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76|回复: 13

华夏第一石塔——四门塔[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9-10-21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夏第一石塔——四门塔

华夏第一石塔——四门塔

L+ G7 ~: E! ]* x


       四门塔位于泰山之阴,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市南郊30公里的柳埠镇,山青水秀,文物荟萃,民风淳朴。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劳动生息在这块美丽的土地。四门塔旁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石斧;战国时期齐长城遗址;唐高祖武德年间唐王李世民率军东征时操练兵马的跑马岭;为纪念黄巢起义驻兵的黄巢村、黄瓜峪、菜峪、车子峪、裁缝峪……。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公元4世纪后半叶,这里建起了一处佛教中心——“朗公寺”。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2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盛唐艺术奇葩——龙虎塔
) E+ P0 a+ a+ @# I5 x7 C: e9 B
' V V9 F: W: i' y7 T$ _: U5 m Y

 

a A A' m( N l2 B- l1 B/ X) {. O


" U6 B; L5 D- }/ p

     龙虎塔:在白虎山东麓,与四门塔隔谷相对。因塔身上雕刻有龙虎而得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W0 a5 x4 E5 q

 

# h u# J+ A' u

     建造年代无考,但专家根据建筑风格断定,塔基、塔身建于盛唐,塔刹补建于宋。该塔是一方形单层砖石混合建筑,通高12.2米。基座三层,每层平石大檐突出,束腰部分镌以佛龛及凹凸纹饰、伎乐、狮子、覆莲等浮雕。塔身由四块长方形青石板扣成,四面辟火焰形券门,周身布刻佛陀、菩萨、力士、伎乐、飞天、龙虎等高浮雕。南北门两侧雕以四大天王,东门两侧浮雕则为释迦牟尼的两位高足弟子迦叶、阿难。塔檐为双重,华承托,顶端塔刹由露盘、仰莲、相轮构成。塔内砌方形塔身柱,四面各有石雕佛龛,龛内雕刻佛像,外饰唐草、飞天。整个塔体造形精巧,装饰华丽,雕刻技艺精湛,显示了盛唐造型雕刻艺术之精华,为我国稀有古建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龙虎塔东南,四门塔的北侧,有一小形石塔,1972年从柳埠突泉村皇姑庵遗址迁神通寺祖师林来,故称“皇姑塔”。又因雕有龙虎,风格与龙虎塔类同,亦称“小龙虎塔”。原为七级,现存六级,高3米余。东侧刻有唐开元五年(717年)造像题记。塔身也镌佛陀、伎乐、覆莲等精美图像。南辟拱门,门侧镌金刚,室内雕佛像,造型精致,不失为珍品。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最早的寺院——神通寺 

) B9 t* k& u& E' q! U


        该寺初创时名曰朗公寺。创始人朗公(京兆人,俗姓李)和尚在当时统治者支持下,达到“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三度废教,人无敢撤”之规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文帝扬坚敕令更名为神通寺。神通寺历经1600多年,几度兴废,至今尚保存下来众多闻名中外的珍贵文物,如四门塔、龙虎塔、千佛崖造像、唐台基、墓塔林、历代碑刻等,成为我们研究历史文物、佛教文化、雕刻艺术、建筑艺术的丰富的实物宝库。

' Q. p; _. P! z) L% o

 

G% t7 z) v t6 z# }$ U

       其中四门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崖造像(含龙虎塔、九顶塔)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T6 P$ A" F: s! t% i$ y2 H

 

4 w8 E7 G2 o0 g! h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夏第一石塔——四门塔

- w# ]4 }: z' {' M

 

/ H# s2 x% [) c

      四门塔在一九七一年的修缮中发现舍利。当时,鉴于四门塔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已损坏严重,国家文物局拨出专款对四门塔进行加固和维修。

) M# Q2 z% o- x6 R. k. X, c+ l

 

$ `3 x: a6 Y4 X- p P4 p

  维修过程中有两项重大发现:一是塔中上部的石拱板反面镌刻着“大业七年造”的阴刻字,从而证实了四门塔的确切建造年代。二是从塔心柱离地面高一点六米处发现舍利石函、铜函和舍利子。

