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14|回复: 20

[原创]松鼠[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2-10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9年5月1日抓拍于北京植物园

[原创]松鼠

[原创]松鼠

[原创]松鼠

[原创]松鼠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2-14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玩意儿家庭饲养的话冬眠么? 如果冬眠出蛰后性格会有异常么?
发表于 2010-2-14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可爱了

" x% O; A" O$ n; F( V$ \

我们单位也有一只一楼这样的大黑松鼠,这半年我只见过两次

* z) P' {' r, b3 Y! a. y' L3 m

在我们单位这样野猫横行的院子里,乌鸦一不小心都玩完,居然它还能活着,呵呵

发表于 2010-2-14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不买票在2010-2-14 1:17:00的发言:
这玩意儿家庭饲养的话冬眠么? 如果冬眠出蛰后性格会有异常么?
2 {/ G6 B8 t# V2 j* [. t

松鼠在野外大部份的种类不冬眠,冬天活动要老实些啦。之后就活份些

发表于 2010-2-10 1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看去还是像是岩松鼠属的物种的 6 e, U% [% e- G ( V( P5 }% Z. a& Z& T0 q" ?% m$ o& A% R% v a. f3 O% [9 R, d/ ~3 n* X" }+ \$ G
1 z4 ] k( E" h" m+ b* M& ]

 

7 ~+ F8 b. v5 {/ Z- t

 

2 h7 z9 j; w; B- Q# { I4 p

    科名:松鼠科(Sciuridae

) @5 I% d. p* H0 z% M- S, Y- f

 

4 C3 U% W/ h; d+ q

    亚科:松鼠亚科(Sciurinae

0 v" B8 N4 T6 e [$ M$ Q8 @% F. A

 

- v- {( F4 u* a) f' Q; E" @% q

    属名:岩松鼠属(Sciurotamias Miller1901)仅岩松鼠1种,有的也将侧纹岩松鼠划归该属


  . a* V _5 ` K) E


    :岩松鼠是中型的树栖和地栖鼠类。喜栖息于山区沟坡或丘陵多岩石的地方,以及树木少的岩石地区。在近林缘灌丛砾石多的地方也常遇到。

+ s2 `# e; w) {/ a- q7 Y" X3 N

 

$ c1 V1 Y6 y" E6 F; k! W


 

3 w6 p6 o2 @& V$ e5 H( x3 O

    白天活动,夏季以早晨与16∶00左右最为活跃。中午活动明显减少。常出现于岩石及核桃树上。攀树能力很强。

/ U A$ w: b |, k9 C6 `. g9 L

    以坚果及其他种子为食。喜食核桃、松子,也食杏子、桑葚等浆果及其核。在田间啃食作物。在村庄附近,常潜入住宅,穿梁跳隙盗食屋檐下挂的玉米及房顶晒的粮食。

/ l; I/ X" j6 V9 {8 @0 x! V8 l0 s3 g

 

5 E5 u9 l' |. h8 |& Z


 

r( h6 z% A4 U, V

    华北5、6月幼仔出巢独立生活,雌鼠3、4月交配,4、5月分娩。年繁殖l~2胎,产仔2~5仔/胎。初产仔无毛,闭眼,体重7~8g,体长5~5 .5cm。30d睁眼,45~55d离巢。

& u7 p: P4 A" x/ q

    岩松鼠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西藏等。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W) O( k- [/ q5 a9 B: ~5 @

    岩松鼠是农林业的重要害鼠之一。它们不仅盗食松籽破坏油松播种育苗,还侵入农田大量偷吃粮食造成农业减产。在天津蓟县古强峪林场调查,该场直播油松育苗,每亩播籽20kg,因岩松鼠盗食,播种量每亩增至140kg,仍不得全苗,受害率60%~100%(郭全宝,1981)。同时,大量盗食飞播造林和直播造林的种子,使造林失败。春、秋季,它们成群结队侵入农田,由春季挖食播种的农作物种籽,到秋季盗食成熟的作物。

: I9 p# K# ~; L6 G; T+ A/ A8 j

 

+ b0 ~6 {5 f2 {& ]' \9 E( W

    亚种:已知有3个亚种。

+ K8 G) t* E3 [/ l# n6 o7 ?

