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复“了然客”----“买单”或“埋单”就不通了,也不合情理。还有酒店就是酒店,喝酒或卖酒的地方与住宿无关可好多旅馆却偏偏叫某某酒店真是词不达意呀,这就是标准普通话与地方话的差异,所以规范生活用语还需大众传媒努力做起。 ( h" ]4 U4 I+ J
------------ * W1 |" T+ O2 Z" N
“埋单”是粤语广府白话的地方方言,就是现代规范汉语的“结帐”之意。(以粤语方言来概括广东省的地方方言其界定欠准确,因为广东有三大方言:南粤的广东广府白话区域有珠三角地区,珠江的西江广东流域,珠江的北江中下游流域和上游部分流域,珠江的东江下游流域和中游部分流域的地区[含广西靠广东接壤的区域,含南宁市在内的20几个县市\含港澳和海外唐人街的华裔使用广府白话的地域]、以广东珠江东江源头和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话方言区域,覆盖惠州和广东的较多山区,跨越赣南老区、闽西南的老区。闽南方言语系的潮汕方言是覆盖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平原韩江流域。按汉语方言学上的划分,全国有7大方言,其中广东占了3大方言) 广州的上规模的饮食店饭店的负责收款的出纳财务员收款员(以前的帐房先生,现代都是清一色的女收银员)因为需要清点(盘点)每天各市的营业额(每茶市或饭市,在广州一日三茶两饭----早茶市、中午饭市、下午茶市、晚饭市、夜茶市、甚至还有“夜宵市”~子夜零时后。当然不是每间饭店都具备这样每天车轮转的5、6轮业务,也不是每个广州人一天十几小时都泡在食肆接连吃喝数餐。偶然的某一家子或三几个知己聚会,只是饮早茶和中午饭直落[连轴转]几个钟点。),茶客和用膳者则站在收款者的角度说“埋单”----亦即“清点钱柜里的单据、金额”----“埋”也即“埋柜”,把我这笔饮食单的各项消费“合埋”“结算”(合并起来--言下之意就是“结帐”--“付款”了),这就省略了下半句--“付款”。“埋”--此动词在广州方言里有“统计”、“盘点”、“结算”、“合并”、“完成”、“结”、“合”“入”、“进”、“到”等含义。也有广州人说“找单”就是结帐付款的找赎(零钱),不过"找单"的使用频率没有"埋单"那么高。 ; M2 b* A( C+ t9 }
广州方言“埋”字的其他用法---- 如“邀请客人的宴席在晚上6时30分开始入席,那么广州人的口头语可表达为--“请参加宴席的各位亲友、朋友在挨晚6点半"埋位"啦!”,此处广州方言的“埋”字与“掩埋”、“深埋”、“埋藏”等意思完全无关。但当要用这些新华字典规范的以“埋”字组词的时候,我们用广州话写作之时也依然照用,不会混淆引起读者的误解。 : y9 D3 f0 G; L' q* N
我不赞成书面写作时使用广州方言,如港澳的报纸杂志就经常用口语化的广州方言刊载,我认为口语可直白、可用通俗的方言,但太市井化、甚至粗语,那就低俗、庸俗了;毕竟书写书面语句的文章应该高雅才好,中国的文学是举世无双的,适当地学习运用文言文、文史地、唐诗宋词等国学国粹知识和应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是不矛盾的。但有几个词句值得商榷----如“几多”、“几时”、等应该和“多少”、“什么时候”、“什么时间”、“何时”并行不悖,大文豪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词就有----“明月几时有......”。又如南唐李后主李煜帝的《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 广州方言中的词汇就有着一些如“几多”、“几时”、“企”(即现代汉语的“站立”)......等据说是古汉语成分的词汇,这是秦始皇起兵统一中国征服岭南后将中原的文化、中原雅语带到南粤大地而留下来的一定程度的古汉语,把原上古的南越的粘着语改造成为一字一音的声母韵母相拼的单音节汉字的南粤广州方言汉语。(上古时越粤通假,后由“越”改变为“粤”) 我查阅《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里面有不少汉字竟然与广州话发音相同的多于用普通话发音的。