
车站 # r# `1 l) |5 y1 S4 J1 }) v
木城涧:两山之间大山涧,涧中树木成森林,好像一座天然城门,于是得名。
1 b7 b" `3 e+ ~+ | 1 b. \& z. i: W% z& Q {
火车与929路公交车赛跑 坐京门小票车游玩门头沟
* A( L6 }! h- Z0 @- a 火车与929路公交车赛跑
1 b6 ^9 S8 R+ | 一直传说“京门小票车”会停运,但是一直没有停,主要为了解决山区的交通。火车到木城涧,2块5毛钱。冬天,下雪,929路停运,旅客就非常多,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其他季节,929路公交车分流走了原来这条火车线上旅客的十分之九。“京门小票车”从门头沟站出发不久,一度火车与汽车齐头并行,坐汽车和坐火车的人们隔窗面面相觑,好像都对对方的交通选择觉得不可思议。
) q4 I# m% F/ I+ R: q2 n) i/ T T 在03和04号隧道之间,有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站,只有短短的平台表明这里是个乘降所,除了锈蚀的机车停车位外没有任何标志。人们直接叫它“28公里”。去韭园采摘樱桃的人们在等车时玩笑,说司机肯定就像公交司机师傅一样看这里没人就不停了。车来了,果然招呼“以后往前站,不然我以为不停车。”
. H/ p, {% j3 ^
: L% t9 y$ A1 X3 I# X$ R) S沿途小景色 ; k4 g/ J h5 N# @* b
坐京门小票车游玩门头沟 + N0 G0 g5 A! v1 n/ z+ J3 l
小票车的独一份不光是在票上,更在那种坐车的体验:赶上车厢里的电瓶坏了,钻山洞的时候,漆黑一片的好几分钟,什么都看不到。人都好像失明了,听到的只有风声。有的时候觉得很刺激,有的时候,感觉很恐怖。火车就贴着树枝走,一不留神就被树剐着、蹭着。路边就是酸枣树,伸手就能拽颗枣,枣还是青青的。
4 K3 g" k+ N, I, U1 R 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古代诗人马致远所描述的地方就是此地,小票车穿行于群山之中,这里统称西山。“群山之中,遍藏乌金”。据说,古时京城的很多物资,都是通过京西古道运载过来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兴盛一时。从古道到小票车再到公交车,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只能让人感到世间的物事人非。
, c0 a8 \8 w6 c; j0 M 火车所走的道路周围山峦起伏,景色很是养眼,绿化的还行,但比起京包的八达岭地区就差多了。在木城涧、大台、清水涧一带,周围尽是些煤矿,有的业已废弃,有的还在生产。 8 p- L* ^1 @: _" G/ F! A+ x

: h7 U- a% v/ x1 ]% u3 k$ _" v! }三家店站车站
+ n! o0 n. l& u+ k8 t6 \2 h 8 b p1 R2 @0 u" ^
京城小火车相关链接:
/ n- t* k& J5 f' u- A3 d) D7 n玲珑塔:被“遗忘”的火车头
) l% J3 g6 p) |( b* r 在京城腹地,有一段消失了的铁路。关于它有很多传说。
~* d* ]1 q0 e2 J+ B2 ] 据说最早京门铁路的起点其实是西直门车站,与京张铁路从现在人民医院那儿分岔,之后上车公庄大街,再到现在西二环路上的官园桥,一直向西,与现在昆玉河西岸玲珑公园以北的铁路接轨,然后再一直向西去五路车站、西黄村、石景山、三家店、门头沟、大台等车站。
# i+ y# A4 {9 c# _3 {7 C 传说是建国后某年,有一次国家领导人去西郊机场接外宾回来,走到西直门之后正好过火车,挡住了国宾车队的路。之后国家领导就做出批示:将这段铁路拆了!京门支线的西直门—五路的铁路从此就消失了。
3 {8 [4 W9 ]2 G7 Y; R京门小火车进站口 ' b m; A2 f" h
更匪夷所思的事发生在位于现在西八里庄的玲珑塔。传说当时人们埋头苦干扒铁路,扒到玲珑塔北边,抬头一看,赫然发现这儿还有一个蒸汽机车的火车头呢。但实在为时已晚,火车道已扒了个干净。最后这个火车头就留在那里直到今天,成为玲珑公园里一个颇为古怪的物件。后来,慢慢地成为天性浪漫的北京人拍婚纱的地方。演员出身的导演张光北还在这里拍了电视剧版的《青春之歌》。
" H$ T& O/ Z7 g7 {/ f$ @ 玲珑公园里好像没有人说得清这个火车头为什么会在这儿。56岁的段园长只知道1989年建园这个火车头就在这儿,当时后面还挂有3节车厢。火车头前边原本是一路东去而今已消失的铁道线,47岁的刘师傅说他小时候亲眼见过那上面曾正常运行着来来往往的火车,他印象里它应该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动物园后身,“小时候我们去动物园就走铁道线”。
* N' ~' W2 c8 g5 d+ a1 Z6 Y进站通道 * }! j. s: V: a8 @4 L
网友们则唏嘘着火车头前方原来健在过的那座铁路桥,“同志们,京门昆玉河老铁路桥,已经被拆除了”,“唉,历史的见证美好的线路!”“这是消灭历史足迹啊”,然后相约着等昆玉河停水的时候,去“看看那桥墩的基座……” ' _' N/ Y9 L0 v( W, [& V% V
关于京门铁路另一个未经查实的传说,发生在门头沟。北京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的吴刚教授说他听说了一件事:门头沟政府1999年时接到过德国一个小姑娘的来信,信上说她爷爷临死时留下一份遗书,说他当年帮门头沟修过一座铁路桥,到100年了一定要告诉中国人,有一个螺钉该换了,别忘了换。据说这座桥现在都在,而且门头沟政府好多部门都知道这件事。但记者打了一圈电话,没有遇到一个表示知道这件事的人。请教詹天佑纪念馆馆长史文义,他说詹天佑修京张铁路及支线力保“中国人修中国人自己的铁路”,应该是一个外籍员工都不曾用过。 \( @1 T; F8 h i- V6 t0 D6 x
 / Q# F. p" H) x. K; _7 _' s
历史的印记 " y$ k8 J+ y: S
但是,大家还是很愿意传说它,因为,它实在是好温暖的一个故事。可能也因为,大家愿意相信真有这样的人,他会如此礼遇和善待他们一百岁的京门铁路。 + I( q7 i" b8 B6 z
/ Z. X% h0 l( J" x
2 m" D- p3 r/ b/ n注:转自搜狐旅游 作者:紫妤
/ F5 v- l1 l3 g3 w# Z! T: {
* E' `0 i2 @+ Z
. N' P; _+ L: F* T" {此文是我浏览搜狐旅游时看到的觉得挺有意思就转发过来了,不过我打电话确认过现在这条线路已经取消
+ ^7 n h, y5 o2 P! q) M3 T了,2008年奥运会之前就取消了,可惜啊!!
2 E. Q9 Y5 n$ C# t另外玲珑塔下面的那个铁路桥不知道还健存否。我爷爷当年是西城区区长,文革的时候就是从那个桥上跳
* F5 j3 r: }- O7 ~7 W- N/ E下来的,奶奶在世的时候每年都会去烧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