 

, | ~# y* R9 ]3 p$ X

        1. 岩松鼠指名亚种(Sciurotamias davidianus davidianus(Milne-Edwards),1867) 体腹面完全灰白色微带浅黄色调。分布于江宁西部中绥、建昌、北栗,河北东陵、秦皇岛、昌黎、涞源、兴隆、丰宁,北京附近,山西黑水、汾阳西北、五台、太原西北,陕西延安地区、榆林地区、西安及陕南秦岭南部的宁陕、石泉、汉阴、平利、镇坪,甘肃西南山地哈达铺一带,山东以及四川岷江一带。

3 r! o7 S, d1 [. o* v$ B


 

发表于 2010-2-10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V/ V& t( m$ P+ ?2 `* M% C

 

( N+ Q. F, m4 T z7 m( x. e0 c

    科名:松鼠科(Sciuridae

5 f" p; G! C2 r' z) m# b( n% T

 

. [( `# _! U, O/ l! p! R# Y

    亚科:松鼠亚科(Sciurinae

# r* ?& V0 |* a' d* V2 g

 

$ J2 D2 B6 t( H3 f; v. H3 Z) g

    属名:丽松鼠属  CallosciurusGray1867

5 j6 i5 Z0 z1 g( B8 h

 

3 d+ f" Y" Q# ~/ K# N0 ~5 b

    别名:红腹松鼠,松鼠

2 ~4 |( ^# i: u/ N6 ^2 D% d. I

 

5 {- _$ y, }$ d

    学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Pallas),1779

3 O2 E# A: M7 D+ d: y: _8 Q# \6 g

 

3 T ~. q' E; D/ p+ M

    异名:Sciurus styani

) w3 M' B M7 J# y! v

                    Sciurus gordoni

& q8 ?/ g0 a: ~/ u( {6 e: y

                    Sciurus erythraeus Pallas1779

4 x8 @& D) l, V+ w

                    Callosciurs erythraeus Palla1770

* \" R$ b/ s0 j. u& J

                    Sciurus erythraeus Pallas

, M# X8 }) G+ M

 

' t" |; S- x0 a+ U- q6 a6 C5 b4 r

赤腹松鼠亚种的分化

! ?! f) b2 q' X; J; a

 

1 C1 L E5 a$ W; _

    本种已记载的有20余亚种。我国至今已记录的有14个亚种。

' E) g3 T7 n' x

 

5 s2 f" `2 v" e" S

    1.赤腹松鼠栗色亚种(Callosciurus erythraeus castaneoventrisGray),1842 也称粟色赤腹松鼠。体腹面鲜栗色或铁锈色,有时从喉至胸部有1 灰色楔状纹。尾1/3远端毛较长,具黑色毛基和长的白色毛尖(有时为淡黄色)。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东南都。

+ P" t/ I' z& o$ M: X; U+ h1 p

 

发表于 2010-2-10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i+ @3 A- ?8 f! t0 T5 U- Y7 P( [1 k& f


    科名:松鼠科(Sciuridae)

* |% j3 D0 x! y! o* U

 

) L- D: l2 S6 m. o9 q

    亚科:松鼠亚科(Sciurinae)

1 h6 Q! V& h/ u

 

1 y" g) E* q- L

    属名:花鼠属(Eutamias Trouessart,1880)

! Y2 f T0 K: x

 

# @0 n h) C( `% r- f3 B. w

    别名:西伯利亚花鼠、五道眉、花格狸、花栗鼠、豹鼠、华丽棒子、金花鼠、串树林、金花鼠、滑俐棒等

4 `# }0 h/ A6 H6 {

 

7 U* D8 {0 V2 @- F+ v

    学名:Eutamias sibiricus  Laxmann,1769

$ @3 q3 @( N! n& C

 