' \1 e! l8 F4 F* S# ?+ h: N

 

6 I' x9 s/ Z+ w' Q

  据当时文物专家鉴定,舍利铜函、石函分别被确认为国家一、二级文物。由于时值“文革”期间的历史原因,这一本应极具轰动效应的重大发现至今鲜为人知。

" c' T' m* j0 M

 

$ A& ^- S# b3 n1 x3 p7 B. g8 O

- k. {7 T- p. |


     四门塔位于青龙山南麓。为神通寺的重要遗存之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的建造年代,原先根据塔内杨显叔造像题记,认为系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创建。1972年对该塔进行维修时,发现塔心柱内存有隋代五铢钱,拱板石上刻有“隋大业七年造”字样,此后便认定为隋大业七年(611年)所建。

8 }% j+ T* c9 G5 ^9 H


  塔为方形,四面辟拱门,故名“四门塔”。单层,高15.04米,每边宽7.4米,全体由青石筑成,檐部叠涩五层挑出,攒尖顶上塔刹由须弥座、露盘、山华、焦叶、相轮构成。其风格简洁雄浑、朴实无华,受到中外学者钟爱。本世纪20年代被收入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

6 \$ I3 }4 K. P


  塔内,顶端有16根三角石梁承托塔顶。中央为方形石砌塔心柱,四面各有佛像,由青石雕成,皆为螺髻,花纹平直褶皱,刻工精细。东西南三面趺跏而坐,作禅定状,独有北侧一尊两手扶膝作“说法状”。据清道光《济南金石志》载,塔内昔有造像题记两则,一为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杨显叔造像四躯,另为唐景龙三年(709年)尼姑无畏、妙法等造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二圣僧五像,后俱丢失。其中杨显叔题记于清末被直隶总督端方窃走流入日本,今塔内佛座上杨显叔题记是根据拓片复制而成。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b! H4 _) [# I' R6 [$ T; p

      四门塔的北侧,有一棵古老的柏树,胸围5.4米,传为汉植。因长有九股粗大的枝干,故名九顶松,亦称千岁松。树高15米,冠幅博大,挺拔苍劲,虽过千年,仍枝繁叶茂,葱茏叠翠。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2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k+ J2 l; ~. u! r D% m# g# l


   祖师林,在龙虎塔北侧,为寺内高僧安葬处。现存元明墓塔43座。石质居多,少有砖筑。形制有幢形、钟形、阙楼形、鼓形、六角形、八角形等。下有须弥座,上覆宝盖、塔刹。其中金代“清公山主之塔”为祖师林所存年代较早的墓塔,砖砌,六角形,五级。这里的墓塔造型各异,刻工精细,式样繁多,可谓国内少有的古塔博物馆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k# K) ]/ e( L. J

      此外,在祖师林北侧,1963年清理淤土时还发现了一座唐代建筑台基,东西长12.5米,南北宽10.5米。台基束腰处,镌以浮雕,内容有飞天、伎乐,有箜篌、琵琶、阮咸、排箫、笙、角、拍板等,雕刻精致,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唐佛教明珠——千佛崖造像
! R$ \1 x' t F, [2 X* ^: J7 S
& p4 ^/ d! \4 u( I

  千佛崖位于神通寺遗址西北方向的白虎山山腰。造像区高数十米,长60多米,现存佛像240多尊,造像题记46则,是唐初60余年内贵族、宅民、僧侣等为父母、兄妹、儿女“祈福”而造。造像中大多面相半圆适宜,眉清目秀。造型构思之巧,雕刻刀法之精,艺术造诣之高,为古今人士所称道。

% q( R2 s9 d9 @


发表于 2009-10-22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欣赏了,我喜欢塔.
发表于 2009-10-22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塔精美,保护的很好,帖子图文并茂,谢谢楼主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顶塔的维修

$ b7 G! Y6 G8 y' S

 

$ Z% L+ S" U" E. Q! S% Z


0 y* j- S& t* F6 @8 w

 

