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56|回复: 30

泡在水中的王陵[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1-4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萧正立墓石刻

4 K( q- p& J( y

泡在水中的王陵

泡在水中的王陵

$ {. @* t/ ? { @* ^4 I


萧正立墓石刻:萧正立是萧宏的第五子,萧正立墓前现存石辟邪两只,南北相对,上世纪60年代当地开挖水库,辟邪被浸泡在水中一直至今,也形成了特殊的景象。还有一对神道石柱。萧正立墓石刻位于江宁区淳化镇刘家边。

p& [+ S& `$ Z+ Y

 

/ G% X/ ~" X' Y8 f- \4 b. t: b

探访线路:乘公交101至江宁区东山总站,转乘至淳化镇的公交车,到淳化镇下车,再坐当地“三机”到刘家边,提醒司机不过桥,沿小河向南行驶约500米就到。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09-11-4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把国宝放在这里不太好,但是照片的感觉很好,很有历史的沧桑感.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y& y" m- I# o( a+ r7 u

 

8 O1 c. [" l2 w9 z

  萧正立墓前现存石刻2种4件,其中石辟邪两只,南北相对,间距16.36米。与东侧神道石柱相距约 110米。北为雄兽,身长2.15米,高2.00米,体围2.47米;南为雌兽,身长2.20米,高2.00米,体围2.47米。两辟邪均昂首张口,长舌垂胸,长尾垂地,头有鬣毛,腹侧饰双翼,翼前部为鱼鳞纹,后为4根翎毛。胸前饰勾云纹。整个造型与其它南朝陵墓石兽相比,显得较为矮小。

, o% t( c( s) F( t% S3 h% d1 x( ^

 

$ K+ s3 b* Y# j( W

  萧正立墓现存神道石柱两个,皆严重风化,以至柱身上下粗细不一,柱头圆盖及小辟邪均无存。柱身作隐陷直刳棱纹。石柱排列在神道南北两侧,南柱高3.45米,23棱,柱围1.74米;北柱高3.44米,20棱,柱围1.84米。柱额均呈矩形,有文字4行,多已模糊不清,南柱柱额刻“梁故待中左卫将军建安敏侯之神道”,正书顺读;北柱柱额刻“梁故待中左卫将军建安敏侯之神道”,正书逆读。两个柱额文字相同,所读方向相反。 萧正立墓至今仍未发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U! z1 j( ^4 `- m7 o. i) w

 

! W! H4 F7 g) N$ {7 K# U E


萧正立(生卒年月不详),梁临川靖惠王萧宏的第五子。字公山,粗通学问。初封罗平侯,仅虚衔。因母亲江无畏受到萧宏宠幸,萧宏在长子萧正仁早逝后,立萧正立为世子,作为王位继承人。萧宏死后,萧正立自知不合情理,主动将王位谦让其兄萧正义。这一举动深得梁武帝嘉许,于是破例改封建安县侯,食邑千户。萧正立后来官至丹阳尹。待中、左卫将军。

发表于 2009-11-5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望柱老照片一张
发表于 2009-11-4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那个时候的地宫都很难找到

发表于 2009-11-4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泡在水里虽说有点说不过去,但也有好处,省得有人破坏。
发表于 2009-11-4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正立墓至今仍未发现?不可能吧。
发表于 2009-11-4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去找吧。
发表于 2009-11-4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说的有道理。
发表于 2009-11-4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黑龙在2009-11-4 13:46:00的发言:
h5 X/ d, @2 W% i4 O" G+ K

 

t4 S+ |. F R* U

也许明清之前就破坏了,这样就无迹可寻了

0 b @/ M, L# P! {. W: M: v% Q

是呀,我们这朝挖了恭亲王的地宫,等到后代要找当然找不到了。呵呵

发表于 2009-11-4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尚可喜老乡在2009-11-4 13:36:00的发言:
萧正立墓至今仍未发现?不可能吧。
, _2 G. |+ h5 {' p5 ]

 

' G3 ^, V; Q I$ b0 `

也许明清之前就破坏了,这样就无迹可寻了

发表于 2009-11-5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看。现在还有吗?
发表于 2009-11-6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11-6 15:19:00的发言:
/ T& Z" w, b2 r3 h; v

 也不看看中南海里住的是哪朝人。

X7 e; S" B$ o% C4 ~

延安的灭南京的,北京的要并台北的,天经地义。

% |4 G O' t% Y" i1 z

秦灭楚,晋灭吴,隋灭陈,北宋灭南唐,大元灭南宋,永乐灭伪建文,皇清灭南明,王气在哪边,一看也就知道了。

# F# A7 `( |: m2 y8 A4 R1 \

只要看中青睐建康的,临安的,永远都是苟延残喘最后被灭的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尚可喜老乡在2009-11-5 8:17:00的发言:
这个好看。现在还有吗?
0 V6 G2 U# ^0 k9 j