0 i# b6 ]5 o) @6 D: I

    异名:Eutamias senescens

( y( _5 t. Z: K$ ~8 w0 a& M

                    Tamias orientalis

5 S4 G4 s- A+ b6 b2 t2 c+ i

                    Sciurus striatus

8 u& i7 O) I- e& e

                    Sciurus utheesis

7 @8 V B1 u5 p" o' i

                    Eutamias ordinalis

) ^+ e2 _: r. W1 K4 `

                    Sciurus sibiricus Laxmann

5 f/ q3 x: o/ Q$ g/ @

                    Tamias sibiricus Laxmann,1769

5 `3 l1 ` i+ C& j4 ?& w' `7 q

                    Eutamias asiaticus

, Z( E( a4 _/ z+ \; e" P1 y/ t

                    Myoxus lineatus

; N! _' a9 S+ q" j' w- f+ z0 {

                    Eutamias albogularis

4 Z( C% t& M" c# f7 X

                    Eutamias sibiricus sibiricus Laxmann,1769

' z+ ~+ L& D. Y b% u4 x: \* C

                    Eutamias sibiricus Laxmann,1769

! P8 R/ n9 u9 U$ p+ q; S+ ~4 h

                    Scruius sibiricus Laxmann,1769

5 A- o. m8 w8 N" N

                    Eutamias asiaticus ordinalis Thomas,1908

" S5 K- p) {9 `9 z! U

                    Eutamias albogularis J.Allen,1909

1 s1 Z" B8 J x

                   Eutamias sibiricus ordinalis Hllen G.M.,1940

& r9 r, U, u. K" s# w/ T

                   Eutamias sibiricus albogularis J.A.Allen.陈服官等,1980

# E9 y t* {& q( m d$ F, g

                    Eutamias sibiricus ordinalis 王延正,1990

6 C; O+ K K d" g

 

, d; r! H2 `3 A" @9 ]

    形态:体长115~16 mm;尾长103~135 mm;后足长28~40 mm;耳长13~20 .5 mm;颅长36.8~42 mm;颧宽18.7一23.5mm;乳突宽16~l 7.6 mm;眶间冤9.2~l 0.6mm;鼻骨长11.4~13 mm;听泡长8~9 .3 mm;上颊齿列长6~7 mm。

! x2 J( }) Y0 o/ ?

    体背面灰黄色,具5条黑、白相间的纵纹,中间一条黑纹最长,其两侧顺次是灰白色纹、黑褐色纹,最外侧是白色浅纹。腹与耳之间有一暗纹,另有一暗纹从口鼻须部延伸至耳下方,体腹面白色,有时带浅土黄色。尾背面毛基部黄褐色,然后是一圈黑色,毛端白色;尾腹面中间的毛全为黄褐色,两边的毛基部也是黄褐色,接着是黑色,毛端白色。

+ T8 B8 I2 \# v& c3 K

     头颅狭长,脑颅不突出。颧弓中颧骨向内侧倾斜末呈水平状。上颌骨的颧突呈横平。上、下门齿唇面有不甚明显的细纵嵴。臼齿的咀嚼面近乎原型,第4前上臼齿和臼齿的中柱和前柱不明显。

5 a; r. [! F, m2 ?* `: p' f

     生态:花鼠为树栖和地栖鼠。生境较广泛,平原、丘陵、山地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灌木丛较密的地区都有分布。洞穴多筑在丘陵和梯田的石缝中、耕地边向阳处、石缝中及深沟裂缝处、乱石堆中、住宅院墙缝内,在林区多在倒木或树根基部筑洞。洞穴部位多是西南方向,多数选择在高处,有夏季洞和冬季洞之分。

