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的沧桑 风韵犹存———— ■历史文化背景 明朝称“适景园” 有关什锦花园的早期记载,可追溯到明朝。此地明朝时属仁寿坊的范围,东西走向小巷东头被称为“适景园”。适景园最早的主人是朱能,他因辅助明成祖朱棣有功而被封为成国公,历代世袭。朱棣,永乐皇帝(公元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个皇帝,在位22年,他营建北京城和迁都北京,重修万里长城,编纂《永乐大典》,终年65岁,葬于十三陵长陵。 据《细说明史》中记载,朱能为朱棣武臣,明成祖夺取天下主要靠“燕山三护卫”,朱能为左护卫统帅,功劳最大,是明成祖手下第一猛将,骁勇善战,常转败为胜。1399年为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立下首功。 永乐二年,曾从重围中将朱棣解救,入京封为“成国公,年禄两千石,授号‘奉天靖难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左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军”。永乐四年,奉命为征夷将军,率80万大军讨伐安南,不幸战死在广西龙州,以身殉国,年仅37岁。后追封为“东平王”,予溢“武烈”。 第二代成国公朱勇,继承父亲风范,永乐年间,统领大军北上漠北,战功显赫,是仁宗、宣宗、英宗三朝大将军,世袭“东平王”。崇祯年间,后代朱纯臣已成为崇祯贴身大臣,主管京营(相当禁军和卫戍司令)。 经成国公几代人的扩充和修缮,适景园可称万花博览、蝶飞蜂舞、雀鸣柳翠、殿堂林立,成为仅次于皇室的殿堂和花园。明朝很多文人雅士为成国公府适景园做诗立赋。 在北京东城区内,离美术馆不远处有一条幽静而闻名的胡同,它是毗邻育群胡同(原称马大人胡同)和魏家胡同的什锦花园胡同。这条被区政府修缮一新仅仅不足七百米的胡同,以它花团锦簇的名称、五百年以上的历史神韵、不尽的传说及历史故事、遗存的人文景观,丰富了老北京城胡同文化,吸引了无数历史、人文学者和居民百姓的关注。 ■明王朝的兴衰背景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40万农民起义大军围攻京城,明王朝在血火中飘摇。夏历三月十七日,崇祯面对群臣潸然泪下,午时,广安门、西直门、阜成门炮声大震,崇祯登景山观望,京城风烟突起,人声鼎沸。痛感大势已去的崇祯急书“上谕”,让爱卿成国公朱纯臣负责督军卫戍京城并辅佐太子。明朝将士已数月没有银饷,“上谕”无人接应,无法传送。崇祯设法送太子出城,逼迫皇后悬梁自缢,亲手杀死嫔妃、幼女,砍伤公主,又携贴身官宦数人,直奔适景园朱纯臣官邸,亲自叩门,无以应答,无人应驾。 安定门杀声震天,崇祯觉众叛亲离,大势已去,又返回乾清宫,五更时分,出神武门,北上景山,自缢而亡。在位17年,终年34岁。适景园成为明王朝的兴衰背景,也诉说了适景园沧桑的风雨历程。 ■传说当代著名书画家启功曾祖父在光绪年间曾在此住过,清朝末期改为“十景园” 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初期仍沿用适景园,被大清王朝皇亲享用。悠悠小巷,被分割成座座独立的四合院和花园,历经兴建重修,主人更换,买卖上市,雕栏玉砌犹在,适景园风韵犹存,成为紧邻东皇城的世外桃源,乾隆时代称“石景花园”。后清代,适景园逐渐被兴起的巨商,及有钱有势的官宦,从破落的皇亲和八旗子弟手中购得,变成连邻的座座独立的四合院花园。 后清朝溥良,是当代著名书画家启功曾祖父,光绪六年(1880年)考中进士,曾任察哈尔都统,户部右侍郎等高官。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宣统元年(1909年)任礼部大臣六年,曾在此住过。宣统时称为“十景园”。斗转星移,时过百年。民国时期改称什锦花园,1965年改称什锦花园胡同。
$ c$ @9 d0 j% m" b5 l2 Q8 \9 P6 y ' R( w& Z/ [% {) O; ]* }1 p&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0 15:11:3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