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新华网酷文: d0 W7 K& e7 g* W
65个历史细节 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 令人荡气回肠 ——关于抗战的阅读笔记
3 j% B1 m9 j) Z
6 j& e* B6 j2 H2 Y3 V2 ^" b4 G 【坚如磐石的信仰】
7 n% I) k# h4 \8 l4 u/ p3 D6 _ 1、赵尚志最后的话。1942年2月12日,抗联英雄赵尚志负伤被俘,8小时后牺牲。当伪警察审讯他时,他对伪警察说:“你们不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了祖国,还不觉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说完闭口不语,狠狠地瞪着审讯他的人。
4 ]+ y* U4 }0 S8 h 2、左权致母亲信。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 p+ E, N( n' a" i 3、最后一颗子弹。1939年12月8日,敌人包围东北抗联第1路军3方面军指挥陈翰章部队所在地。负伤后,陈从血泊中坐起,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头,一边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一边扣动了扳机,但枪没有响——子弹打光了。凶残的敌人用刀将他的双眼剜出,陈壮烈牺牲。
0 A8 J. \% z3 S; x2 R/ R5 Y 4、郑文道宁死不泄密。1941年10月,日本当局决定对情报机构进行全面审查。潜伏于日本设在中国的“满铁上海事务所”的地下工作者郑文道,于次年7月不幸被捕并受伤。日本人多次刑讯逼供,郑只字不吐。在一次被押回病房途中,郑趁敌不备,纵身从4楼跳下,壮烈牺牲,保全了党的情报组织。
! R. Q& v6 v/ w, A b6 J: X9 z 5、柴棚中的歌声。1943年11月19日,阜平县平阳镇罗峪村妇救会主任刘耀梅被捕。寒冷刺骨的晚上,鬼子把只穿单衣的刘耀梅关在柴棚里,刘却在柴棚中唱起革命歌曲:“……大家醒醒切莫再做梦,切莫醉死与梦生,梦生醉死何日才能赶走日寇残暴兵!”21日,鬼子在对刘耀梅实施剐刑后,砍断了她的头颅。 ; r# p$ x3 z& t* z) Z2 P
6、魏拯民吃树皮。1941年初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一位名叫陈德寿的老人穿越敌人封锁线,为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魏拯民送去粮食、盐和火柴。老人发现魏拯民已经病得站不起来,仍和战士们一样吃树皮,难过得直掉眼泪。魏安慰老人:“不要难过,革命就是艰苦的!” 4 K7 h# k( [$ V
7、苗可秀抗日不怕死。1935年6月21日,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参议苗可秀被俘。日军劝降无果,于7月25日将其押往凤城镇郊行刑。刑前,一日军军官仍不死心,劝他:“你若答应投降,还可以保证你不死。”面对屠刀,苗昂首答道:“抗日不怕死,怕死不抗日”,慷慨就义。 / s% }+ q1 p& h" L
+ d/ E3 v; Q8 h$ j
【义无反顾的牺牲】
4 v1 q) w/ l& e) u5 l 8、八女投江。1938年10月,日军对松花江下游展开“大讨伐”,刚分娩不久的冷云率妇女团随东北抗联第5军第1师出发,遭敌围追堵截。全师仅剩百余人,在密林中饥饿行军27天,粒米未进,以野果、山蘑菇维持生命。冷云率妇女团仅剩的8人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战至弹药用尽,步入乌斯浑河,壮烈牺牲。这8位巾帼英雄的名字是:冷云、杨贵珍、胡秀芝、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 . ^6 r6 H0 F4 M6 a c" Q v9 I3 d& k8 ^
9、张自忠“找死路”。1937年12月7日,张自忠回到河南道口李源屯59军军部。与官兵见面时,张只说了一句话:“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闻者无不动容。1940年5月16日,张在战斗中身中7弹,仍高呼“杀敌报仇”,壮烈殉国。 ' a, |+ u0 n- Q' s% D