3 v+ x) L# j* M* n) a% P, J% t: G


     夏季洞结构简单,洞长60~77cm,宽9.8~14 .3cm,洞径5.6cm,洞道里面比外面宽。冬季洞穴结构较临时洞略复杂,洞口直径4.5~5cm,有朝天洞,横向洞和隐藏洞的洞口多在壕沟树根的中下部,多数无分枝,洞内有巢室。巢室分球状和碗状两种。巢的结构大体分为两层,外层接触土壤部分筑巢的材料较粗糙,多以蒿草、马唐草、玉米叶、树叶组成,里层以柔软的茅草、羽毛、破布铺垫。巢重123~247g。球状巢高15 cm,深8~9cm,内径9~l 0cm,外径11 ~14cm;碗状巢高12~14cm,巢深7~9cm,内径8~10cm,外径11~14cm。洞道距地面深1.2m左右,个别达1. 5 m,冬季洞道比夏季的深,以便于过冬。巢室一般在洞道分支末端处,在洞穴附近有多个贮粮坑,每坑贮粮20~30g左右,一个仓库存粮平均2~3kg,多数仓库与巢混为一体,巢的下部有存粮,与厕所较近,一个洞穴有1只成体鼠。

$ J7 J/ s e, d/ r' R: N

    白天活动,因季节不同活动时间也有差异,春夏季4∶30~19∶00活动频繁,秋季6∶00~16∶00活动频繁;午间或阴雨天活动少,大风大雨不活动,天气闷热或雨来临之前,活动尤为频繁。冬季基本停止活动,主要靠贮存食物维持生活,处于半冬眠状态。雄鼠活动强于雌性,在交配季节和贮存食物季节两性活动量增加,在哺乳幼鼠季节雌鼠活动减少。

' Q2 J8 {( s- V

     每年11月初进洞冬眠,至翌年2~3月上旬出蛰,成鼠经冬眠后,钻出地面开始活动,出洞顺序先雄后雌。4~5月数量上升,6~7月数量处于高峰。

" U O* G. @: \4 r; ~; z/ a: G

    属杂食性,主要食植物种子、果实、蚕等。春季食绿色植物、农作物幼苗及少量昆虫。

: g9 J/ c; g% I/ N& q

    每天清晨开始活动,出洞后爬到高处,如石头、树上、树桩、墙头、乱石堆,观察四周动静,舔爪洗脸,整理皮毛,相互间玩耍打闹追随,时而发出叫声,稍息片刻便窜到取食点盗食。

5 J9 f K3 N/ F! t1 h1 O" H# ~

 

* s- Q+ ~0 Q. n; h+ l2 B/ L; X$ e


 

/ L; n W% C2 f1 l

    盗食向日葵,爬到盘顶端咬食;盗食花生,找大株刨地4~15cm,把果实贮到囊中;爬到高粱杆上,取食米粒或将整穗搬到洞内;爬到玉米杆上,啮食玉米粒,只剩下玉米骨子;啃吃甜瓜,选择成熟的甜瓜啃咬成小洞,吃内心肉和瓜种;窜入粮仓,将盗食玉米粒贮存颊囊中,衔入洞巢周围埋贮,每个颊囊可存放5~8粒,最多10~15粒,盗食频次15~20次/h。由于靠近洞穴埋的地点较多,面积较广,不能及时取出叼到洞内,玉米30~50粒为一撮发芽出苗或发霉变质。据观察和测试,每粮仓有1只花鼠,每年3~10月损失粮食达1.5~4 .0kg,多者达5.0~8 .0kg。

& m3 W( M4 v0 W4 g) T9 b

    花鼠对各种植物种籽的喜食度不同,且随季节而变化。6月份为小麦>向日葵籽>玉米>黄豆>谷子>高粱。10月份则变为向日葵籽>玉米>小麦>黄豆>谷子>高粱。在小麦收割期,花鼠对小麦的喜食程度大于玉米;而在玉米收割期则相反。在花生和南瓜种植区,花鼠对花生、南瓜籽等有一定程度的嗜好;而没有接触过这类食物的花鼠,刚开始饲喂花生、南瓜籽,则表现出不喜食甚至不食的现象。雌鼠哺乳期对食物的偏好,也直接影响刚独立生活时仔鼠的取食倾向,即仔鼠在刚开始独立取食时,最先进食并存入颊囊中的食物首先是母鼠喜食的食物。此外,花鼠对白天活动的直翅目昆虫(如蝗虫等)的喜食程度大于夜晚活动的鳞翅目昆虫。这说明花鼠取食倾向偏重于近期内常接触的食物种类。