有,但是保存的没有老图上那么完整了。萧正立墓现存神道石柱两个,皆严重风化,以至柱身上下粗细不一,柱头圆盖及小辟邪均无存。

发表于 2009-11-6 15: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朝。

6 m; G0 A, W+ |

衣冠士族,尽在北方。永远是北朝灭南朝。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11-6 15:04:00的发言:
0 [, s" c; b- L i0 [- E* @1 t( u. D

萧朝。

3 Q9 z: _& S0 H9 I6 h$ D

衣冠士族,尽在北方。永远是北朝灭南朝。

1 Q3 W$ `" L& o$ Y

 也不看看中南海里住的是哪朝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11-6 19:02:00的发言:
2 v- O8 J/ c- u' [3 `

延安的灭南京的,北京的要并台北的,天经地义。

3 T* m' K3 o) W2 V0 W* N

秦灭楚,晋灭吴,隋灭陈,北宋灭南唐,大元灭南宋,永乐灭伪建文,皇清灭南明,王气在哪边,一看也就知道了。

4 U) y$ M9 ^9 j' n8 s( e- {

只要看中青睐建康的,临安的,永远都是苟延残喘最后被灭的命。

' r& N$ g0 \5 Q0 z+ [: r

看看我朝开国史,主席、总理、十大元帅有几个是北边的?

发表于 2009-11-8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11-8 7:24:00的发言:
( ?' ]4 u7 u. H( O! r

  朱元璋不是南方的?那倒要请教下了。你不要把盱眙、句容、凤阳这些都划北边去了。

) S+ T* W; S1 D

 

1 d3 y& Q& {6 {- u$ O2 U. }

  要用你这逻辑,中国早归北极熊了。

) G, w0 v4 A! T3 }" d* p

呵呵,你还真把皖北划都成南方了,太天真的。再说,你的看法算什么?朱元璋他自己在心理认同也比较厌恶南方人,特别是苏浙的蛮子(尽管这种心理有点畸形)。

+ F \5 T t, L) g, }. G, L- x

事实明摆着,看重南京的王朝都久不了,偏爱南方的人成不了气候。

: k2 f. | X) n

北极熊什么的我不清楚,只是知道历史上,中国的天下永远归不了蛮子,永远是北方政权把南方政权淘汰掉。蛮子不服不行。

发表于 2009-11-8 1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11-8 8:15:00的发言:
2 P5 n; C' j! J1 v2 ^

南京栖霞的六朝石刻品种是最丰富的。

2 G! g% b- z* c5 W* x

 

5 {2 r% G9 T; s5 v ?) e$ g r9 Q- D

陈文帝永宁陵石兽一对,被认为是南朝陵墓神道石刻艺术的集大成者。

! v3 Z/ _6 f# p, U) m5 S) @

 

! |8 u* G& K+ T1 f& I+ G' _

萧秀墓 现存石刻38件,辟邪两只,保存完整;石柱一对,石碑两对。占了全部六朝石刻总数的1/6,可谓南京六朝陵墓石刻中的代表作。 

4 f- F2 A3 d: S. F" S2 |; M

 

D ?" _" E2 d

萧融墓 现存石辟邪两只,为南京地区现存的时代最早的石辟邪。

0 r* i9 _2 x; Z$ V# r6 j8 t

 

- w2 t+ q0 f$ y( c

萧宏墓 现存辟邪为南朝石辟邪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造型雄浑简练,姿态特别生动,张力十足。 

: n! P1 e) C4 ]

 

+ ?8 q2 _/ A' ^& L: I8 t2 g k

萧景墓 现存辟邪壮美高大,为古城南京的象征,神道石柱更是国宝级的文物。

4 H6 K- h$ ?, k5 m# A8 K( R, _ _

 

}5 z( \% x5 A! j

萧谵墓 现存石碑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南朝碑刻

" Q, f# j9 i9 l* K7 |$ x3 N: U# Z

 

" i: ?+ [! p" Y5 Y

萧恢墓存东西两只辟邪

2 [6 C% V4 G, u6 w$ a u

啊,请介绍一下这些墓葬,很宏伟的排列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至善在2009-11-8 0:25:00的发言:
南京栖霞也有不少辟邪,也立于田野中。
! a5 J, Y! ]1 R8 p; T) |% J& M2 o

南京栖霞的六朝石刻品种是最丰富的。

. D4 [) e+ n1 W5 {- ^) t" ^3 [

 

' e- K# u0 i# K5 M1 W2 @+ t9 n

陈文帝永宁陵石兽一对,被认为是南朝陵墓神道石刻艺术的集大成者。

: A5 i9 t& m: ?+ p3 k. I: M, a

 

% @% m6 W* U+ | ~! X$ G$ o# } E

萧秀墓 现存石刻38件,辟邪两只,保存完整;石柱一对,石碑两对。占了全部六朝石刻总数的1/6,可谓南京六朝陵墓石刻中的代表作。 

. J( V2 H: t1 Q% X% m: }; [

 

# b* F- w4 Z0 k! m5 |7 N

萧融墓 现存石辟邪两只,为南京地区现存的时代最早的石辟邪。

8 n; z1 `" x# A% I# F& R

 

