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58|回复: 11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含6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7-8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拍摄于太行山深处的虹梯关大峡谷里

2 A5 I$ r6 l7 y" R( G5 f' g" M

 

9 c2 r( t. Y2 }, D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9 0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r( V3 e A8 q9 X2 i


这一组比较难认对于我来说
  图1是果不是花啦(像是铁线莲的果实)图2毛茛科棉团铁线莲图3好像也是果我看得不是很清楚图4,5图活血丹???6花?果实?我再查查吧

& T) P. I" A+ K, X




* }1 ^; \' f9 f" @" F3 a1 n. p


 
棉团铁线莲
 

4 I* w5 i6 V' i; w- T

  拉丁名:Clematis hexapetala   英文名: Sixpetal Clematis Root棉团铁线莲  别名: 山蓼、棉花团、山辣椒秧、黑薇   科属:毛茛科铁线莲属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株高40~100厘米。叶对生,1~2回羽状全裂,全缘,网脉突出。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通常3花,萼片6,白色,展开,外面密生棉毛。花期6~8月。
生长习性
  生于草地、林缘、沟谷。野生于山谷、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凉爽、有一定荫蔽度的环境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佳。
产地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东部、山东。




& C, j' e! M3 U) w1 C- F+ p: a9 o

活血丹
 学名:Glechoma longituba (Nakai)Kupr.   英文名:Longtube Ground Ivy   科名:唇形科 Labiatae   属中文名:活血丹属   匍匐状草本。茎细,有毛。叶肾形至圆心形,长1.5—3厘米,宽1.5—5.5厘米,两面有毛或近无毛,背面有腺点。苞片近等长或长于花柄,刺芒状;花萼长7—10毫米,萼齿狭三角状披针形,顶端芒状,外面有毛和腺点;花冠淡蓝色至紫色,长1.7—2.2厘米。小坚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棕褐色。花果期4—6月。  各地常见,生长在较荫湿的荒地,山坡林下及路旁;除西北、内蒙外,全国各地均产。   全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效的效用,又能治尿路结石,庖疹,湿疹等。 茎叶含挥发油,其中含醛及酮类化合物。   国内分布:除青海、甘肃、新疆及西藏外,全国各地均产;生于林缘、疏林下、草地中、溪边等阴湿处,海拔50—2000米。   国外分布:苏联远东地区,朝鲜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朝鲜。

+ ]( G4 R& a) B2 N1 E X" b

 

发表于 2010-7-9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抱歉1,3,6我没有把握我再查查文献吧....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发表于 2010-7-9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S! Z* w5 v+ j8 j: E( x% ?! J% g


天呀厉害!再次感谢七叶树姐姐啦,

9 z7 x0 X7 L0 n. R$ B0 |

博落回为多年生草本。茎高达2米。叶圆心脏形,边缘线分裂,裂片有粗齿,叶背面呈白色,往往有短毛;夏日茎顶分枝开多数小花,排列成大圆锥花序;萼片2,白色有时带红色,无花瓣,雄蕊多数,雌蕊1枚;花后结长椭圆形的扁蒴果。
中文学名: 博落回
别称: 勃逻回、勃勒回、菠萝筒、大叶莲、三钱三等
二名法: Macleaya corda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毛茛目
科: 罂粟科
属: 博落回属
种: M. cordata
分布区域: 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四川等地
 

& a! [; ]' ?' Y) W$ F) I


  学名:Macleaya cordata (Willd.)R博落回.Br.   英文名:Plumepoppy   科名:罂粟科 Papaveraceae   属名:博落回属   【草药名】: 博落回   【内容介绍】:   博落回 (《本草拾遗》)   【异名】落回(《酉阳杂俎》),号筒草、勃勒回(《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号简秆(《湖南野生植物》),号筒青(《土农药志》),滚地龙(《广西中兽医药楂》),山号筒、山麻骨(《中国土农药志》),猢狲竹、空洞草、角罗吹、号角斗竹、亚麻筒(《浙江农药志》),三钱三(《广西中药志》),山火筒(《农药植物手册》),山梧桐(《杭州药植志》),通大海、泡通珠、边天蒿、通天大黄(《湖南药物志》),土霸王(《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号桐树(《江西医药》(7):371,1966)。
药材介绍
  博落回   【草药名】:博落回   【异名】:落回(《酉阳杂俎》),号筒草、勃勒回(《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号简博落回秆(《湖南野生植物》),号筒青(《土农药志》),滚地龙(《广西中兽医药楂》),山号筒、山麻骨(《中国土农药志》),猢狲竹、空洞草、角罗吹、号角斗竹、亚麻筒(《浙江农药志》),三钱三(《广西中药志》),山火筒(《农药植物手册》),山梧桐(《杭州药植志》),通大海、泡通珠、边天蒿、通天大黄(《湖南药物志》),土霸王(《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号桐树(《江西医药》(7):371,1966)。   