, V1 A* y* h) H

    在未供水条件下,花鼠日食量平均为28.1g,对柞蚕明显喜食,其次是花生;在无水、无柞蚕时,较喜食含水分大的土豆,但日食量明显降低;在供水而无柞蚕情况下,较喜食玉米和土豆;若同时给食高梁、玉米时,则喜食高粱,日食量平均达29.5g。哺乳期雌鼠日食量高于非哺乳雌鼠,刚断乳仔鼠的日食量则随日龄增加呈现增长趋势。

: U$ w& p( b$ t) z1 y: |- R6 ?( e

    4月份发情交配,5月份怀胎,妊娠期30~35d,每胎4~6仔,个别的8仔,6月下旬仔鼠出洞觅食,幼鼠刚出洞几周,表现呆傻,缺乏生活技巧,躲避天敌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死亡率较高,特别是低温多雨天气更为突出。

0 G2 n; m R- S0 {; z3 D# m' Q4 _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国外分布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和日本。

e0 E6 B( h# r$ `7 a9 d

    皮质优良,可作为宠物。为日本脑炎、土拉伦斯病、蜱性斑疹伤寒等传染病病原的自然携带者。危害豆类、麦类、谷类及瓜果等农作物。春季侵入农田挖食播种的作物种子,秋季利用颊囊盗运大量粮食,一个仓库存粮可达2.5~5 .0kg。它还爬到树上偷吃核桃、松子、杏、苹果、梨等。对柞蚕和蚕茧危害也十分严重,一只花鼠一次可为害2龄柞蚕26~107头;日害蚕最多达200余头;日盗茧27粒;一墩树上的蚕茧仅3d左右就被盗光。一只花鼠在蚕茧期为害300~500粒茧。

: I3 R6 E! \# \, {- B7 u# { H

 

2 m- k; T" d" z( Z6 g

亚种:已知有10个亚种,我国有7个亚种。

发表于 2010-2-10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0 l. f5 c% e4 G8 M2 |" I

中国松鼠科种类之赤鼯鼠简介

& D: R3 {/ G) T; ]
科名:松树科(Sciuridae
    亚科:鼯鼠亚科(PteromyinaePetauristinae

    属名:鼯鼠属(Petaurista
也称大鼯鼠属



别名:大鼯鼠、霜背大鼯鼠、红背鼯鼠、大飞鼠、红色巨飞鼠、飞鼠、飞虎、松猫、耳鼠、鼯鼠、夷由、鸓、飞鸓、飞生、飞生虫、飞生鸟等

    学名:Petaurista petaurista Anderson 1875

    异名:Petaurista petaurista yunnanensis

Petaurista yunnanensis Anderson
1875


Peteromys yunanensis Anderson



Petaurista yunanensis
Robinson and Kloss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81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体长达4050cm,体重4001000g。耳基周围无细长簇毛。吻圆而短。头钝圆。眼大,耳小。眼周具黑圈。耳壳背部具一黑斑。耳与眼之黑圈间为橙黄色。体背色调一致,显棕红、栗褐、棕黄、茶褐、茶黄色,腹面为棕黄色或橙黄色,颈下部黑褐色,并有褐色纵纹向下延伸到胸部。飞膜背面色如体背,但略深,腹面色较红,两者分界线甚明显。鼠蹊部至尾基为灰褐色。后足趾端黑色或灰白色。尾圆形,尾长3548cm,明显超过体长。尾除基部下面外皆黑褐色,尾上面色与背色相同,但四川、贵州标本常杂有黑色,尾末端全变成黑色。
发表于 2010-2-10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是松鼠十一个属中的四个属我认为是东北地区的鼠种,因为南方地区的松鼠耳朵上不会长长毛!惭愧我还要再看看不过好像不是北京土生的松鼠品种呀?!

