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0|回复: 14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2-5-15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前面朋友们探讨纯公府照片,特发也发出一组,供大家分享;

2 P, _& f A7 y; |, I( ~+ X2 R

 

0 Q9 f$ P- ^8 M

照片来自法国国家图书馆。

- m9 {1 d7 e0 ]% g& Y9 K# J

 

2 I* Z! ]: M3 l0 v' E! E7 E2 f

拍摄者似乎是Champion, Paul

8 W5 N2 v0 a$ N3 N' T u# `8 I2 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5 11:40:26编辑过]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12-5-15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obiheas在2012/5/15 23:10:00的发言:
$ r5 U* H2 p% G! Z! C

一般民宅大门多开在东南,王府级别的大门都在轴线上,纯公府既是公府,能有五间(或最早三间)起脊大门,为何不在轴线上呢?该府最早不是高级宗室府第吗?公府级别的都这样么?另外现存的桂公府大门也不再轴线上,但那个门应该不是曾经的最主要的门吧?还请站内专家解释一下。

! ^* @! a2 [+ ^

 

8 ^4 T/ K: u4 e! k) d s

我不是专家,说说个人看法,不一定准确供参考;

; Y- }7 Y e* g7 Q& w

 

. u9 L$ }8 e. Z& R5 Y

其他公府没有研究,单从纯公府乾隆平面图来看(当年叫梁公府),

% t2 |- y5 X/ I: w& w4 |& b/ [4 l! P

地域狭长,并不是一个建府的好位置;

# B5 Y! r' r8 Y$ h

有两种可能,第一这里只是平常官员的四合院,因某种原因改为

6 l9 }1 h* `" s( w

公府,第二是这位置较好,定为公府用地后根据院落的大小形状

2 N5 b X, k7 k( U% i- ^

因利旧便,在传统公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

# \; D' Z; v) J; s

 

3 I7 s( S( L0 I: |( {$ I7 N

两种可能但结果是一致的,在狭长的区域建成了公府规格的主要建筑;

7 ]. V# j ]! f, F8 E

建筑级别和尺寸没变,但牺牲了院内的面积,所以我们看到的纯公

& s0 F5 C* M: g" L- y

府老照片建筑都很高大;但和高大的建筑相比,院落又显的非常小。

9 @0 w8 P" F9 x/ T0 p

 

1 }2 p- L$ Z1 r0 G% s6 q% Y" [% L

主要建筑都建成,大门和二门的距离太近,二门已经没法建成一个

. c: w8 d! G# J" l* k

成规模的门,所以建成了垂花门,而为了和普通百姓的垂花门有所

$ _+ ^/ @0 p' s" {: X( Q+ V

区分,特意设计成三开间三门的样式。

1 H* C6 A+ F1 `/ a! u

 

$ t8 I& H- K a" A5 C- k

因为大门二门距离太近,为了不让外人轻易看到府内情况,

9 S% o$ L. _( n6 o

特把大门像西移动,避免了被人窥视内院的情况。特不和门在同

: y. {( S& o: i1 M# D

一轴线;这种布局非常接近于传统四合院。也是我怀疑这里是普

5 W% K* s5 {# k$ G8 b6 t

通四合院扩建出来的一个理由。

( `( `+ Y1 E, B3 T4 {# s9 P% m

 

/ ~7 J3 D! }, [* D. U+ l: P( R

关于公府能否建五开间的大门,这个还真不清楚,需要查查资料

' O8 c6 |2 g! d, o

 

: ~" P+ T3 _$ Q# s: U: _& g6 i

 

/ x4 B" d8 Q' t% V& n( l( T5 y

 

发表于 2012-5-15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黑龙先生祥解!

- ~% O& ]! p( [' _1 A! L5 D! J

 

, k1 m- j; i# S( n; V, r1 W% C( s

这回看懂了,“4楼照片中的大树 是院二外,大门内的啊,”嘿嘿!

% Z5 Y& p/ O& y: n. c. R3 T

 

* A' b6 j1 M8 Y9 X

 

6 I: P. M3 c4 w& `+ e/ ^, ]

4楼照片中,“门中看到的是和府门连着的倒座房。”

" l3 E u) M* c. C/ c4 s. w

这回读懂了。

3 E6 ^2 A9 @) G# f; ^( Z9 _

 

发表于 2012-5-15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12/5/15 10:56:00的发言:
" a \+ ]0 o5 h

纯公府东配殿

" \* x3 J q) A% t0 L. ?6 D2 p

 

8 {0 _! U0 D. e+ \9 c* m

这照片我确定了好久,才敢下结论,

4 G6 O! D8 B% a' c( w7 F1 i

应该是纯公府东配殿,照片从西北偏向东南拍摄;

+ f" F0 b: d( X, w) j! O& I, Y

从右侧隐约的边缘能看到是二门的小局部;

. [% d3 ]+ i; z3 w: A

当时配殿已经改成了西式门窗,背景中还有几个烟筒,不知是否是后改的。

& r* r' u/ X- |) U+ V: B/ z5 @

 

7 M% q; X; l4 ?) L$ S

 

& a: f2 y6 i: E/ }# |# c1 x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tv1b2300353rf4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片中座着的女士很奇怪,也许是穿着欧式的长裙。
( l4 T$ i7 ^1 K

 

* N; v# Y) l# v* G2 V

有个疑问。

$ ^, {. P0 }1 G/ W& G

 