10、五壮士震惊日寇。1941年9月25日,日军约2000人向狼牙山地区发动进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6班的5名战士最后留守。弹尽粮绝后,5人一起纵身跳下了悬崖。当日寇发现与之交战的对手只有5人时,震惊之下,竟整齐地排成几列站在五壮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恭恭敬敬地鞠了3个躬。 ) u: G2 k7 c( K+ X4 p
11、白子峰受刑5天不屈服。1933年9月21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第5路军副司令白子峰因汉奸告密,落入日寇魔掌。敌人一连刑讯逼供了5天,白仍不屈服,负责审讯的敌人竟跪着哀求:“我是上命差遣,告诉我几个字,我好交差。”9月27日,一无所获的敌人将白子峰活埋于开原车站北日本军营内。 , T1 r# l* ]" E! H# R# p7 ~5 T# V
12、洪麟阁血写“还我河山”。1938年10月15日,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1路军总指挥洪麟阁率部与驻马兰峪的日军骑兵队交战,头部和腿部受重伤。负伤后的洪麟阁扯下杨树皮,用血写下誓言:“还我河山”,壮烈殉国。
2 g8 n4 l$ f3 `7 z 13、张咨明自尽殉国。1940年6月6日,日军两个大队进攻灵山。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14团政委张咨明负伤昏迷,醒来时发现山上山下全是鬼子。张扶着一棵松树站起来,摘下肩上挎手枪的皮带,挂在树杈上,毅然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5 Z; r; }7 ~" b1 A) t' ], \ 14、陈若克以血作奶。1941年深秋,女共产党员陈若克在日军“扫荡”中不幸被俘。刑前,陈若克对出生不足20天的孩子说:“孩子你来到这世上,没有吃妈妈一口奶,现在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了,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说着,将手上的鲜血滴进孩子的嘴里。凶残的敌人在她和孩子身上连捅27刀,母子均壮烈牺牲。 3 L6 s! d$ n& I. }# t$ s/ g
15、许国璋举枪自戕。1943年11月20日,第150师师长许国璋奉令于常德西北太浮山拒敌,在战斗中重伤休克。部属误以为他已阵亡,将其移至沅江南岸。醒来后,许发现自己已被抬过沅江,急呼:“我是军人,应战死沙场,运我过河害了我!”言毕,举枪自戕,壮烈殉国。 " M' C: }3 R) U# a4 j
16、白乙化冲锋中弹。1941年2月4日,伪满滦平县警务科长关直雄指挥“讨伐”大队,向白河10团防地偷袭。10团团长白乙化指挥部队与敌展开激战。下午4时,白站在绛蓬山上,手持指挥旗下令:“一营冲锋!”话音刚落,一颗子弹飞来,击中其头部,白壮烈牺牲。 5 O/ h# Y6 l9 y; V( o1 ^9 L
17、县长周同坠城殉国。台儿庄会战前期,防守藤县的122师官兵死伤殆尽,师长王铭章阵亡。消息传来,藤县县长周同悲痛万分:“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我要做第一个为国牺牲的地方官。”遂登上城墙坠城自尽。 + `2 @: N# W. `
18、渔民船工拒服苦役。1944年6月26日晨,1000多名衡阳渔民船工冒着日寇的炮火,撑着渔船、木筏、竹排把参战部队渡到湘江西岸。8月8日,衡阳城陷,鬼子强迫渔民船工服苦役,但无一人屈从,全被鬼子杀害。
3 b6 |$ d% i) J" i 19、88岁老先生绝食。中条山之战,第3军12师师长寸性奇殉国。其父寸大进老先生恨自己88岁高龄无力报国,遂绝食而亡,死后双目不瞑。
+ X: ~& H+ N& h n$ @# i5 T6 _ 20、开车与敌同归于尽。胡阿毛,汽车司机。1932年2月27日晨,日军4人押解胡阿毛到附近装满军火的卡车上,迫令其驶往公大纱厂。将至目的地,胡阿毛忽横转车头,直冲浦江,与车上的日军同归于尽。 , H8 m+ R& l; ^$ z
21、张森林血染“就义辞”。1943年4月12日,保定市清苑县冉庄村民兵连指导员张森林被敌人活埋。村民为张清洗身上的血迹时,在其内衣口袋中发现他用敌人让其写“降书”的纸写下的“就义辞”:“鳞伤遍体做徒囚,山河未复志未酬;敌酋逼书归降字,誓将碧血染春秋;人去留得英魂在,唤起民众报国仇!” * Q/ F5 m# \0 [& o: h8 X' U; F# e
22、李桂丹血洒长空。1938年2月18日,日军空袭武汉,中国空军第4大队大队长李桂丹率队升空迎敌。李在敌机群中左冲右突,接连击落数架日机,招致日机联合围攻。密集的炮火击中其座机,战机当即在空中爆炸,李血洒长空。