0 C. x! v C9 I# c0 Z

  加精理由,可爱的照片,有心的好友,关注北京的美丽

' n% H. b8 p0 y2 @

 

发表于 2010-2-10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给大家发一些网上爱鼠好友的家有趣的照片,和好友们共享

1 a( @ r. Q5 ?+ R) a, |4 ]& E5 J3 _' d

 

8 ~5 K, |5 ]: ?$ n

大家看看我家的吱吱是只什么品种的松鼠啊???
嘿嘿!昨天我给他洗了个藻做了个书包!!!哈哈 这肯定不是魔王啊!魔王我见过的啊!!!它是我浙江的浙西大峡谷带回来的啊!!我天天给他吃我吃的东西!他比以前胖多了啊!也大了啊!小子啤酒也爱喝!喝了好象兴奋的样子!到处跑!!
 哈哈兄弟们帮我看看!是什么品种的松鼠啊???可乖呢!天天把我当松树!往我身上爬!别人它还不爬呢!!!哈哈!昨天给他做了顶帽子可它还不戴!真是哎!!!哈哈!

嘿嘿!它现在和我亲的!没事就钻我的裤腿!哈哈!把我当松树了!啊有它的介绍啊?就是给他洗澡麻烦点!他有点要逃!呵呵!

发表于 2010-2-10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吱吱是从小养大的黄山黄松鼠
发表于 2010-2-10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这个品种是放养的呢还是西山一直就有的呢?
发表于 2010-2-10 0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松鼠种类

' i* [6 b( T3 R% U6 W: E3 N
% E/ ]3 m3 E: @) X' a1 O
你可以到这个网站去看看,说得很详细。我就养了只金花鼠(松鼠的一种)。?|wk?/­Hf:此帖来自宠物中国论坛 bbs.chinapet.comb)2/D¤j?
?|wk?/­Hf:此帖来自宠物中国论坛 bbs.chinapet.comb)2/D¤j?
http://www.hellopet.com.cn/linglei/songshu/songshu.htm?|wk?/­Hf:此帖来自宠物中国论坛 bbs.chinapet.comb)2/D¤j?
发表于 2010-2-10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b. C: C0 w* ?7 r; K# V8 j

终于有人提到北京的兽类了,可惜我已经把大学时学的脊椎动物学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只能拷点相关的科普知识给大家看看吧
  松鼠(学名:Sciuridae),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与其他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又被合称为松鼠形亚目。松鼠一般体形细小,以草食性为主,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其中一些热带物种更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松鼠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及欧洲,除了在大洋洲、南极洲外,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中文名: 松鼠
  英文名:Squirrel
  学名:Sciurus vulgaris
  类属: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松鼠亚目,松鼠科,松鼠属
  性格: 温柔,可爱,乖巧,驯良,讨人喜欢,十分勤劳,爱干净,聪明,灵活。
  寿命:视品种一般5-10年

# }8 j0 g ~1 Y2 g5 ]# k9 b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飞松鼠等。全世界近35属212种,中国有11属24种,其中岩松鼠和侧纹岩松鼠2种是中国特有动物。

0 ]6 j/ v! r, i$ Q) X

   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体细长,体毛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称灰松鼠。

0 T- A6 E' n& k, \

 

* N7 N7 g; j1 y' K

 