- I) ?; [; W g6 X8 V' @2 V9 c/ M% n

萧宏墓 现存辟邪为南朝石辟邪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件,造型雄浑简练,姿态特别生动,张力十足。 

3 q) R! f- `8 [, Q; i

 

* V5 v+ r/ K6 w

萧景墓 现存辟邪壮美高大,为古城南京的象征,神道石柱更是国宝级的文物。

- {' b1 X9 m3 ?, |6 x- g/ \6 o

 

5 v; `0 r) f3 N, o) b% m2 E

萧谵墓 现存石碑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南朝碑刻

. K' m9 l$ K* @0 E8 L( \* t

 

: c& m" O0 e) S2 U8 I/ ?/ B7 h, m

萧恢墓存东西两只辟邪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其实大家没必要强调什么南北,“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我们是一个团结的民族,不要自己把自己给分裂了。前段时间网上报道江苏淮安搞了一个南方分界线,结果可想而知。
9 x$ a2 H+ f6 A0 E" L5 u! ]

发表于 2009-11-8 1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11-8 12:48:00的发言:
' t; f K0 m+ X* n6 q1 s1 a d2 _

     晕!凤阳属于皖中好不,再说你看过明太祖本纪吗?讨论了那么久又回到原点了,又说什么中国的天下永远归不了蛮子了,那我问你江苏扬州、安徽绩溪又是属于哪的?

) I o( b; y$ m

你爱怎么定人家,反正人家是不会搭理的。江浙人太祖爷是很厌恶的。再者,南京的政权反正被永乐抄掉了,招魂也没辙。我早说了,就算蛮子也得撇掉南方,到北方发展,才能成气候。反正人家户口都迁到北京了。

% }- \7 k& X9 D

说了个事实,搞得你跟死了爹似的,在这儿计较。忒小家子气了,你无聊不无聊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11-8 13:08:00的发言:
2 i2 A0 ?9 o, t5 y" D. h( O

你爱怎么定人家,反正人家是不会搭理的。江浙人太祖爷是很厌恶的。再者,南京的政权反正被永乐抄掉了,招魂也没辙。我早说了,就算蛮子也得撇掉南方,到北方发展,才能成气候。反正人家户口都迁到北京了。

! V2 `* ~" N- n- E( f. D& Z

说了个事实,搞得你跟死了爹似的,在这儿计较。忒小家子气了,你无聊不无聊啊。

8 t0 B, G6 |( c2 H1 A1 M

  你死了爹也不要在这找晦气,侉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11-8 11:14:00的发言:
! N# x. X/ L x d- Q8 Z

呵呵,你还真把皖北划都成南方了,太天真的。再说,你的看法算什么?朱元璋他自己在心理认同也比较厌恶南方人,特别是苏浙的蛮子(尽管这种心理有点畸形)。

0 @7 T% c- T! \8 T o Z

事实明摆着,看重南京的王朝都久不了,偏爱南方的人成不了气候。

7 @7 M' t" K, d7 M1 \' v; M

北极熊什么的我不清楚,只是知道历史上,中国的天下永远归不了蛮子,永远是北方政权把南方政权淘汰掉。蛮子不服不行。

* n" D0 ^( a# ]% D5 d4 }. R

     晕!凤阳属于皖中好不,再说你看过明太祖本纪吗?讨论了那么久又回到原点了,又说什么中国的天下永远归不了蛮子了,那我问你江苏扬州、安徽绩溪又是属于哪的?

发表于 2009-11-8 0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栖霞也有不少辟邪,也立于田野中。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yger在2009-11-7 21:37:00的发言:
2 }" v# p+ w; w- F W

不管是什么地方的人,想要有出息,就得撇掉南方,到北方混。想坐天下,蛮子的地方是不成的,在南方混,永远成不了气候。

A# M/ G0 K5 `2 z3 J: X

毛朝不过三十年。而皇清两百余年都是北方人,明朝也是。除了伪建文得到蛮子的拥护,但还是完蛋。对了朱元璋也不是南方人。

' V9 G5 L' u( K2 C: M) L+ o

  朱元璋不是南方的?那倒要请教下了。你不要把盱眙、句容、凤阳这些都划北边去了。

1 T( Z9 }- M, K+ F7 D* k- N

 

0 O- q& a: V! V4 O1 s4 v3 w+ \# K

  要用你这逻辑,中国早归北极熊了。

发表于 2009-11-8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论坛的网友,因为相同的爱好走到一起。因为不相干的事红了脸,何必呢。涛声依旧吧。朋友吗?
发表于 2009-11-8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淮水安澜在2009-11-8 13:30:00的发言:
# t- V6 B( J$ f$ c/ }

  你死了爹也不要在这找晦气,侉子!

! q3 U, n# @* M- s, u9 I% C

哈哈,这厮沉不住气,开始骂街了。

9 ]6 M m, i# ^

我在这爱干嘛就干嘛,你能拿我怎着?

发表于 2009-11-8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怎么分都是蛮子的人飘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6 10:54 , Processed in 1.18623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