& w5 \0 N2 S& U A' ~1 X6 r 23、杨木贵舍命护公款。1940年4月26日,新四军第3支队军需处主任杨木贵及军需处战士在安徽南陵何家湾与日军遭遇。战斗中,杨头部中弹。为使公款不落入敌人之手,杨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滚下山崖,壮烈牺牲。遗体被战友找到时,杨的双手还紧紧握着公款包。 5 }, C: N& C g
24、郝梦龄临终遗言。1937年10月16日,忻口会战中,第9军军长郝梦龄奉命在南怀化御敌。总攻时,郝中弹重伤。临终前,郝用一句话激励士兵继续抗战:“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 B/ O" n1 w5 y' p# H0 Z5 v 25、杜伯华以身试药。1941年6月30日,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杜伯华因试服606药物中毒倒下,为抗战中的医疗事业献出了生命。而7月1日,就是他与革命情侣松伟约定的婚期。此前,负责药品工作的杜伯华每研制一种新药,都要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以掌握第一手资料。
2 ~5 [% g( K0 m0 b$ b2 U 26、“中航”飞机战损过半。在著名的“驼峰”航线上,还有一支飞机数量远远少于美军“飞虎队”的航空力量——中国航空公司。从1942年首飞至1945年日本投降,将4万多吨军需物资运回国内,“中航”飞机的战损率超过50%。有一段时间,因后补飞机尚未到位,机队几乎全军覆没。 ) V) q1 ~5 h7 G1 Y! P) q
27、刘伯承痛失爱将。1938年4月16日,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772团团长叶成焕,率部在武乡以东与日军激战,被一颗子弹射中头部,于18日晨壮烈牺牲。惊闻噩耗,手术时连麻药都不打的铮铮铁汉、时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直扑担架,抱躯大恸。
7 x6 ?0 b6 Q' C! U( r 28、姐弟大队长。1938年8月,在进攻济南的战斗中,国民政府山东省第6区保安司令范筑先的次子、青年挺进大队队长范树民不幸牺牲,年仅18岁。范筑先随后将年仅20岁的次女范树琨任命为青年挺进大队队长,继续战斗。 . E7 w3 |' Z% ]" T7 z6 j
3 @5 U- Y: x$ X, c0 ] 【钢铁铸就的意志】
9 G3 T6 t$ d3 M- i 29、胃里无一粒粮食。1940年2月23日,抗联英雄杨靖宇壮烈牺牲。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亲自用军刀切下杨靖宇的胃送去化验。他想知道,在最后的日子里,这个强大的对手到底是靠什么支撑着。当他得知杨靖宇的胃里只有草根和棉花,而没有一粒粮食时,默然无语。 , X* {' I2 X7 k
30、戴安澜魂断缅甸。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缅甸奉命突破日军5道防线时,身负重伤。战士们砍下树枝做成担架,抬着戴后撤。因伤口感染化脓,在丛林中行进8天后,戴终于不支。随从问:你有什么话,要对你夫人和孩子说吗?戴摇头。又问,部队怎么能回去?已说不出话来的戴安澜在地图上一指——就从这里过。然后,戴让人将其扶起,朝着祖国的方向望了最后一眼……
, C! n. a- z x: Y 31、赵登禹扶杖袭敌。1933年3月11日,日军向喜峰口东侧刘景山团防守的高地发动进攻,赵登禹左腿被炮弹击伤。是夜,赵扶着手杖,亲率敢死队奇袭日军,歼敌500余人,缴获弹药无数。赵一战成名,全国皆知。 : r3 A% \0 f y3 O9 B$ J# \
32、用村庄命名的连队。1943年3月18日,日军到淮阴城北刘老庄扫荡。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四连82名指战员奉命阻击。从拂晓到黄昏,全连官兵浴血奋战,终因众寡悬殊,全部壮烈牺牲。四连重建后,被命名为“刘老庄连”。这是我军历史上罕见的用村庄名字命名的连队。 & A7 a. v, f Q4 T* ]
33、舍命保存缝纫队。1937年3月26日,东北抗联缝纫队驻地遭敌人突袭,队长安顺花为保存缝纫队,故意暴露目标吸引敌人,不幸被捕。面对酷刑,安只字不吐,残忍的敌人砍断了她的双手,将4根木楔子钉进了她的胸部、腹部…… - ~, I1 p$ [2 D5 w/ A