9 f& C! b D5 G

  分布:松鼠的分布范围较广,在整个寒温带森林地区都能见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东北部、河北及山西北部、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的山区;国外从俄罗斯的远东、日本、朝鲜、蒙古北部、黑龙江,向西一直分布到西欧。在针叶林里,松鼠并不是年年都很多,它的数量的多少,是以冬季针叶树种子的多少为转移的;因为它的食物以植物种子和果实为主,种子有时占到90%以上;而云杉种子不是每年都丰收的,在松果欠收的年份里,松鼠会转移到食物较多的地方觅食;而在食物丰富的年份,它会大量繁殖。繁殖的数量很多。   松鼠体形通常中等大小,是寒温带针叶林和混交林中的典型代表动物。松鼠上颌臼齿为5枚,下颌4枚,上下颚臼齿数量不一。前后肢间无皮翼。四肢强健,趾有锐爪,爪端呈钩状,体重通常在350克左右,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稍重一些。松鼠体态端庄而轻盈,体长大约为18-26厘米,尾长而粗大,尾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二以上,但也不及体长。
  尾毛密长而且蓬松,四肢及前后足均较长,但前肢比后肢短。耳壳发达,前折时可达眼,冬季耳端具一撮黑色长毛束。全身背部自吻端到尾基,体侧和四肢外侧均为褐灰色,毛基灰黑,毛尖褐或灰色。腹部自下领后方到尾基,四肢内侧均为白色。尾的背面和腹面呈棕黑色,毛基灰色,毛尖褐黑色。吻部、两颊及下颠如背色,但偏青灰,耳壳黑灰色,冬毛具有大束黑色毛簇。个体毛色差异较大,为青灰色、灰色、褐灰色、深灰色和黑褐色等等。随着地区的差异,毛色也有变化,如辽宁松鼠的颜色偏灰,而我国南方的松鼠颜色则较黑。此外,毛色还受季节的影响,冬毛灰或灰褐色,夏毛黑或黑褐色。  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的耳朵和尾巴的毛特别长,能适应树上生活;它们使用像长钩的爪和尾巴倒吊树枝上。在黎明和傍晚,也会离开树上,到地面上捕食。松鼠在秋天觅得丰富的食物后,既会利用树洞或在地上挖洞,储存果实等食物,同时以泥土或落叶堵住洞口。
  松鼠夏季全身红毛,到了秋天会更换成黑灰色的冬毛紧密地裹住全身。初生的松鼠,全身无毛,眼睛亦不明,生后8天,才开始长毛,30天以后即睁开眼睛,45天就能食用坚硬的果实,行动变得十分敏捷。松鼠是对主人非常温顺的小家伙,我们也要温柔地对待它们,这样它会对你死心塌地,绝对不会用牙齿伤害到你。当然它们会用牙齿轻轻地啃你的手指,和你玩耍,感觉会很痒痒,这是它对你友好的表示。
  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筑巢,或者利用乌鸦和喜鹊的废巢,有时也在树洞中做窝;它们除了吃野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和鸟蛋。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繁殖
  松鼠生儿育女能力很强,它与别的啮齿动物一样,具有成熟早、繁殖快的特点。每年的一二月间,雌雄松鼠开始谈情说爱,雄鼠摆动粗大尾巴在树冠上跳跃追逐雌鼠,此时雌鼠也是兴奋不已热烈相随。发情期约延续两周,这期间雌雄几乎形影不离。雌鼠妊娠35—40天产崽,一般每年产两胎,偶有3胎。第一年生育的雌鼠,每胎产3崽—6崽,第2年后每胎可产5崽—10崽。刚出生的幼崽光滑无毛,全身红色,双眼紧闭,体重在7克—8.5克,体长5.6厘米,尾长2.4厘米。幼鼠出生8—9个月开始性成熟,也就是第2年便可配偶繁殖。
  松鼠喜欢吃素,偶尔也吃荤。它的素食主要以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樟子松和榛子、橡子的干果以及种子为主;荤食主要以昆虫、幼虫、蚁卵和其它小动物等为主。在食物青黄不接的情况下,松鼠另有选择。春季吃树芽,夏季吃蘑菇、托盘和越桔等浆果,到了秋季食物极大丰富,吃喝不愁,想吃啥就有啥,但最上口的还是红松果仁。谈到采松籽这可是松鼠的拿手好戏,无论树木多高,球果长在何处,松鼠都能口到食来。具体过程是:它先将成熟的球果咬断落地,再从树上下来,像灵长类动物那样,用前足扒开球果鳞片,咬碎种皮,取出种子,以松仁为食,很有趣的是松鼠受到惊吓时也不轻易放下食物,而是叼着球果逃跑。 松鼠的嗅觉极为发达,它能准确无误地辨别松籽果仁的空实,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弃的种子都无种仁,虽然这种种子的外壳没有被咬开,松鼠还是一嗅便知。松鼠还有储存食物的本能,秋季红松籽成熟时,松鼠奔来跑去口含松籽运送到安全地方藏起来,几粒或十几粒一堆,埋在地下,留作越冬食物。冬天大地虽然被积雪覆盖,但松鼠仍能毫不费劲地找到所藏食物,个别也有遗漏找不到的。但正因为埋在地下遗漏找不到才有助于红松种子的扩散和传播,促进了天然更新。
  松鼠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布整个森林。它的种群数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物的丰歉。如果连续几年食物丰富,种群数量会明显增多,特别是在松籽丰收的年份,外地居住的松鼠也成帮结伙迁移来此落户,第二年就地繁殖,因而数量剧增;如果这个地区松籽歉收,松鼠就要举家迁移另找栖息之处,导致该地区数量剧减。松鼠这种随着食物丰歉来决定种群数量的行为,实在是技高一筹,它不仅有助于种群繁衍而且还有利于种群广泛分布。
  松鼠的生活习性不同于其他动物,很喜欢在夜晚之下活动,特别在傍晚更为活跃,常常在树干和树杈间窜来跳去,一会儿觅食,一会儿玩耍,无拘无束,好不自在。松鼠没有冬眠的习惯,但在数九隆冬的季节,也畏寒怕冷不甚活跃。特别是严冬刮风的天气出窝时间较短,通常上午9点半左右出来活动1小时—2小时;下午1点多钟再出来活动1小时—2小时,其他时间呆在窝里不动。松鼠有一个习惯就是不管天气怎么寒冷,它都不在窝里吃食,而是坐在树枝上,面向朝阳,前肢抱着食物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品尝,时而竖耳侧听,时而转动双眼环顾四周,举止滑稽,令人发笑。
  松鼠虽然是鼠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由于它不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所以它仍然受到天敌的威胁,一种是食肉类的猛禽,如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黄鼬等和猫头鹰、金雕等。另一种主要是喜鹊和乌鸦,它们在繁殖季节,对松鼠幼崽下手。前一种天敌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松鼠种群健康繁衍有好处,因为天敌所追捕到的大都是老、弱、病体。而后一种天敌则是有害无益的。
  松鼠不仅它的形象逗人喜爱,更重要的是松鼠经济价值广为人知。松鼠皮历来为黑龙江省大宗野生毛皮之一,过去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松鼠皮可做皮衣、围巾、帽子,尾毛可制画笔等。近些年,由于红松林减少,导致松鼠赖以为食的红松籽产量下降,使松鼠数量也随之减少。目前年产松鼠皮不足2万张,历史上最高曾达18.5万张,可见,松鼠的数量已经稀少,应该严加保护。