. u* P. Z- J! q' p

  著名的唐代建筑九顶塔,位于济南市南郊历城区柳埠镇东南的灵鹫山腰。塔全部砖砌,高13.3米,背青山面深豁,东与九塔寺为邻。塔身六面八角,向南设佛室,内有残存壁画。塔檐叠涩向外排出17层,收16层,上为八角平顶。有8座3米高的3层小塔,环以五米多高的中心塔,远远望去犹如盛开的花朵。该塔造型别致,中外有名。早在明佳境年间,由著名文人许邦才撰文、明后七子首领李攀龙所书《重修九塔观音寺记》碑文,就称该塔“一茎上而顶九各出,构缔诡巧,他寺所未经有。”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日本学者编纂的巨著《世界美术全集》,也给予九顶塔很高评价。

% S. r) k: s9 Q


  由于年久失修,九顶塔维修前已破败不堪。塔基和半截塔身被山上所冲淤土和乱石所埋。塔身和八角多处残缺。塔檐坍塌。塔顶除中心塔和一小塔尚存塔身,其余多已坍塌不全。1962年,经过精心维修,博得了各方面的广泛好评。

1 ], J1 v6 F) Q, r& U% |


  一
  建国后不久,政府即酝酿维修柳埠诸文物古迹,并由省、市和历城县文化部门,首先对当地之四门塔和千佛崖进行了初步加固和保护。1961年,国务院准备公布国家级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市文化部文物局的领导带罗哲文等古建筑学家来济考察,初步确定四门塔列入国家级首批重点保护单位,并充分肯定了九顶塔、龙虎塔和千佛崖等的重要价值,积极支持省、市准备维修九顶塔的计划,敦促尽快动工。这样,维修很快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4 j! `: [4 }% z4 @' ]0 _) c


  当时,由山东省文化局副局长徐眉生、济南市副市长许衍梁、市文化局副局长臧家伦和历城县分管文化的副县长等开会商定,以市文化局为主组织力量进行维修,并确定由我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由市、县文化局和市博物馆等抽调。同时从省、市城建局借调了范征一和郑兴昌两位工程技术人员。从市建筑公司和房管局借调了十几位富有经验的老工人,以及几名退休工。省文化和财政部门拨上万元维修经费即着手维修。

3 j' f0 v5 e& W k8 Q* b


  施工前,先精心清理出被埋塔身和塔基。随后,通过认真测量与计算,取得了旧塔的各项数据。同时,对维修前塔的总体与各细部进行了拍照。在此基础上,由范、郑两人根据旧塔情况,参照新旧资料和相近之塔的构造,绘制了九顶塔维修图纸,使工程有了初步蓝图。

5 e+ w* L1 K7 t: v& r# c% X


  二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珍宝,对它的任何损坏和歪曲都将造成永难挽回的损失。我们维修九顶塔的准备工作是认真和慎重的,所绘图纸大都有实际依据,惟有9个小塔的塔刹已无实物可查,故不能最后确定。经领导研究,由我和范、郑3人去北京向专家请教。

1 V W. h, N# a$ A% h% i; V0 D


  我们先到文化部文物局,通过他们与著名古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先生联系,请他帮助审定。在“七七”事变前,梁先生曾亲自到济南对四门塔、九顶塔进行过实地考察研究。这次,他于百忙之中,同刘敦祯教授等一起,在北京西郊建筑科学院接待了我们。他听取我们汇报后,又看了带去的照片、图纸等资料,对我们的维修准备工作很满意。接着,便于刘敦祯教授等专家同我们边商量边修改图纸,并讲了各种塔刹的结构。同时,还结合九顶塔的维修,具体阐述了他对整修古建筑一向认为应坚持“整旧如旧”的著名主张。

& d/ }0 L' L- x% q1 W% J c+ C% m


  梁先生非常之忙,我们去访那天,还有新疆等地的人带资料等待接见。在身边的工作人员事先告诉我们怕只能谈20分钟。谁知,梁先生连讲加画,一口气同我们谈了近两个小时,令我们深受感动和启发,从中学到了不少古建筑学方面的知识。我们回到济南向省、市领导汇报后,很快就开始维修了。