34、带伤爬行救战友。1943年3月10日,八路军西海军分区2营5连3班副班长王新年在战斗中负伤,肚子被弹皮划开一道半尺长的口子,肠子流了一地。卫生员张挺用毛巾擦去沾在他肠子上的泥土,用一只胳膊、一条腿托住他的身子,和血爬行3公里,竟奇迹般地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 {' Y q* v' { 35、女书记被刺27刀。1944年2月21日,中共鄞江区委书记李敏不幸被捕。当天下午,顽军将她和另外两名同志绑在樟村中街的十字路口,向李身上连刺27刀。李用尽最后的力气鼓励乡亲们继续抗日,她壮烈牺牲。众乡亲悲愤落泪。
; p5 N# M1 J4 r% K7 ^; J5 Z 36、头部中弹大呼冲锋。1938年4月24日,542旅旅长陈钟书率部与日军战至肉搏,身负数伤仍不肯下火线。突然一颗流弹飞来,从陈的右眼打进,后脑飞出,陈当即倒地,仍大呼冲锋。不久,陈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 x" b" a5 _7 \& T$ ?% _ 37、面对豺狼何所惧。李福生,抗日群众。1939年秋,他为抗联部队准备了粮食,独自进山找部队。回家途中,李被日军发现,抓去拷打、逼问抗联情况。敌将其老伴抓来,一同绑在木椿上,放出狼狗将二老活活咬死。两位老人咬紧牙关只字不吐。
% U8 \5 ?& T& G2 G8 C' @ 38、为国家为民族保全人格。中条山之战失败,滇军名将、上将军长唐淮源饮弹自尽。死前,他对士兵说:“抗日战场上,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要为国家为民族保全人格。”
* w4 S' P1 j; R9 Y5 c 39、邓铁梅不与日军“谈判”。1932年,日军派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邓铁梅的一位旧友向其招降,邓将计就计,将日军派来“谈判”的6名代表全部处死。日军恼羞成怒,四处搜捕邓铁梅,无果。1934年5月30日,因叛徒告密,邓落入日军魔掌,受尽酷刑仍拒绝投降,于9月28日惨遭杀害。
( c$ H: c, ~' t4 A: b, e' U) R: W8 c 40、雨花台被炸成焦土。1937年12月12日,日军猛攻雨花台,第262旅旅长朱赤命士兵将剩下的几十箱手榴弹全部打开,用绳子将导火索串连起来,摆在阵地前。待敌军攻至阵地前沿时,朱下令引燃手榴弹,将日军炸得尸横遍地。日军不敢强攻,遂集中火力,将整个阵地炸成一片焦土,朱与全体官兵壮烈殉国。 # z! z* {" Y& I0 B3 o% U
41、双腿打断掩护部队。1937年4月,东北抗联第3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李福林在通河县陷入日伪军包围。在指挥部队突围时,李不幸中弹,双腿被打断。战友欲背其突围,李断然拒绝,并架起机枪掩护部队撤离。大部队得以成功突围,李却被日军密集的子弹击中身体,永远地倒在了阵地上。 0 D/ O/ F: _% T" s! }: ~
, w% I! ~& q8 H( W2 h0 O6 `
【掷地有声的誓言】 + W$ T! N3 Z- y! t
42、就是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1944年4月,日军大举进攻河南腹地。8月,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奉命率部出征。誓师大会上,彭作动员讲话:“为了倚门东望的父老乡亲,我们就是战死疆场,也心甘情愿!”从8月15日至9月11日,彭指挥部队屡战屡胜。就在节节胜利之时,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 ( R9 f1 a2 j, Z, n* d
43、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七七事变爆发后,29军代军长佟麟阁做战前动员,慷慨陈词:“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随后,发布命令: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 1 ~3 f0 U/ l; K/ ^( Q% a' [ Z
44、仓库就是我们最后的阵地。“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谢晋元带领官兵411人(对外称800人)留守闸北。谢以“仓库就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激励官兵,坚守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3天3夜,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四行仓库巍然屹立,百姓赞誉他们为“八百壮士”。 & ~; \/ |7 W u! _/ x `