. O" [6 Z7 }# K4 _, b2 D8 W7 L2 G0 ?

 

发表于 2010-2-10 0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爱!这个这个品种我还得再查查看
发表于 2010-2-17 0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源纳婷在2010-2-16 19:52:00的发言:
应该放了,回归自然!
- r, C# B$ ?8 H) C" U2 o

 

( ]9 o; o8 z) n: t0 ^8 l3 X7 B

我也想把我养的几只鸟给放了,看在他们在笼子里我也挺难受的,可是又怕它们已经不适应这个残酷的外界环境了,有时候真是苦恼。

发表于 2010-2-16 2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源纳婷在2010-2-16 19:52:00的发言:
应该放了,回归自然!
2 A" D$ w# `$ p0 e% r

说的好!这才是真正的大爱!如果爱自然的人多一点这社会就没有那么多市场,屠杀,捕获,野生动物,加精!学习

发表于 2010-2-16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放了,回归自然!
发表于 2010-2-18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还能驯养,我曾经在颐和园拍过几张松树的照片~~~~
发表于 2010-2-20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羊油麻豆腐在2010-2-17 8:11:00的发言:
9 |2 Y, O3 Q8 m, A" m; `" t

 

( w1 u5 d+ a' g, n: J& R9 D4 h

我也想把我养的几只鸟给放了,看在他们在笼子里我也挺难受的,可是又怕它们已经不适应这个残酷的外界环境了,有时候真是苦恼。

( t" t! E& t& F: N* U6 I' _! A

知道为啥我爱观野鸟活动的妙处了吧!

发表于 2011-1-12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俺在北植也拍到过松鼠,同这个不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0-17 03:03 , Processed in 1.19463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