% i( \, p7 ?( _

在4楼图里,院内有大树,未见到6楼图内的配殿(局部)。

0 m+ v; g3 C3 H# Q2 x

在6楼图里,院内无大树,见到了6楼图内的面阔五间南面紧贴院墙的配殿。

$ |" W: M3 o7 r& o! h. Z& F: x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5 11:49:4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2/5/15 11:47:00的发言:
# K' w+ |9 r* b" B" ~" O/ [( p& g

 

J! r2 y5 Q; J+ A

在4楼图里,院内有大树

7 _. x/ {. q( t

看来我费力标注拍摄方向,zhaohq兄也没看啊。。。。4楼照片中的大树

# u" `: u" M. i `9 y$ C+ z$ W, c

是院二外,大门内的啊,不是二门内的,也就是2楼照片中的那颗。

: w& T( P* I# a9 f&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5 12:07:2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2/5/15 11:47:00的发言:
& D$ Y! ? u0 x

 

0 s5 t& a# j& h' s# P- J

有个疑问。

+ W, V/ _! z4 g

 

8 ?: O7 s8 B/ R8 X3 [2 R

在4楼图里,未见到6楼图内的配殿(局部)。

 
6 D; |/ l6 V- j* H0 _9 R: K

我之前发的却是看不到配殿,但其他照片上看得到

* l% I/ k: i; F5 Q. s, o# h

 

. H4 O8 a7 V" }

 

OtR6YgC3.jpg
/ `9 D" H3 `) ?- h/ t%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5 12:07:4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公府大门内部照片

! A8 ?1 H2 {" l7 B; f: n {

 

; K# |! t2 k' h& W" h9 y, x, P9 N. J: n: K

从大门内,二门外,东侧向西拍摄

- u' ~+ D4 e0 a+ W

 

0 b) L. y3 i5 @ Z2 i0 C

可以清楚的看到大门和二门不在一个轴线上,和乾隆图一致

/ U4 Z) ^& W' O3 m

 

: r4 ~2 q; O# q: c

 

k0 N* v3 O% G) t( E6 i, Z

 

, _3 x0 f7 Z% ~: k. V+ s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6 a R+ _! [$ j K" _

照片左侧是大门北侧影,右侧是二门(三开间垂花门)的南侧影

0 G; u! E( m8 Q) ]9 M4 u

 

) x- t5 h+ b$ @ L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门(三开间垂花门)

2 U1 i, g/ _# X5 ?; H/ |& G

 

# h# p7 K- I( g0 R. g+ _4 d

 

3 T# v' o) P/ N$ P

二门常见的多是单开间,而三开间彰显了府邸的身份;

( x- O, y& o K6 t/ R& Y

这张照片传播不广;从东北像西南拍摄的二门

- S3 a1 j3 z; @) @* [$ T

 

- i, x( T: S u' L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 w& h& w) {! k; O4 v

从照片中也能看到府门和二门不在一个轴线上,门中看到的是和府门连着的倒座房。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门2

2 F9 P, N8 x) U7 t

 

9 x* r- [9 i: W, H

这照片铜版画传播的比照片多。。。。

' {, t) ^! V2 z& x) E

从西北向东南拍摄的二门,门中间站着一个随从打扮的人。

1 h6 L. Y5 e' W2 v1 J

早年外国摄影师喜欢在建筑摄影中加一个当地的人物,来做参照物,让观看

1 }8 H2 z: c2 q/ Y7 o" U6 v8 `

照片的人能直观的感受到建筑物的大小比例。

, n$ q5 e# X, A, v5 |# u

 

2 G; f9 \0 w9 e: u- V5 e; I

 

- ~; t1 V+ z; g2 X$ x" }; T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透过门中能看到府门的一角。

$ }8 ^/ h7 o2 U; J

 

6 S" s9 N% n# e5 S2 R

 

, `6 q* m" l' Y1 }0 f R

Rb4FfjMO.jpg

- `/ }, c5 a! _9 d

某书籍中根据上面照片制作的铜版画,

. Z/ U; F( O9 v8 y G-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5 10:49:3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公府东配殿

! m/ V) |1 C/ |- d

 

& i! W/ i) I" K8 V3 D' | g+ }

这照片我确定了好久,才敢下结论,

, B; {; L& r, y- \2 ~7 f4 g$ c) d

应该是纯公府东配殿,照片从西北偏向东南拍摄;

# X- y$ O$ A5 {, `7 n8 q" C: q+ y

从右侧隐约的边缘能看到是二门的小局部;

# r6 [' v+ |/ T$ X1 G

当时配殿已经改成了西式门窗,背景中还有几个烟筒,不知是否是后改的。

1 a0 t# }# F+ k( w

 

- }% }5 u) n" V% D

 

; n3 X# L, C* q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片中座着的女士很奇怪,也许是穿着欧式的长裙。
 楼主| 发表于 2012-5-15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公府大门,从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拍摄。

5 I3 R6 E4 `. t. Z! }

 

" u2 }5 ]: |# W% Y3 {. x% J0 g

大门照片比较多,不多说了

& g7 |. {$ N4 ~! t) I

 

2 N! G2 w: S: s% d

照片拍摄时间很早可能在1870年左右,纯公府门左右的树木保持非常完好,

/ t. w7 P9 x9 Q+ w1 k2 j

后期的照片看,东郊民巷两侧树木越来越少。

$ C i4 A4 z2 q/ a! d2 l

 

) F" j/ K% E" {( v7 M6 I( v$ p5 h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分享一组纯公府早期照片

发表于 2012-5-16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5-26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爵府只能叫正房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3 08:43 , Processed in 1.15765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