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T* n$ h1 U3 V( b* S谢谢鸵鸟兄与骁骑校!
; r7 R/ e* Z$ V) J& E* f
+ X' x5 F: Q$ F这件事,我想借这个话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 e- D+ f6 j2 y8 y) S5 a
& M9 p# k( _5 E$ A9 H原来版块在摄影这部分就分成两组:一是拍记版块,一是专业摄影板块。
5 Q' u9 c- f# t \4 M) q
4 V7 {4 @1 x. X. E& S. C/ x) y* x拍记队是老北京网的金字招牌,是镇网之宝,所以原来的摄影队伍,都以拍记队为荣,这我很赞同。
4 _0 @! A( P/ v$ s但是,随着网站的扩大,可能有一些新朋友,会发上一些,游离于胡同题材之外的摄影作品,这很正常。但是因为这个话题,引起过多次,多人的争论,每次的结果,总有一部分网友就流失了。我很痛心,我曾经正面的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也和包容不了这些题材的不同意见,进行过争论,最后,我好像是很自负的“专业摄影”版版主,偏袒于不集中拍摄胡同题材的一方,所以从近几年来的网站所有组织的摄影活动,包括网站引以为荣的获奖活动,对我都是保密的。只有一次例外,就是陆老师的一次讲座,我参与了相关的摄影有关问题的活动。
2 U3 z! q+ e7 V1 Z
我说这些话的心理是这样:
, R: t1 F5 ?4 `5 @6 N, H' ]# l 1 网站是掌柜开的,你叫不叫我,和你与谁是内参钦定,这是很正常的,但是,经过了这么几年的洗礼,很多事情是闹得最欢的,其实也是闹得最短的。我很希望所有参与争论的网友都是对事不对人,但是,由于很多人说话不够负责任,光想自己痛快,结果使网站的人气---人才一次次的流失。直言不讳说。我有责任,网站的高级领导层也有责任。
4 [$ _. e) n# @- u3 n( Y' M/ [ 2 具体到板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谁来谁走,既很正常,又反映一种问题,就是老北京网能否留住人。
) G' ^4 K7 t) e5 A6 {+ W
摄影板块,我个人以为是这么几种人组成,高摄影水平,高北京文化知识的;高摄影水平,低北京文化知识的;高北京文化知识的,低摄影水平的;低北京文化知识的;低摄影水平的。基本是这四种状况。这里的高低,绝无褒贬之意,而是分析来到这块板块的网友,究竟是怎样一种心态,究竟会以什么样的角度,来参与看待这里的事情。因为如此,这四方面的人,各自因为自己的强项,都没有做的太好,至少是最终的结果,很多因交流不畅而不欢而散。所以我也想请网友们如果真是珍惜这个网站,这个版块,反思自己又做了什么呢?
0 J6 D: g6 ]! X6 E. ~9 f) ? 3 作为自己,大言不惭的可以称之为第二类人吧。我说这话,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一个专业板块的版主,业务本身都是低能,除了掌柜不会用人,就是这个网站水平太低-山中无老虎,老猪称大王。我所谓摄影水平高,是指相对于老北京网的后三种人,而在我前面有很多摄影的老师,也在这个版块,给了我很多的教益,而我从他们身上,既得到了摄影技艺的教诲,也增强了办好坚持这个版块的信心。但是必须实事求是,之所以两个摄影板块的并存,说明了,很大一部分网友,拍记的快感,更在于学习北京文化知识,所以由于网友们想法有一些差异,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但是网站从来没有真正的对于这个问题做过什么事情,甚至都没有明确的态度,只有我自己,既忍受着“自诣“专业摄影”版版主”的讥讽,又要坚持不放弃这块板块应有的义务,很难.我可以讲清:我和鹰飞谈过:在那次年会掌柜子给斑竹跪下的那一刻时,我俩就定下:不离不撤,看谁笑到最后。所以我还在坚持,这次改版,我明确提出,可以撤这个版块,可以不当斑竹,但我本身是服从大局,不是临阵脱逃。
/ S7 c! C5 u$ o9 F# ` 4 表白的太多了。其实在这里我最受益的,并非是摄影方面,而是北京文化知识,我在这里,交的朋友,基本是对于老北京知识渊博的网友,从而使我从以前一些网站的人像摄影版版主,改弦更张为纪实摄影,甚至是只专情于老北京的摄影题材。我自己知道,作为摄影,毕竟不是卡拉OK,作品总要交流,所以,要想弘扬北京文化,仅满足于自娱自乐的随意拍照,当时发在网页上,好像还可以,但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吗?也许有其他的网友说。我就是自娱自乐,我就是在乎于简单记录。我今天正式的说,最好不要自欺其人,我也没有功夫再给你强化我的个人意见,但是我自己就是坚持,用摄影的艺术魅力,使不知道北京的人,热爱北京,使不了解胡同的人,热爱胡同,我的有生之年,就只作这一件事了,做的如何另说,但我一定力争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