用53个韵母9声调的广州话朗读和写作唐诗宋词就竟然不用查《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但用普通话的35个韵母4.01声调就要立即查韵书才可知道哪个汉字的平仄和用韵, 因为普通话距今历史最长的韵书是600多年前的《中州韵》或《中原韵》,而广州话为何与宋代定的《平水韵》这么接近?有学者认为广州话是起于秦、成于唐,所表达的是唐音。而起源于唐、止于晚清的一千多年的科举功名制度就是要用《平水韵》来即席作诗来考的。广州话可称为唐音。而普通话则可代表明音、清音。客家话则代表宋音,闽南语系的潮汕话却代表晋音。当然普通话有北语系的方言上升优化而成为当代中国通用的全国人民的交流语言,并代表了规范的现代汉语文化。但撇除各地的方言俗语----非现代规范汉语的共同词汇,我看就不必把广州的“几多”、“几时”的构词排除在现代的规范汉语之外,君不见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对广州孩子用“几多”、“几时”词汇的作文打个大红叉叉!我认为对此应该予以殷别,不能简单判作不规范。我们从幼儿园起就学B、P、M、F......拼读汉语拼音了,在大城市的广州,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解放牌一代人,在听说普通话方面是不存在任何困难的。我所接触的退伍转业军人按其原籍是黄河、长江流域,应比广东人说普通话更具先天的优越条件,但恰恰相反,我与他们出差北京、上海当地时,他们的问路无人能听得明白,我问他们读书时学语文发的是什么口音?呵呵!他们却说老师教的就是当地的本土方音式的所谓普语!老师不正音、老师的非普通话语文课怎能指望教得好他的子弟的普通话!本人在小学三年级就是普通话的学习、应用标兵,当年我们班上的同学,大半都是普通话标兵。推普必须从各级教师抓紧抓好!我当年在文革前就吃过亏----教我班代数是一位自印尼排华归来的女华侨教师, 把抽象的数学“绝对值”说成“JED DED JED”,她的“花名、卓号”就被学生嘲笑她这么发音来称呼其名了,结果我班的同学的代数都学不好。在广州上大学期间,一位苏州籍的高数讲师教我班高数,(我的命运就是这样,每次最抽象最难学的偏偏遇上极其讲不准普通话的方言教师) 他发的是吴语方言,把“概率”读成:“GIE LED”我们要求该讲师先上一堂“吴方言”课,把一百多个数学术语抄写在黑板上,结果考《高数》我班有半数同学不合格,我对此门课迫使自己做“苦行僧”--强化自学,我考了全班第一名98分。所以,我强烈认为: 各级“推普”的“语委办”部门必须把工作落到实处,要从各级教师抓起,抓出成效, 否则真是误人子弟呀!
4 Q2 N- B2 _2 }* n( U0 x z 广州话的方言口语“埋”字也可作副词修饰动词用----如“你今日要做埋这单工作任务”。----即现代汉语:“ 你今天要完成这订单里的工作任务(或"这项工作任务")”。
. i# N! t. g# }7 a; y, H( ] 关于“买单”,这不知是那位写手?或多名“作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借助传媒在短短的近廿几年光景以讹传讹而炒为“入册”的"正规化"俚语词汇,这不是广州话的土特产方言。此词当然更非现代规范汉语。 1 Q" c1 k( a/ h6 l' s( P: ^- s
至于酒店、宾馆与旅店的称谓之异同,我看还得按历史年代来划分,在开放改革前,“宾馆”的称呼在广州就是最高级的投宿场所了,如东方宾馆、前身是羊城宾馆,至今仍沿用,就相当于5星级的酒店,还有广州宾馆、白云宾馆等,而且开业至今都不改名,一直保持“宾馆”的称呼,但这些高级宾馆都配备一流的饭店(可提供吃喝最高CLASS的名菜,可摆最高规格的名酒席。) 我们这里对一般住宿条件的一直都称“旅馆”、“旅店”。
# D j e) Y8 `2 f, N. K 开放改革后才出世的就开始照搬香港的称谓了----花园酒店、中国大酒店(广州)等。 这“酒店”的称呼也不尽然,就有原霍英东先生投资的白天鹅宾馆。不用说,这些超级豪华的大酒店都是提供一流的住宿和办宴会酒席的场所。 关于广州对酒店的称呼,在未开放改革之前的广州,就有位于珠江沿岸长堤马路的爱群大厦酒店,在人民南路(文革前称太平南路)靠珠江几十米的有“新亚酒店”和“新华酒店”,这几家酒店的历史都很悠久了,解放前就已经经营了约20年,这些都是知名的既可住宿,又可吃饭摆酒席的老酒店。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时,在爱群大厦酒店(当时是广州最高的建筑物、约50米高度)从13层的楼顶悬挂一幅毛主席的巨幅站立画像,用于迎接和庆祝解放军进城的典礼。(当然这都是看报纸、听老人和父母所说的广州老故事才知道的) 9 A- m$ z9 k( v
“了然客”兄台,你说了------“还有酒店就是酒店,喝酒或卖酒的地方与住宿无关,可好多旅馆却偏偏叫某某酒店真是词不达意呀,这就是标准普通话与地方话的差异”。
