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85|回复: 4

第二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的通知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7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y- N' {1 j8 x4 W; ~4 z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于2009年7月11-12日在北京成功召开了“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为发掘与传承中国民族建筑文化,宣传其营造理念和技术上的成就,推动营造技术和工艺的研究、保护、传承、应用,探索传统民族建筑现代化和现代建筑本土化,丰富现代建筑的传统文化内涵,激励并培养高层次的传统古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将开展“第二届中国营造技术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

. ?9 G+ f; x& }# `& W+ n; @0 E

同时,应广大会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在本次论坛上继续对在中国营造技术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进行表彰奖励。现将本次论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6 v; p& R; ^; T- _8 c, Q3 H- R/ e" c

一、论坛组织机构:

* _! |/ n. \9 _; J0 _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 l3 [$ L. C% U

支持单位: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圆明园学会

2 \$ z- R- E1 t" ? A

中国建筑学会/《古建园林技术》杂志 

7 a( M5 x1 V/ w/ x8 [

参与媒体:《民族建筑》、《中华建筑报》、《中国民族报》、《古建园林杂志》、中国信息报、中国建设报、中国民族报、中国西部时报、中国勘察设计、中国民族建筑网、中国文物网、中国城市规划网、城市规划网、中国住宅网等十几家单位。

x6 U# W1 s* j# ^

拟邀请参会嘉宾和领导:

( U8 q% O! \* u. |, r

姚  兵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副部级)、博士生导师

, P& {& U4 H7 e3 h8 |3 I

罗哲文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

& X1 U2 T8 g7 v {; S

李先逵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

; N8 g2 k8 \6 H- M; S7 c5 H

杨志军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原司长

+ f1 L1 n, V% ^! `" R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

4 Z0 I6 X% V% l% x

马炳坚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

7 O# o% j/ ^5 _- U

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

: ^0 _! v% R/ k

拟邀请专家:楼庆西、郭黛姮、杜仙洲、张锦秋、孟繁兴、孙大章、刘大可、蒋广全、王仲杰。

/ R7 s- ~% `, x3 ?( ~! ]

二、论坛的主题和内容:

8 @& P( Z4 C- R

(一)主题:中国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

; H: J0 i" J& ~, Z% V0 I! L! n

(二)论坛议题:

. P: K4 s) ~5 j1 A5 A" ?

1、中国营造技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 E. ` }4 Q5 O" o

2、中国营造技术作系特点及工艺介绍;

4 h6 V' O* t) \4 k: k

3、中国营造技术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本土化;

, v3 S( T1 I! l8 `

4、木结构建筑、油饰彩画、琉璃构件保护技术与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9 q$ r8 O$ N5 h0 {0 f3 L) R- U/ X

5、古建筑彩绘和壁画保护技术的研究;

( C, [+ q5 Z& P6 x) R/ Q

6、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三维数据库的建设研究。

1 X! W1 r6 n! V$ B; ?% j

三、表彰评选奖项:

$ k9 B# [- k/ j; [; z8 w6 o

 1、中国营造技术工匠名师;

- ]3 p( F- O6 S9 m+ J$ m) I0 E

2、中国营造技术优秀论文奖;

, ?- Q+ b$ U0 _* @/ d

3、30位最具影响力营造技术传承人物。

. x% B M; s. y; N3 m' N2 I" ]3 O, B

四、论坛时间、地点:

4 v/ Z6 y1 }; t) o6 d

活动时间:2010年4月23-25日,报到时间为23日全天

' d+ |* t4 c+ [! e! K8 M

会议地点:北京京西宾馆

! y( H! b3 E3 Q) @$ l6 Q

五、参会人员:  

7 e9 [+ x+ A. I; M ?

1、从事民族建筑管理、保护、修缮和开发的政府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2、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3、城市建设、古建园林规划设计和工程人员;4、古建筑材料、古建筑规划、修缮施工单位;5、传统建筑手工技法营造技术人员。

/ O7 {2 t3 s) f# Q; T1 }- A

六、收费标准:

7 c' @* N" T' h( [( P; Z

每位会议代表缴纳会务费:1680元人民币(包括餐费、论文集、资料、证件、纪念品、晚宴和考察费),住宿费用自理。在校生凭学生证收会务费840元。凡是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会员,持会员证均优惠5%。

; o5 d; L5 c( H0 M& j

七、联系方式:

, |8 ^# C- X7 P5 x& D- W

联系单位: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秘书处

: y* ?0 [$ ?. A, s5 [- P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 T- ^" z4 f: ?: W

联系人:曲云华  13911772400

) m" p* m9 u. T+ k: M! ^3 h

电话:010-51184582  61272821     

+ |% ^7 L( ~1 c1 X" O6 Q

传真:010-61272821

9 {) \4 @& q! W' E

E-mail: mjhoffice@163.com

. A2 M6 b& Y) P9 |- h

通讯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2号楼六层 

! U* _1 C& m+ {; H

邮编:100834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古建大事儿

古建行业顶级盛会,值得期盼。
发表于 2010-4-7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680
发表于 2010-4-8 1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旁听一下,不吃饭,不拿纪念品,不提问,可否免费?

发表于 2010-4-9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680收费太贵了~~~~

5 ?" h- x7 O- [) V1 d

 

7 i- e5 L; q# B4 L! i

我问了一下,文物学会、建筑学会、圆明园学会、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是免费参加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6 05:30 , Processed in 1.12172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