45、同情我抗日者亲之,给日本当汉奸者杀之!1935年,抗日将领王凤阁收到自己岳母的劝降信,当众宣布:“日军就是将我老母和妻子捕去,也决不能动摇我抗日的决心。我的任何亲友同情我抗日者亲之,给日本当汉奸者杀之!” & S; |. q4 \7 E7 K: i; O* f$ |( P) n r0 A
46、伟大母亲,虽死犹生。1941年8月,日军抓走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威逼其写劝降信说服儿子“归顺皇军”,马母绝食抗争,于9月7日从容就义。惊闻噩耗,马强忍悲痛写道:“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 l- V l8 s( J* v+ m 47、不驱逐倭寇决不结婚。抗战期间,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参谋长胡乃超收到父亲的家书,嘱其娶妻成家。胡回信说:“不驱逐倭寇,不夺取革命的胜利,我决不结婚!”
" A! y0 N& y) ~7 r3 N 48、惟我身任舰长,应与舰共存亡。1938年10月,中山舰奉命开赴金口迎敌,遭重创,舰长萨师俊重伤,右腿不知所踪,成为一个血人。部下劝其离舰,萨答复:“诸人尽可离舰就医,惟我身任舰长,职责所在,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最终,萨与一代名舰共沉江底。 3 Y: {) Q. h' k8 l% D7 f6 P4 i
49、宁可站着死,不低高贵头。1939年3月5日,共产党员赵伊坪与八路军129师先遣纵队在茌平琉璃寺一带与日军遭遇,赵中弹后落入日军魔掌。牺牲前,赵痛斥日军:“任凭你们把我钉死在树上,我宁可站着死,不低高贵头;宁为鞭死鬼,不做亡国奴!”
) w: K, Y% e* z" S* x/ F7 w' }' ` 50、谁当汉奸,我就打死谁!七七事变爆发后,马玉仁被南京政府任命为苏鲁战区第一路游击司令。因势单力薄,马玉仁的参谋长劝其降日,马大怒,下令将其溺毙,并称:“谁当汉奸,我就打死谁!” , r) I5 E, ^2 l. i( |! J, P9 l2 M
51、中国人死不绝!1945年5月4日,日军到河北省正定县高平村“扫荡”,晋察冀军区民兵刘傻子被弹片击中腹部。被扶上担架后,刘喘息着大声说:“中国人死不绝!告诉孩子们,长大了替他爹打鬼子……”话没说完,就停止了呼吸。
2 n3 x/ o8 b( X 52、我是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1932年2月4日,日军轰炸吴淞要塞炮台。战斗中,一枚弹片击中第19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滕久寿的左臂。随身护兵要他暂避,滕拔出手枪,说:“我是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话音刚落,他的整个右手被弹片削断。紧接着,又一枚炮弹爆炸,弹片穿透他的胸腹,滕当场牺牲。 6 M: M8 k1 d0 ^: D5 D- L
53、死到沙场是善终。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劳团到灵宝县劳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李家钰,亲笔书写字幅:“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以示抗战决心。1944年5月21日,李与官兵200余人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全部殉难。
/ d# u6 ~; s( L' _( U$ a 54、宁当中国鬼,不当亡国奴。1935年7月,刘壮飞任中国少年铁血军总指挥。其父闻讯,星夜赶回岫岩,劝其脱离抗日队伍。刘大义凛然地说:“国难当头,不能只顾自家生命。我已发誓,一定抗战到底,宁当中国鬼,不当亡国奴。”其父只得挥泪告别。 + K) U* L) P2 Y( \
55、沙场捐躯,虽死犹荣。1944年4月30日,日军进攻许昌,新编第29师师长吕公良坐镇指挥。吕身着黄呢将军服,十分显眼,部下苦劝其更换便衣,吕凛然正色道:“我身为堂堂中国军人,沙场捐躯,虽死犹荣,岂能丧失民族气节为人耻笑!”此战,吕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9 o9 ?" M. M; k
56、国难当头,忠孝难以两全。1942年12月8日,刚刚升任八路军胶东军区副司令员的陆升勋在赴任途中遭敌杀害。生前,陆在战地收到家书,被告知母亲、妻子相继去世,父思儿心切,望有生之年再见一面。陆阅罢来信,思绪万千,回信称:“国难当头,忠孝难以两全!”
