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G6 R/ s5 O2 L/ J2 X1 J! ? 那年头儿
2 Q6 \2 r- v) [! N# J 那年头儿,谁赶上谁知道。 ' d) e& y! q6 k0 K, G7 Z
西绒线胡同里南北向有一条油坊胡同,油坊胡同把口儿有一家副食店,因为门窗涂的是黄颜色,所以附近的居民都管它叫黄门儿。守着石驸马大街的二十四店和宣内大街的八店,我们一般不到这儿来买东西。只是有这么一档子事儿,我们——我们院儿和我们胡同儿的街坊,一度竟舍近求远都跑到了黄门儿来买东西了。 $ X) A3 v% d; b9 Y& _
现在的人,也许无法再理解那个年头儿的事儿。 ' i: x" j1 H6 E$ @
同院儿的大哥——比我们大的多,是个老实不过的孩子,出身教育先辈之家,从小规矩、知理,说话还腼腆。一个男孩子,您从不会看到他撒野粗鲁,也不会看到他无聊神游,读书学习自然是他的本分。在三十五中读书,早、中、晚,定时定点。高中毕业就被保送到了哈军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就被指定去了部队的军事设计单位。他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7 }# z2 w. r5 b7 I3 q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赶上了那年头儿。部队的要求是,成婚得由部队内部介绍,不能自由恋爱;倘若自由恋爱,必须严格政审批文。可邻家大哥偏偏是爱上了一个上海的出身资产阶级的姑娘。政治工作没有成效,大哥拿着退职回家一书令,回了北京,娶了媳妇儿,没了“出息”。 7 a" n$ v: X* |6 r" S; E, l2 n6 e
街道那会儿也有安置办,对这经历的人不知该如何处置好,就让他去了黄门儿,当了售货员,有文化,错不了帐。
/ X9 S1 K+ e# d A; F+ o0 R 咱们想象也能想得出,文质彬彬的一个读书人,拿起油盐酱醋是什么模样儿。黄门儿里,除了女职工就是老职工,打诨逗俏什么都有,大哥只是静静的看着。我们有时也去黄门儿,大哥见我们一来,就远远的躲了,好在我们并不常去。难为的是,那时的副食店要推货下街道,可巧还就是我们门口儿这一带。大哥这身份,推车卖货的任务,甭点就是他的,经理可会派活儿了。晚上,妈妈就嘱咐我们,明天不要去给大哥添乱。 - w) X2 z$ B5 I* A$ w
第二天,我们几个孩子远远的看着,大哥带了口罩,文静的接待着顾客,今天的顾客也都显得很文静。我们每天见大哥回家苦愁着脸,知道大哥的心情,就悄悄商量着要帮大哥打开困境。当晚,我们就分别去了胡同里的各家各户,动员大家伙儿都去黄门儿买东西。熟门儿熟户儿,邻居们都挺热心,第二天,居然都跑到黄门儿去买东西了,再搭着和大哥说几句话儿,开始大哥还有点不自然,慢慢地也不尴尬了,和街坊们还时不时的聊上几句;那一直横眉的经理,也开始搭讪的和大哥说上一两句,我们在黄门儿外面看着,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 4 E- c2 q5 @4 z/ k, B9 r& b. |
就这样,一天、两天-------,渐渐,我们看到大哥回家时脸上有了笑容,有时,推车卖货前还会告诉我们,让我们想好第二天要买的东西,他会给我们带来------,大哥成了另一个人。 A5 N1 S. m+ t1 [
过了一年,西单商场开始重整了,不知谁慧眼,大哥被请去做了橱窗的设计。再后来,人家就成了设计院的总工------,黄门儿的经理说,我们这儿还真出人才!
% k4 i) N5 }/ {- V9 | 不知怎么,今天想起那年头儿的事儿了,------。 |