; N. Z, ^/ g% n/ z; X


  三
  1962年,济南至柳埠的交通还很不方便。运建筑材料,要先雇汽车爬山涉水运到灵鹫山下,再雇民工从山下挑到工地上。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尚未过去,想吃饱饭很困难。当年又遇多年未有的特大暴雨,我们为数不多的人在深山荒郊搞古建筑维修,困难很多。但我们没被困难吓倒,大家一心一意为保护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努力工作。

- ?! i2 F" [8 D4 l/ @6 o+ |


  古旧砖等建筑材料运到工地,因塔身系六面八角、每面呈内弧形,特别是腰线以上都是细磨对缝古砖相砌,塔顶用砖更加特殊。小塔下环以用砖刻成的莲花瓣。所以,每个砖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先砍后磨,逐个加工,在工地上摆好,再一个个修补到塔上。这样,在深山峡谷之中,老工人一天到晚锤刀丁叮当,挥汗不止。脚手架上只有少数工人在修补和垒砌。所以,维修进度难以加快,历经半年多时间才基本修好。

% I, _4 @- Z: ^# ~


  在塔的维修过程中,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李子超、济南市委第一书记段毅、省文化局副局长徐眉生、副市长徐衍梁、周英和历城县委书记李发荣等领导同志,都曾先后亲赴工地视察指导。市委副书记李又屯也很关心,曾病中听取汇报。梁思成先生还派刘敦祯教授带领助手来济南,到工地具体指导。所有这些,都给参加维修的干部、职工以很大帮助和鼓舞。

, F8 q- f( y! f0 [8 L* z


  四
  九顶塔的维修工作虽然困难重重,但由于领导重视,专家指导和当地群众支持,以及工地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同工人一道吃住和劳动在工地,有问题随时解决,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当年封冻前的竣工,并为古建筑坚持“整旧如旧”积累了经验,受到省、市领导表扬和各方面的好评。

9 R+ e2 X6 p/ m; c. P


  在九顶塔维修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学习与尊重历史,广泛收集资料,虚心听取意见,精心组织施工,取得了维修的成功。山东的报纸和全国的《文物》杂志等都作了较详的报导。1963年,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还让济南介绍了维修九顶塔的经验。特别是梁思成教授,看过九顶塔维修前后的资料,并两次听取汇报,对维修工程十分满意。他在《文物》杂志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九顶塔的维修成功,认为这是在古建筑维修中“作了第一等工作”、“向山东的同志致敬!”这无疑是对我们的很大鼓励与鞭策。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0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 s. J: ` A7 p' `


      九顶塔位于柳埠镇东南2公里的灵鹫山阳九塔观音寺内,寺因塔名而来。该寺位于山腰,相传为唐初名将尉迟敬德所建。寺院东西长44米,南北宽25.8米。

% _0 }) J0 o' }3 D7 K6 V


      该寺现尚存观音殿、僧房、九顶塔,唐代柏树2株,明清石碑7通。九顶塔高13.3米,塔身用水磨砖对缝砌成,单层八角,各面皆成凹形曲线,造型规则而又具流动感。塔身至檐顶,迭涩向外排出17层,收16层,形成八角平座。平座之上各隅均筑高2.84米的3层迭涩挑檐方形小塔l座,正中筑一同样小塔,高约5.3米,高出8座小塔之上。

7 M3 r# @, x# a1 b1 d) U' Y


      九塔形成塔林之势,主次分明,和谐有致。小塔各层又均凿佛龛,重檐覆甍,覆钵相轮。整座塔构筑奇异,精巧玲珑,堪称一绝。塔身南而束腰部分辟一佛室,内有石雕佛像1尊,胁侍2个。佛像高1.2米,跏趺而坐,面额丰圆,螺形发髻,外着双肩下垂的袈裟,下为束腰佛座,刻工精细,栩栩如生。佛室四壁还绘有天王、佛像等壁画,黑绿相间,面相生动。室顶饰以天花藻井,虽有残损,仍不失当年神采。1988年,九顶塔作为神通寺、千佛崖造像的附属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析津志在2009-10-22 0:30:00的发言:
不错,欣赏了,我喜欢塔.
1 X P6 c5 J* ?; [; Q! s& M

龙虎塔近景

6 t2 f0 q3 l+ Q2 c/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4:40 , Processed in 1.18031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