6 z3 f$ n6 K c) E: U% a 57、有鬼无人,有人无鬼。陈震寰,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路副司令员。伪军曾许以高官厚禄诱其脱离抗日武装,陈以“有鬼无人,有人无鬼”断然拒之。
4 M# R3 Y' v& L7 o7 b0 V8 _5 Q
$ g% g- B. y" V2 S. V0 j* ] 【视死如归的气节】
9 G5 _ L: A6 F$ ]6 X 58、赵一曼高唱《国际歌》。1935年11月22日,因叛徒告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2团政委赵一曼与所在部队被围困于道北一带,赵为掩护部队主力突围,负伤被捕。关押期间,赵受尽酷刑,仍坚持斗争。1936年8月2日,赵被押往珠河游街。沿路高唱《国际歌》《红旗歌》。当日英勇就义。
! M' l, _9 }7 ^3 n3 Q 59、勇士辉煌化金星。1938年9月,日军进攻广济县城外田家镇。第53团重机枪一连排长袁次荣将阵地上的手榴弹收集在一起,连连投向敌人。最后,敌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袁将一颗手榴弹拉弦后塞进重机枪机匣盖,和身抱住机枪。青烟起处,袁与敌人一同化为无数碎片。 , |. A% g' v" u
60、史蔚馥席间斥日军。1944年11月10日,日军攻陷桂林,广西省绥靖公署高级参谋史蔚馥被俘。日军第13师团师团长赤鹿野设宴劝降。史拒绝投降,于席间痛斥日军种种暴行。赤鹿野恼羞成怒,下令将史押出,乱刀刺死。史毫无惧色,慷慨就义。 9 n5 d0 [' z. |' T
61、带棺上战场。1945年3月21日,第68军第143师师长黄樵松奉命死守南阳城。在敌人迫近南阳前,黄命人制作白茬棺材一口,上书“黄樵松之灵柩”,置于师部工事入口处,以示抗战决心。
5 |; T: M; h- l/ l 62、最后两颗手榴弹留给自己。1942年秋,八路军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代司令员孔庆同及手枪班官兵在河间县遭敌包围。孔吹响军号吸引敌人注意力,掩护部队撤离,交火中身中数弹。大队突围后,孔藏身于土坎后,敌人左等右等不见动静,遂大胆包围,孔突然跃起,拉响手中的两枚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 a2 X- A- o1 E3 B7 q
63、到最前线督战。1937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旅副旅长杨杰奉命防守西塘桥。10日,友邻旅长数次打电话询问战况,杨总是回答:“当能支持,毋需后援。”11日晚,日军炮火更加猛烈,为扭转战局,杨冲出掩蔽部,到最前线督战,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2 e. u i* y% e3 Y K
64、死前感念文天祥。1941年9月6日,共产党员、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句容县长巫恒通受伤被俘。敌将其幼子掳来,妄图以亲情软化。巫以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事迹教育幼子,嘱其做有骨气的中国人。此后,巫拒医绝食8天,以身殉国。
, E+ @8 {7 a/ Y' f6 Q 65、易安华与妻永别。1937年8月,259旅旅长易安华奉命保卫上海。接到命令,易抱定必死决心,遂立即将妻儿送回家乡。临别时,易嘱托妻子:“汝准备领吾抚恤金,善养家小。”并送给妻子几句话:“不灭倭寇,誓不生还。国将不保,何以家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