+ H- N! v8 O2 ? i% ]! j+ _

【药材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的带根全草。   【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本草拾遗》:有大毒。   ②《四川中药志》:苦辛,温,有大毒。   ③《湖南药物志》:辛涩,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消肿,解毒,杀虫。治指疔,脓肿,急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滴虫性阴道炎,下肢溃疡,烫伤,顽癣。   ①《江西民间草药》:治臁疮,顽癣,白秃子,以叶浸醋内七、八日,杵烂敷患处,一日一换。   ②《广西中药志》:外用治跌打。   ③《湖南药物志》:祛风解毒,行气消肿,杀虫。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根茎与茎叶分开,晒干。放干澡处保存。鲜用随时可采。
植物形态
  博落回   多年生大型草本,基部灌木状博落回,高1-4m。具乳黄色浆计。根茎粗大,橙红色。茎绿色或红紫色,中空,粗达1.5cm,上部多分枝,无毛。单叶互生;具叶柄,长1-12cm;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长5-27cm,宽5-25。,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具易落的细绒毛,多白粉,基出脉通常5,边缘波状或波状牙齿。大型圆锥花序多花,长15-40cm,生于茎或分枝顶端;花梗长2-7mm;苞片狭披外形;萼片狭倒卵状长圆形、船形,黄白色;花瓣无;雄蕊24-30,花丝丝状,花药狭条形,与花丝等长;子房倒卵形、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无毛。雨果倒披针形,扁平,长约2cm,宽5mm,外被白粉。种子通常4-8枚,卵球形,种皮蜂窝状,具鸡冠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7-10月。   小果博落回   多年生大型草本,高1-3m,被白粉。根粗壮,黄褐色。茎直立,绿色或微红紫色,含红黄色乳汁。叶卵圆状心形,长5-20cm,宽4-16cm,基都心形,边缘掌状5-7深裂或浅裂,裂片具不规则波状齿,下面被白粉,有卷曲的短绒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25-40cm;萼片2,花瓣状,倒披针形,黄绿色,早落;雄蕊8枚或更多,花丝丝状,长约1mm,花药线形;雌蕊1枚,子房倒长卵形,花柱短,枝头2裂。葫果下垂,扁平,近圆形,具宿存花往。种子1颗,卵形,黑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发表于 2010-7-9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了大家】请大家有时间看看我的个人见解,希望大家多批评!

好友们真的很感谢大家,其实我给大家介绍的时候我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和其他的好友一起欣赏北京周边美丽的动植物美图,大家一起来保护和了解它们吧,爱护美丽的北京野生动植物资源!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七叶树朋友满酒一碗~~~!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树人treeman在2010-7-9 0:59:00的发言:
抱歉抱歉1,3,6我没有把握我再查查文献吧....
' H; i, E, d. P6 @, N, ?

给树人发三张大图,再看看~~~

; [ J; J0 P2 a- }# {( C, P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那穗状的花有一种怪味~~~~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发表于 2010-7-9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是博落回
发表于 2010-9-30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五角枫在2010-9-28 22:20:00的发言:
  - D; B; n0 c* f4 B: ?3 ^

4、5是糙苏,6是大火草

; r. Q2 r2 ?, k5 e

多谢好友!

