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S0 `9 D( c B% s' Z 2003年《中国档案报》“婉容曾在这里荡秋千” ! u+ i" f/ n; K" Q9 }
图文:陆元 + K* L) j, k/ |, H; Z, z+ c% K
故宫翊坤宫前廊的横梁上,安装有两组铁环,那是末代皇后婉容悬挂秋千的地方。
1 n* l( |, q5 I8 U7 w6 \ 翊坤宫属于西六宫之一,原是一个独立的宫院,晚清时期院墙被打通,与北面的储秀宫连为一体,成为储秀宫的前院。1884年慈禧太后50岁大寿时,搬回了她18岁做“兰贵人”时住过的储秀宫。为此,慈禧拨巨款对储秀宫和翊坤宫进行了豪华装修,至今在宫院回廊的墙壁上,还镶嵌着多幅官员们为她祝寿时题写的《万寿无疆赋》。
! @* o6 Q/ \" J/ r. l3 Z8 | 1922年12月1日,婉容被接进故宫,住在储秀宫里,做了溥仪的末代皇后。婉容将储秀宫正殿作为寝宫,在套间里安装了洋式浴盆。后殿丽景轩里陈设着西式餐桌餐具,被布置成西餐厅。前殿体和殿,是日常使用的中餐厅。前院的翊坤宫,则是婉容的书房。婉容不常写字,但是爱看书。她看过的书有一本叫作《美人风雅大观》。 . d( Q" v) U# k
婉容的祖先是住在黑龙江省龙江县牤牛屯的达斡尔人,姓郭布罗氏,早年归附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后,编入正白旗满洲籍。婉容的曾祖父名长顺,任过吉林将军。父亲名荣源,是三品候补道员。母亲名恒馨,是乾隆皇帝的七世孙女。论起皇族“溥、毓、恒、启”的排辈,恒馨比溥仪还低了两辈。婉容出生于京城正白旗辖区内的地安门外大街帽儿胡同,那里小半条胡同的房子都归荣源家所有,现在被分隔成5个门牌号,已被列为北京文物保护“旧宅园”项目。 * v9 s( D! d! ]0 I0 z% B% w1 n
婉容进宫时只有16岁,还是个贪玩的孩子。她平日不能随意去溥仪居住的养心殿,每天接触的人,除了宫女就是太监。偶尔溥仪的妹妹们来了,婉容就会拉着她们陪自己玩“丢手绢”。 , M# L/ a! U& r" t
北京皇宫自明朝就有荡秋千的先例。“秋千”是“鞦韆”的简写,“鞦”意为皮革制成的绳索,并不含“秋天”的意思。明代太监刘若愚所著《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记述:“清明,则鞦韆节也”,“坤宁宫后及各宫皆安一架”。婉容作为书房的翊坤宫,在门口两边的前廊横梁上,各装了1架秋千,至今那两根横梁上,还留有两组共6个铁环。横梁下方的两个大铁环,用于系秋千的吊索,平时则将吊索和踏板卷起,挂在横梁侧面的小铁环上,以免妨碍走道。 : r0 w" z$ d, X! Z9 ]6 L' [
据当年侍候过婉容的太监孙耀庭回忆,婉容荡秋千时,要让两个太监站在两边帮着推,玩到高兴时,还要在踏板上站立着荡来荡去。有时她叫胆小的宫女也上去荡,看着宫女被吓得尖叫,婉容会开心地大笑。 $ @* [2 `, X* h3 |
到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兵将溥仪驱逐出宫的时候,婉容只在宫里住了不满两年。当时溥仪就是在翊坤宫里听到了将要被驱逐的消息。
, l/ ^, l) B( p8 V4 _9 q 1945年8月11日,溥仪由日本人安排,携带婉容等眷属离开长春,逃往吉林省通化县大栗子沟。8月16日,溥仪被日本人用飞机送往沈阳,在沈阳被苏联空降兵抓获。婉容被抛弃在大栗子沟,过冬时连一件大衣都没有,仍穿着单薄的旗袍。她后于1946年初被解放军收容,在国民党军进攻东北时,又随解放军转移至延吉市。1946年6月20日晨5时,婉容病重死于延吉市,终年40岁。解放军为婉容拍照了遗像,做了死亡原因登记,在当天中午派了6名军人,用门板抬至延吉市帽儿山北边的山坡下埋葬。 : z; U0 l! k9 A1 ^( q) R, m- _
婉容生于北京帽儿胡同,葬于延吉帽儿山,短暂的40年生涯,历尽荣华富贵和孤寂凄凉。婉容在帽儿山的坟头,年深日久已无处寻觅。2006年,婉容的弟弟润麒为她建了一座衣冠冢,空冢内只葬入一张照片。婉容在翊坤宫荡过秋千的地方,那6个铁环仍旧留在横梁上,如今已是锈迹斑斑,物在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