' @ ]( Z1 }7 A9 l0 a# p$ j7 ] 我在广州就基本看不到你说的上述情况,称得上“酒店”的都是有名堂的大型的集住宿、宴会酒席一应俱全的,酒店就是与接待住宿有关的呀!大型“宾馆”也就等同“酒店”一样的所有接待服务的功能。这就是广州市的实际情况,这与“酒店”是否提供住宿的“严格”定义----用语言文字严格界定----广州的界定是不同于你说的(可能是其他地方?)的界定的。这都是这方水土约定俗成的酒店功能定位。“旅馆”称“酒店”的现象在广州老城区我从未发现过,除非在广州的偏远郊区、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特别密集的“城中村”,或非本地常住人办的山寨式的未经工商行政部门审批许可的违法违章的“野鸡酒店”、“野鸡旅馆”,那才有可能有此滋生的土壤温床和气候环境。“这不可能是普通话与地方话的差异”所形成的。你这句话在广州是不成立的,不知兄台所指的是何地现象?我上述所指的“远郊”、"城中村"这些地方是藏污纳垢滋生繁殖细菌的阴暗角落,“鸡业”娼盛在所难免,时常在电视报纸传媒披露的----当警察在扫黄打非时缉拿的大多数的“妙龄女子”恰恰都不是本地广州人的,广东籍的都基本难见到。兄台,请教何以说明你上述的结论?你指的是哪里?何时何地何处哟?
9 H% [3 d/ ?- R3 Z5 V* X 到香港旅游住宿时就不要找“宾馆”啦!那是比较低档次的旅店,上档次的就称“酒店”。 2 j% W9 @9 I4 q1 x' e* l# F- `
在历史上,凡旅馆、旅店也称“客栈”、“客舍”、“旅舍”,这才是中华文化有关出外投宿的远客暂寄居于“客舍”等的称谓之源流! 5 g$ d% Y! k$ X; P6 F) i7 D
现摘录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记述之---- 6 s" V) O' p, ]6 f e- v% D; D. s- N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二句写旅店) 劝君更尽一杯酒,(第三句可能是劝客人借酒解愁,或客舍兼具酒肆的功能,可向住客提供饮酒的服务) 西出阳关无故人。 8 P! m/ I/ J& L
再摘宋代秦观一首词写旅舍的寄意(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原宋词典籍对原著者秦观此踏莎行--郴州旅舍的注解,本辑录不作他解,其词意并不代表本人的心境!)
+ U& n' i3 d7 D; i+ u 7 {/ f6 p5 X3 e' V" M/ o. V+ a
踏莎行 郴州旅舍 ' |5 ]' E F! k" y# }0 v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1 p% ]$ m9 r, K+ k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x/ f% T! Z+ k( I- | \
* p7 n8 @' r4 G3 `, T# n. X5 g
而“食肆”、“酒肆”就是酒店也----古来有之,也辑录唐代杜牧诗人的两首诗证之---- 1 u7 W1 } F- b8 g Q1 v" W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I/ z- F$ }1 E& P" m! Y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w' [, J. I# V0 s/ D
. e8 j4 m$ O/ u; j“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E: i3 k/ K7 R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 P# A& @9 H2 G$ V, F! J"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