ZODEdaNI.jpg
9YoaiCRo.jpg
9 V, u- k' h- k/ n- B

 

1 D. m& g% W6 R; R: S" E

  名称: 糙苏   
别名:大叶糙苏、山苏子[内蒙古]、续断[宁夏]、山芝麻   
、山苏子(《内蒙古中草药》)。  
 :唇形科糙苏属植物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

) W9 z- X2 `$ I7 z& ?9 x( D

  糙苏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达150厘米;根肥厚,须根肉质;茎多分枝,疏被倒生短硬毛。叶对生,近圆形、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12厘米,两面被疏柔毛及星状柔毛;叶柄长1~12厘米。轮伞花序有花4~8朵,其下有较小的苞叶2片;花夏秋季开放,苞片线状钻形,较坚硬,常紫红色,多少被毛;萼管状,长约10毫米,被星状毛或有时脉上被分节刚毛,萼齿顶端具长约1.5毫米的小刺尖,边缘被丛毛;花冠白色或粉红色,2唇形,长于萼筒,喉部之上密布多数白色茸毛或星状毛,上唇2裂,拱曲,下唇3裂,外面密生茸毛;雄蕊4;花柱单一,柱头2裂。小坚果卵圆形。花期7月。果期8~9月。
分布
  生于山地林中、林边灌丛中、河岸、山谷。分布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四川、云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等地。

发表于 2010-9-30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一组太行山上的山花

4 {+ I' D5 F( H


   大火草,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700-3400米的山地草坡或路边阳处。国内四川、甘肃、河南、山西等地均有分布。为药用植物,根状茎入药,治劳伤咳喘,痢疾等症,也可作小儿驱虫药。同时也是园林植物,该种适应性强,聚伞花序淡粉红色或白色素雅大方,用来美化环境。此外,茎含纤维,脱胶后可搓绳;种子可榨油,含油率为15%左右,种子毛可作填充物,救生衣等(秦岭植物志)。

: j# y$ U5 k* d9 `


中文名称: 大火草(中国药用植物志)
别称: 野棉花、大头翁(陕西)
二名法: Anemone tomentosa (Maxim.) Pei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毛茛目
亚目: 毛茛亚目
科: 毛茛科
属: 银莲花属
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1964
   大火草(图1)

8 `4 w! X. D+ p5 k6 p1 |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40-150厘米。根状茎粗0.5-1.8厘米。基生叶3-4,有长柄,为三出复叶,有时有1-2叶为单叶;中央小叶有长柄(长5.2-7.5厘米),小叶片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9-16厘米,宽7-1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浅心形,心形或圆形,三浅裂至三深裂,边缘有不规则小裂片和锯齿,表面有糙伏毛,背面密被白色绒毛,侧生小叶稍斜,叶柄长 (6-)16-48厘米,与花葶都密被白色或淡黄色短绒毛。花葶粗3-9毫米;聚伞花序长26-38厘米,2-3回分枝;苞片3,与基生叶相似,不等大,有时1个为单叶,三深裂;花梗长3.5-6.8厘米,有短绒毛;萼片5,淡粉红色或白色,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宽椭圆形,长1.5-2.2厘米,宽1-2厘米,背面有短绒毛犷雄蕊长约为萼片长度的1/4;心皮400-500,长约1毫米,子房密被绒毛,柱头斜,无毛。聚合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瘦果长约3毫米,有细柄,密被绵毛。7月至10月开花。[1]?
生境分布
  分布于四川西部(康定以北,海拔1900-3400米)和东北部(1200-2100米)、青海东部(1850-2500米)、甘肃、陕西、湖北西部(均县、兴山,2350米)、河南西部、山西 (1200-1800米)、河北西部(内邱、阜平,700-800米)。生山地草坡或路边阳处。[1]?
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耐寒,喜凉爽湿润气候和非肥沃的砂质土壤,也耐干旱、瘠薄。喜阳光充足,也较耐荫。[2]?

2 [6 _9 }4 M/ \+ a

  中药名:大火草根   考证:出自《重庆草药》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 (Maxim.) Pei的根。   性味功效:苦;温;有小毒。化痰;散瘀;消食化积;截疟;解毒;杀虫。[3]?
园林用途
  该种适应性较强,适于林缘、草坡、草坪上大面积种植。也可用于布置花境。[2]?

发表于 2010-9-28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v& o1 |- r) L$ O

4、5是糙苏,6是大火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7-1 00:55 , Processed in 1.2399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