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A7 i! ?+ ?3 r: @! l5 ] 关于杨炯墓葬之疑 ' r3 u t/ b6 K+ ?. d
问:初唐诗人四杰之一杨炯卒于何年? 答:杨炯卒年,诸书皆含糊不确,《旧唐书》本传说:“则天初,坐从祖第神让犯逆,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选授盈川令。如意元年(692)七月望日,宫中出盂兰盆,分送佛寺,则天御洛南门,与百僚观之。炯献《盂兰盆赋》,词甚雅丽。……无何卒官。”《新唐书》本传说:“迁詹事司直。俄坐从父第神让与徐敬业乱,出为梓州司法参军。迁盈川令。……卒官下。”新旧《唐书》相比,旧书言他在洛阳献《盂兰盆赋》,新书不载此事,而两书又都言他自梓州司法参军迁任盈川令。他的仕履不弄清,就难于证出他的卒年。关于卒年,这在他晚年仕履中,据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杨炯考》考出,“杨炯当于天授元年(690)秋至如意元年(692)在洛阳,任教习艺馆。在此之后则又出为婺州盈川令。由此可见,新旧《唐书》等所载杨炯由梓州司法参军秩满后选授为盈川令是不确的,他应当是梓州司法参军秩满后入京(洛阳)与宋之问分值习艺馆,数年之后,乃又出为盈川令。新旧《唐书》都漏略了艺馆一事,《旧唐书》则因而又误以《盂兰盆赋》为在盈川令时作。”据傅考证,他卒于盈川令,就当先论证他在盈川究是何年,《新唐书卷·五十一地理志》五,江南东道衢州信安郡有龙丘县,下注云:“本太末,武德四年(621)置,以县置谷州,并置白石县,八年州废,省太末,白石入信安。……如意元年(692)析置盈川县。……元和七年(812)省盈川入信安。”可见盈川县兴替始建于如意元年(692),其地在今浙江省衢县东,极可能就在那年他在洛阳献《盂兰盆赋》后,因新设置了盈川县,便选授他做盈川县令。他在盈川的文字记载,有《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云:“粤以大周长寿二年(693)岁次癸巳二月辛酉朔二十四甲申,迁窆于雍州蓝田县骊山原旧茔。”长寿二年是他任盈川令次年,他以后的情况已无文字材料告知,相信《旧唐书》所云“无何卒官”,就在接近的那几年内逝去的吧。闻一多《唐诗大系》系其座年在695年?不无因由,却又打个问号不予确定,是审慎的。卒年只能是大概划定。 问:他死后归葬于何处? 答:他的葬地有二说: 一、洛阳说:据《旧唐书·宋之问传》云:“初征令与杨炯分直内教。”《新唐书·宋之问传》也说:“武后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习艺馆,《新唐书》云:“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这是宋之问与杨炯于天授元年(690)秋已在洛阳武则天宫中习艺馆任职,数年之间,有文字记述他们的交情,杨炯逝后,宋之问在《祭杜学士审言》中云:“杨也终远宰于东吴。”又炯卒后,之问为经营后事,所作祭文有云:“陟冈增哀,归葬以礼。旅榇飘零,于洛之汀”。可见杨炯逝于盈川令任上,后来归葬于洛阳。 二、梓州说:梓州乃今四川三台,《三台县志》记载:“古刹三台琴泉寺所在的长平山,为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的葬地”。地方史志所述,并非出于无稽,长平山作为选葬之地是有理由的。 1. 长平山“地积王侯之气”,自北周起,权门显宦竞相归附的长眠之地; 2. 琴泉寺(唐代称惠义寺)殿宇壮观,梓州(三台)与成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均是蜀中重镇; 3. 杨炯在梓州做司户参军,其家亦迁定于此。以上都是杨炯可作葬地的客观因素与可能条件。元费著《氏族谱》有记载说杨炯“既卒,还葬潼,因家焉”。潼即潼川、梓州、三台。又王象之《舆地记胜》亦云:“杨炯墓在长平山”。据此,说杨炯墓葬于梓州,似乎十分可信。 问:两说以何说为是,可能是梓州长平山吧。 答:不对。《氏族谱》乃私人编修,可信程度不高,《舆地记胜》虽宋人著述,但此前何以未见一点文字记述,而最大的迷疑是大诗人杜甫在梓州淹留一年,题咏梓州风物,就在惠义寺还题咏有《陪李王苏李四使君登惠义寺》、《惠义寺送王少君赴成都》,但竟无一首或一句一字提到杨炯茔坟,是杜甫不了解杨炯的文才或有轻视杨炯之意吗,而他的《戏为六绝句》是把他认同为唐初四杰称赞的,怎么可能既非短暂停留的不了解,又非轻视其文才,而又来到此地却不寻访和凭吊呢?何况杜甫距杨炯时间又不算太遥远,是墓地也不至夷荡无迹,这可见墓地在梓州长平山并不足信。然而,在清代潼川(三台)诗人陈谦却有《长平山访杨炯墓》,诗云:“诗德三唐盛,名高四杰班。盈川移令后,水载家还。邱垄渺何处?风景想象间。何缘前文老,不为表兹山”。他既寻访墓地未着,那是证明有墓地才访的,历史风烟,千余年后墓地已荡然无存也是可能的。他特别为历代文人不表述此山而感慨。这样看来,墓地似乎又有过真实存在。 问:那么,杨炯墓葬的迷疑仍然难解? 答:从两说比较,以“洛阳说”较可信,首先宋之问是诗人的时代同人,又是好友,了解是最清楚的,而“梓州说”提到他“还葬潼,因家焉”。既家人在此,死后还葬于此又完全在情理之中。我认为,两说均采,可能是诗人逝于盈川任所后,先是还梓州家人处,可能也曾选了长平山的墓地,但后来又归葬洛阳,从“旅榇飘零”,证明是迁归,迁归洛阳出于何因,已不可考,只知那儿曾是他供职教习之地。一为“还葬”,一为“归葬”,二字有异,此为猜解其墓地多歧的疑窦,是否如此,当有材料续出论证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