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22|回复: 5

1920年北京电报局[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2-1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20年北京电报局

1920年北京电报局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里?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09-12-1 22:43:00的发言:
在哪里?
* \$ W& z, q1 J7 S; [

 民国时期 电信改属交通部

h; e! h4 T4 t' h W1 l* c( K2 k

 

% ?- G* C6 ^' N, p$ s; d7 B: R2 |
/ V; _! R" |# f- D

  1912年,民国政府接管清政府邮传部,改组为交通部,设电政、邮政、路政、航政四个司。这一年:

( E2 r0 {: J3 y! z
+ h- U& b1 h, B4 r2 u

  ◆ 上海电报局开始用打字机抄收电报。

; u5 s; {. c+ E) c" w* ~+ O
5 r8 L. o! B% z. K* ~0 G8 H

  ◆ 京津长途电话线路加装加感线圈(即普平线圈或负载线圈),提高通话质量。

/ L- k* X# L+ D6 e6 e
2 c0 \6 k8 K5 d) s7 j' A3 @4 b

  ◆ 国际无线电报公会规定我国无线电的呼号范围为XNA--XSZ。

2 [& V7 w4 N; ^# g3 P1 d" n( X' J+ a
2 e. b# k% n2 n: H- Z

  1913年 -最早的邮电学校和无线电报局建立。

. w; ]+ C; Z Z
6 k; t- t- y+ q+ l7 x

  8月,交通部传习所设有线电工程班和高等电气工程班,分别学习有线电、无线电各项工程。同年,北京设立邮电学校。设高等班(二年毕业)和中等班(一年毕业)。1919年4月增设"电话专修班"(入学学生以国内外大专学校电机科毕业生为限),招收学员20名。成立北京无线电报局,装设5千瓦无线电发报机,地址在东便门外。

2 B0 R6 T; O* z; `! p9 w# g
/ h8 l. R2 I7 K0 t8 ~* |( j

  1919年 -设立无线电远程收报处

0 Z) f* r) Z* _
- b0 i3 ~% C# n5 P

  1919年4月,北京无线电报局迁至天坛。在北京无线电报局东便门原址设立远程收报处,应用真空管式无线电接收机直接接收欧美各国的广播新闻。6月28日,将直接收到的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拒签对德和约的消息,传报给正在总统府前静坐示威的学生,鼓舞了"五四"后的反帝爱国运动。从此打破了外商大北、大东、太平洋三家电报公司垄断传递国外新闻的局面。

. y& i3 V% O' e$ u/ v
5 T v3 k; l0 }5 g( o* k5 U

  1921年 -1月7日,中国加入国际电报公约(万国电报公约)。

' {, r. W, X, |2 _ R
( V" o* ~0 J& p! `4 e2 i* S

  1924年 -沈阳开始建设远程无线电台

) X. d$ h, T+ p' l& w1 Z: }1 J
- E0 C; ]: T1 Y. k q9 ?

  1924年,在沈阳故宫八角亭先建立了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世界各国的新闻,并与德国、法国订立了单向通信(即单向接收欧洲发至中国的电报)。同年秋天,北大营长波电能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真空管发报机,实现了与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和云南的远程通信。

$ |! h3 Q/ E: d& x1 u' r8 N
+ P! P' y& I9 g. M4 h8 A( O

  1927年 -中国与欧洲实现双向通报

% b/ E6 y1 @- C9 E5 n6 M7 G; ]8 E
7 Z$ ?, ]2 o; `1 }. _6 h

  1927年6月,沈阳大型短波电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德制无线电发报机。年底,成立了沈阳国际无线电台,与德国建立了双向通报电路。这是中国与欧洲直接通信之始。1928年,又增设了美制10千瓦短波发报机。沈阳国际无线电台承接转发北京、上海、天津、汉口等各地的国际电报,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国际电台。

9 k* [+ {; r0 f% w& t
7 r" h: z" y2 H8 M6 t4 Y

  1930年 -上海国际电台建成。

3 @9 r* \$ f! Z% Z
1 E0 N; t$ p# ^1 i& B

  1930年12月,与旧金山、柏林、巴黎建立了直达无线电报通信。正式开通中美、中德、中法电路。这是当时唯一由国家经营的国际电信通信机构。

" H9 k: d+ ?. E. N. Y+ h
! Z+ G4 |; ~) W) f* k) b! B

  1933年 -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 X) Q# p/ w" H% [
9 u+ ^+ J$ W3 @% w6 ~9 l" E

  1937年 -中国在长途干线上开始装用单路或三路载波机。

- O. C7 t" k0 B! Y2 H1 Q8 Q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廷谔(1890-1973)

; Z6 A# p2 `# \. J J3 X8 u; w

 

. H" |( e7 p5 Y# Q1 ~

张廷谔,字直卿,河北丰润人。生于1890年,1973年7月27日逝世台北,享年84岁。早岁负笈东瀛。辛亥八月,闻武昌首义讯,束装返国,参与滦州起义,事败,缒城东逃,辛免于难。旋由东北转赴烟台,奉民军都督命出任黄县县长。三阅月后,清廷倾覆,民国告成,即去职复学。

5 L" ^+ ~- B3 { ~7 X0 D4 w

1914年,卒业于天津高等工业学堂,任直隶轮船局理事及直隶省议员。

7 f' _$ v1 O ` F) b) u% U1 h: \

1920年,直皖战后,辅佐张绍曾谋求南北和平统一,筹开庐山国事会议,惜事与愿违,未竟厥功。

0 x) p8 J _; Y6 P0 Y0 ?' i

1922年,任山东盐运使,山西河东盐运使,北京电报局总办及直鲁电政监督等职。

! c2 |8 N: e' K9 U

1923年初,张绍曾出任国务总理,特挽其担任国务院秘书长,以方俞而立之年即负国家重任,参与密勿,献替甚多。是年六月,总统黎元洪及国务总理张绍曾相继被迫去职,乃与内政部长高凌霨主持摄政内阁,至曹锟就任总统后,高兼代国务总理,氏则仍佐理院务如故。俟孙宝琦内阁组成后,氏转任总统府高等顾问。

发表于 2009-12-1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一,客人问的是这张照片位于什么地方?
发表于 2010-7-4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发现,难道真的没有人知道?

原址在今天电报大楼斜对面偏东的位置上,现在北京音乐堂(过去六部口电影院)前面长安街的那块地方。原建筑三十年代已被拆掉(不是强行拆迁),为的是盖新的电报楼。满清、民国年间那里都是电报局、电讯局的所在地。1949年2月1日解放军进城,这几幢建筑是当时的北平军管会重点接收的机构。

找一找北平市刚解放时的老照片,这些建筑当时都被照了照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16 01:06 , Processed in 1.13475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