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法制晚报讯 顶着地坛、龙潭庙会“双料标王”的光环风光了没几天,谷胜立竟在昨天下午就遭遇了讨债,让人不禁感慨标王“这些年也不容易”。
1 }( V0 x( ?. {# n4 @0 b 从昨天早晨开始,谷胜立的摊位里就聚了五六名黑衣男女。谷胜立还不时被他们叫到一旁耳语。 $ ?' O6 d, F ~% q* |- r- ], D
晚上5时30分许,庙会清场时,标王摊位前渐渐围拢了十几个人,他们一言不发地看着这位“标王”收摊,公园派出所的七八位民警在一旁维持秩序。 2 o# x% n5 r) e& P7 u
但当记者试图询问这些“债主”时,他们却守口如瓶,自称是“家务事”。“我们拿钱就行了,别把老谷的名声搞臭了,他当标王这些年也不容易。”一位“债主”说。 4 B8 o7 W- T) k& p
记者看到谷胜立把今天收上来的所有现金装进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中,转身交给一名黑衣人。 5 ^ p- z3 _* s$ B
一位被称为老严的中年男子见此情景按捺不住大叫起来:“老谷,你说说到底怎么着!钱都给他了,欠我的什么时候还!”
' X4 d. F2 {' R, a( @ 谷胜立马上将他拉到一边,希望他能在记者面前守口如瓶。但老严越来越激动,从他的话中记者了解到,老严和谷胜立多年来一直是合作伙伴,老严在东岳庙有烤串生意,他们一直合伙投资。
7 X: X% t1 X" I7 F# y8 @9 t记者追访 w0 k/ i- Y/ e# ?* {; t- d
老谷自述:新推“大礼包”赔百万
& |, b* Q- V5 P3 J9 k6 s; X: x# l 昨晚10时,记者推开老谷的屋门,看到他正在闷头抽烟。记者连续问了两遍,他才不得已吐露今年庙会亏了一百五六十万,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失策。“都赔在今年新推出的大礼包上了,几乎100万全没了。”老谷说,地坛庙会上的“讨债团”就是这个大礼包的供应商——福成肥牛的业务员。
4 S! o) v z; C2 d, j' s 老谷告诉记者,地坛的标王摊位盈利了约50万元,龙潭也有十余万入账。但由于奥园庙会遇冷提前结束,这些赚来的钱却还不够用于填补“大礼包”的损失,这种礼包初定价格为100元/个。
9 s1 W/ P, \" x+ A 不过谷胜立仍然表示要竞争来年的“标王”。
- g" @- o* _* b J8 W2 R' @, H; c/ N 至于砸在手中的价值约90万的大礼包,老谷正在联系其他地区的展会,希望能“消化”一部分。 & c* B* l, n- O" ]1 c
文/记者冯祎
- I/ n, z3 S J h+ `+ {4 Z ●编辑手记
, s0 i% i, w" Q: Z 今年44岁的老谷已经从事烤串生意28年了。 $ x5 N0 S2 o8 |* w" V
根据本报的记录,2006年老谷在地坛的两个摊位营业额为50万,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已经高达120万。
* P4 i; m3 C/ o/ W" m* x# m- M 其实不论是竞争对手还是媒体,不论是认为其虚张声势还是实至名归,都无法否认“标王”对庙会经济的拉动作用。 3 N( {* Q& z7 H" {
但“标王”的成长显然不该是仅仅伴随着多卖几根羊肉串,而是对资金、人力的运转能力。
0 y6 k- n/ }" S/ i' z# B% _ 也许今年的 “滑铁卢”他可以归咎于“大礼包”,但简单的经营方式显然与大规模的资金流动不相匹配,希望来年“标王”的金字招牌能够有更多的“智力含量”。 " n* s8 _5 N- Q7 R$ d
E( v# _+ R/ o
7 S) M' o9 R: j
* u% Y/ V% w6 p) g3 U3 S2 D
因为2009年庙会收益很好,2010年谷胜立投资非常大。为了标王摊位费他向老严借了11万元,向其他朋友也借了钱,说好庙会结束就还。 4 ~6 @4 |! L2 n- G: i! Y
庙会结束后,谷胜立撤摊返回位于朝阳的仓库,为了讨回应得的钱,“债主”又跟着谷胜立回了家。 - q4 Z6 _& Y- B
直到晚10时,老谷才在警察的调解下将这一批讨债人“送”出家门。 8 ^7 K0 C# R+ p0 _
/ y7 J: L w$ W
【新闻热评】 庙会,不能一切向钱看
7 w- V4 Z& M' M+ z3 F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城区共举办了16档庙会,加上各郊区,总数竟达30多档,堪称历史记录。庙会越办越多,当然是好事,但奇怪的是,今年游人流量大幅下滑,比去年少了40多万(去年为380万人次,今年为336.5万人次)。与此同时,颇多摊主抱怨赔钱了,“标王”谷胜立甚至还遭遇“讨债”的尴尬局面。 9 [; W9 {5 N* M: j" e# m
为何游人少了?是传统庙会失去吸引力了?笔者以为,根本原因出在庙会本身。 5 M3 W# i- v& n5 N
首先,今天许多庙会能否算“庙会”值得争议。就笔者理解,庙会与“庙市”是不同的,传统春节赶“庙会”,寄托着人们祈福、感恩等颇多文化内涵,通过进香、花会、文艺表演、工艺展示等,人们获取心灵的满足,这,才是传统庙会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根本,很难想象它能几千年传承不衰,不断发展。所以说,庙会的根本是文化,而非商业。可我们今天的庙会,是不是依旧如此呢? ; F- r4 S" _ R
回想当年地坛庙会刚推出时,鬃人白、毛猴曹、脸谱双、风筝哈等多位民间艺术大师现场表演,正是他们的参与,打造了地坛庙会的品牌,使之成为展示老北京文化的一个窗口。可几年后,这些大师就不得不离开庙会,庙会的游人多了,摊位费水涨船高,“标王”已能拍到30多万,哪个民间艺术也付不起这个价,于是,经济挤走了文化,表面上看,庙会们赚大了,可从长期看,真的如此吗?
7 q! U. p2 @ y; G! T9 u! Q 10元的羊肉串,涨到了20元;传统北京小吃越来越少,各地快餐济济一堂;一档庙会还没逛下来,塑料风车就已经散架了……试问,这样的美食大会、塑料大会、凑热闹大会,如何吸引游人?大家凭什么牺牲宝贵的时间,来给你捧场呢?回想今年北京的30多档庙会中,真正办出文化底蕴的庙会,究竟有多少?
# W' K* Z$ T( x7 T: } 庙会的生命力在于它独特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这不是搞搞模仿表演,卖卖羊肉串就能替代的,需要的是更多的积淀,办不出北京风格,这样的庙会还不如不办。即使在商品社会,也不能一切向钱看,只顾眼前利益,否则伤害的是北京庙会的品牌,当这个品牌最终被贬低成杂货市、节日大集时,那损失的就不仅仅是40万游人了。
( l; F5 `5 {( a3 i 事实证明,放弃文化坚持,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就算短时期赚到了钱,从长期看也是得不偿失。是时候了,我们应坐下来认真检讨一下:为什么庙会越开越多,却越来越没吸引力?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
& ]' Y6 @4 W& m6 T( W4 a 流失了40万游人,但愿,能换回一个明白。
9 J$ r* W3 e L
( n& b z* x* W! p% Y2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